- 2020年翻譯碩士(MTI)《448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考研配套題庫【名??佳姓骖}+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圣才電子書
- 8811字
- 2021-01-08 15:47:45
第5章 漢語句法問題解難
1.連動句有什么特點?連動句可以分為一些什么類型?
答:(1)連動句是謂語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謂詞性詞語充當,共同陳述同一主語,彼此之間沒有主謂、動賓、聯合、偏正、補充等關系,當中沒有關聯詞語,也沒有語音停頓的句子。
(2)從連動句各部分謂詞性詞語的意義關系看,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①表示前后相連的動作,如:我們放了學一道走;
②后一個動作是前一個動作的目的,如:這小孩常下河洗澡;
③前一動作是后一動作的方式,如:指揮員揮著左手宣布起義;
④前后兩部分有因果關系,如:他母親去年生病死了;
⑤從肯定和否定兩方面說明同一動作行為,如:總理抓住他的手不放;
⑥動賓短語和中補短語連用,或者動賓短語和動賓短語連用,中心動詞相同,前一部分說明行為,后一部分說明結果、情況,如:小明看外國電影看得多;
⑦第一個動詞是“有”的情況:第一,有的前一部分表示條件,如:我們有能力完成這個任務;第二,有的前一部分表示原因,如:班長有重要事找你;第三,帶“有”的部分放在后邊的情況,如:我找司令員有事。
(3)“來”和“去”的位置:
①當放在動詞前后,表示為了某種目的而定向移動,構成連動句,如:去看電影,上學去;
②當放在表示方式的動詞后,構成連動句,如:我們走著去吧;
③如果來/去前的動詞具有移動性,并且沒有“著”,句子可能產生歧義,如:我們騎車去,“騎車”可能是方式,也可能是目的。
2.兼語句有什特點?兼語句與主謂短語作賓語的句子有什么不同?
答:(1)兼語句的特點:
①兼語句包括由兼語短語充當謂語的主謂句和兼語短語單獨成句的非主謂句;
②兼語短語是由一個動賓短語和一個主謂短語套疊而成,主謂兼語句的結構可用符號表示如下(N表示名詞性詞語,V表示動詞性詞語):

(2)兼語句同主謂短語作賓語的句子的不同:
①第一個動詞所表示的意義不同;兼語句里的第一個動詞多為使令性動詞,而主謂短語作賓語的句子里,主要動詞常常是表示心理活動或知覺、感覺等意義的動詞。因此,凡是“使、請、派、讓、叫、催、逼、勸、托、教、留、命令、任命、禁止、要求、請求、吩咐、動員、阻止、發動、組織、號召、引導、指示、鼓勵、培養、選舉”等一類動詞,一般是構成兼語句;凡是“想、怕、相信、希望、知道、贊成、反對、記得、以為、認為、了解、表示、擔心、打算、感到、看見、聽見、證明、反映、標志、指出、說”等一類動詞,后邊的主謂短語一律作賓語。
②第一個動詞支配的對象不同,兼語句里前面動詞涉及的對象只是兼語(即涉及的只是某人或某物),不包括兼語的陳說部分。例如“母親打發我們過黃河”,其中“打發”涉及的對象只限于“我們”其發問的方式是:“母親打發誰?”“母親打發我們做什么?”必須這樣加兩問才能把后邊的內容問出來。主謂短語作賓語的句子,主要動詞涉及的對象是整個主謂短語(即涉及的是一件事情的整體)。例如“我猜想他回來了”,其中“猜想”所涉及的是“他回來了”這樣完整的一件事情。其發問的方式只能是:“你猜想什么?”動詞后加一個問語就可以把后邊的內容問出來。
③語音停頓和插入狀語的位置不同。從語音停頓來看,主謂短語作賓語的句子,在動詞和主謂短語之間可以有語音停頓,如“我猜想——他回來了”;兼語句中,前一個動詞和兼語之間不能停頓,如不能說“你叫——他回來”,兼語句的語音停頓只能在兼語之后,如“你叫他——回來”。從插入狀語的位置來看,主謂短語作賓語的句子,主謂短語前或主謂短語中可以插入時間名詞或副詞,如“我猜想昨天他回來了”或“我猜想他昨天回來了”;兼語句只能插在兼語之后,而不能插在兼語之前,如可以說“你叫他明天回來”但不能說“你叫明天他回來”。
④從能否變換語序來看。主謂短語作賓語的句子,結構關系不像兼語句那么緊密,作賓語的主謂短語往往可以移到句首,如可以說“他回來了,我猜想”;兼語句不能這樣變換語序,如不能說“他回來,你叫”。
⑤從語義關系來看。兼語句中前一個動詞與兼語陳說部分有一定的因果關系,如“你叫他回來”中的“回來”是“叫”的結果,因為“叫”了,所以才“回來”。主謂短語作賓語的句子,主要動詞與主謂短語里的動詞沒有這種因果關系,因為“他回來”并不是“我猜想 ”的結果。
3.有復指現象的句子能不能根據結構歸為一類,仿照連動句、兼語句等句型叫“復指句”?
答:句型是著眼于全體句子或某一范圍內所有句子根據結構不同分出互相排斥的類名,
連動句、兼語句等句型就是對句子成分分析的結果。
復指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語指稱同一事物的現象。復指的表示方法有三種:
(1)相連的復指,兩個詞或短語前后相連,同指一件事物,同作一個成分,具有互相解釋說明的作用。
①兩部分結合緊密,當中沒有語音停頓的。
復指短語通常作為一個單位使用,具有一般名詞性短語的特點,在句中主要作主語、賓語或定語。
②兩部分結合比較松散,當中有語音停頓,書面上用逗號、冒號或破折號隔開的。
a.前一部分提出一件事物,后一部分對前一部分給予解釋說明的,例如:北京,我們偉大的首都,是一個美麗的城市。
b.前一部分提出一件事物,后一部分分別對其組成情況加以解釋的,例如:我參觀過紫禁城著名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c.復指的兩部分分別從不同角度說明同一事物,例如:這就是古代的陰山,現在的大青山。
(2)不相連的稱代復指
①不相連的稱代復指是指一個詞或短語在前頭,后邊用一個代詞復指它,前后兩部分間有停頓。例如:這個敏感的精靈,——它從雷聲的震怒里,早就聽出了困乏。
②特殊情形:
a.處于后面的代詞可以復指主謂短語或謂詞性短語。例如:飛沙像山一樣壓下來,那在大戈壁里是不希罕的。
b.如果代詞復指的只是前邊分句的一個成分,整個句子就是一個復句了。例如:在延安,美的觀念有更健康的內容,那就是整潔、樸素、自然。
c.不相連的稱代復指有時還可以和相連的復指結合使用。例如:太陽啊,這個圓圓的魔術家,他多么慷慨地普照大地。
(3)不相連的總分復指是前一部分總提一件事物,后一部分分別加以解釋說明。
①總提部分是單獨的名詞性詞語,例如:我們這一代人,“五四”時期有的還沒有出世,有的剛剛出世。
②總說部分是在一個主謂結構里充當主語或賓語,例如:沙灘上有很多人,有的在聊天,有的躺在那軟綿綿的沙上睡著了。
③總提部分后只出現一項,表示總體事物的一部分的情況,例如:同志們穿的衣服鞋襪,有的就是自己紡的線或者跟同志換工勞動做成的。
復指是一種廣泛存在于短語,單句,復句等語法單位的語言現象,并不是句子根據結構不同分出的互相排斥的類名。所以,不能將有復指現象的句子根據結構歸為一類。
4.單句和復句各有什么主要特征?區分單句和復句應從哪幾方面人手?
答:(1)單句為短語或單個的詞組成的句子,為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單句可分為主謂句與非主謂句兩類。復句是語言中的一種句法結構,一般是由兩個或多個單句構成的。主要分兩類:第一,由單句直接組合而成的;第二,借助虛詞組合成的。
(2)單句和復句的區分:①一個單句只有一個對主語進行陳述的部分,即一個謂語;一個復句由幾個單句形式(即分句)構成,因此包含有不止一個陳述部分,即有幾個謂語,可以根據謂語(或謂語中心詞)的多少來判斷是單句還是復句。
②復句的各分句不能互相包含,因此,有的句子雖然看起來有幾個陳述部分,但如果互相有包含和被包含的關系,也是單句。例如:我決不相信,任何先天的或后天的才能,可以無需堅定的長期苦干的品質而得到成功的。這是個單句。
③句子的謂語位置如果不止一個謂詞性詞語,這些謂詞性詞語間沒有語音停頓,或有較小停頓而語流連接得很緊,只有句尾才有一個大的停頓,這種句子是單句;中間有語音停頓的是復句。例如:他走過去把門打開。這是是連動短語作謂語,是個單句。
④句子的謂語位置如果不止一個謂詞性詞語,各謂詞性詞語間有關聯詞語的,是復句;沒有關聯詞語的,是單句。例如:他走進屋把電扇打開。沒有關聯詞語,表示相連的兩個動作,是連動短語。
⑤區分連動句和緊縮復句還應觀察各謂詞性詞語間的意義關系。例如:碰壞了賠你。不疼你哭什么?他一轉身碰著了花瓶。兩個謂詞性詞語間有假設關系,可以加上“如果……那么”,是緊縮復句。
⑥綜合分析在判斷一個句子是單句還是復句時,應該綜合使用以上幾個標準。首先看有幾個謂語,然后看各部分有無互相包含的關系,最后看有無停頓、關聯詞語、條件假設等關系。這些標準既可以用來區分單句和復句,也可以用來判斷一個復句中所包含的分句的數目,而這在分析多重復句時是相當重要的。
5.復句與連動句、兼語句有什么不同?
答:(1)復句是語言中的一種句法結構,一般是由兩個或多個單句構成的。主要分兩類:第一,由單句直接組合而成的;第二,借助虛詞組合成的。連動句是用連動短語充當謂語的句子,或者是由連動短語直接構成的句子。兼語句是兼語短語充當謂語的句子。
(2)復句與連動和兼語句的不同:
①從句子的結構看,連動句和兼語句都是單句,都是由詞和短語構成的,有一套完整的語法結構,而復句是由兩個或多個單句構成的,其基本的構成單位是句子。
②連動句是用連動短語充當謂語的句子,雖然句子中有不止一個動詞,但是只有一套句子結構。兼語句是兼語短語充當謂語的句子,兼語句中有一個詞兼做了兩個成分,但是整個句子也只有一套句子結構,而復句是由單句構成的,每個單句一般都有一套獨立的主謂結構,所以復句中有至少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主謂結構。
③復句的每個單句的語氣和語調都不太一樣,也可能完全不同,但是連動句和兼語句每句話只有一個語氣語調。
6.有關聯詞語的句子都是復句嗎?試舉出一個包含關聯詞語的單句來。
答:關聯詞是判斷復句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也不是每個復句都有關聯詞,有的復句也沒有關聯詞,僅僅靠各個分句之間的意思連接在一起,這稱為意合法。關聯詞不僅僅可以用在復句中,在單句中同樣可以使用關聯詞,例如:不單我,李明也愛看書。
7.指出下面的句子中哪些是連動句,哪些不是:
①我們開始燒火做飯。
②拆了舊房子后再修新房。
③你先吃飯去。
④林紅被衛兵用一扇門板抬了出去。
⑤他們撲在觀察儀器上沒有動。
⑥我們明天去醫院看望他好不好?
⑦我順著河邊一直朝前走去。
⑧他站在我們面前顯得很高大很年輕。
⑨我一看茶花就禁不住想起兒時的朋友來。
答:①是連動句,燒火做飯有時間上的先后性。
②是連動句
③是連動句
④不是連動句,“抬了出去”也可是說出“抬出去”,因此“抬出去”是離合詞。
⑤是連動句,先“撲在觀察儀器上”,然后“沒有動”。
⑥是連動句,去醫院看望他,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所以是連動句。
⑦是連動句
⑧是連動句,“站在我們面前”是動賓短語,說明行為;“顯得很高大很年輕”是中補短語,說明結果、情況。
⑨不是連動句,“一”“就”是緊縮復句中的關聯詞,因為這是個緊縮復句,不是連動句。
8.下面句子中都有“去”或“來”,指出哪些是連動句,哪些是帶趨向補語的句子,哪些是歧義句:
①信拿去了。
②他拿信去了。
③他拿去了。
④他們來騎自行車。
⑤他們騎自行車來。
⑥他們騎自行車來了。
答:①是趨向補語,用在動詞“拿”后面,表示動作的趨向。
②是連動句,句子中的“去”是補充說明動詞“拿”的。
③趨向補語,在動詞后,補充說明。
④趨向補語,“來”表示“騎自行車”的趨向。
⑤是連動句,前一動作“騎自行車”是后一動作“來”的方式。
⑥歧義句,一方面可以理解為,他們騎自行車車過來,另一方可以理解為他們過來取自行車。
9.指出下面的句子中哪些是兼語句,哪些不是:
①他發動群眾批判買賣婚姻的罪惡。
②他安排華羅庚在清華數學系當文書。
③這個孩子的父母希望哪位好心人能救他一命。
④他們建議我去訪問農場副場長。
⑤師曠勸七十歲的晉平公點燈夜讀。
⑥大家都嫌他臟。
⑦樹下有兩個人在躲雨。
答:①“群眾”是兼語,既是“他”的賓語,又是“批判”的主語,所以是兼語。
②“華羅庚”是兼語,既是“安排”的賓語,又是“當文書”的主語。
③不是兼語,“哪位好心人能救他一命”是“希望”的賓語
④“我”是兼語既是建議的賓語,又是“訪問”的主語。
⑤“晉平公”是兼語,既是勸的賓語,又是點燈也讀的主語。
⑥不是兼語,“他臟”做嫌的賓語。
⑦“兩個人”是兼語,既是“有”的賓語,又是“躲雨”的主語。
10.用不同符號標出下列句子中復指與被復指部分,說明屬于哪一種類型,并分析句子成分:
①最使我難忘的,是我小學時候的女教師蔡蕓芝先生。
②華羅庚作出了部署。側重于應用數學,但也要向那皇冠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挺進。
③黃河,這流經七個省份,流長五千多公里的來自天上的水,是任意的、驕縱的、粗野的。
④我兩次三番地看那白種的孩子,小西洋人!
⑤四年來,這件珍貴的襯衫,我沒有舍得穿它一次。
⑥啊,威海衛,這個響亮的名字,早在我童年的時候,就已經深深地印在記憶中了。
⑦其他的人有的靠在篷邊,有的坐在船舷。
⑧強烈的求知欲望、廣泛的智力興趣,這是一切優秀教師共同的個性特征。
答:①“最使我難忘的”和“蔡蕓芝先生”是復指和被復指部分,這是不相連的稱代復指;
②“皇冠的明珠”和“哥德巴赫猜想”是復指和被復指部分,不相連的稱代復指。
③“黃河”和“來自天上的水”復指和被復指部分,是不相連的總分復指。
④“白種的小孩”和“小西洋人”是復指和被復指部分,這是相連的復指。
⑤“這件珍貴的襯衫”和“它”是復指和被復指的部分,這是不相連的稱代復指。
⑥“威海衛”和“這個響亮的名字”是復指和被復指部分,不相連的稱代復指。
⑦不是復指,沒有復指和被復指的部分。
⑧“求知欲”、“智力興趣”跟“這”是復指和被復指部分,不相連的總分復指。
11.下列短語都有不止一種意思,請根據不同意思分析其層次和結構關系(不一定分析到詞,只要能表示出不同意思就可以了):
①給黨員干部公開信的內容
②嚴厲批評孩子的老師
③成績簿里包含了多少老師的心血
④做了兩天的作業
⑤對旅館服務員的意見
⑥穿好衣服出去
答:①第一個意思是信的內容公開給黨員干部,第二個意思是給黨員干部的公開信的內容。
②第一個意思是老師嚴厲批評學生,第二個意思是別人批評孩子的老師、
③第一個意思是,成績簿包含了很多位老師的很多心血,第二個意思是成績簿包含了一位老師的很多心血。
④做了兩天的作業第一個意思是連續寫了兩天作業,第二個意思是,寫了兩天量的作業。
⑤對旅館服務員的意見,第一個意思是顧客對服務員的意見,第二個意思是,服務于自己發表的意見。
⑥好有歧義,第一個意思是,穿好看的衣服,這個“好”指的是樣式好,款式好,另一個意思,是穿戴好衣服,強調側重的是動作結束。
12.下面的句子是單句還是復句?如果是復句,包含幾個分句?
①他們忘記了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局部服從全體,全黨服從中央的民主集中制。
②他過地下道時,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看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大娘,拄著棍,背個大包袱吃力地走著。
③無論對什么人,裝腔作勢借以嚇人的方法,都是要不得的。
④他們的長處,正如斯大林說的,是對于新鮮事物有銳敏的感覺,因而有高度的熱情和積極性,而在這點上,有些老干部則正是缺乏的。
⑤無數事實證明,時代的前進,社會的進步,國家的繁榮,不但需要有一批杰出領袖人物站在前頭來領導,而且一定要靠全體人民的覺悟和行動。
答:①是單句,陳述對象只有一個——“他們”,謂語也只有一個——“忘記了”,后面圍繞這個主謂結構組織全句。
②是單句,全句只有一個主語——“我”,謂語——“看見”,而“過地下道時”是時間狀語短語,“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是地點狀語短語,“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大娘,拄著棍,背個大包袱吃力地走著”是全句的賓語,也即“看見”的內容。
③是單句,“無論”修飾“對什么人”做全句的狀語,陳述對象只有一個——“方法”,謂語也只有一個——“是”。
④是復句,包含三個分句。第一個分句,“他們的長處,正如斯大林說的,是對于新鮮事物有銳敏的感覺”;第二個分句,“因而有高度的熱情和積極性”,和第一個分句是因果關系;第三個分句,“而在這點上,有些老干部則正是缺乏的”和第二個分句之間是轉折關系。
⑤是復句,包含兩個分句。第一個分句,“無數事實證明,時代的前進,社會的進步,國家的繁榮,不但需要有一批杰出領袖人物站在前頭來領導”,其中“時代的前進,社會的進步,國家的繁榮”是并列主語;第二個分句,“無數事實證明,時代的前進,社會的進步,國家的繁榮,而且一定要靠全體人民的覺悟和行動”,兩個分句之間是遞進關系。
13.分析下列多重復句的層次,并從意義和形式兩方面說明你劃分的理由:
①如果寫定《水滸》的果真是施耐庵其人,那么,他在下筆之前,相對朝夕揣摩的,便該是民間流傳已久的歌頌梁山泊好漢的口頭文學,而不是施耐庵自己請什么高手畫師所作的三十六人圖像。
②只有外地干部和本地干部完全團結一致,只有本地干部大批地生長了并提拔起來,根據地才能鞏固,我黨在根據地內才能生根,否則是不可能的。
③狗可憐到落水,可它爬出來仍舊是狗,仍然要咬你一口,只要有可能的話。
④只有教師具有了剛毅、堅強的意志,才能在學生面前樹立威信,培養具有堅強性格的學生,也只有教師在理智上和思想上具有獨立精神,用一切力量來探求真理,與一切舊勢力作斗爭,表現出公民的勇氣,才能培養學生的獨立精神和勇敢行為。
⑤幾百年之后,我們當然是化為魂靈,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獄,但我們的子孫是在的,所以還應該給他們留下一點禮品。
⑥雖然葛朗臺熱切盼望太太病好,因為她一死就得辦遺產登記,而這就要了他的命,雖然他對母女倆百依百順,一心討好的態度讓她們吃驚,雖然歐也妮也盡心地侍奉,葛朗臺太太還是很快往死路上走。
⑦那些(外國的)完善的現代制度以及伴隨而來的指導大綱,管理手則,本身是一些空的軀殼,如果引進國的人民缺乏賦予這些制度以真實生命力的廣泛的現代化心理基礎,如果執行和運用這些現代制度的人,本身還沒有從心理、思想、態度和行為方式上都經歷一個向現代化的轉變,再完美的現代制度和管理方法,再先進的技術工藝,也會在一群傳統的人手中變成廢紙一堆。
答:①(1)如果寫定《水滸》的果真是施耐庵其人,/(2)那么,他在下筆之前,相
假設
對朝夕揣摩的,便該是民間流傳已久的歌頌梁山泊好漢的口頭文學,//(3)而不是施耐庵
轉折
自己請什么高手畫師所作的三十六人圖像。
(1)句是全句的假設條件,(2)(3)句是假設結果;(2)是肯定的假設結果,(3)是否定的假設結果。“如果……那么……”是假設關系關聯詞;“是……而不是……”是轉折關系關聯詞。
②(1)只有外地干部和本地干部完全團結一致,//(2)只有本地干部大批地生長了并
并列
提拔起來,/(3)根據地才能鞏固,///(4)我黨在根據地內才能生根,////(5)否則是不可
條件 并列 轉折
能的。
(1)(2)句是全句成立的前提條件,(3)(4)(5)句是結果;其中,(1)與(2)是并列的前提條件;(3)與(4)也是并列的結果;(3)(4)與(5)是轉折關系。“只有……才”是條件關系關聯詞;“只有……只有……”與“才能……才能……”是并列關系關聯詞;“……否則……”是轉折關系關聯詞。
③(1)狗可憐到落水,/(2)可它爬出來仍舊是狗,///(3)仍然要咬你一口,//(4)
轉折 并列 假設
只要有可能的話。
(1)和(2)(3)(4)構成轉折關系。其中,(4)是假設條件,(2)(3)假設條件下的的結果。“可”是轉折關系關聯詞;“仍……仍……”是并列關系關聯詞;“……的話”是假設關系關聯詞。
④(1)只有教師具有了剛毅、堅強的意志,//(2)才能在學生面前樹立威信,培養具
條件
有堅強性格的學生,/(3)也只有教師在理智上和思想上具有獨立精神,用一切力量來探
并列
求真理,與一切舊勢力作斗爭,表現出公民的勇氣,//(4)才能培養學生的獨立精神和勇
條件
敢行為。
(1)(2)是一個條件關系復句;(3)(4)又是另一個條件關系復句。其中,(1)與(2),(3)與(4)都是前提條件與結果之間的關系。“只有……才……”是條件關系關聯詞;“……也……”是并列關系關聯詞。
⑤(1)幾百年之后,我們當然是化為魂靈,或上天堂,///(2)或落了地獄,//(3)但
選擇 轉折
我們的子孫是在的,/(4)所以還應該給他們留下一點禮品。
因果
(1)(2)與(3)(4)之間是轉折關系復句;其中,(1)與(2)是選擇關系復句;(3)與(4)是因果關系復句?!盎颉颉笔沁x擇關系關聯詞;“……但……”是轉折關系關聯詞;“……所以……”是因果關系關聯詞。
⑥(1)雖然葛朗臺熱切盼望太太病好,///(2)因為她一死就得辦遺產登記,////(3)
因果 遞進
而這就要了他的命,//(4)雖然他對母女倆百依百順,一心討好的態度讓她們吃
并列
驚,//(5)雖然歐也妮也盡心地侍奉,/(6)葛朗臺太太還是很快往死路上走。
并列 轉折
(1)(2)(3)與(4)與(5)是是并列關系。其中,(1)(2)與(3)是遞進關系,(1)與(2)是因果關系,(1)與(2)(3)(4)(5)與(6)構成轉折關系?!半m然……還是”是轉折關系關聯詞;“雖然……雖然……”是并列關系關聯詞;“因為……”是因果關系關聯詞。
⑦(1)那些(外國的)完善的現代制度以及伴隨而來的指導大綱,管理手則,本身是一些空的軀殼,如果引進國的人民缺乏賦予這些制度以真實生命力的廣泛的現代化心理基
礎,///(2)如果執行和運用這些現代制度的人,本身還沒有從心理、思想、態度和行為方式
并列
上都經歷一個向現代化的轉變,/(3)再完美的現代制度和管理方法,///(4)再先進的
假設 并列
技術工藝,//(5)也會在一群傳統的人手中變成廢紙一堆。
條件
(1)(2)是全句的假設前提,(3)(4)(5)是全句的假設結果;其中,(1)與(2),(3)與(4)都是并列關系復句;(3)(4)與(5)是條件關系復句?!叭绻奔僭O關系關聯詞;“再……再……”、“如果……如果……”是并列關系關聯詞;“……也……”是條件關系關聯詞。
- 高而基考研心理學: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分冊(專碩版)
- 李健《金融學》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高教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2013年修訂)配套題庫【名??佳姓骖}+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歷史學基礎(世界史)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全國名校經濟學考研真題及詳解(適用于考卷中含西方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的名校)
- 陳孝彬《教育管理學》(第3版)課后習題詳解
- 莫雷《心理學研究方法》配套題庫【名??佳姓骖}+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全國名校微觀經濟學考研真題及詳解(適用于考卷中僅含微觀經濟學的名校)
- 周三多《管理學》(第3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視頻講解】
- 2020年同等學力申碩《經濟學學科綜合水平考試(財政學部分)》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模擬試題詳解】
- 天津外國語大學245二外法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索爾所《認知心理學》(第7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羅森《財政學》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第8版)
- 王利明《民法》(第7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李富有《國際金融學》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