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部分 課后習題

第1章 管理、教育管理和教育管理學

1.管理活動的意義和特性是什么?

答:(1)管理活動的意義

管理是一個組織能夠正常運轉,并最終完成組織任務的根本條件,缺乏管理的組織不過是一盤散沙。

有效的管理是提高工作績效的最主要的手段。

通過有效管理能夠提高士氣,這對維護組織生存至關重要。

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能使組織成員職責分明,減少扯皮和推諉。

通過有效管理,可以使組織機構內信息更為暢通,可以較合理地分配社會資源,可以緩解組織中的矛盾沖突;可以保持社會和組織的穩定,等等。

(2)管理活動的特性

管理活動雖然有賴于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它更多地受到一定的社會條件的制約。

管理活動所指向的對象往往不是單一的,而是多方位的。

管理活動就整體而言是一種過程,不是一種短暫的、即時性的動作。

管理活動的技術手段和方式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

2.如何理解教育管理活動與其他管理活動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答:(1)教育管理活動與其他管理活動的相同之處

教育管理活動也要受到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

教育管理的對象,同樣是人、財、物、事、時間、空間等成分;

教育管理也表現為一個過程,并有其專門的管理職能;其管理方式也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等等。

(2)教育管理活動與其他管理活動的不同之處

教育領域中很多東西難以定論或把握

如教育目的、教學技能、學習態度、學習氛圍等。由于對這些東西缺少定論,致使教育管理工作者有時感到很難將它們轉化為具體可行的操作方案。

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事業,而人的發展要受多種因素制約,這就導致教育管理的很多方面難以量化,并直接影響到評判的標準。

教育是價值高度涉入的事業,因此教育管理活動常常會涉及其他管理活動不常碰見的倫理、道德及價值觀方面的問題。

在教育系統中,教學有日趨專業化的跡象

教學人員往往希望在自己的領域有更多的自由發揮空間,故教育管理者是在與一群并非十分需要嚴格控制和管理的專業人員打交道。教育專業的這一特點,導致教育管理人員與教學專業人員之間常常會發生矛盾沖突。

教育管理工作成效的評價,比其他管理工作的評價要復雜得多。

教育涉及千家萬戶,容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一項教育政策的出臺,有時甚至會引起社會的巨大反響。教育的這一特點常常使得教育管理工作趨于保守,在制定教育政策時采取非常謹慎的態度。

3.試分析教育管理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范圍。

答:(1)教育管理學的研究對象

教育管理學以各級、各類教育組織和機構的管理現象、管理過程和管理規律為其研究對象。人類社會的教育組織和機構五花八門,其中最普遍、最有代表性的是學校,所以學校管理是教育管理學研究的核心。教育管理學要研究學校組織的特性、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和后勤管理等問題。

為更深刻、全面地理解學校管理現象,教育管理學就必須研究其他相關問題,如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教育管理機構的沒置、教育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和實施、教育人員的資格和條件、教育經費的籌集和管理等等問題。

教育管理學以學校組織的管理為核心,并探討與學校教育事業有關的種種教育管理現象和問題。

(2)教育管理學的研究范圍

教育管理學研究最多的內容有:教育管理總論、組織理論、教育組織機構、教育法律、教育財政、教育人事管理、學校組織及其管理;其次為教育行政制度、教育政策、教育規劃、教育評價與督導、領導理論、決策理論、溝通理論、教學管理等。而所有這些內容,大致可分成幾個板塊,即學科概述、管理理論、組織和機構、政策和法律、人員管理、財務管理、其他事務管理等。

4.請說明教育管理學研究的方法。

答:(1)文獻分析法

意義

很多教育管理學著作把文獻分析作為教育管理研究最基本的方法之一。除了直接來自于實踐的第一手材料外,許多研究必須通過文獻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來進行。

優點

文獻調查法研究成本較低,能對研究者無法直接參與的事件進行研究。

缺點

這一方法有其不足,主要是對文獻的準確性、可信度及代表性不易把握。有些資料因條件所限不易查詢;有些原始資料與當事人的政治態度、個人偏好等個人因素夾雜在一起,而非客觀中立的事件報導,因而要求研究者有較強的知識基礎和判斷能力。

(2)問卷調查法

概述

問卷調查在教育管理研究過程中運用得非常普遍,特別是20世紀50年代行為科學興起以后,這一方法被大量運用在分析各類教育管理問題上。直到今天,凡是定量的、實證性的教育管理研究,主要還是依靠這一方法。

過程

a.確定研究主題;

b.編制問卷項目;

c.選取樣本;

d.小范圍預測;

e.實施調查;

f.統計調查資料;

g.討論分析;

h.提出建議。

優點

只要問卷編制合理,樣本選擇科學,用問卷調查方法得到的結果→般來說比較客觀、可靠。

難點

問卷調查的難度在于:設計有較強信度和效度的問卷不大容易;研究成本較高;所費時間較長;研究者須掌握一定統計學方面的知識等。

(3)訪談調查法

意義

這是通過訪問者與被訪問者的對話來獲得所需信息。這種方法在教育管理研究中有極高的價值,特別在有關教育政策和學校管理的研究方面。

形式

a.封閉、標準和結構式

一般來說,如果訪談問題事先設計得非常固定和嚴密,被訪者只能在研究者所指定的選項中提供答案,則訪談較傾向于封閉、標準和結構式;

b.開放、探究和非結構式

如果被訪者回答問題時的自由度較大,答題的標準沒有規定,則訪談趨向于開放、探究和非結構式。

對象

訪談的對象,可以是單個人,也可以是一組人。

優點

a.訪談調查法的優點在于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幾乎任何研究課題都可以運用這種方法;

b.通過這一方法能了解到問卷調查法所難以反映的一些深層次問題。

缺點

訪談調查的局限在于需花費較多時間,而且研究者的主觀傾向較濃,有時難免夾雜個人的主觀偏見,影響了研究的客觀性和公正性。

(4)實驗研究法

實驗研究法這一方法的特點是:

至少有一個變量,而且這個變量可以由研究者人為地加以控制和改變;

主要用于揭示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

研究時通常要將有控制的事實和對象的情況與沒有控制的事實和對象的情況進行比較;

實驗過程要求有假設、驗證,有較嚴格的操作規則,有科學的測量手段;

實驗結果可以重復,即只要條件相同,任何人都可以重復這一實驗。

(5)人種學研究法

這一方法是從人類學研究中演變而來的,它特別強調在自然狀態下的觀察、描述和定性判斷,而不看重假設或堅實的理論基礎,與自然觀察法有點相似。

(6)比較研究法

概述

這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一種重要方法,在教育管理研究中經常要用到。像教育政策、教育管理體制、教學管理形式等問題,很多人都喜歡進行比較研究。

形式

比較法的形式很多,有縱向比較、橫向比較,有校與校的比較、地區甚至國家與國家的比較等。

意義

就其意義而言,比較研究能擴大研究者的視野,加深對所要研究問題的認識;跨國家、跨文化之問的比較研究,還能增進對未來教育管理發展趨勢的認識。

缺點

a.研究者比較容易看到一些表面現象,對深層次因素把握不住;

b.由于對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政治經濟制度及人文傳統了解有限,很多所謂的比較研究充其量不過是“介紹”,離真正的比較研究相差甚遠;

c.研究的成果較難推廣等。

(7)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從其性質上講屬于應用研究,因為其研究指向非常明確,就是幫助基層人員解決實際問題。

特點

a.這一方法的特點是它的當下實用性,它不關心研究成果的普遍意義,故對研究條件的要求不那么苛刻,理論基礎也并不要求非常成熟;

b.行動研究通常規模較小,大多以集體合作形式進行,在研究中特別看重對原計劃的及時評估和修正;

c.在教育管理領域,行動研究法在學校資源管理、課程管理、德育管理、學校效能提高等方面可以被采納。

意義

這種方法如運用得好,不但能解決實際問題,也能促進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同時可以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研究能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贡县| 安溪县| 望都县| 陆河县| 微博| 交城县| 宜丰县| 达孜县| 竹溪县| 灵宝市| 西林县| 民乐县| 石柱| 平陆县| 锦州市| 武穴市| 古田县| 孝感市| 睢宁县| 东港市| 千阳县| 凤凰县| 马山县| 禄劝| 福泉市| 兖州市| 曲阜市| 中西区| 博白县| 侯马市| 当雄县| 阿克| 大竹县| 鄂尔多斯市| 襄垣县| 谷城县| 祥云县| 关岭| 靖远县| 灵山县| 和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