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題

2014年中央財經大學433稅務專業基礎考研真題及詳解

考試科目:稅務專業基礎(433)

注意:本試題所有答案,應按試題順序寫在答題紙上,不必抄題,寫清題號。

寫在試卷上不得分。

一、單項選擇題(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下列各項中,表述正確的是(  )。

A.稅目是區分不同稅種的主要標志

B.稅率包括比例稅率、累進稅率和定額稅率

C.納稅人就是繳納稅款的法人和自然人

D.征稅對象就是稅收法律關系中征納雙方權利義務所指的物品

【答案】B

【解析】A項,征稅對象是區別不同稅種主要標志;C項,納稅人即稅法上規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D項,征稅對象不僅包括物品,還包括應稅勞務。

2.納稅人將所繳納的稅款,通過提高商品或生產要素的價格的方式,轉嫁給商品或生產要素的購買者或最終消費者負擔的稅負轉嫁方式是( ?。?/p>

A.前轉

B.后轉

C.稅收資本化

D.混轉

【答案】A

【解析】B項,后轉又稱逆轉,是指納稅人以壓低原材料進價的方式,以將稅款向后轉移給原材料供應商的方式。C項,稅收資本化也稱為資本還原,是指生產要素購買者通過預期,將所購買生產要素未來應繳納的稅款,從其購入價格中作一次扣除以壓低購進價格,從而稅負全部或部分向后轉嫁給生產要素出賣者,它是稅收后轉的一種特殊形式。D項,混轉又稱散轉,在稅款不能完全向前順轉,又不能完全向后逆轉時采用的將自己繳納的稅款分散轉嫁給多方負擔的方式。

3.我國稅收收入分為中央政府固定收入、地方政府固定收入和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共享收入,屬于中央政府固定收入的包括( ?。?/p>

A.消費稅、增值稅

B.關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C.車輛購置稅、消費稅

D.增值稅、營業稅

【答案】C

【解析】A項,消費稅屬于中央稅,增值稅屬于中央和地方共享稅;B項,關稅屬于中央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屬于地方稅;D項,營業稅屬于地方稅。

4.一般納稅人銷售下列貨物中,不適用13%稅率征收增值稅的是(  )。

A.商場超市銷售的各種水果

B.乳品生產企業銷售的調制乳

C.油田銷售的天然氣

D.報刊圖書電子出版物

【答案】B

【解析】調制乳不屬于初級農產品,其增值稅稅率為17%。稅率為13%的貨物有如下幾類:糧食、食用植物油;自來水、暖氣、冷氣、熱水、煤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沼氣、居民用煤炭制品;圖書、報紙、雜志;飼料、化肥、農藥、農機、農膜;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貨物。

5.某食品廠(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因管理不善將一批從農民手中購進的大麥毀損,賬面成本9600元,其不能抵扣的進項稅為(   )。

A.1248元

B.1434元

C.1632元

D.1966元

【答案】B

【解析】從農民手中購得農產品的稅率為13%。題中,應先將賬面成本轉化為不含稅商品價格,進而求得不能抵扣進項稅額,則其不能抵扣的進項稅為9600÷(1-13%)×13%=1434.48(元)。

6.納稅人有( ?。┣樾蔚?,應當向稅務機關報告,并依法繳清稅款。

A.合并、分立

B.變更經營范圍

C.變更法人代表

D.變更財務人員

【答案】A

【解析】納稅人有合并、分立情形的,應當向稅務機關報告,并依法繳清稅款。納稅人合并時未繳清稅款的,應當由合并后的納稅人繼續履行未履行的納稅義務;納稅人分立時未繳清稅款的,分立后的納稅人對未履行的納稅義務應當承擔連帶責任。BCD三項,變更行為發生時應及時向稅務機關報告,但并不需繳清稅款。

7.下列單位不屬于企業所得稅納稅人的是( ?。?。

A.合伙企業

B.股份制企業

C.外商投資企業

D.有經營所得的其他組織

【答案】A

【解析】企業所得稅納稅人,即所有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內資企業或其他組織,包括以下八類: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聯營企業;股份制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組織。自2000年1月1日起,對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停止征收企業所得稅,其投資者的生產經營所得,比照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

8.企業公益性捐贈支出的限額計算的依據是( ?。?。

A.工資總額

B.銷售收入

C.利潤總額

D.營業收入

【答案】C

【解析】企業所得稅稅法規定,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不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準予扣除。

9.按照個人所得稅法,以下不屬于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項目是(  )。

A.轉讓技術訣竅

B.轉讓技術秘密

C.轉讓專利權

D.轉讓土地使用權

【答案】D

【解析】特許權使用費,是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而取得的所得。D項,轉讓土地使用權所得,屬于財產轉讓所得。

10.根據土地增值稅相關規定,下列行為中,需要繳納土地增值稅的是(  )。

A.某人將自己一套閑置的住房出售

B.某人將個人的房產無償贈與自己的子女

C.某房地產開發企業以建造的商品房作價入股進行對外投資

D.某企業通過殘疾人聯合會將一套房產無償贈與當地一家福利企業

【答案】C

【解析】A項,從2008年11月1日起,對居民個人轉讓住房一律免征土地增值稅;B項,房產所有人、土地使用權所有人將房屋產權、土地使用權贈與直系親屬或承擔直接贍養義務人,免征土地增值稅;C項,房地產開發企業以建造的商品房作價入股對外投資應視同銷售房地產,應繳納土地增值稅;D項,公益性捐贈屬于免稅行為。

11.下列選項中,屬于房產稅納稅人的是( ?。?。

A.房屋的出典人

B.擁有農村房產的農民

C.允許他人無租使用房產的房管部門

D.產權不明的房屋的使用人

【答案】D

【解析】A項,產權出典的,由承典人繳納,產權所有人、承典人不在房產所在地的,或者產權未確定及出典糾紛未解決的,由房產代管人或使用人繳納;B項,農村地區不在房產稅征稅范圍;C項,納稅單位無租使用房管部門的房產的,由納稅單位繳納房產稅;D項,產權未確定的房屋,由代管人或使用人繳納房產稅。

12.下列合同中不按照財產租賃合同計算貼花的是( ?。?。

A.出租設備的合同

B.出租機動車輛的合同

C.出租柜臺的合同

D.企業與主管部門簽訂的租賃承包經營合同

【答案】D

【解析】D項,企業與其主管部門簽訂的租賃承包合同不屬于財產租賃合同,而屬于承包經營合同。

13.對于跨國勞務所得,中國個人所得稅法規定,應該按照什么原則進行征稅?(  )

A.勞務提供地

B.納稅人居民國

C.合同簽訂地

D.勞務報酬支付地

【答案】B

【解析】對從事獨立個人勞務者,其居住國對其取得的收益可獨享征稅權。

14.根據我國現行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個人取得月工資超過3500元以上的部分按照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該3500元的規定屬于(  )。

A.起征點

B.稅收優惠

C.費用扣除額

D.免征額

【答案】D

【解析】A項,起征點是指稅法規定對征稅對象開始征稅的起點數額。征稅對象的數額達到起征點的就全部數額征稅,未達到起征點的不征稅。B項,稅收優惠是指為了配合國家在一定時期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總目標,政府利用稅收制度,按預定目的,在稅收方面相應采取的激勵和照顧措施。C項,費用扣除額即征稅時允許從個人收入中扣除的費用限額。收入低于費用限額時不納稅,收入高于費用限額時僅對超過部分征稅。D項,免征額是稅法規定的扣稅對象全部數額中免予征稅的數額,超過免征額只對超過部分征稅。

15.對于同時具有兩個國家居民身份的跨國自然人的最終居民身份的判定,稅收協定范本所規定的首要標準是( ?。?。

A.習慣性住所

B.重要利益中心

C.永久性住所

D.國籍

【答案】C

【解析】自然人雙重居民身份的判定順序:永久性住所;重要利益中心;習慣性居所;國籍;雙方國家協商解決。

16.下列哪項行為不屬于視同銷售行為?(  )

A.將外購的貨物用于本單位集體福利

B.將外購的貨物分配給股東和投資者

C.將外購的貨物無償贈送給其他個人

D.將外購的貨物作為投資提供給其他單位

【答案】A

【解析】A項屬于不得抵扣進項稅情況;BCD三項均為視同銷售情況。

17.下列哪個消費稅稅目屬于定額和定率的復合計稅方式(  )。

A.化妝品

B.啤酒

C.雪茄煙

D.白酒

【答案】D

【解析】消費稅中只有白酒和卷煙實行復合計稅方式?;瘖y品、雪茄煙適用于比例稅率(從價計征);啤酒適用定額稅率(從量計征)。

18.下列經營項目采用5%稅率征收營業稅的有(  )。

A.交通運輸業

B.娛樂業

C.服務業

D.文化體育業

【答案】C

【解析】A項,交通運輸業已從征營業稅改為征增值稅;B項,娛樂業適用5%~20%的幅度稅率,具體稅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D項,文化體育業稅率為3%。

19.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無論取得的各項所得是否已足額繳納了個人所得稅,均應按照規定,于納稅年度終了后( ?。﹥?,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A.1個月

B.2個月

C.3個月

D.4個月

【答案】C

【解析】《所得稅條例》第36條規定: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義務人,在年度終了后3個月內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需由個人向稅務局進行納稅申報。

20.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企業來源于中國境外的所得的抵免限額,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應當( ?。?。

A.分國(地區)分項計算

B.所有國家匯總計算

C.分國(地區)不分項計算

D.每類項目匯總計算

【答案】C

【解析】我國目前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對境外抵免限額實行分國不分項計算方法。

二、多項選擇題(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題的備選項中,有2個或2個以上符合題意,少選、錯選、多選均不得分)

1.稅收的本質是一種( ?。?。

A.經濟關系

B.分配關系

C.契約關系

D.政治權力

【答案】ABC

【解析】稅收是國家為了實現其職能,憑借其政治權力,強制無償地向納稅人征稅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方式。稅收的本質是國家以法律規定向經濟單位和個人無償征收實物或貨幣所形成的特殊分配關系,此關系集中反映國家與各階級、各階層的經濟關系、利益關系。

2.辨別公共產品與私人物品通常應用的基本標準是(  )。

A.可分割性與不可分割性

B.排他性與非排他性

C.競爭性與非競爭性

D.盈利性與非盈利性

【答案】BC

【解析】公共產品具有與私人產品顯著不同的三個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費的非競爭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而辨別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應用兩個基本標準: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競爭性和非競爭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而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競爭性。

3.亞當·斯密的稅收原則有(   )。

A.公平原則

B.確實原則

C.最少征收費用原則

D.稅務行政原則

【答案】BC

【解析】亞當·斯密的稅收原則是其于1976年在《國富論》中提出的,他著名的稅收四原則為“平等”、“確定”、“便利”和“最少費用”。

4.能在一定程度上如實反映一個國家的積累水平、總體稅負狀況和稅負承受能力的宏觀稅負指標是(   )。

A.國民生產總值稅收負擔率

B.國內生產總值稅收負擔率

C.國民收入稅收負擔率

D.企業綜合稅收負擔率

【答案】ABC

【解析】D項,企業綜合稅收負擔率為微觀層面的稅負指標。

5.商品勞務課稅的顯著特征是( ?。?。

A.商品勞務課稅的稅基廣泛,稅源可靠

B.稅收負擔具有累退性

C.稅負較易轉嫁

D.商品勞務課稅計征復雜,不易征管

【答案】ABC

【解析】商品勞務課稅是指以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而取得的銷售收入額或營業收入額為征稅對象的一類稅,在我國也被稱為流轉稅。商品勞務課稅的特征:稅基廣泛,稅源可靠;是一種間接稅,較易轉嫁,具有累退性;課稅隱蔽,課稅阻力??;計征簡便,易于征管,征納成本較低。

6.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相關規定,下列關于所得來源地的說法正確的有( ?。?/p>

A.銷售貨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動發生地確定

B.提供勞務所得,按照勞務發生地確定

C.權益性投資資產轉讓所得按照投資企業所在地確定

D.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業所在地確定

【答案】ABD

【解析】所得來源地標準如下:銷售貨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動發生地確定。提供勞務所得,按照勞務發生地確定。轉讓財產所得:a.不動產轉讓所得按照不動產所在地確定;b.動產轉讓所得按照轉讓動產的企業或者機構、場所所在地確定;c.權益性投資資產轉讓所得按照被投資企業所在地確定。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業所在地確定。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按照負擔、支付所得的企業或者機構、場所所在地確定,或者按照負擔、支付所得的個人的住所地確定。其他所得,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確定。

7.企業繳納的下列保險費可以在稅前扣除的有( ?。?。

A.為特殊工種的職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險費

B.支付的財產保險費

C.為投資者或者職工支付的商業保險費

D.為員工繳納的補充養老保險金不超過工資總額5%的部分

【答案】ABCD

【解析】以下保險費可稅前扣除:為職工繳納的“五險一金”;補充養老保險和補充醫療保險;企業財產保險;為特殊工種職工支付的法定人身安全保險;商業保險。此外,不允許稅前扣除的保險費用支出有:外企為境內員工支付的境外保險費;商業保險費。

8.下列所得中,按“工資、薪金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有(  )。

A.編劇從任職單位取得的劇本使用費

B.雇主為員工購買的商業性補充養老保險

C.個人從任職的上市公司取得的股票增值權所得

D.出版社的專業作者撰寫、編寫或翻譯的作品,由本社以圖書形式出版而取得的所得

【答案】BCD

【解析】A項屬于特許權使用費范疇。D項,相關規定如下:任職記者、編輯等專業人員,因在本單位的報刊、雜志上發表作品取得的所得,應與其當月工資收入合并,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征收個人所得稅,除上述專業人員以外,其他人員在本單位的報刊、雜志上發表作品取得的所得,應按“稿酬所得”項目征收個人所得稅;出版社的專業作者撰寫、編寫或翻譯的作品,由本社以圖書形式出版而取得的稿費收入,應按“稿酬所得”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9.下列環節既征收消費稅又征收增值稅的有(  )。

A.卷煙的生產和批發環節

B.金銀首飾的生產和零售環節

C.金銀首飾的零售環節

D.化妝品的生產環節

【答案】ACD

【解析】應稅征收消費稅的商品均普遍繳納增值稅。A項,卷煙的生產和批發環節均需繳納消費稅;C項,金銀首飾(金、銀和金基、銀基合金首飾,以及金、銀和金基、銀基合金的鑲嵌首飾)、鉆石及鉆石飾品、鉑金首飾在零售環節繳納消費稅,稅率為5%,不在上述范圍內的其他珠寶玉石及貴重首飾在生產、進口、委托加工環節繳納消費稅,稅率為10%;D項,化妝品在生產環節繳納消費稅。

10.根據中國所實現的稅收管轄權制度,下列哪些所得應該在中國納稅( ?。?。

A.中國居民甲某向境外轉讓一項專利獲得的收入

B.美國公民乙某在中國短暫停留期間獲得的由美國公司支付的工資薪金收入

C.日本居民丙某轉讓位于中國的房產獲得的收入

D.德國居民丁某貸款給愛爾蘭的一家企業獲得的利息

【答案】AC

【解析】A項,我國稅法規定居民國對本國居民取得的來自其他國家的特許權使用費擁有征稅權;B項,在中國境內無住所而在一個納稅年度中在中國境內連續或累計工作不超過90日,或在稅收協定規定的期間在中國境內連續或累計居住不超過183日的個人,由中國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是由該雇主的中國境內機構負擔的工資薪金,免予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C項,轉讓不動產所得應在不動產所在地納稅;D項,居民國對其居民所獲得的他國股息享有征稅權,因此丁某應在德國納稅。

三、判斷題(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從立法過程來看,稅法屬于習慣法;從法律性質來看,稅法屬于義務性法規。( ?。?/p>

【答案】×

【解析】稅法是由國家制定的,因而是制定法而非習慣法。稅法直接規定人們的某種義務,具有強制性,屬于義務法。

2.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在改善民生中建設和諧社會,要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顧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效率。( ?。?/p>

【答案】×

【解析】十八大指出:構建和諧社會,要千百計增加居民收入,實現發展由全民共享。必須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顧效率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3.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以下稱境外)的單位或者個人在境內提供應稅服務,在境內未設有經營機構的,以其代理人為增值稅扣繳義務人。( ?。?/p>

【答案】

【解析】上述情況,在境內未設立經營機構,以其代理人為增值稅扣繳義務人。在境內沒有代理人的,以接收方為增值稅扣繳義務人。

4.根據“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有關規定,應稅服務的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超過50萬的納稅人為一般納稅人。( ?。?/p>

【答案】×

【解析】應稅服務年銷售額標準為500萬元,應稅服務年銷售額超過500萬元的納稅人為一般納稅人。

5.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作為投資,提供給其他單位或個體經營者,不構成銷售行為,不征收增值稅。( ?。?/p>

【答案】×

【解析】題中行為視同銷售,應繳納增值稅。視同銷售行為有:將貨物交付他人代銷;銷售代銷貨物;設有兩個以上機構并實行統一核算的納稅人,將貨物從一個機構移送其他機構用于銷售,但相關機構設在同一縣(市)的除外;將自產或委托加工的貨物用于非應稅項目;將自產、委托加工的貨物用于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作為投資,提供給其他單位或個體經營者;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分配給股東或投資者;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無償贈送他人。

6.納稅人未按照規定使用稅務登記證件,或者轉借、涂改、損毀、買賣、偽造稅務登記證件的,可以處2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2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罰款。( ?。?/p>

【答案】×

【解析】納稅人未按照規定使用稅務登記證件,或者轉借、涂改、損毀、買賣、偽造稅務登記證件的,處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罰款。

7.納稅人在任職單位取得董事費收入,應按照“勞務報酬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p>

【答案】

【解析】個人由于擔任董事職務所取得的董事費收入,屬于勞務報酬所得性質,按照“勞務報酬所得”項目征收個人所得稅。

8.因國家建設需要而搬遷,由納稅人自行轉讓其房產的,應從簽訂房地產轉讓合同之日起7日內到房地產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備案。(  )

【答案】

【解析】因國家建設需要依法征用、收回的房地產,納稅人因此而得到經濟補償的,應從簽訂房地產轉讓合同之日起7日內,到房地產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備案。

9.兩國稅務機關簽訂雙邊稅收協定的主要目的是協助兩國國內稅款的征收。( ?。?/p>

【答案】×

【解析】兩國稅務機關簽訂雙邊稅收協定的主要目的是:消除雙重征稅;穩定稅收待遇;適當降低稅率,分享稅收收入;減少管理成本,合理歸屬利潤;防止偷漏稅。

10.在中國境內有習慣性住所,以及雖然沒有習慣性住所但是居住滿1年的個人,構成中國個人所得稅稅法的居民。( ?。?/p>

【答案】×

【解析】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一年的個人,為居民納稅人,就其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此處的住所為因戶籍、家庭、經濟利益關系而在中國境內的習慣性居住。

四、計算題(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要求列出計算步驟,每步驟運算得數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

1.某飯店共設兩層餐廳和10個包間,包間免費為客人提供免費卡拉OK設備。某月該飯店取得收入如下:餐廳的餐費150萬元;另收服務費0.2萬元;附設獨立核算小賣部取得收入共計2萬元;出租柜臺銷售工藝品,銷售收入1萬元,月租金0.1萬元。請問該飯店當月應納營業稅為多少?

答:當月應納營業稅=(150+0.2+0.1)×5%=7.52(萬元)。

2.某市大型電器專賣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2年11月發生下列購銷業務:

(1)銷售給某賓館300臺空調,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每臺不含稅價格為3400元;

(2)購進空調200臺,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價款360000元,已通過認證,貨款已支付;另支付運輸企業開具的貨票上注明的運費21000元;

(3)從國外進口原裝液晶電視50臺,關稅完稅價格為6200元每臺,關稅稅率為20%。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計算:

(1)該公司國內銷售應繳納的銷項稅額;

(2)該公司國內采購應繳納的進項稅額;

(3)該公司進口應繳納的關稅和增值稅;

(4)該公司該月應繳納的增值稅稅款。

答:

(1)國內銷售應繳納的銷項稅額=3400×300×17%=1734000(元);

(2)營改增之后,運輸業適用的增值稅率為11%,則國內采購應繳納的進項稅額=360000×17%+21000×11%=63510(元);

(3)進口應繳納的關稅:6200×50×20%=62000(元),增值稅:6200×50×(1+20%)×17%=63240(元);

(4)該月應繳納的增值稅稅款=1734000-63510+63240=1733730(元)。

3.某房地產開發公司銷售一幢已經使用過的辦公樓,取得收入500萬元,辦公樓原價480萬元,已提折舊300萬元。經房地產評估機構評估,該樓重置成本價800萬元,成新度折扣率五成,銷售時繳納相關稅費30萬元。請計算該房地產開發公司銷售辦公樓應繳納的土地增值稅。

答:納稅人轉讓舊房的,應按房屋及建筑物的評估價格、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地價款或出讓金、按國家統一規定繳納的有關費用和轉讓環節繳納的稅金作為扣除項目金額計征土地增值稅。因此:

評估價格=重置成本價×成新度折扣率=800×50%=400(萬元);

轉讓環節相關稅費30萬元;

可扣除項目金額的合計數=400+30=430(萬元);

增值額=500-430=70(萬元),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金額的50%,稅率為30%;

則土地增值稅=70×30%=21(萬元)。

4.趙某擁有兩處住房,一處原值60萬元的房產供自己及家人居住,另一處原值20萬元的房產于2012年7月1日出租給王某用于辦公,按市場價每月收取租金收入1200元。請計算趙某當年應繳納的房產稅。

答:原價60萬元的房產,屬于自有非營業用房產,不征房產稅。原值20萬元的房產應當屬于個人出租住房(不分出租后用途),按照4%的優惠稅率征收房產稅。在2012年出租時間為6個月,因此應繳納房產稅=1200×4%×6=288(元)。

5.2012年政府有關部門批準向某企業出讓土地一塊,該企業繳納土地出讓金100萬元、土地補償費10萬元、拆遷補償費12萬元,按當地規定契稅稅率為3%。請計算2012年該企業共計應繳納的契稅。

答: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其契稅計稅依據為承受人為取得該土地使用權而支付的全部經濟利益。因此應繳納契稅:(100+10+12)×3%=3.66(萬元)。

6.某汽車制造廠主要生產小轎車,2012年5月將自己生產的排量為1.2升的新型小轎車10輛獎勵給本廠職工,尚無同類產品銷售價格,其生產成本為30000元,國家稅務總局核定的該產品的成本利潤率是8%,該小轎車適用的消費稅率為3%。請計算該企業應納消費稅稅額。

答:自產產品用于職工福利,應當視同銷售。沒有同類消費品銷售價格的,按照組成計稅價格計算納稅。

小汽車組成計稅價格=(成本+利潤)÷(1-比例稅率)=30000×(1+8%)÷(1-3%)=33402.06(元);

該企業應繳納的消費稅稅額=33402.06×3%×10=10020.62(元)。

五、綜合分析題(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要求列出計算步驟,每步驟運算得數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

1.某中國居民企業2012年經營業務如下:

(1)取得銷售收入2500萬元,營業外收入70萬元;

(2)銷售成本1100萬元;

(3)發生銷售費用670萬元(其中廣告費450萬元),管理費用480萬元(其中業務招待費15萬元),財務費用60萬元;

(4)銷售稅金160萬元(含增值稅120萬元);

(5)營業外支出50萬元(含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向貧困山區捐贈30萬元,支付稅收滯納金6萬元);

(6)計入成本、費用中的實際工資總額150萬元,撥繳職工工會經費3萬元、支出職工福利費25萬元和職工教育經費4萬元;

(7)該企業第一、二、三、四季度已分別預繳企業所得稅稅款10萬元、20萬元、15萬元和18萬元。

要求:計算該企業2012年度實際應納的企業所得稅及年終匯算清繳應補繳的稅款。

答:會計利潤:2500+70-1100-670-480-60-(160-120)-50=170(萬元);

廣告費扣除標準:2500×15%=375(萬元),應納稅所得額調增450-375=75(萬元);

業務招待費扣除標準:15×60%=9(萬元),2500×0.005=12.5(萬元),應納稅所得額調增15-9=6(萬元);

公益性捐贈扣除標準:170×12%=20.4(萬元),調增30-20.4=9.6(萬元);

稅收滯納金屬于不可扣除項目,調增6(萬元);

職工工會經費扣除標準:150×2%=3(萬元),可全額扣除;

職工福利費扣除標準:150×14%=21(萬元),調增25-21=4(萬元);

職工教育經費扣除標準:150×2.5%=3.75(萬元),調增4-3.75=0.25(萬元)。

綜上:

應納稅所得額=170+75+6+9.6+6+4+0.25=270.85(萬元);

應納所得稅額=270.85×25%=67.71(萬元);

匯算清繳補繳稅額=67.71-(10+20+15+18)=4.71(萬元)。

2.中國居民趙先生為一國有企業的工程師,2012年取得以下收入:

(1)每月取得企業支付的工資薪金6000元;

(2)2月份,出版了一本書稿,獲得稿酬35000元,后因出版社添加印數,追加稿酬12000元;

(3)5月份,為某企業提供專業技術服務,取得勞務報酬5600元;

(4)6月份,從A國取得轉讓專利費折合人民幣25000元,已在A國按稅法規定繳納了2500元的個人所得稅,并取得完稅憑證;

(5)8月份,出國訪問期間應邀給B國某大學講學,取得收入10000元,未繳納稅款;

(6)10月份,取得5年期國債利息收入8700元。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計算:

(1)趙先生全年工資薪金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2)趙先生稿酬所得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3)趙先生取得勞務報酬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4)趙先生從A國取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補繳的個人所得稅;

(5)趙先生在B國的講學收入應補繳的個人所得稅;

(6)趙先生國債利息所得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7)趙先生全年在中國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答:(1)趙先生每月工資薪金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6000-3500)×10%-105=145(元),則全年繳納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145×12=1740(元)。

(2)同一作品出版、發表后,因添加印數而追加稿酬的,應與以前出版、發表時取得的稿酬合并計算為一次,計征個人所得稅。應繳納個人所得稅=(35000+12000)×(1-20%)×20%×(1-30%)=5264(元)。

(3)勞務報酬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5600×(1-20%)×20%=896(元)。

(4)25000×(1-20%)×20%=4000(元),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補繳稅款=4000-2500=1500(元)。

(5)講學收入應補繳的個人所得稅=10000×(1-20%)×20%=1600(元)。

(6)國債利息收入屬于免稅收入,因而不繳納個人所得稅。

(7)在中國應繳納個人所得稅=1740+5264+896+1500+1600=11000(元)。

六、論述題(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請闡述稅收原則中公平原則與效率原則的內涵。

答:(1)稅收公平原則即國家征稅應使各個納稅人的稅負與其負擔能力相適應,并使納稅人之間的負擔水平保持平衡。在現代稅收法律關系中,所有納稅人的法律地位必須平等,稅收負擔在國民間分配也必須公平合理,但公平合理并非絕對的等額負擔。目前對公平原則的理解存在兩種觀點:

受益說,認為稅收公平包括橫向公平和縱向公平。橫向公平指凡自政府得到相同利益者應負擔相同稅收;縱向公平指凡自政府得到利益不同者應負擔不同稅收。

負擔能力說,認為凡具有相同納稅能力者應負擔相同稅收,不同納稅能力者應負擔不同稅收。稅收負擔能力指各納稅人經濟負擔能力,其基礎有所得、財產和消費三種。

(2)稅收效率原則即用盡可能少的人力、物力、財力消耗取得盡可能多的稅收收入,并通過稅收分配促使資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稅收效率原則可以分為稅收的經濟效率原則和稅收本身的效率原則兩個方面:

經濟效率原則,即征稅應利于促進經濟效率的提高,或者對經濟效率的不利影響最小。由于稅收效率影響到資源配置和經濟運行機制,因此要盡量使稅收超額負擔最小化和稅收的額外收益最大化。

稅收本身的效率原則,又稱稅務行政管理的效率原則,即征稅過程本身的效率應盡量提高,要求稅收在征收和繳納過程中所耗費的成本最小。檢驗稅收本身效率的標準在于稅務支出占稅收收入的比重。

2.請論述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目前存在的問題和改革的思路。

答: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是自1994年開始實行,經歷了幾次改革調整,大體上與我國的經濟發展形勢比較符合。但近些年,隨著民眾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結構出現不平衡以及經濟來源多元化,個人所得稅稅務制度的弊端逐漸顯現,針對這些問題需要更深入全面地改革。

(1)目前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存在如下問題:

以個人為單位的分類所得稅制難以體現公平效率原則

我國現行所得稅制采用分類稅制模式,對不同來源所得,采取不同稅率和扣除辦法。該稅制模式不能全面、完整體現納稅人真實納稅能力,容易使納稅人分解收入,多次扣除費用,存在較多逃稅避稅漏洞,總體上也難以實現稅負公平。

稅基過窄,個稅占稅收總額比例過低,制約其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

我國個人所得稅課稅對象范圍的確定采用分項列舉的方式,極大地限制了稅收范圍的擴大,造成很多稅收漏洞。同時,現行稅法規定了大量減免和優惠項目,這使得征稅范圍大大縮小。中國個人所得稅規模偏小,比重偏低,嚴重制約了其調節收入分配作用的發揮。

稅率模式復雜,設置不科學

我國現行個人所得稅基本上是按照應稅所得的性質來確定稅率,采取累進稅率和比例稅率并行的結構,并有兩套超額累進計算方法。這種稅率模式不僅復雜繁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稅負不公,如超額累進稅率存在差異,最高邊際效率過高等。

費用扣除不合理,稅負計征不公平

我國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按照不同的征稅項目采取不同的定額和定率兩種扣除方法。這一方面造成計算上的繁瑣,給征納雙方帶來不便;另一方面既沒有考慮通貨膨脹和價格水平差異,又沒有考慮贍養老人以及扶養子女的不同情況,因而存在不合理、不公平的因素。

征管制度不完善,效率低下,稅款流失嚴重

由于受目前征管體制局限的影響,征管信息傳遞并不準確而且時效性差,導致稅務部門征管信息不通暢、征管效率低下、稅款流失嚴重。

納稅觀念、意識淡薄

由于我國所得稅發展時間短,公民納稅意識比較淡薄,加上所得稅以自然人為納稅義務人,直接影響個人實際收入,且容易涉及經濟隱私,稅源透明度低,使得個人所得稅所得稅征收管理難度大。

(2)鑒于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目前存在的問題,改革思路如下:

建立以家庭為單位的分類綜合課稅模式,促進稅負公平

以家庭作為個人所得稅核算單位,制定差異性征稅標準才能真正體現稅負公平原則。分類綜合所得稅制既能堅持量能負擔的原則,又能對納稅人不同性質的所得實行區別對待,是一種較為理想的個人所得稅課稅模式。

逐步加大個稅在我國稅收總收入中的比重,提升個稅地位和作用

拓寬稅基,擴大稅收范圍是當前稅改的重點之一。我國可以適當借鑒美國的經驗,采用“反列舉法”將一切沒有明確規定給與免稅的所得項目全都納入課稅范圍。

構建重點稅源監控體系,加強高收入者調節力度

加強稅務機關內部征收、管理、評稅、稽查等各部門共同責任的工作落實,制定和完善各部門信息傳遞和信息共享制度,加強部門間的協調配合,做好重點稅源的事前、事中、事后監控管理。

確定靈活的個稅扣除標準,實行稅收扣除指數化調整,公平稅負

個稅扣除標準應該與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而非所有地區使用同一標準,根據各地區平均的收入水平、物價水平、家庭消費水平、物價及各種費用支出水平,劃分稅收征管區域,進行分別征收管理。

完善稅收法律法規,嚴格執法,加大征管力度

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征管不力,是造成稅收流失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須嚴管重罰,以此規范和引導納稅人的行為,形成一個良好的執法環境和納稅環境。

加大稅收知識宣傳和普及力度,提高國民納稅意識

引導納稅人自覺納稅,以自覺納稅為榮,以偷稅漏稅為恥,逐步形成自覺納稅新風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泾源县| 孟连| 景宁| 神木县| 永福县| 溧水县| 揭西县| 绥中县| 叙永县| 莫力| 远安县| 贵州省| 兴城市| 丽水市| 三亚市| 布尔津县| 浦东新区| 连平县| 合川市| 大厂| 台东市| 长宁区| 怀柔区| 尼勒克县| 廊坊市| 大同市| 长泰县| 通城县| 邹城市| 韶山市| 商河县| 鹿泉市| 金堂县| 万荣县| 西昌市| 苏尼特右旗| 林甸县| 香格里拉县| 成都市| 科技| 元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