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809新聞傳播學基礎(含新聞理論、新聞業務、傳播學基本理論)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1236字
- 2020-09-28 17:27:27
2011年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808新聞傳播學基礎(含新聞理論、新聞業務、傳播學基本理論)考研真題
新聞學部分(75分)
一、以下概念的詮釋是否合理?請簡要說明理由(每小l題10分,共20分)
1.新聞價值是指事實所包含的足以構成新聞的種種素質的總和。
2.新聞真實性要求新聞報道在本質上與新聞事實相符合,與社會生活的本質相符合。
二、辨析以下相對相反的觀點,并論述你認為合理的觀點(每小題15分,共30分)
1.一種觀點認為,新聞報道娛樂化(infotainment)是媒體過度追求商業利益的結果,必將影響民主政治的順利運行;一種觀點則認為,新聞報道娛樂化是公眾政治信息需求變化的結果,對民主政治的影響不大。
2.一種觀點認為,新聞媒體應該更多接受公眾和公民團體的監督;一種觀點則認為,新聞媒體接受公眾和公民團體的監督會影響媒體的獨立性,從而影響新聞的素質。
三、論述題:根據以下材料,論述如何處理記者與新聞來源的關系(25分)
美國明尼阿波利斯電視臺警事記者卡羅林·洛接到一名警官提供的線索:某大街每晚都有毒品交易,有人打群架,還有人當街小便。洛很快發現情報是準確的,但產生了一個疑問:警察為什么不制止?于是,她采訪了其他消息來源,發現在暴力事件發生的時候,警察不是在睡覺,就是在干一些不相干的事情。這顯然是一則有價值的新聞,但洛面臨一個問題:如果報道這條新聞,就可能失去警方的消息來源,失去用15年的時間培植起來的消息來源。洛在痛苦的抉擇后,報道了這條新聞。結果,警察局被重組,一些警察斷絕了與洛的來往,但也有一些新的消息人士給她打電話,愿意給她提供線索和消息。有美國記者議論說:記者與消息來源之間是一種錯綜復雜的關系,記者能否獲取消息取決于他如何處理報道,而消息人士也在努力培植記者,好通過他們將自己的觀點展示給公眾。
根據材料,論述如何處理記者與新聞來源的關系。
傳播學部分(75分)
一、辨析題(每小題l5分;共30分)
1.“使用與滿足”理論的前提是受眾的媒介選擇和使用行為是理性的,受眾有自身特定的需求。因此,受自身動機的驅動,受眾的媒介選擇和使用行為具有必然性。請對此觀點予以辨析。
2.傳播學主流范式秉持多元主義社會觀,認為不存在階級對立與階級壓迫,只要實現多元利益的協調與平衡就能消除社會矛盾。所以說,傳播學主流范式總是主張在體制內尋找問題的對策,是維護資本主義秩序的研究范式。請對此觀點予以辨析。
二、論述題(20分)
請論述大眾社會理論的媒介觀及其現代意義。
三、材料分析題(25分)
2010年4、5月間,我國連續發生數起校園襲擊案。這些針對學校未成年人的惡性襲擊事件作案方式類同,造成傷害巨大。這引發了人們的疑問:媒介報道是否造成了效仿效應,使得慘案一再發生?
有社會學家研究指出,任何一種廣為宣傳的暴力行為都會刺激一些人競相效仿。也有法學家提出,媒體對此類案件的關注可能會讓其他人仿照類似的罪行,發泄他們的仇恨、不滿和不平衡,并希望以此引發社會關注。
請結合上述材材料,運用傳播學效果研究理論,分析大眾媒介對個人行為的影響,及其引發的社會效應。
- 張正釗《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5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西南大學外國語學院245自命題法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北京外國語大學245二外日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插圖修訂版)
- 孫桓《機械原理》(第7版)【教材精講+考研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31小時高清視頻】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821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馮博琴《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劉雄《社會保險通論》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2020年保險碩士《435保險專業基礎》[專業碩士]考研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朱維之《外國文學史(歐美卷)》課后習題詳解(第4版)
- 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804經濟學歷年考研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
- 2016年考研政治速背15天
- 朱瀅《實驗心理學》(第2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劉敦楨《中國古代建筑史》(第2版)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插圖修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