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2 課后習題詳解

1.簡述凱恩斯主義中所包含的社會保障思想。

答:凱恩斯主義中所包含的社會保障思想主要有:

(1)在凱恩斯的國家干預思想中,社會保障思想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他主張通過累進稅和社會福利等辦法重新調節國民收入的再分配。國家對社會保障領域的干預有助于提高消費傾向,實現宏觀經濟的均衡。而國家干預和提高消費傾向與實現充分就業是制定社會保障制度的主要理論依據。

(2)凱恩斯的政策措施是從生產角度出發的,屬于一種有限的再分配,其目的是維持再生產的繼續,因此,以該理論為指導建立的社會保障制度,強調個人責任,政府負擔較輕,屬于有限責任的社會保障。

(3)在凱恩斯主義思想中,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也是有限的,僅以能夠維持資本主義再生產的連續性為尺度,并非真正關注社會保障本身,是一種以生產為導向、以實現充分就業為目的的福利價值取向。但是,凱恩斯的理1論特別是有效需求管理理論,仍然成為建立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理論基石之一。

凱恩斯主義的社會保障制度思想在于有限再分配和有限保障,凱恩斯主義是社會保障理論發展的一個新里程碑,它的“有限”保障和“有限”再分配觀點直接推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社會保障制度在全世界范圍內的建立。

2.簡述貝弗里奇報告中的社會保障思想。

答:貝弗里奇報告中的社會保障思想有:

(1)貝弗里奇報告中主要社會保障思想是保護由各種社會風險所導致的每個貧困人員。并認為社會保障意味著最低限度的收入保障和支付收入,同時,采取有效措施盡快結束被中斷的收入。

(2)貝弗里奇報告主張實施社會保險時,必須遵循以下六項原則:

實行均一的最低生活支付額;

實行均一的保險費支出額;

實行行政責任和管理的統一;

給予充分(適當)的支付額;

實施綜合性計劃;

對受保人進行分類。

(3)關于普惠制的社會保障制度“福利國家”的思想,貝弗里奇報告主張,在實施社會保障計劃時,應該遵循以下幾項原則:

“福利國家”,國家應該消除國民的五大“毒瘤”,即貧困、疾病、失業、無知(教育)和“陋隘”(住房和環境);

作為解決貧困對策的社會保障是一種繳費型的社會保險方式;

國家應該積極、努力實現完全雇傭;

在醫療、教育和住房方面,國家應該承擔起系統而綜合地提供各種社會服務的責任;

國家的介入應該停留在適當的最低標準上,更高保障水平應該由個人努力和民間活動來承擔;

以社會互助精神和社會良心為基礎,活躍自發性民間活動。

(4)貝弗里奇報告還明確了在社會保障制度中國家責任和個人責任,并重視民間活動,是英國及北歐國家建立福利國家的依據。

3.簡述“第三條道路”的政策主張及社會保障思想。

答:(1)“第三條道路”是一種超越左派社會民主主義與右派新自由主義的政治理論、意識形態,主要政策主張有:

政治上,第三條道路反對權威主義與仇外,反對自由主義,主張社會公正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念,尋找一種跨越階級的、能得到支持的基礎。

經濟上,第三條道路主張一種“新的混合經濟”。新的混合經濟是指在社會生活中,管制與消除管制、經濟與非經濟之間的一種平衡。其重點不是放在所有制上,而是競爭與管制之上。

市民社會與政府上,第三條道路的基本主張在市民社會的再生產過程中政府能夠而且應該扮演一個基本的角色,認為國家在推進市民社會發展過程中可以起到有益的作用。

民族國家上,第三條道路試圖為民族國家在世界國家中尋找一個新的角色,倡導“世界國家”的觀念,不僅認為民族國家仍然重要,而且能充分地理解現代民族國家的復雜性和民族與國家之間的區別,倡導“模糊的民族主義”和“多元化的主權”概念。

福利國家上,第三條道路認為福利國家需要作根本性的改革,使其成為一個“社會投資國家”。社會投資國家的主要準則是將錢盡可能地用于人力資源的投資,而不是直接用于福利支出。保險政策與防范風險是社會投資國家的核心部分。積極的社會福利不僅關注富人,而且也關注窮人。

(2)“第三條道路”的社會保障思想:

主張國家與個人共同承擔責任,社會保障應該是一項由國家、非政府機構、私營機構和個人共同參與的事業,國家提供給國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支援最需要幫助的貧困人員,同時鼓勵和倡導私營機構來承擔這方面的責任,引進市場競爭機制和消費者自由選擇服務體制。

社會保障的“第三條道路”特別強調個人在社會保障中的作用,個人應該承擔比過去更多的社會保障責任。

4.簡述新自由主義和新福利經濟學的社會保障思想,并進行比較分析。

答:(1)新自由主義的社會保障思想

新自由主義理論中與社會保障相關的理論內容主要是指“自由化”。“自由化”,是反對一切政府干預和宏觀調控,讓市場放任自由發展,認為充分的經濟自由是提高經濟效率的前提。

新自由主義反對國家直接干預社會保障事業,其理由是因為這會束縛個人和私營經濟的手腳,不利于社會保障事業的發展,只有市場機制才是解決國民生活保障問題的最有效手段。并認為,只有在以市場為導向的前提條件下,國民在享受社會保障政策時才有更多、更好的選擇,并且自由選擇程度也會大大增加。

他們強調國民個人的自助精神,并認為每個國民都需要確立自我保障意識,家庭也要對其成員承擔生活保障的責任。

(2)新福利經濟學的社會保障思想

新福利經濟學中最重要的社會保障思想是社會福利函數理論,認為社會福利是全體勞動者所購買的商品和所提供的要素和其他有關變量的函數,這些影響因素可能有各種不同的配合,在一定的收入分配條件下,社會福利的最大化就在于對各種不同配合的選擇。

帕累托的生產和交換的最優條件僅是福利最大化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要達到最大福利,就必須滿足充分條件,保證個人的自由選擇,進行合理的收入分配。

在新福利經濟學家看來,社會保障與其說是縮小貧富差距進行再分配的手段,不如說是補償社會變革所造成損失的措施。任何一項社會變革,使一部分人的短期福利遭遇損失是難免的,但長期來看,通過“合理”的分配措施可以彌補福利損失,甚至可以增進福利。由社會變革造成的生活貧困,政府可以通過社會保障等轉移支付政策給予補償,使貧困者擺脫貧困。而由于自身因素造成的生活貧困,政府沒有責任出面給予解決,只能讓貧困者終生貧困。

因此,新福利經濟學社會保障思想的核心是:補償變革損失,實現合理分配。

(3)新自由主義和新福利經濟學的比較:

相同點

新自由主義理論和新福利經濟學的社會保障思想都主張市場應該發揮作用,強調市場的自由競爭。

不同點

a.新自由主義理論反對一切政府干預和宏觀調控,讓市場放任自由發展,認為充分的經濟自由是提高經濟效率的前提。批評“福利國家”的思想和政策,認為過于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只會使政府財政在這方面的開支快速增加,最終不堪承受;政府只對依靠自己能力無法解決其貧困問題的人員提供社會保障計劃,其他社會成員應該通過市場機制或依靠家庭保障功能來解決自己的保障問題。

b.新福利經濟理論認為國家可以通過設立合理的收入分配,通過個人福利的最大化即帕累托改進來增進整個社會的福利,以此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福利經濟學的這些理論為福利國家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涪陵区| 太白县| 遵化市| 福鼎市| 永修县| 潼关县| 奈曼旗| 贺兰县| 银川市| 南京市| 遂宁市| 莒南县| 华安县| 温州市| 裕民县| 抚宁县| 历史| 保亭| 高雄市| 迁西县| 威海市| 荆州市| 安平县| 永登县| 故城县| 手游| 勐海县| 乌什县| 抚宁县| 石林| 滦平县| 贡觉县| 平度市| 综艺| 宽城| 年辖:市辖区| 瑞安市| 万州区| 旌德县| 宜兰市| 新巴尔虎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