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章 刑事訴訟基本原則

4.1 復習筆記

一、刑事訴訟基本原則概述

1.刑事訴訟基本原則的概念和特點

刑事訴訟基本原則是指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貫穿刑事訴訟的全過程或主要訴訟階段,對刑事訴訟具有指導作用,在刑事訴訟立法和司法中應當遵循的基本準則。具有以下特點:

(1)規范性;

(2)科學性;

(3)概括性;

(4)普適性。

2.刑事訴訟基本原則的體系

(1)所有的法律部門都應當共同遵守的原則。這些原則有:依靠群眾原則,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原則,對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則。

(2)訴訟法律部門應當共同遵守的原則。這些原則有:各民族公民有權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原則,兩審終審原則,審判公開原則。

(3)刑事訴訟所獨有的原則。這些原則有: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專門機關依法行使原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原則;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原則;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原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原則;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審判,不得確定有罪原則;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原則;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原則;追究外國人犯罪適用我國刑事訴訟法原則;刑事司法協助原則。

3.刑事訴訟基本原則的地位和功能

(1)刑事訴訟基本原則的地位

刑事訴訟基本原則處在刑事訴訟法的指導思想、目的、任務和刑事訴訟具體制度、程序之間的中介地位,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聯結二者之間的橋梁和紐帶:

刑事訴訟基本原則是刑事訴訟法的指導思想、目的和任務的體現。

刑事訴訟基本原則又是設立具體的刑事訴訟制度和程序的基礎與前提,各項具體制度和程序是為貫徹落實刑事訴訟基本原則服務的。

(2)刑事訴訟基本原則的功能

刑事訴訟基本原則的上述地位,決定了刑事訴訟基本原則具有以下功能:

指導刑事訴訟立法功能。

指導刑事訴訟司法功能。

彌補法律不足和填補法律漏洞功能。

二、我國刑事訴訟基本原則

1.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專門機關依法行使原則

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準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

(1)公、檢、法三機關是刑事訴訟中專門行使偵查權、檢察權和審判權的機關,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

(2)公、檢、法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必須依照法律規定行使偵查權、檢察權和審判權。

(3)公、檢、法三機關行使的偵查權、檢察權和審判權具有國家權力的屬性,這些機關行使這些權力不受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意志的約束,任何公民和有關機關、團體及企事業單位均無權拒絕。

(4)公、檢、法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只能分別行使各自的職權,不能相互代替或者超越本部門的職權行事。

(5)這一原則也有靈活性的一面。主要內容是:

國家安全機關負責危害國家安全案件的偵查;

監獄負責監獄內犯罪的案件的偵查;

軍隊保衛部門負責軍隊內部發生的刑事案件的偵查;

海關走私犯罪偵查部門負責走私犯罪的偵查。

這些例外情形屬于“法律另有特別規定的”情形,不能作擴大解釋。同時,這里的例外只是針對偵查權而言的,對于檢察權和審判權沒有任何例外規定。

2.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原則

(1)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在法定權限內辦案,除了服從法律以外,不服從任何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有關處理具體案件的指示或命令,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干涉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審判工作和檢察工作。

(2)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必須在法定的權限范圍內依照實體法與程序法辦理刑事案件。

(3)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作為一個組織整體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而不是由“審判員”、“檢察員”個人獨立行使。

(4)我國法律規定的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與西方國家的“司法獨立”不同。西方國家的“司法獨立”旨在讓立法、行政和司法互相制衡。我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不是說審判權、檢察權與立法權相鼎立,而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行使審判權、檢察權不受非法干涉。

(5)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獨立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并不是否定黨的領導。在刑事訴訟中,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領導和組織領導,為審判工作、檢察工作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而不是審批具體案件。

(6)獨立行使審判權和獨立行使檢察權的內部機制也略有不同。人民法院的上下級關系是監督關系,上級人民法院對于下級人民法院就具體案件的審判,不能直接干預,只能通過第二審程序和審判監督程序監督下級人民法院的工作。而人民檢察院的上下級關系是領導關系,以系統獨立的方式,檢察一體化地獨立行使職權,上級人民檢察院可以直接領導下級人民檢察院的業務。

3.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原則

(1)分工負責,是指公、檢、法三機關根據法律規定的職權各盡其職,嚴格依照分工進行訴訟活動,不允許互相代替和超越職責權限。

(2)互相配合,是指公、檢、法三機關在分工負責的前提下,為了實現懲罰犯罪、保護人民的共同任務,全力合作、互相支持。

(3)互相制約,是指公、檢、法三機關的工作互為條件,彼此監督,并且依照法律規定的職權對其他機關的有關決定提出異議,互相防止和糾正在訴訟過程中可能出現和已經出現的錯誤。

(4)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三者之間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其中,“分工負責”是最基本的前提,“互相制約”是“分工負責”的表現形式,“互相配合”則是“分工負責”和“互相制約”的客觀結果。

4.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原則

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其中心職責就是要監督國家法律的正確實施。刑事訴訟作為一種重要的國家活動,能否正確地實施國家法律,理應成為人民檢察院進行監督的重點。

(1)立案監督。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不立案偵查,或者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不立案偵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的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后應當立案。

(2)逮捕監督。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少量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中由人民法院決定外,必須經過人民檢察院批準。人民檢察院通過批準程序對公安機關這一部分的偵查活動是否合法、適用法律是否準確進行監督。

(3)起訴監督。人民檢察院對于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經審查后,應當作出起訴決定或者作出不起訴決定。

(4)審判監督。人民檢察院認為人民法院的第一審判決、裁定有錯誤的,應當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最高人民檢察院對于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于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公訴人在出庭支持公訴的過程中,發現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的,人民檢察院有權在開庭以后,向人民法院提出糾正意見。

(5)執行監督。人民檢察院認為人民法院減刑、假釋的裁定不當的,應當向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糾正意見。人民法院應當重新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作出最終裁定。人民檢察院認為刑罰執行機關批準對罪犯暫予監外執行不當的,應將書面意見遞交批準暫予監外執行的機關,該機關接到人民檢察院的書面意見后,應當立即對該決定重新審查。

5.各民族公民有權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原則

(1)各民族公民都有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

(2)公安、司法機關有義務為不通曉當地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指派或聘請翻譯人員進行翻譯。

(3)在少數民族聚居或多民族雜居的地區,對案件的審理應當用當地通用的語言。

6.兩審終審原則

兩審終審,是指一個刑事案件經過兩級法院的審判即告終結的一項制度。

(1)兩審終審原則是針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而言的,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第一審判決不存在兩審終審的問題。

(2)啟動第二審程序的條件是必須有合法的上訴和抗訴。

(3)死刑案件的第二審判決或者裁定不是生效的判決或者裁定。死刑案件經過第二審程序以后,還要進行死刑復核程序。

(4)兩審終審的制度是針對判決方式結案而設的,對于刑事自訴案件,如果采用調解方式結案的,則采取一次性裁決方式,不適用兩審終審的規定。

7.審判公開原則

(1)審判公開原則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審判信息的公開,即在開庭前的一定時間內,要以法庭公告的形式向社會公布案由、當事人的姓名、案件審判的時間和地點。

審理過程的公開。法庭審理案件的全過程,除了合議庭評議之外都應當公開進行,允許人民群眾旁聽案件審判,允許新聞記者對法庭審理進行采訪和報道。

審理結果的公開。要公開宣告判決,向社會詳細地宣告判決的結果和理由。

(2)審判公開原則的例外。我國《刑事訴訟法》第l83條和第274條規定下列情況下,不公開審理:

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不公開審理;

有關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

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審判的時候被告人不滿l8周歲的案件,不公開審理。但是,經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學校和未成年人保護組織可以派代表到場。

8.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原則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享有辯護權

辯護權作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項訴訟權利,貫穿在整個刑事訴訟的過程中,不受訴訟階段的限制。

辯護權不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有罪、罪行輕重的限制。

辯護權不受案件調查情況的限制。無論案件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確實、充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依法享有辯護權。

辯護權不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態度的限制。

辯護權的行使不受辯護理由的限制。

(2)公安、司法機關負有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辯護權的義務

辦案人員在訴訟過程中應當主動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哪些訴訟權利以及如何行使這些權利。

辦案人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辯護權所采取的方式不應苛求。

辦案人員必須認真聽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的辯解、反證或申訴,并切實采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理辯護意見。

辦案人員不得以任何借口非法限制或者剝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辯護權。

9.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不得確定有罪原則

(1)本原則有兩個核心內容:

確定被告人有罪的權力由人民法院統一行使。

人民法院確定任何人有罪,必須依法判決。

(2)為了貫徹執行這一原則,刑事訴訟法中規定了一系列的措施:

嚴格區別了“犯罪嫌疑人”與“被告人”的稱謂。

降低了逮捕的條件,即將“主要犯罪事實已經查清”改為“有證據證明犯罪事實”;同時,也明確肯定了逮捕是一項強制措施,而不是實體處罰。

取消了人民檢察院的免予起訴制度。

改變了庭前初步審查程序的性質,將原來的實體性審查變為程序性審查。

改革庭審制度,將原來的法官主審制變為當事人對抗制,同時強調直接原則,要求一切證據必須在法庭上經過查證屬實以后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規定了疑罪從無的疑案處罰原則。

10.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原則

(1)訴訟權利是一種法定權利,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

(2)公安司法機關自己首先要尊重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并有責任采取措施排除他們行使訴訟權利過程中的各種障礙。

(3)訴訟參與人有權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訴訟權利,有關機關對于侵犯訴訟權利的行為應當負責認真查處。

11.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原則

(1)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大體上可以分為三類:

不能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這種情形是指行為人的行為雖然違法,但由于行為人的行為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依照刑法規定,尚不構成犯罪,故不能追究刑事責任。

是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包括:

a.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b.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c.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d.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是無法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這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情形。

(2)在任何訴訟階段發現了這些情形都應當采取相應的措施,盡快結束刑事追訴:

在立案階段。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在對控告、舉報和犯罪人自首的材料進行審查后,如果認為有上述6種情形之一的,就應當作出不予立案的決定。

在偵查階段。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在偵查中發現有上述情形的,都應當作出撤銷案件的決定。

在審查起訴階段。人民檢察院在審查起訴中發現具有上述6種情形之一的,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在審判階段。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發現有上述情形的,應當分別不同情形處理。對于第一種情形,應當作出判決,宣告無罪;對于被害人撤回告訴的,應當用準許撤訴的裁定結案;對于其他情形,則應當裁定終止審理。

12.追究外國人刑事責任適用我國刑事訴訟法原則

(1)該原則明確了我國刑事訴訟法對外國人的效力,是關于我國刑事訴訟法適用范圍的規則,是國家主權原則在刑事訴訟中的重要體現。

(2)任何人包括外國人在我國領域內犯罪,都應當適用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進行立案、偵查、起訴和審判。但是,對于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在我國領域內犯罪的,則應當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13.刑事司法協助原則

(1)刑事訴訟中的司法協助,是指我國司法機關與外國司法機關之間,根據相互締結的條約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以及互惠原則,互相協助,代為進行某些刑事訴訟行為的活動。

(2)刑事司法協助的法律依據,包括:

我國與外國締結的條約或者協定。

我國參加的載有司法協助內容的國際條約。

依據互惠原則,即雙方在辦理具體刑事案件時,根據需要,按照對等互惠的精神,共同商定進行某些刑事司法協助。

(3)目前,我國承認的刑事司法協助內容主要有代為送達文書、代為調查取證、引渡等。

三、國際通行的刑事訴訟原則

1.司法獨立原則

司法獨立原則的基本含義由兩個方面構成:

(1)國家的審判權只能由法院行使,其他任何機關都無權行使;

(2)法官個人獨立行使審判權,只服從憲法和法律,不受任何人的干涉,甚至不受本院其他法官的影響。

2.無罪推定原則

無罪推定原則的基本含義是,任何人在法院依法確定有罪以前,應被推定為無罪。

(1)無罪推定的基本思想是任何人未被依法確定為有罪以前,應當推定或者假定其無罪。其核心意義在于保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它主要強調了三層意思:

對任何人有罪決定的宣告,只能由法院確定,其他機關沒有這個權力;

法院應當依證據證明被告人有罪,強調的是證據裁判主義的精神;

在判決生效以前,被告人是無罪的,不能因為其被逮捕、被起訴、被審判而認為其有罪。

(2)正確理解無罪推定原則,還需要明確以下幾點:

無罪推定是一個程序法原則,而不是實體法原則,即無罪推定不等于無罪認定。

無罪推定是一種可推翻的推定,而不是不可推翻的推定。

無罪推定是現代刑事訴訟中處理疑案的一個基本法則,當案件證據不足、不能證明被告人有罪時,應當本著有利于被告的精神,按無罪處理。

無罪推定的受益者,絕不僅僅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個人,而是全體公民。

3.程序法定原則

程序法定原則,是指國家刑事司法機關的職權及追究犯罪的程序,都只能由立法機關所制定的法律加以明確規定,司法機關進行刑事訴訟活動必須嚴格依照法律規定的職權和程序進行。

4.控審分離原則

控審分離原則,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國家的起訴權和審判權必須由兩個不同的機關分別行使。具體含義表現為兩個方面:

(1)有起訴,便不能啟動審判程序;

(2)訴審同一,即法院的審判必須在檢察機關起訴的范圍內進行,法院不得隨意變更訴因和被訴對象。

5.控辯平等原則

控辯平等原則,是指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對刑事被告人和刑事追訴機關應當給予平等的對待。這里的平等是程序意義上的平等,而不是實體意義上的平等。控辯平等原則的內容有:

(1)平等的程序參與,即訴訟程序應當向控、辯雙方平等地公開,雙方應有平等的質證和陳述的機會;

(2)平等的訴訟手段,即雙方都有獲得訴訟證據的機會,控方可以利用司法資源獲取證據,辯方除了可以進行調查外,還可以通過閱卷或者證據開示制度同控方共享證據信息;

(3)平等的對抗,即控、辯雙方在庭審中具有平等的機會圍繞案件爭論點展開訴訟攻防,論證己方主張,反駁對方主張;

(4)平等的保護,即法官在刑事訴訟中必須保持客觀、中立,不偏不倚地對待控、辯雙方,

6.訴訟迅速、及時原則

訴訟迅速、及時原則,是指刑事訴訟應當盡可能快速地向前推進,而不能沒有根據地拖延訴訟的進程。這一原則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嚴格控制審前行為的期間,要求被告人要不被拖延地帶到審判官面前;

(2)對羈押的期間進行嚴格限定;

(3)庭審中奉行不間斷審理原則;

(4)廣泛建立簡易程序,加速刑事案件的處理。

7.有效辯護原則

有效辯護原則,是指國家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應當保障被追訴方充分行使辯護權,并建立相應的制度使他們能夠在訴訟的各個階段獲得律師的幫助。具體包括以下幾層含義: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訴訟過程中應當享有充分的辯護權;

(2)應當允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聘請合格的、能夠有效履行辯護職責的辯護人為其辯護,包括審前階段的辯護和審判階段的辯護,甚至還應當包括執行階段提供的法律幫助;

(3)犯罪嫌疑人在接受訊問時,有要求辯護律師在場的權利;

(4)國家應當設立法律援助制度,為無力聘請律師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免費的法律幫助。

8.禁止重復追究原則

禁止重復追究原則,是指對被追究者的行為,一旦作出有罪或無罪的確定判決,便不得再次對同一行為予以刑事追究。大陸法系國家將這一原則稱為“一事不再理”,英美法系國家則稱之為“禁止雙重危險”,二者體現的精神實質是一致的。

推薦閱讀
  1. 2020年傳播學考研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經典教材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2.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導論》【教材精講+考研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37.8小時高清視頻】
  3. 孫光德《社會保障概論》(第4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4. 華中農業大學文法學院331社會工作原理[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5.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811綜合考試(英1)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6. 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334新聞與傳播專業綜合能力[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7. 杭州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830翻譯與寫作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8. 劉海貴《新聞采訪教程》(第2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9. 芮明杰《管理學:現代的觀點》(第3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10. 曾憲義《中國法制史》(第3版)【教材精講+考研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18小時高清視頻】
  11. 2020年西方哲學史考研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2. 張洪濤《保險學》(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3. 寧波大學外國語學院244英語(二外)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14. 方卿《圖書營銷學教程》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
  15. 羅賓斯《管理學》(第1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亳州市| 息烽县| 易门县| 岳池县| 沂源县| 丘北县| 万山特区| 三都| 徐汇区| 余江县| 潼关县| 瓦房店市| 盐边县| 五指山市| 镇康县| 祁连县| 罗田县| 菏泽市| 广安市| 香格里拉县| 鹰潭市| 玉田县| 青海省| 咸丰县| 铁岭市| 万山特区| 茶陵县| 潢川县| 海城市| 咸阳市| 永福县| 华坪县| 富锦市| 保山市| 建平县| 垦利县| 渝中区| 深水埗区| 沁阳市| 江达县| 龙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