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01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代碼311)真題及詳解[視頻講解]

一、單項選擇題:第1~45小題,每小題2分,共90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試題要求。

1.以教育理論自身作為專門研究對象的學科稱為(  )。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A.教育學 

B.比較教育學 

C.元教育學 

D.教育哲學

【考點】教育學科分類。

【答案】C

【解析】這道題主要考查對教育學科分類情況的把握程度。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揭示教育規律的科學。比較教育學主要是對不同國家和地區教育理論與實踐進行跨文化比較;元教育學是以教育理論自身作為研究對象(聯想到教育心理學里面的元認知的概念);教育哲學主要是用哲學的觀點和方法研究教育中的根本問題。

2.世界近代教育發展的重要成就之一是實施了(  )。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A.補償教育 

B.義務教育 

C.終身教育 

D.回歸教育

【考點】教育發展的特征。

【答案】B

【解析】這道題考查的是教育發展的特征。古代,近代,現代,三個時代的特征是不一樣的。初等義務教育的普遍實施是近代的特征,除此之外還有,教育的世俗化,教育的法制化,國家加強了對教育的重視和干預。而終身教育是現代教育的特征,此外還有,現代教育和勞動生產有著密切聯系,班級授課制成為教學的基本形式,教育的全民化,教育逐漸走向大眾。

3.根據皮亞杰的研究,初中生的思維處于具體運算階段向形式運算階段過渡的時期。針對這一發展特點,教師在教學中應加強對學生(  )。

A.運算能力的培養    

B.操作能力的培養

C.具體思維能力的培養 

D.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考點】人的身心發展特點及其對教育的影響和制約。

【答案】D

【解析】這道題把教育心理學和教育原理結合起來,考查對于認知發展階段的特征還有發展成就的理解掌握程度。具體運算和形式運算階段分別對應具體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A、B選項不符合題目邏輯。

4.把教育方針規定為“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文獻是(   )。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A.《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B.《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

C.《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D.《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

【考點】我國教育方針的主要內容。

【答案】C

【解析】這道題考查的是對我國教育方針主要內容的掌握情況,我國1995年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五條規定,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首次在教育法中對我國的教育方針進行了明確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主要內容是,義務教育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努力提高教育質量,使兒童,少年在品德智力,體制等方面全面發展,為提高全民族素質,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有紀律的社會主義的建設人才奠定基礎。1985《體制改革的決定》,加強基礎教育,調整中等教育結構,改革高等教育,三級辦學等。1993《改革發展綱要》,20世紀末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兩基,兩全,兩重。調整教育結構。

5.某校將全體學生分成兩批,一批上午在教室里上課,另一批上午在學校的圖書館、體育館、工廠、商店等場所進行有組織的活動,下午對調。這種做法屬于(  )。

A.二部制 

B.工讀制 

C.復式教學 

D.合作教學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考點】教學組織形式。

【答案】A

【解析】這道題主要考查對教學組織形式的把握和理解。二部制也叫做“葛雷制”,是為了節省教學資源,主要是說將學生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學生上午上課,另一部分學生則在體育館等等地方活動,下午的時候再互相調換地點,這樣能有效利用有限的教學資源。復式教學主要是說把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年級放在一起,老師給一個年級講完,再給另外的年級講課。工讀制,主要是說把做工和學習結合起來。合作教學主要是指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有人際合作和互動。

6.學制規定了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任務、入學條件、教育年限以及學校之間的(  )。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A.主導與輔助關系 

B.領導與從屬關系

C.合作與競爭關系 

D.銜接與分工關系

【考點】學制基本含義。

【答案】D

【解析】這個題主要考查對學制基本含義的掌握情況。這題很活,需要仔細分析,學制是指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的系統及其管理規則,它規定著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任務,入學條件,修業年限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這是大綱解析上面的概念。關鍵詞是學制內容中的主語,即---各級各類學校,各級學校直接肯定是銜接關系,各類學校直接應該是分工關系。本題可以通過排除法選出來。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7.布魯納說:“任何學科的任何知識,都可以用智力上誠實的方式,教給任何階段的任何兒童。”這種觀點屬于(  )。

A.結構主義課程論 

B.經驗課程論

C.要素主義課程論 

D.社會改造主義課程論

【考點】課程理論和流派。

【答案】A

【解析】這道題主要是考查課程理論和流派。這道題是教育原理和教育心理學的結合。布魯納提出來的是結構主義課程論。布魯納認為教學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理解學科的基本結構。他認為任何基本結構都是可以用動作,圖像和符號表現出來,只要老師根據學生的特點,比如年齡,已有的知識結構選擇出來了最合適的新知識的呈現方式,那么就是任何學科的知識,都可以用智力上誠實的方式教給任何階段的任何兒童。(只是我們到現在還沒有找到這樣的方式而已)。經驗主義課程論是杜威提出來的,要素主義課程論是巴格萊,社會改造主義課程論是布拉梅爾德提出來的。還要分別主義者幾個理論的主要的內容。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8.把兩門或兩門以上的學科內容整合在一門課程中,加強學科聯系,但不打破學科界限。這種課程屬于(  )。

A.活動課程 

B.核心課程  

C.相關課程 

D.融合課程

【考點】課程類型特點。

【答案】C

【解析】這道題主要就是考查對不同課程類型特點的掌握情況。活動課程就是以生活化的活動教學代替傳統的課堂傳授,以兒童的親身經驗代替書本知識,以學生的主動活動代替教師主導。活動課程的關鍵詞是:活動教學,親身經驗,主動活動。核心課程主要是指,所有學生都必須學習,而且學習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課程。相關課程,就是說兩門或者兩門以上的課程不打破學科間的界限,把他們綜合在一門課程當中的課程。融合課程,顧名思義,就是互相融合的,打破學科間界限,把有著內在聯系的不同學科的課程的知識融合合并在一起的課程。

9.將一個班的學生按能力分組,各組以不同的進度完成相同的課業。這種能力分組屬于(  )。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A.作業分組制 

B.活動分組制

C.異質分組制 

D.混合能力分組制

【考點】不同形式的分組教學。

【答案】B

【解析】這道題考查的是對不同形式分組教學的理解與掌握情況。分組教學有不同的形式,按照組內成員同質性程度的不同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同質小組,即按照學生的能力水平或者學習成績編班,將能力大致相同的學生編為一組,另一種是將學生依照學業水平、能力傾向和個性特征等方面的差異組成若干個異質學習小組,著重強調異質成員間的相互協作學習。而在同質分組中,將學生按能力分組后,各組以不同的進度完成相同的課業,這種分組通常稱為活動分組。

10.通過對道德兩難問題的深入討論,兒童傾向于拒斥低于自己道德發展階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并且能夠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個階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但難以理解和接受高于自己兩個或兩個以上階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這種現象被科爾伯格等人稱為(  )。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A.皮格馬利翁效應 

B.俄狄浦斯效應

C.布萊特效應    

D.布朗效應

【考點】道德認知發展模式。

【答案】C

【解析】這道題主要考查對道德認知發展模式基本觀點的理解。美國的布萊特在進行兒童道德發展階段的研究中,發現兒童在討論道德兩難問題時,能夠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個階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方式,拒斥低于自己發展階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科爾伯格等人在其后一些學校所進行的實驗,結果證明布萊特的觀點是成立的,由此將其稱為布萊特效應。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11.20世紀6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推行“教育先行”政策,以促進國民經濟快速發展。這種政策的理論基礎是(   )。

A.教育萬能論  

B.勞動力市場理論

C.篩選假設理論 

D.人力資本理論

【考點】教育與社會關系的主要理論。

【答案】D

【解析】這道題主要考查教育與社會關系的主要理論。看題干就能發現,這道題主要是問教育和經濟之間的關系,而舒爾茨提出的人力資本理論就是主要講述了,教育能夠促進經濟的發展,能夠讓國民經濟和個人收入都有提高,提出這個理論就是為了讓人們重視教育,讓人們舍得在教育上投資,這樣對國家對個人都有好處。教育萬能論主要是說,教育是萬能論代表人物愛爾維修認為教育是萬能的,否定了遺傳的作用,認為人的善惡,愚鈍和聰明完全都是后天教育的作用。勞動力市場理論是皮奧雷、多格林、戈登等人提出來的。主要是反對人力資本理論,認為舒爾茨的教育水平和個人收益成正相關是不全面的,收益和所在的勞動力市場有關系,跟教育沒有直接的關系,而在哪個勞動力市場又與人的性別,年齡,種族,受教育程度有關系。

12.關于如何組織課程內容的問題,泰勒在《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3條影響至今的基本原則是(  )。

A.基礎性、順序性和整合性

B.連續性、順序性和整合性

C.基礎性、連續性和整合性

D.基礎性、連續性和順序性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考點】泰勒課程理論基本觀點。

【答案】B

【解析】這道題考查的是對泰勒課程理論基本觀點的理解與掌握程度,泰勒在其《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中把課程理論歸結為四個最基本的問題,第一,學校應該達到那些教育目標,第二,提供哪些教育經驗才能實現這些目標,第三,這些教育經驗應如何有效地組織起來?第四,我們如何確定這些目標正在得到實現?第三個問題,泰勒認為必須把學習經驗結合在一起,以便形成某種連貫的教學計劃。為此,他提出了組織學習經驗時必須符合的主要準則,即連續性,順序性,和整合性。連續性是指直線式地重申主要的課程要素;順序性是指把每一后繼經驗建立在前面經驗基礎之上,同時又對有關內容作更深入,廣泛的探討;整合性是指課程經驗的橫向關系,這些經驗的組織應該有助于學生逐漸獲得統一的觀點,并把自己的行為與所學習的課程要素統一起來。

13.某山區小學,每個年級數學、語文等科的教學均由一名教師擔任。這些教師屬于(  )。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A.兼任教師

B.主任教師

C.級任教師

D.科任教師

【考點】不同類型老師的概念

【答案】C

【解析】考查不同類型老師概念的理解。主任教師主要是說班主任,管理一個班級的老師,負責一個班級的日常教育教學和管理的老師。科任老師是不做班主任,專門承擔各學科教學任務的專職老師。級任教師,每個年級數學、語文等科的教學均由一名教師擔任的教師。

14.先秦墨家所倡導的最具特色的教育內容是(  )。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A.政治教育

B.科技教育

C.藝術訓練

D.軍事訓練

【考點】墨家教育內容特色

【答案】B

【解析】考查對墨家教育主張,墨家教育內容特色掌握程度。墨家的教育內容包括政治教育,科技教育,文史教育和培養思維能力的教育。最有特點的就是科技教育,主張以科學原理和實用技術來讓“兼士”獲得實際的本領,而且墨家在機械制造、數學、光學,聲學力學等多個領域都有很高的造詣。墨家排斥樂教,認為其不僅浪費人力財力,而且消磨人的意志,所以提倡實際的科技教育,而且,墨家的培養思維能力也是非常有特色。

15.被朱熹稱為“為學之序”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出自(  )。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A.《大學》 

B.《中庸》

C.《論衡》 

D.《白鹿洞書院揭示》

【考點】儒家經典教育語錄。

【答案】B

【解析】這道題考查對經典教育語錄的熟悉掌握程度。朱熹在《白鹿洞書院揭示》中提到出了五教之目,為學之序,修身之要,處事之要,接物之要。為學之序就是上面所說的,學、問、思、辨、行。這道題的陷阱就在“出自”二字上,這個為學之序是出自《中庸》,是中庸所劃分的學習過程,《大學》主要講了三綱領八條目。

16.隨著“獨尊儒術”文教政策的施行,中國經學教育制度正式建立,其標志是(  )。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A.設置博士  

B.守師法家法

C.建立察舉制 

D.創辦太學

【考點】中國教育制度。

【答案】D

【解析】這道題主要考查對中國教育制度的掌握了解程度。這道題很多人都會選A,原因是沒有徹底理解四個字,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指一個國家各級各類教育機構與組織的體系及其管理規則。包括施教機構系統和管理系統。博士在漢代是指太學的正式教師。所以,只是設置博士是肯定不能標志一個教育制度的形成的,肯定是創辦了公辦學校才能標志教育制度的建立。太學,是公元前124年,漢武帝為博士置弟子,標志著太學正式設立,是三大文教政策之一,其他兩項分別是,獨尊儒術,重視選士。其實就是:重儒,育士,選士。而建立察舉制度就是建立了一個考試制度,而不是教育制度。

17.從唐代到清末,科舉考試中最常用的考試方式是(  )。

A.帖經和詩賦 

B.墨義和策論

C.策論和詩賦 

D.經義和帖經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考點】科舉考試考試方法的變更情況。

【答案】C

【解析】這道題考查的是考生對科舉考試考試方法的變更情況掌握的程度。唐朝科舉考試的方法主要有:帖經,墨義,口試,策問,詩賦。但是后來在北宋三次興學中,第一次慶歷興學中,改革了科舉考試,罷帖經和墨義。所以,我們可以排除ABD.還有在清末新政的時候,廢八股,改試策論。也可以知道策論是肯定有的,詩賦一直都是非常受重視的。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18.顏元主持的漳南書院性質上屬于(  )。

A.理學書院

B.實學書院

C.制藝書院

D.考據書院

【考點】顏元教育思想。

【答案】B

【解析】這道題主要考查了對顏元教育思想的掌握和對漳南書院的掌握。顏元和黃宗羲是在程朱理學之后,對程朱理學進行批判的教育家。對他的思想有了解,就肯定可以立刻排除A,顏元主張教育要培養實用的人才,而且他的書院分為六齋,分別是文事齋,武備齋,經史齋,藝能齋,理學齋,帖括齋。其中,理學齋和帖括齋學習程朱理學和八股文,其他四齋都是屬于實學的內容,而且即使學習程朱理學和八股文也是作為反面來學習的,所以,整個書院的性質就是實學書院。

19.為了收回教育權,1925年中國政府公布了(  )。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A.《外人捐資設立學校請求認可辦法》

B.《請求力謀收回教育權》

C.《教育實行與宗教分離》

D.《取締外人在國內辦理教育事業》

【考點】中國收回教育權運動

【答案】A

【解析】這道題主要考查了對中國收回教育權運動的重要舉措的掌握程度。近代,帝國主義通過教會學校對華文化侵略進一步加深、加劇,嚴重侵犯了中國的教育主權。當時中國的知識分子普遍認為中國教育是拯救中國的手段,所以,對中國的教育主權不斷的重視。起因于教會學校阻撓學生的愛國行動,許多學生退學表示抗議,得到很多人支持。運動不斷擴大。其中,中華教育社與1924年7月召開的年會上討論了余家菊提議的《請求力謀收回教育權》,全國教育會聯合會在同一年10月召開的年會上通過了《教育實行與宗教分離》《取締外國人在國內辦理教育事業》兩個議案。為了收回教育權,1925年北洋政府頒布了《外人捐資設立學校請求認可辦法》的文件。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20.1927年6月,南京國民政府接受蔡元培等人的提案,試行大學院和大學區制,以實現教育行政機構的(  )。

A.科學化 

B.集權化 

C.學術化 

D.法制化

【考點】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和他的教育行政制度改革

【答案】C

【解析】這道題考查了對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和他的教育行政制度改革的掌握程度。1927年6月,南京國民政府接受蔡元培等人的提案,仿照法國教育行政模式,試行大學院和大學區制。蔡元培以大學院和大學區制取代了原來的的教育行政制度,目的是希望中國的教育更加學術化,但兩年后大學院和大學區制就被廢除,因為這樣的行政制度的改革沒有達到教育行政學術化的要求,反而使教育學術官僚化了。蔡元培首次提倡行政、學術一體化,以提高行政決策的科學性和理論水平,是值得肯定的。

21.下列選項中,不屬于中國近代洋務學堂特點的是(  )。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A.以造就專業人才為唯一培養目標

B.以“西文”、“西藝”為唯一教學內容

C.以理論聯系實際為基本教學原則

D.以班級授課制為基本教學組織形式

【考點】洋務學堂的特點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洋務學堂的特點的掌握程度,算是一個中規中矩的題。洋務學堂的特點是:培養目標--培養各項洋務事業需要的專門;教學內容--以學習“西文”“西藝”為主,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方針下,不放棄四書五經的學習;教學方法—-能夠深入淺出,循序漸進,注重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教學組織形式—-有分年課程計劃,確定了學制年限,采用班級授課制。

22.在陶行知看來,教育與生活兩者的關系是(  )。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A.生活可以取代教育 

B.教育是生活的中心

C.教育不能改造生活 

D.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考點】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答案】D

【解析】這道題考查的是對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的掌握程度。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主要是: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有三層意思:第一,生活含有教育的意義。過什么樣的生活就受什么樣的教育,這里教育的意思有點像是“影響”,比如狼孩。第二,實際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和生活不能分開,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都是要根據生活的需要。第三,生活決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表現為,教育的目的、原則、內容、方法都是為生活所決定,是為了“生活”所必需。同時,教育又能改造生活,推動生活進步。

23.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民主根據地發展教育的基本精神是(  )。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A.教育為長期的戰爭服務 

B.群眾教育第一

C.注重教育的正規化建設 

D.生產教育第一

【考點】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民主根據地教育特點。

【答案】A

【解析】這道題考查的是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民主根據地教育特點的掌握程度。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根據地執行教育為抗戰服務的教育政策,把教育事業作為抗戰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1938年,毛澤東就指出,“在一切為了戰爭的原則下,一切文化教育事業均應使之適合戰爭的需要”。在整個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產黨在政策“干部教育第一,國民教育第二”的指導下,將干部的教育工作作為根據地教育的重點。

24.在古代斯巴達,城邦為滿18歲的公民子弟接受正規軍事訓練而設立的教育機構是(  )。

A.體育館 

B.埃弗比 

C.體操學校 

D.角力學校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考點】古代斯巴達教育機構名稱及其教育特點。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對古代斯巴達教育機構名稱及其教育特點的了解和熟悉程度。古代斯巴達人和雅典人都非常重視教育,但是斯巴達人更注重軍事訓練,而雅典更注重的是文化教育。在斯巴達,男孩7歲以后就要進入國家辦的軍營式的國家體育場接受以“五項競技”為主的軍事體育訓練。到18歲時,少數身心經過嚴格考驗的青年再進入高一級的青年訓練營--埃弗比,進行兩年的正規的軍事訓練。

25.古羅馬教育家西塞羅論述教育的主要著作是(  )。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A.《雄辯術原理》 

B.《論雄辯家》

C.《懺悔錄》 

D.《論靈魂》

【考點】西塞羅的教育學著作。

【答案】B

【解析】這道題主要考查了對西塞羅的教育學著作的了解,算是一道比較簡單的題目,也提醒了大家,著作一定記得準確。古羅馬教育家西塞羅的教育學著作是《論雄辯家》;古羅馬著名教育家昆體良寫的《雄辯術原理》也叫做《論演說家的教育》;古羅馬帝國后期神學家,哲學家奧古斯丁的教育哲學著作是《懺悔錄》(盧梭的自傳體小說也叫做《懺悔錄》),《論靈魂》是古希臘的教育家亞里士多德的著作。

26.19世紀30年代,美國公立學校運動的主要內容之一是興辦(  )。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A.公立小學   

B.公立中學

C.公立職業學校  

D.州立大學

【考點】美國公立學校運動。

【答案】A

【解析】這道題考查的是對美國公立學校運動的熟悉程度。這道題的關鍵點在時間,19世紀30年代,在這個時間,是賀拉斯曼和巴德納等人倡導開展美國公立學校運動的時間,他們主張建立地方稅收制度,興辦公立小學,實行強迫入學和免費教育;公立中學是在南北戰爭后(1861-1865)被決定在各地設立的,特別是在1874年卡拉馬祖案后,公立中學迅速發展。所以,這道題選A,而不選B。公立學校運動主要就是講公立小學和公立中學。而州立大學是高等教育里面的一個變化,不符合題意。

27.夸美紐斯依據教育適應自然的原則將母育學校比喻為(  )。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考點】夸美紐斯教育思想。

【答案】A

【解析】這道題考查的是對夸美紐斯教育思想的理解掌握程度。夸美紐斯提出來學校應該分為:母育學校,國語學校,拉丁語學校,大學。適應自然的教育就是從春天開始,就是兒童時期去讀的母育學校。

28.主張教育目的是“為完滿生活作準備”、反對英國古典主義教育傳統的教育家是(  )。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A.培根 

B.洛克 

C.斯賓塞 

D.赫胥黎

【考點】斯賓塞教育思想。

【答案】C

【解析】這道題考查的是對斯賓塞教育思想的了解和對其他古典著名教育家的主要教育思想的熟悉程度。這道題也算是比較簡單的。19世紀英國著名的實證主義教育家斯兵塞提出科學知識最有價值的命題,批判洛克的“紳士教育”這樣的傳統教育,強調科學知識是學校必不可少的部分。而且在斯賓塞看來,教育目的就是“為完滿生活做準備”,要求給學生有價值的知識,為“實在的,完滿的生活”作準備。

29.近代法國中央集權式教育管理體制確立的標志是拿破侖第一帝國時期設立的(  )。

A.帝國大學 

B.教育部 

C.大學區 

D.索邦大學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考點】近代法國中央集權式管理體制。

【答案】A

【解析】這道題主要考查了對近代法國中央集權式管理體制確立的過程的掌握程度。拿破侖為了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效率,在全國統一貫徹帝國教育法令,建立中央集權的教育領導體制。1808年,建立帝國大學,使之成為全國最高的教育領導機構。大學首腦稱作“大學總監”,由拿破侖直接委派。同時,將全國劃分為29個大學區。大學區總長、帝國大學和學區的督學以及學區大、中學的教師都屬于國家官員,由帝國大學總監任免。在中央集權下,法國的各級各類學校未經帝國大學總監允許,不得開辦。這道題的關鍵詞是中央集權式管理,和確立標志。大學區只是中央式管理體制確立后所設立的一部分。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30.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歐美流行的勞作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和推動者是(   )。

A.拉伊 

B.凱興斯泰納 

C.蒙臺梭利 

D.克里斯曼

【考點】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歐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實驗。

【答案】B

【解析】這道題主要考查了對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歐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實驗的了解掌握程度,勞作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凱興斯泰納,他認為勞作學校是一種最理想的學校組織形式,是為國家培養又用公民的重要教育機構。他主張為實現公民教育的目的,必須將德國的國民學校由“書本學校”改造成“勞作學校”,并強調公民教育、職業教育和勞作教育的關系是目的、手段和機構的關系。他們是三位一體的。梅伊曼和拉伊是實驗教育學的主要代表人物。蒙臺梭利是20世紀杰出的幼兒教育家,她的感官教育、關于自由、紀律與工作的關系是非常有特色的,蒙臺梭利還要聯想對比下福祿培爾。克里斯曼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兒童學的倡導者。

31.1947年,日本頒布的終結軍國主義教育并為戰后教育指明方向的劃時代教育法案是(  )。

A.《學制令》   

B.《大學令》

C.《產業教育振興法》  

D.《教育基本法》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考點】日本教育法案。

【答案】D

【解析】這道題考查的是對日本教育法案的了解程度。1872年,日本頒布了近代第一個教育改革法令《學制令》,具體規定了日本的教育領導體制和學校制度,并且效仿法國,將全國分成8個學區。日本政府在1918年頒布了《大學令》,大學令的主要內容是:通過傳授國家所需要的思想和知識培養高水平的人才,可以設立國立大學,私立大學,地方公立大學,單科大學,3-4年修業年限;大多是錄取的預科或者高級中學高等部的畢業生。日本在1947年的時候頒布了《教育基本法》和《學校教育法》,否定了戰時軍國主義教育政策,為戰后指明了方向,主要精神是:陶冶人格,培養和平國家及社會的建設者,還有學術自由,男女同校等。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32.在英國教育史上,第一次從國家角度闡明“中等教育面向全體兒童”的教育文獻是(  )。

A.《斯賓斯報告》 

B.《哈多報告》

C.《雷沃休姆報告》

D.《諾伍德報告》

【考點】英國的教育法案。

【答案】B

【解析】這道題考查的是對英國的教育法案的掌握程度。1926年以哈多為主席的英國調查委員會提交了一份關于英國中等教育的報告,就是《哈多報告》,這是英國第一次從國家的角度闡明了中等教育應當面向全體兒童的思想,并從兒童發展的角度,明確提出了初等教育后教育分流的主張,以滿足不同階層人們的需要。1938年,以斯賓斯為首的英國教育調查委員會提出了以改革中等教育為中心的報告,即《斯賓斯報告》,該報告促進了英國中等教育的發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英國基本上形成了文法學校,現代中學和技術中學三種類型的學校,把哈多報告中的雙軌教育發展成為了三軌,使得技術中學成為中等教育的一部分,至此“人人受中等教育”的觀念已經為公眾所接受。1943年,英國又提出了論證不同兒童進入不同學校的《諾伍德報告》。1981-1983年,在雷沃休姆基金會的資助下,英國高等教育研究會連續發表了十多份對高等教育的調查報告,被稱為《雷沃休姆報告》,主要是為了促進高等教育的發展。

33.杜威的“思維五步法”包括經驗的情境的尋求、問題的產生、資料的占有和觀察的開展、解決方法的提出以及方法的運用和檢驗。他把這種思維稱作(  )。

A.反省思維 

B.情境思維  

C.邏輯思維 

D.形象思維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考點】杜威教育思想和“思維五步法”。

【答案】A

【解析】這道題主要考查了對杜威教育思想和“思維五步法”的理解掌握程度。杜威的“思維五步法”包括經驗情境的尋求、問題的產生、資料的占有和觀察的開展、解決方法的提出、方法的運用和檢驗。其實,“思維五步法”是指對某個經驗情境中的問題進行反復的、持續不斷的思考,從而求得一個新情境,解決困難、解答問題,杜威將這種思維稱為反省思維。

34.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意指(  )。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A.最新達到的解決問題水平

B.超出目前的解決問題水平

C.正處于掌握邊緣的解決問題水平

D.需要在下一發展階段達到的解決問題水平

【考點】維果茨基“最近發展區”理論。

【答案】C

【解析】這道題考查的是對維果茨基“最近發展區”理論的理解掌握程度。維果茨基認為,在教學中,必須注意到兒童有兩種發展水平:一種是兒童現有的發展水平;另一種是依靠他人的啟發和幫助可以達到的發展水平。這兩種水平之間的差距就是“最近發展區”,教學必須弄清兒童發展的兩種水平,考慮兒童學習的最佳年齡。在此基礎上,一是要使教學走在發展的前面;二是要創造最近發展區,提高教學對兒童心理發展的促進作用.我們可以理解最近發展區為一座橋,但是我們現在只是在橋的一邊,要走到另外一邊去,而A是說達到的水平,是過去時了,我們現在所面對的最近發展區是將來時,A錯誤.B選項,超出目前的解決問題水平,這個又太廣泛了,凡是未來時的水平都是超出目前水平的,但是卻只有跟現在最靠近的才是最近發展區,所以,B錯誤。C選項是正確,正處于掌握邊緣,說明是離現在最近的將來時的那個橋,C正確。D需要在下一個階段達到這個顯然是度過最近發展區之后的那個水平,所以,不是最近發展區的范疇,所以,也是錯誤的。

35.面對問題時,總是把問題考慮清楚后再作反應,看重問題解決的質量。具有這種特點的認知方式是(  )。

A.場獨立型  

B.場依存型 

C.沖動型 

D.沉思型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考點】不同的認知方式。

【答案】D

【解析】這道題考查的是對不同的認知方式的掌握理解程度。分類標準不同,則認知方式不同,根據人在知覺時是否受環境影響分為,場獨立型和場依存型。根據認知速度的差異分為沖動型和沉思型。根據學生信息加工的深度分為深層加工型和表面加工型。從這道題的題目可以看出來,考查的既不是是否受環境影響也不是信息加工的深度而是認知的速度,題干表明說的是認知速度比較慢的用更多時間思考的,所以,排除ABC。

36.心智技能區別于運動技能的主要特點是(  )。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A.流暢性、簡縮性和適應性

B.簡縮性、展開性和流暢性

C.簡縮性、內潛性和展開性

D.觀念性、內潛性和簡縮性

【考點】心智技能和運動技能特點。

【答案】D

【解析】這道題考查的是對心智技能和運動技能特點的區別不同處的掌握情況。心智技能也稱智力技能、認知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法則的心智活動方式,是借助于內部語言,在人腦內部以簡縮的形式對事物的主觀表征進行加工、改造的過程,具有觀念性、內潛性、簡縮性等特點。運動技能又叫做動作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法則的操作活動方式,具有物質性,外顯性,展開性的特點。

37.認為學業求助是缺乏能力的表現、是對自我價值構成威脅的學生,其成就目標定向類型是(  )。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A.掌握目標

B.學習目標

C.任務目標

D.表現目標

【考點】學習動機的認知理論。

【答案】D

【解析】這道題考查的是對學習動機的認知理論中的目標定向理論的掌握程度。通常,在教育實踐中,當兒童面對學業的失敗和困難時,通常有有兩種反應,一種表現出無助取向,把困難視為失敗,看做自己能力低下的表現;另一種,表現出進取取向,進取者則把困難視作暫時的挫折和進一步發展自己能力的機會,將難題看做可以通過努力而得到解決的挑戰,德韋克發現,這是因為這兩類兒童有著不同的成就目標定向,積極取向的學生對應的是掌握目標定向,叫做學習目標定向,任務卷入目標定向。消極取向的學生對應的是成績目標定向,也叫做自我卷入目標定向。由此可見,ABC是同樣的意思,是積極取向的學生對應的,這道題說的是消極取向的孩子,所以,應該選擇D。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38.人在解決一系列相似的問題之后,容易出現一種以習以為常的方式方法解決新問題的傾向。這種現象被稱為(  )。

A.學習準備

B.思維定勢

C.功能固著

D.思維阻抑

【考點】問題解決的影響因素。

【答案】B

【解析】這道題考查對問題解決的影響因素中的思維定勢和功能固著的理解掌握程度。思維定勢是指人用某種固定的思維模式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種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準備的。它能夠影響后繼活動的趨勢,程度和方式。功能固著是指一個人熟悉了一種物體的某種慣常的功能后,就很難看出該物體的其他功能的心理特點。

39.以所掌握資料中的參考文獻為線索,查找有關主題的文獻。這種檢索文獻的方法是(  )。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A.順查法 

B.逆查法 

C.引文查找法

D.綜合查找法

【考點】檢索文獻方法。

【答案】C

【解析】這道題考查的是對檢索文獻方法的理解掌握程度。順查法:是按照時間范圍,以所檢索課題研究的發生時間為檢索始點,按事件發生發展時序,由遠及近,由舊到新的順序查找。逆查法:與順查法相反,是按照由近及遠,有新到舊的順序查找。這種方法多用于新文獻的搜集和新課題的研究。引文查找法:是以已經掌握的文獻中所列的引用文獻、附錄的參考文獻作為線索,查找有關主題的文獻。綜合查找法:是綜合上述方法以達到檢索的目的。

40.教育研究假設的表述應當避免使用(  )。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A.陳述句  

B.疑問句

C.全稱肯定判斷 

D.全稱否定判斷

【考點】教育研究假設表述的規范性要求。

【答案】B

【解析】這道題考查的是對教育研究假設表述的規范性要求。研究假設的表述應該簡單明了,明確具體。研究假設要以陳述句形式提出,不能用問句或者含糊不清的陳述不清的陳述句形式。研究假設還應該簡要,避免使用不必要的復雜概念,做到言簡意賅。而且研究假設中的變量是可以操作和測量的,他們之間的關系是有意義的,可檢驗的。

41.某研究者欲考察教師對學生期望值的高低與師生關系之間的相關性,他每天用一小時的時間去教室隨機觀察師生互動行為,并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記錄觀察結果。這種觀察是(  )。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A.參與式、結構式觀察   

B.參與式、非結構式觀察

C.非參與式、結構式觀察 

D.非參與式、非結構式觀察

【考點】教育觀察基本類型。

【答案】D

【解析】這道題考查的是對教育觀察基本類型的掌握情況。不用的分類標準可以形成不同的教育觀察。根據觀察者是否直接參與被觀察者所從事的活動而分為:參與式觀察和非參與式觀察。根據觀察的實施程序和方法可以分為結構式觀察和非結構式觀察。結構式觀察:是在觀察活動開始之前,觀察者嚴格地界定研究的問題,依照一定的步驟與項目進行觀察,同時采用準確的工具進行記錄,是觀察法中最嚴格的一種。非結構式觀察:是相對于結構觀察而言的,這種觀察只有一個總的觀察目標和方向,或一個大致的觀察內容和范圍,缺乏明確的觀察項目和固定的記錄方式。

42.在測量調查中,用“1”代表男性,用“2”代表女性。這一測量屬于(  )。

A.定名測量

B.定序測量

C.定距測量

D.比率測量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考點】測量調查類型。

【答案】A

【解析】這道題考查的是對測量調查類型的理解掌握程度。定名測量:是最簡單的測量,在這個測量水平上,數字僅是代表或者表示事物,而無人和數量大小的含義。定序測量:是比定名測量高一級的水平,量表中的數據已經有了數量大小的含義,在順序量表中,數字僅僅表示等級或者書序位置。定距測量:數字不僅可以按大小進行排列,而且一定數量的差異在整個量表的所有部分都是相等的,也就是有相等單位。由于等距量表中的數字有相等的單位,因此,可以進行加減運算。比率測量:是最高水平的量表。它既有絕對零點,又有相等單位,因此,等比量表中的數字可以進行任何形式的運算。這道題可以看到,“1”“2”只是起到一個區分的作用,沒有任何有關順序,距離,比率的關系。

43.教育行動研究由計劃、行動、觀察和反思四個基本步驟組成。它的提出者是(  )。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A.勒溫 

B.蕭恩 

C.斯騰豪斯  

D.凱米斯

【考點】教育行動研究基本觀點。

【答案】D

【解析】這道題考查的是對教育行動研究基本觀點的掌握情況。教育行動研究是由教育情境的參與者進行的一種自我反思的研究方式,其特點可以概括為“為教育行動而研究”、“在教育行動中研究”“由教育行動者研究”。澳大利亞學者凱米斯將行動研究視作一個螺旋式加深的發展過程,每一個螺旋發展圈都包括四個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環節---計劃,行動,觀察,反思。

44.在教育研究的定量分析中,完全正相關的相關系數是(  )。

A.0.01 

B.0.05 

C.1.00 

D.2.O0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考點】定量分析中數據描述的相關系數。

【答案】C

【解析】這道題考查的是對定量分析中數據描述中的相關系數的理解掌程度。相關系數的取值范圍是-1到+1,數值前面的正負號表示相關的方向,+表示正相關,—表示負相關。相關系數的值表示相關強度,相關系數為0時,稱為零相關,即毫無相關;相關系數為+1時,即完全正相關,表示兩列變量的變化趨勢完全一致;相關系數為—1時,即完全負相關,表示兩列變量的變化趨勢完全相反。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45.撰寫學術論文時,把論點分為若干層次,論證時逐步展開,直到最后得出結論的方法是(  )。

A.平列分論式 

B.平列層遞式

C.層遞推論式 

D.層遞平列式

【考點】學術論文本論部分結構安排。

【答案】C

【解析】這道題考查的是考生對學術論文本論部分結構安排的理解與把握情況。學術論文本論部分的結構安排一般有平列分論式,層遞推論式和平列層遞結合式等類型。平列分論式,即圍繞課題的中心論點設立若干分論點,這些分論點和中心論點是垂直關系,分別論證中心論點,而各個分論點之間則呈平列關系;層遞推論式,即把論點分為若干個層次,論證時層層展開,步步深入,直到最后得出結論,文章中各層次之間呈遞進關系;平列層遞結合式則是綜合上述兩種形式的特點來論證。

二、辨析題:第46~48小題。每小題15分。共45分。要求判斷正誤,然后闡明理由。

46.德育應當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學之中。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正確。

德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目的或任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應圍繞這一目的或任務開展管理、教學、服務等工作。教學是學校教育的核心工作,是實施德育的基本途徑。教學不僅承擔著傳授知識和技能、發展能力的任務,還承擔著促進學生道德發展的任務。

教學必須遵循教育性原則,在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內容的組織、教學的實施過程中都要重視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

47.“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表明荀況在師生關系問題上強調不唯師說。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錯誤。

《勸學》中這段話闡明了持久的學習和教育對人有完善的作用,也蘊含了學生必須向老師學習求教的思想,但推導不出在師生關系問題上不唯師說的結論,荀況也并無不唯師說的思想。荀況認為,教師與天、地、君、親處在并列的地位,關系到國家的治理;教師是禮義的化身,人的完善沒有比向老師學習更為有效的辦法。因此強調學生必須服從教師,“師云亦云”,否則就是背叛。據此提出尊師,并以是否尊師為國家興衰的標志。

48.經典條件反射的建立過程與操作條件反射的建立過程無根本差異。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錯誤。

盡管經典條件反射和操作條件反射都屬于行為主義者解釋學習發生的基本現象,但兩者的建立過程則完全相對。在建立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的過程中,無條件刺激(如食物)有時又稱為強化刺激,往往需伴隨著條件刺激(如鈴聲)而出現,或與其同時出現;在建立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中,強化刺激(如食物)則需伴隨著反應出現。

三、簡答題:第49~53小題。每小題15分,共75分。

49.簡述課堂教學設計的主要依據。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1)課程與教學的具體目標和內容。

(2)學生的需要與特點。

(3)教師的教學經驗。

(4)現代教育技術等教學條件。

(5)教學的其他實際需要和特點。

50.簡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對教師權利的規定。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1)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

(2)從事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的學術團體,在學術活動中充分發表意見。

(3)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評定學生的品行和學業成績。

(4)按時獲取工資報酬,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帶薪休假。

(5)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

(6)參加進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訓。

51.簡述陳鶴琴“活教育”思想體系的三大命題。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1)“活教育”的目的論:“做人,做中國人,做現代中國人”。

(2)“活教育”的課程論:“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

(3)“活教育”的教學論:“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

52.簡述自我效能感的基本含義及其提高措施。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1)自我效能感的含義:個體對自己是否具有通過努力成功地完成某種任務能力的判斷和信念。

(2)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措施

獲得成功經驗:個體在成敗上的直接體驗是對自我效能感影響最大的因素,成功的經驗會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因此,教授學習策略與方法,使個體獲得直接成功的體驗,可提高自我效能感。

獲得替代經驗:個體通過觀察示范者的行為而獲得的間接經驗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響,當個體看到與自己水平相當的示范者取得了成功,就會增強自我效能感。因此,觀察與自己水平相當的人獲得成功的經驗,可提高自我效能感。

言語說服:重要他人對個體能力給予的積極評價,可提高個體的自我效能感。

情緒的喚起:情緒和生理狀態也影響自我效能感的形成,高度的情緒喚起和緊張的生理狀態會妨礙行為操作,降低成功的預期水準。因此,創設寬松的氛圍,降低焦慮水平,可提高自我效能感。

合理的歸因:鼓勵個體對成敗進行合理歸因,也就是將成功歸因于個體的能力,而對失敗進行努力或運氣等的歸因,可提高自我效能感。

53.教育研究為什么要遵守針對研究對象的倫理原則?簡述該原則的基本內容。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1)教育研究的內容主要涉及學生、教師、學生家長和其他人的一些行為、思維等方面,有些研究可能會對他們的生活、身心和權利產生消極影響。因此,研究者應當遵守針對研究對象的倫理原則。

(2)基本內容

尊重被研究者和參與研究者的權利,如知情權、保密權等。

避免給被研究者和參與研究者不適當的壓力和負擔。

避免或消除不良后果。

四、分析論述題:第54~56小題,每小題30分,共90分。

54.閱讀下述材料,評析論者的教育目的觀,并聯系實際論述這種目的觀對我國教育改革的借鑒意義。

“現在教育上的許多方面的失敗,是由于它忽視了把學校作為社會生活的一種形式這個基本原則。現代教育把學校當做一個傳授某些知識、學習某些課業或養成某些習慣的場所。這些東西的價值被認為多半要取決于遙遠的將來,兒童所以必須做這些事情,是為了他將來要做別的事情,而這些事情只是預備而已。結果是,它們并不成為兒童生活經驗的一部分,因而并不真正具有教育作用。”

“把教育看作為將來作預備,錯誤不在強調為未來的需要作預備,而在把預備將來作為現在努力的主要動力。為不斷發展的生活作預備的需要是巨大的,因此,應該把全副精力一心用于使現在的經驗盡量豐富,盡量有意義,這是絕對重要的。于是,隨著現在于不知不覺中進入未來,未來也就被照顧到了。”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1)材料闡述的是“教育適應生活說”的教育目的觀。

(2)“教育適應生活說”針對的是“教育準備生活說”的教育目的觀。后者主張,教育建立在兒童未來生活的實際需要基礎上,為兒童未來完滿生活作準備。前者批評這種觀點錯誤地以準備未來作為兒童當下學習的主要動力,主張教育是生活的過程,學校教育應以現在為目的,使兒童主動參與和適應現實的社會生活。

(3)“教育適應生活說”的合理之處在于,將生活看成是一個連續的過程,避免把人生機械地分為準備階段和生活階段,關注兒童當下的社會生活,引導兒童通過主動參與現實的社會生活來為未來的生活作準備。但是,該理論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按照這種教育目的觀進行的教育改革嘗試,曾經導致兒童習得的經驗缺乏廣度、深度和系統性,不足以應對未來的社會生活。

(4)結合學校教育脫離生活的現象,以及當前我國學校教育改革等,論述教育目的的確立要兼顧兒童當下和未來的生活的觀點。

55.論述赫爾巴特的興趣觀及在其教育理論體系中的作用。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1)赫爾巴特的興趣觀

赫爾巴特認為,興趣是一種將思維的對象保留在意識中的內心力量,是一種智力活動的特性,并具有道德的力量。他把人類所具有的多方面興趣分為兩大類:經驗類的興趣和同情類的興趣;把興趣活動分為四個階段:注意、期待、探求和行動。

(2)興趣觀在其教育理論體系中的作用

培養兒童具有多方面的興趣是赫爾巴特為教學所確立的直接的、近期的目的,教學又是實現道德教育目的的基本手段。

興趣觀是赫爾巴特設置課程的基本依據之一。課程內容的選擇和編制應該與兒童的興趣相一致,根據經驗類的興趣設置自然、物理、化學、地理、數學、邏輯學、繪畫等課程;根據同情類的興趣設置外國語、本國語、歷史、政治、法律、神學等課程。

興趣觀是赫爾巴特確立教學形式階段的重要依據。興趣以不同的形式貫穿于教學進程之中:在教學的明了階段,學生的興趣表現為注意;在教學的聯合階段,學生的興趣表現為獲得新觀念前的期待;在教學的系統階段,學生的興趣表現為探求;在教學的方法階段,學生的興趣表現為行動。

56.請在兩道試題中任選一題作答。若兩題都答,只按第道題的成績計分。

.認知建構主義認為,學生并不是空著腦袋進入教室的。在日常生活和先前的學習中,他們形成了大量知識經驗。其中,有些經驗與科學的理解相一致,可以作為新知識學習的起點;有些經驗與科學的理解相違背,并有可能阻礙新知識的學習。因此,轉變學生頭腦中的錯誤概念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請根據有關的研究成果,論述錯誤概念轉變的影響因素,并分析說明如何在教學中促進錯誤概念的轉變。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1)影響因素

概念的性質:先前概念的不合理性;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

學生的特性:學生的先前知識經驗;學生的認知監控能力;學生的動機和態度。

(2)教學策略

創設開放和安全的課堂氣氛。

洞察和揭示學生的原有觀念。

引發新舊經驗的認知沖突。

鼓勵相互討論以解決沖突。

.某鄉鎮中學有100名初一學生,他們先前所在小學均未開設英語。現擬對其進行一項題為“多媒體教學對初一學生英語閱讀成績影響的研究”的真實驗。請問:

(1)最好選用哪種實驗設計(寫出其名稱和格式)?為什么?

(2)如何產生實驗班和控制班?

(3)這樣設計有何優缺點?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1)最好選用“隨機分派控制組后測實驗設計”,其格式為:

理由:這100名學生在小學里均未學過英語,無法進行前測;根據題意只能用真實驗設計,而不能用前實驗設計和準實驗設計。

(2)可以采用等組法中的“隨機分派”方式,將100名學生分成品質均等的兩個班;以抽簽的方式決定實驗班和控制班。

(3)優點:由于進行了等組化處理,且不存在前測對后測的影響,同時這種實驗能系統操縱自變量并有效控制無關變量,所以內在效度較高;不進行前測,也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

缺點:個別學生有可能自學過英語,由于沒有前測,這一情況帶來的差異不易發現。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镶黄旗| 伊通| 焦作市| 南城县| 深州市| 霍林郭勒市| 万源市| 华坪县| 淮滨县| 隆昌县| 应城市| 井冈山市| 烟台市| 武汉市| 吉安县| 涪陵区| 遂平县| 屏南县| 黄浦区| 桃园市| 自贡市| 荔波县| 象州县| 台南县| 望城县| 中超| 老河口市| 翁牛特旗| 筠连县| 萝北县| 郸城县| 邮箱| 鄂尔多斯市| 尼木县| 阿瓦提县| 翁源县| 罗城| 景宁| 汾西县| 土默特右旗| 荥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