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5版)章節習題精編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1920字
- 2020-09-18 11:14:51
二、判斷題
1.生產函數表示投入品價值與產出品價值的數量關系。( )
【答案】F
【解析】生產函數表示一定時期內,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情況下,生產中所使用的各種生產要素的數量與所能生產的最大產量之間的關系。生產函數不是表示投入品價值與產出價值的關系,而是要素投入數量與產量之間的關系。
2.如果所有生產要素都滿足邊際收益遞減規律,那么該技術的規模報酬是遞減的。( )
【答案】F
【解析】生產要素邊際收益遞減指其他要素投入不變時,隨著所投入的某種要素的數量的增加,其邊際收益先上升,后遞減的趨勢;而規模報酬是指所有要素投入的收益變動情況。兩者沒有必然的邏輯關系,生產要素邊際收益遞減,生產技術規模報酬可以遞減,可以遞增,也可以不變。
3.邊際產出大于零的場合,總產量隨著投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平均產量卻不一定增加。( )
【答案】T
【解析】當時,總產量隨著投入的增加而增加,平均產量隨著投入的增加而增加;當
時,總產量隨著投入的增加而增加,平均產量隨著投入的增加而減少。
4.邊際產出遞減必定帶來平均產出遞減。( )
【答案】F
【解析】在邊際產出小于平均產出的條件下,邊際產出遞減則平均產出遞減;在邊際產出大于平均產出的條件下,邊際產出遞減則平均產出遞增。
5.只要邊際產量減少,總產量一定也減少。( )
【答案】F
【解析】總產量的增減和邊際產量的正負有關,和其變動方向無直接關系。如果邊際產量減少且大于零,則總產量增加;如果邊際產量減少且小于零,則總產量減少。
6.生產要素的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源于邊際收益遞減規律。( )
【答案】T
【解析】勞動替代資本的比率,由于存在邊際報酬遞減規律,當勞動增加時,
減少;同時,由于勞動替代資本,勞動增加則資本減少,
增加,因此勞動替代資本的比率遞減。同理,由于邊際報酬遞減規律,資本替代勞動的比率也遞減,即要素的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源于邊際報酬遞減規律。
7.如果生產函數具有規模報酬不變的特征,那么要素在生產上的邊際替代率是不變的。( )
【答案】F
【解析】如果生產函數是凸函數,那么要素的邊際報酬遞減,進而要素的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而規模報酬特征與邊際替代率沒有邏輯關系,即邊際替代率遞減可以與規模報酬不變、遞增、遞減同時存在。
8.在技術不變的條件下,只要各種投入不同步增加,某些投入的邊際產出最終必然遞減。( )
【答案】F
【解析】邊際產出遞減規律的原因在于要素投入之間存在一個最佳數量組合比例,要素投入不同步增加并非必然導致要素組合偏離最佳組合比例,從而邊際產量并非必然遞減。
9.規模報酬遞減的原因主要是規模過大造成管理費用的增加和管理效率的降低等。( )
【答案】T
【解析】規模報酬遞減的主要原因是企業生產規模過大,使得生產的各個方面難以得到協調,從而降低了生產效率,表現為企業內部合理分工的破壞、生產有效運行的障礙、獲取生產決策所需的各種信息不易等等。
10.生產要素的價格一旦確定,等成本曲線的斜率隨之確定。( )
【答案】T
【解析】等成本線的斜率為,其中
為勞動的價格,
為資本的價格。因此,一旦
和
確定,斜率就隨之確定。事實上,只要生產要素的價格比例確定,等成本線的斜率也就隨之確定。
11.假定生產某產品要使用兩種要素,如果這兩種要素價格相等,則該生產者最好就是使用同等數量的這兩種要素投入。( )
【答案】F
【解析】廠商實現既定產量下的成本最小化的要素使用原則是花費每單位貨幣購買的每種生產要素所得的邊際產量都相等,即。
等于
時,均衡的條件是
,而不是
。
12.兩種要素A和B的價格如果相等,則產出量一定時,最低成本支出的要素投入組合將取決于等產量曲線斜率為-1的點。( )
【答案】T
【解析】產出既定時,使成本最小化的條件為:。如果
,則
,即
,此均衡點就是等產量曲線上斜率為-1的點。
13.在要素A和要素B的當前使用水平上,要素A的邊際產量是3,要素B的邊際產量是2,每單位要素A的價格是5,要素B的價格是4,廠商如果增加要素A的使用量而減少要素B的使用量,將以更低的成本生產出同樣多的產量。( )
【答案】T
【解析】由于,減少1元錢要素B減少的產量小于增加1元錢要素A所增加的產量,從而減少要素B、增加要素A可提高產量水平。如果產量水平不變,那么成本將更低。
14.生產者均衡點都滿足利潤最大化。( )
【答案】F
【解析】生產者均衡是產量最大化,沒有考慮市場需求。如果市場結構是完全競爭市場,那么市場價格為一個常數,產量最大化就是利潤最大化,生產者均衡就是利潤最大化。
15.生產擴張(展)線上的任意一點都是生產者均衡點。( )
【答案】T
【解析】生產擴展線是在生產要素價格、生產技術和其他條件不變時,由于企業等產量曲線和等成本曲線移動形成的生產均衡點的軌跡,因此生產擴展線上的每一點都是生產者均衡點。
- 薩爾瓦多《國際經濟學》(第11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2020年藝術碩士考研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5年全國管理類專業學位聯考綜合能力考試指南
- 張尚學《貨幣銀行學》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2020年社會工作碩士(MSW)考試專用教材
- 蘇州大學鳳凰傳媒學院334新聞與傳播專業綜合能力[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2020年金融碩士(MF)《431金融學綜合》[專業碩士]名校考研真題與典型題詳解
- 陳志華《外國建筑史(19世紀末葉以前)》(第4版)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812公共政策分析歷年考研真題視頻講解
- 2015年法律碩士聯考大串講
- 2014年國際商務師《國際商務理論與實務》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
- 河北大學經濟學院434國際商務專業基礎[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考研政治思維脈絡考點精析
- 劉瑞璞《服裝紙樣設計原理與應用·男裝編》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全國名校新聞與傳播碩士《440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考研真題及詳解(含暨大、川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