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5版)章節習題精編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3288字
- 2020-09-18 11:14:51
第四章 生產論
一、名詞解釋
1.生產函數
答:生產過程中生產要素的投入量和產品的產出量之間的關系,可以用生產函數來表示。生產函數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條件下,生產中所使用的各種生產要素的數量與所能生產的最大產量之間的關系。
假定、
、…、
順次表示某產品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
種生產要素的投入數量,
表示所能生產的最大產量,則生產函數可以寫成以下形式:
在經濟學的分析中,為了簡化分析,通常假定生產中只使用勞動和資本這兩種生產要素。若以表示勞動投入數量,以
表示資本投入數量,則生產函數寫為:
2.邊際產量
答:邊際產量是指在生產技術水平和其他投入要素不變的情況下,每增加一單位可變投入要素所得到的總產量的增加量。例如,在生產中如果只有勞動是可變投入,則勞動的邊際產量可以表示為:
假設生產函數連續且可導,從而可以用總產量對可變投入量求導得出邊際產量,即。這樣,在某一產量上的邊際產量,就是該產量相對于總產量曲線上一點的斜率。
3.邊際報酬遞減規律
答: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條件下,在連續等量地把某一種可變生產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種或幾種數量不變的生產要素上去的過程中,當這種可變生產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時,增加該要素投入所帶來的邊際產量是遞增的;當這種可變要素的投入量連續增加并超過這個特定值時,增加該要素投入所帶來的邊際產量是遞減的。這就是邊際報酬遞減規律。
從理論上講,邊際報酬遞減規律成立的原因在于:對于任何產品的短期生產來說,可變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投入之間都存在著一個最佳的數量組合比例。一旦生產要素的投入量達到最佳的組合比例時,可變要素的邊際產量達到最大值。在這一點之后,隨著可變要素投入量的繼續增加,生產要素的投入量越來越偏離最佳的組合比例,相應的可變要素的邊際產量便呈現出遞減的趨勢了。
邊際報酬遞減規律強調的是:在任何一種產品的短期生產中,隨著一種可變要素投入量的增加,邊際產量最終必然會呈現出遞減的特征。
4.邊際報酬遞減規律與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規律
答:邊際報酬遞減規律是指,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條件下,在連續等量地把某一種可變生產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種或幾種數量不變的生產要素上去的過程中,當這種可變生產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時,增加該要素投入所帶來的邊際產量是遞增的;當這種可變要素的投入量連續增加并超過這個特定值時,增加該要素投入所帶來的邊際產量是遞減的。
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規律是,在維持產量不變的前提下,當一種生產要素的投入量不斷增加時,每一單位的這種生產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種生產要素的數量是遞減的。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的主要原因在于:任何一種產品的生產技術都要求各要素投入之間有適當的比例,這意味著要素之間的替代是有限制的。
邊際報酬遞減規律與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規律之間具有密切聯系,但并不完全相同。前者涉及當增加一種投入數量時,令其他投入量不變,邊際產品會怎樣變化;后者涉及當增加一種投入數量并相應減少另一種投入數量以使產出量保持不變時,邊際產品的比率或等產量曲線的斜率會怎樣變化。
5.等產量曲線
答:等產量曲線是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條件下,生產同一產量的兩種生產要素投入量的各種不同組合的軌跡。以表示既定的產量水平,則與等產量曲線相對應的生產函數為:
等產量曲線表示生產一定單位的產品,可以有很多勞動和資本數量組合。假設初始勞動投入量為單位,資本投入量為
單位,則當勞動投入量從
單位增加到
單位時,資本投入量就可以從
單位減少到
單位;此后,如果勞動投入量仍然增加固定單位,則資本的減少量會越來越少。
等產量曲線具有以下重要特點:①等產量曲線是一條從左上方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具有負斜率。它表示增加一種生產要素的投入量,可以減少另一種生產要素的投入量。只有負斜率的等產量曲線,才表示勞動和資本互相代替是有效率的。②坐標圖上可以有無數條等產量曲線。它們按產量大小順序排列,越接近原點的等產量曲線所代表的產量越少,越遠離原點的等產量曲線所代表的產量越多。③任何兩條等產量曲線不能相交。④等產量曲線向原點凸出。它表示隨著一種生產要素每增加一個單位,可以代替的另一種生產要素的數量將逐次減少。這一點可由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規律來解釋。
6.等成本曲線
答:等成本曲線是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產要素價格條件下生產者可以購買到的兩種生產要素的各種不同數量組合的軌跡。假定要素市場上既定的勞動的價格即工資率為,既定的資本的價格即利息率為
,廠商既定的成本支出為
,則成本方程為:
成本方程相對應的等成本曲線如圖4-1所示,橫軸上的點表示既定的全部成本都購買勞動時的數量,縱軸上的點
表示既定的全部成本都購買資本時的數量,連接這兩點的線段就是等成本線。它表示既定的全部成本所能購買到勞動和資本數量的各種組合。
圖4-1 等成本線
7.邊際技術替代率
答:在維持產量水平不變的條件下,增加一單位某種生產要素投入量時所減少的另一種要素的投入數量,被稱為邊際技術替代率,其英文縮寫為。用
和
分別表示資本投入量的變化量和勞動投入量的變化量,則勞動對資本的邊際技術替代率的公式為:
或
生產要素相互替代的過程中存在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規律,即在維持產量不變的前提下,當一種生產要素的投入量不斷增加時,每一單位的這種生產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種生產要素的數量是遞減的。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的主要原因在于:任何一種產品的生產技術都要求各要素投入之間有適當的比例,這意味著要素之間的替代是有限制的。
8.規模報酬遞減
答:把生產產品的各種生產要素擴大相同的比例,所增加的產品產量比例或是大于生產要素擴大的比例,或是小于生產要素擴大的比例,或是等于生產要素擴大的比例。大于生產要素擴大比例的情況是規模報酬遞增,等于生產要素擴大比例的情況是規模報酬不變,小于生產要素擴大比例的情況便是規模報酬遞減。
產生規模報酬遞減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業生產規模過大,使得生產的各個方面難以得到協調,從而降低了生產效率。它可以表現為企業內部合理分工的破壞,生產有效運行的障礙,獲取生產決策所需的各種信息的不易等等。
一般說來,在長期生產過程中,企業的規模報酬的變化呈現出如下的規律:當企業從最初的很小的生產規模開始逐步擴大的時候,企業面臨的是規模報酬遞增的階段。在企業得到了由生產規模擴大所帶來的產量遞增的全部好處以后,一般會繼續擴大生產規模,將生產保持在規模報酬不變的階段。這個階段有可能比較長。在這以后,企業若繼續擴大生產規模,就會進入一個規模報酬遞減的階段。
9.規模報酬與規模經濟
答:規模報酬是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企業內部各種生產要素按相同比例變化時所帶來的產量變化。規模報酬分析的是企業的生產規模變化與所引起的產量變化之間的關系。企業只有在長期內才可能變動全部生產要素,進而變動生產規模,因此,企業的規模報酬分析屬于長期生產理論問題。企業的規模報酬變化可以分規模報酬遞增、規模報酬不變和規模報酬遞減三種情況。
規模經濟指由于生產規模擴大而導致長期平均成本下降的情況。產生規模經濟的主要原因是勞動分工與專業化,以及技術因素。企業規模擴大后使得勞動分工更細,專業化程度更高,這將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企業的長期平均成本。技術因素是指規模擴大后可以使生產要素得到充分的利用。
規模報酬和規模經濟不是同一個概念。規模報酬是所有要素投入擴大相同倍數所引起的產出變化情況,涉及投入與產出的關系。規模經濟涉及規模與成本的關系。兩者的聯系是,規模報酬遞增是規模經濟的原因之一。
10.擴展線
答:在生產要素的價格、生產技術和其他條件不變時,如果企業改變成本,等成本線就會發生平移;如果企業改變產量,等產量曲線就會發生平移。這些不同的等產量曲線將與不同的等成本線相切,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生產均衡點。這些生產均衡點的軌跡就是擴展線。如圖4-2所示,曲線是一條擴展線。
圖4-2 擴展線
擴展線表示:在生產要素價格、生產技術和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當生產的成本或產量發生變化時,廠商必然會沿著擴展線來選擇最優的生產要素組合,從而實現既定成本條件下的最大產量,或實現既定產量條件下的最小成本。擴展線是廠商在長期的擴張或收縮生產時所必須遵循的路線。
- 武漢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242二外英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王黎欽《機械設計》(第5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華東師范大學外語學院244二外英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新聞與傳播碩士《440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名校考研真題及詳解(含復旦、武大等)
- 2014年經濟師《農業經濟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過關必做1000題【含2013年真題及詳解】
-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811綜合考試(英1)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2020年漢語國際教育碩士《445漢語國際教育基礎》考研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中國政法大學801法學綜合二歷年考研真題視頻講解【11小時視頻講解】
- 科特勒《市場營銷原理》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第11版)
- 2020年金融碩士(MF)《431金融學綜合》[專業碩士]名校考研真題與典型題詳解
- 2020年世界史考研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
- 暨南大學717公共管理學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朱維之《外國文學簡編[歐美部分]》課后習題詳解(第6版)
-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第5版)課后習題詳解
- 大連海事大學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