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存款貨幣銀行[視頻講解]

6.1 復習筆記

一、存款貨幣銀行的產生和發展

1.存款貨幣銀行名稱的由來

在金融中介體系中,能夠創造存款貨幣的金融中介機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把他們統稱為存款貨幣銀行。

在西方,屬于存款貨幣銀行的主要是傳統稱為商業銀行或存放銀行的銀行。

我國的存款貨幣銀行包括:國有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中的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其他商業銀行、信用合作社及財務公司等。

2.存款貨幣銀行的產生

(1)古代的貨幣兌換和銀錢業

古代的東方和西方,都先后有貨幣兌換商和銀錢業的產生和發展。

其職能主要是:鑄幣及貨幣金屬塊的鑒定和兌換、貨幣保管、匯兌。

隨著兌換、保管、匯兌業務的發展,貨幣兌換商聚集了大量的貨幣,自然而然地也就發展了貸款業務。這意味著古老的銀錢業向現代銀行業的演變。

(2)現代銀行的產生途徑

以前高利貸性質銀行降低利率變為現代銀行,即由早期銀行轉化而成。

新成立的現代意義的銀行。主要以股份制的形式成立的現代銀行。1694年英格蘭股份制銀行的建立標志著現代商業銀行的誕生。

1580年意大利建立威尼斯銀行成為最早出現的近代銀行,但都以高利貸作為其主要貸款業務,不利于資本主義再生產活動。1694年在英國政府支持下由私人創辦的英格蘭銀行成立 ,它是最早出現的股份制銀行,標志著現代銀行制度的建立。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紛紛建立規模巨大的股份制銀行。

(3)舊中國商業銀行的產生和發展

1845年英國在中國開辦了第一家麗如銀行; 1897年中國自辦的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成立;1904年成立戶部銀行;1907年設立交通銀行;1927年后國民政府設立四行二局一庫的官僚資本壟斷了金融事業。

3.存款貨幣銀行的功能與作用

(1)充當企業之間的信用中介,這有助于充分利用現有的貨幣資本。

(2)充當企業之間的支付中介,由此可加速資本周轉。

(3)變社會各階層的積蓄和收入為資本,這可以擴大社會資本總額。

(4)創造信用流通工具。

二、存款貨幣銀行的類型與組織

1.存款貨幣銀行的類型

(1)按資本所有權劃分,可將商業銀行分為私人、股份制以及國家所有三種類型。

(2)按業務覆蓋地域劃分,可將商業銀行分為地方性銀行、區域性銀行、全國性銀行和國際性銀行。

(3)按經營模式可將商業銀行分為職能分工型銀行和全能型銀行。

職能分工型銀行

特點:法律限定金融機構必須分門別類各有專司。在這種體制下的商業銀行主要經營短期工商信貸業務。代表國:美國、日本、英國。

全能型銀行

特點:可以經營一切銀行業務,包括各種期限和種類的存款與貸款以及全面的證券業務等。代表國:德國。

2.商業銀行的組織制度

(1)單元銀行制度

單元銀行制度是指業務只由一個獨立的銀行機構經營而不設立分支機構的銀行組織制度。

(2)總分行制度

總分行制度是指銀行在大城市設立總行,并在該市及國內外各地設立分支行的制度。

(3)代理行制度

代理行制度是指銀行間互相簽有代理協議,委托對方銀行代辦指定業務的制度。

(4)銀行控股公司制度

銀行控股公司是指以控制和收購銀行股票為主業的公司。

(5)連鎖銀行制度

連鎖銀行制度是指兩家以上商業銀行受控于同一個人或一個集團但又不以股權公司的形式出現的制度。

3.中國存款貨幣銀行的類型與組織

1995年,我國明確了對金融業實行“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體制,因而目前我國存款貨幣銀行均屬職能分工型銀行。

就組織形式來說,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及其他商業銀行都實行總分行制,而且雖然各有分支機構,但代理業務在各行之間相當普遍。一些地方性商業銀行,不允許在外地設立分支機構。

至于信用合作社與財務公司,作為存款貨幣銀行,它們只是具有一些基本特征,但很不完整。其業務經營均被約束在有限的范圍之內,而且一般不準設立分支機構。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作為存款貨幣銀行,其組織類型也是總分行制。

三、分業經營與混業經營

1.分業經營與混業經營并存時期

20世紀30年代大危機之前,各國商業銀行大都經營多種業務,屬全能型、綜合型銀行。受大危機的影響,以美為首,日本、英國等國家相繼改變了原來的混業經營制度,實行分業經營。與此同時,德國、奧地利、瑞士以及北歐等國則繼續實行混業經營。于是開始了“分業”與“混業”并存的局面。

2.從分業到全能化的轉變

在執行分業管理的國家中,商業銀行經營日趨全能化、綜合化。

(1)商業銀行全能化的原因

在金融業的競爭日益激烈的條件下,商業銀行面對其他金融機構的挑戰,利潤率不斷降低,迫使它們不得不從事各種更廣泛的業務活動;

商業銀行吸收資金的負債業務的結構發生變化,可以獲得大量長期資金來進行更多的業務活動,特別是長期信貸和投資活動;

國家金融管理當局逐步放寬了對商業銀行業務分工的限制。

(2)全能化的途徑

利用金融創新繞開管制,向客戶提供原來所不能經營的業務;

通過收購、合并或成立附屬機構等形式滲入投資業務領域;

通過直接開辦其他金融機構實現綜合經營。

1999年美國《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的通過,標志著西方國家分業經營制度的最終結束。

3.我國強調分業經營的背景與問題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銀行業務極為單純,不存在分業、混業問題。20世紀90年代初,銀行業務增多,但經營混亂。為了避免危害而于1995年頒布的《商業銀行法》,確立了中國現階段嚴格的分業經營金融體制。分業經營對銀行業發展與生俱來的桎梏以及加入WTO后面對的新挑戰,均顯而易見。我國商業銀行突破分業經營界限的趨向已日益明顯。

四、金融創新

1.金融創新的概念

金融創新是指西方發達國家自七八十年代開始至今,金融業由于競爭加劇,市場波動,為了逃避金融管制獲得發展,不斷超越傳統的經營方式和管理模式,在金融工具、金融機構、金融方式、金融服務技術、金融市場組織等各個方面所進行的大量革新與創造活動。其內容極為豐富,包括在金融工具、方式、技術、機構和市場等方面的創新。

金融創新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業務創新,另一種是制度創新。狹義的金融創新是指業務創新,包括金融產品、工具的創新;金融服務的創新;金融機構功能創新等。制度創新是指為了保證金融機構和整個金融體系的安全、穩定所進行的一系列在管理制度和管理活動上的調整和改善。

2.金融創新的直接原因及形式

(1)避免風險的創新

避免利率風險的創新

20個世紀60年代開始,通貨膨脹率急劇攀升,導致利率風險的增加。

銀行為了避免或降低利率風險,紛紛進行了諸如:創造可變利率的債權債務工具、開發債務工具的遠期和期貨交易、開發債務工具的期權市場等創新活動。

避免貸款風險的創新

作為銀行主要資產的貸款業務,使銀行時刻承受著種種金融風險,特別是流動性風險的強大壓力。

貸款證券化是銀行避免貸款風險,解決流動性難題的重要途徑。

(2)技術進步推動的創新

金融創新的興起和蓬勃發展是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廣泛應用作為依托的。

技術進步引起了支付系統領域的創新,為技術要求日益復雜的金融工具創新提供了保障,并使金融交易快速地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把全球的交易主體聯結在一個世界性的金融市場之上。

(3)規避行政管理的創新

在激烈的競爭中,為了規避不合理的、過時的金融行政管理法規,金融企業利用法規的漏洞,推出了種種新的業務形式:

自動轉賬制度、可轉讓支付命令賬戶、貨幣市場互助基金、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等等。

3.金融創新與經濟、金融發展的關系

(1)金融創新反映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

當今世界的經濟迅速發展、變化,并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對金融事業提出新的要求。這就必然導致突破原有金融機構、金融工具、金融業務操作方式、金融市場組織形式、融資技巧以及過時的金融法規的樊籬而創新。

由于經濟發展變化所提出的需要既強勁又持久,所以金融創新浪潮也持續不斷地推進。

反過來,金融創新已對并將繼續對整個經濟的發展起著有力的推動作用。

(2)金融創新對金融制度和金融業務的影響

使金融工具多樣化、靈活化。

使金融機構傳統的分工格局被突破,彼此業務交叉,金融業務日趨綜合化、全面化。

使一些國家在既成事實面前被迫放寬某些金融行政管制或取消、修改一些法令法規。

增加了各國貨幣政策的復雜性。

金融創新推動了金融業的同質化、自由化、現代化與國際化;衍生金融交易、金融工具的運用可以有效轉移和分散既有金融風險。但同時,金融創新本身又有可能帶來新的風險,并通過創新交易的高杠桿性被放大、強化,而后借助相互之間聯系緊密的信息網絡得以廣泛擴散。

五、不良債權

1.不良債權及其不可避免性

不良資產,也常稱之為不良債權。其中主要是不良貸款,是指銀行顧客無力按期、按量歸還本息的貸款。

由于銀行面對的各種風險是客觀的必然,所以,以一定概率發生的不良債權不可避免,問題是嚴重程度如何。

近些年來,無論國內國外,都把不良債權問題看成為關系銀行體系穩定性的關鍵。不良債權的危害需要科學地剖析與判斷:經濟條件和經濟環境的不同,會有不同的不良債權形成原因;對不良債權的承受能力不同,也會有不同的解決途徑和化解時機。

2.我國銀行的不良債權及其成因

改革開放前,在1958年的“大躍進”年代,我國銀行曾爆發性地出現巨額不良債權。改革開放后,國有經濟所需的資金完全由銀行解決的格局是不良債權積累的背景。

十多年間不良債權的成因歸結起來,既有國有企業改革沒有到位的原因,也有銀行體制自身的問題,必須全面剖析。

3.債權質量分類法

(1)一逾兩呆

逾期貸款是指逾期未還的貸款,只要超過應該還款的日期一天即為逾期。

呆滯貸款是指逾期兩年或雖未滿兩年但經營停止、項目下馬的貸款。

呆賬是指按財政部有關規定確已無法收回,需要用呆賬準備金沖銷的貸款。

(2)五級分類法

正常類:借款人能夠履行合同,有充分把握按時足額償還本息。

關注類:盡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是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

次級類: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出現了明顯的問題,依靠其正常經營收入已無法保證足額償還本息。

可疑類: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本息,即使執行抵押或擔保的合同約定,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損失。

損失類: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無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極少部分。

自2002年1月1日起,我國全面推行貸款風險分類管理。

六、存款保險制度

1.存款保險制度

(1)存款保險制度的含義

存款保險制度是一種對存款人利益提供保護、穩定金融體系的制度安排。在這一制度安排下,吸收存款的金融機構根據其吸收存款的數額,按規定的保費率向存款保險機構投保,當存款機構破產而無法滿足存款人的提款要求時,由存款保險機構承擔支付法定保險金的責任。

(2)存款保險制度的組織形式

由官方建立存款保險機構,如美國、英國、加拿大等。

由官方與銀行界共同建立存款保險機構,如日本、比利時等。

在官方支持下,由銀行同業合建存款保險機構,如德國、法國、荷蘭等。

(3)參加存款保險的原則

絕大多數國家都強制要求符合條件的存款機構必須參加保險,也有的國家實行參保自愿。

(4)存款保險制度的對象

實行存款保險制度的國家以銀行所在空間地域為原則確定保險對象,它包括本國的全部銀行,外國銀行的分支機構和附屬機構,而排除了本國銀行在國外的機構。但也有例外,聯邦德國和日本將本國銀行的國外機構包括在內,而比利時和日本卻排除了外國銀行在本地的機構。

(5)存款保險標的

存款保險標的范圍一般都包括了本國貨幣存款和外幣存款,但也有一些國家不保險外幣存款。大多數國家都排除了銀行間同業存款,某些定期存款和可轉讓大額定期存單等。對于存款保險標的范圍內的存款,在數量上都規定有存款保險額度的最高控制點。這樣做的理由是在估計銀行風險時,避免大額存款者比小額存款者地位更優越,而且小額存款者數量眾多,更具有普遍性。這個最高控制點因各國經濟發達程度、居民儲蓄狀況和存款保險制度完善程度不同而異。如美國為10萬美元,法國為20萬法郎,日本為1000萬日元。

(6)存款損失的賠償

大多數國家法律規定,存款在最高控制點內的損失給予100%的賠償,而一些國家則要求存款者承擔損失的一部分。例如,瑞士規定,存款在2萬法郎以內賠償100%;2萬~3萬法郎賠償75%;3萬~7.5萬法郎則賠償50%。

2.存款保險的功能與問題

(1)存款保險的功能

維護存款人的利益,維護金融體系的穩定。

(2)存款保險的問題

存款人可能失去審慎選擇銀行的動力,銀行的外部約束被削弱。

銀行由于沒有存款人擠提的壓力,可能不會謹慎經營;風險高的銀行并不因此交納更多的保費,從事高風險活動將受到鼓勵,因其承擔的風險將由經營保守的銀行補貼。

對于監管當局來說,存款保險制度有延緩金融風險暴露的作用,容易導致風險不斷累積,由此加大解決問題將要付出的代價。

存款保險制度明顯地促成了道德風險,不僅削弱市場規則在抑制銀行風險方面的積極作用,而且使經營不善的投保金融機構繼續存在。

七、銀行與產業

1.產融結合

(1)工商產業與金融產業相互之間存在著不可割斷的聯系是不言而喻的。聯結的緊密程度可以劃分為兩種:

單純的存、貸、結算等金融服務的聯系。直到今天,這依然作為雙方建立聯系的起點而廣泛存在。

超越單純金融服務的聯系,由低而高,直至“彼此融合并混合生長”。在發達國家,也不斷對此有所限制,不過,事實上一直保持主導地位。

(2)國外產融結合的主要具體途徑

大銀行與大企業之間長期、大額、穩定的借貸關系。如日本的主銀行制度。

以股權關系為紐帶,發展到內在的股權融合,加大了銀企利益的關聯度。

人事結合模式。

2.對我國產融結合方式的探索

改革以來,產融結合在我國已有實踐探索。但摸索發展的產融結合,不僅與國際通行做法相距甚遠,而且與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好像也不適應。

進一步拓展我國產融結合的廣度和深度,以推進商業銀行與企業市場化進程,既要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又要立足于我國的實際。

八、中國國有商業銀行改革

1.國有商業銀行面臨的問題

產權明晰的要求如何貫徹落實;行政干預如何擺脫;政策性業務與商業性業務如何徹底分清;市場條件的約束如何強化;作為主要顧客的國有企業,其機制轉換如何盡快實現;銀行本身的不良資產包袱如何卸掉,等等。

2.國有商業銀行改革中應該注意的方面

(1)國有商業銀行面臨的深化改革涉及面廣,許多方面國際上并無現成經驗可供我們照搬。

(2)不應企望每項改革一出臺就必須一步到位。

(3)改革的任何決策必須與觸動利益格局變更所可能造成的社會經濟生活震動結合考慮,統籌安排。

(4)由于種種原因所造成的社會經濟行為主體信用觀念淡薄。在一個處事不講信用的社會,很難構建出現代商業銀行體系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雄市| 醴陵市| 左权县| 治多县| 工布江达县| 渭源县| 大田县| 贡山| 姜堰市| 永仁县| 东丰县| 邵东县| 健康| 铜鼓县| 鱼台县| 沙湾县| 淮南市| 枣强县| 精河县| 曲周县| 临泉县| 青阳县| 肇东市| 唐河县| 商河县| 登封市| 会同县| 阳谷县| 安庆市| 财经| 龙胜| 阆中市| 阿合奇县| 喜德县| 高安市| 吐鲁番市| 临沧市| 汕头市| 额敏县| 长治县| 腾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