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美的產生

1美是如何產生的?為什么說實用價值先于審美價值?

答:(1)美產生于勞動

美的事物都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它直接呈現于對象的感性形式(色彩、線條、形體等),在這些感性形式中凝聚著人們的勞動和創造。這些形式成為人的智慧、靈巧和力量的標志,因此能喚起人們的喜悅而成為美的事物。

隨著生產實踐的發展,美也在不斷發展。人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逐漸地了解了自然現象、自然的性質、自然的規律,同時人在改造自然的活動中雙手和頭腦也愈來愈發展。從石器、陶器的發展過程說明在人所創造的對象世界中日益豐富地顯示出人的本質一一自由創造的力量。

(2)在美的產生過程中實用價值先于審美價值

人類制造工具首先是為了滿足物質生活中的實用需要,石器造型的發展由簡單到復雜,由粗糙到精細,從凹凸不平到光滑勻整,從不規則到逐漸類型化,這一切演變說明是人們的實用要求推動了工具造型的發展。從打制石器發展到磨制石器,首先不是為了美,而是為了實用。因為它們實用、而且又體現人的創造,人們才喜愛這些事物,這些事物才具有美的性質。

在工具造型上的每一個新的進展,不但體現了實用效能的提高,同時也標志著人類創造和智慧的發展。在實用的基礎上,才逐漸出現產品的裝飾,并分化出主要為滿足審美需要的裝飾品。

2從實用到審美的過渡中間環節是什么?

答:從實用價值到審美價值的過渡中,人類的觀念形態起了中間環節的作用。例如丁卡族的婦女戴20磅的鐵環,開始也可能不是為了美,而是為了富的觀念才戴的,其后“富”與美的觀念逐漸結合,才形成“富”的也就是美的。

3怎樣理解在美的產生中主體與客體的辯證關系?

答:正確理解實踐中主體與客體的辯證關系是探索美的產生的根源的一把鑰匙。

(1)“客體”是指人所創造的對象世界。這個對象世界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也就是人化的自然。反過來又影響主體,憑著對象的豐富性才發展了人的感覺的豐富性。

(2)美的產生是一個循環的過程。在勞動中人類創造了美,在創造美的過程中又提高了自己的審美能力和審美需要。人類憑借著這種提高了的審美能力,又創造出更新更美的事物。從創造美的對象到提高主體審美能力,再去創造新的美。這個循環過程,使美從低級向高級發展。在這個過程中,人的實踐、自由創造起著決定的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滋市| 永福县| 星子县| 四会市| 松江区| 自贡市| 克拉玛依市| 双峰县| 肇庆市| 永寿县| 文化| 连平县| 汾阳市| 融水| 文成县| 亳州市| 崇阳县| 布拖县| 康保县| 双城市| 梓潼县| 固阳县| 乐安县| 舒兰市| 公主岭市| 兰州市| 永平县| 开鲁县| 怀宁县| 隆化县| 嘉黎县| 泸水县| 武夷山市| 淮南市| 漳州市| 额济纳旗| 育儿| 望奎县| 云安县| 天柱县| 曲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