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六節 音位和音位歸納法

◇練習題

一、什么是音位?音位和音素有什么不同?

答:(1)含義

從區別意義的功能出發,對客觀記錄下來的音素進行整理,把沒有區別意義功能的音素加以歸并,得出來的結果,就是“音位”。即,音位就是某一特定語音系統中能夠區別意義的最小語音單位。

(2)音位與音素的區別

音素是構成音節的最小單位或最小的語音片段。它是從音色的角度劃分出來的。音位是一個語音系統里能夠區別意義的最小語音單位,是按語音的辨意作用歸納出的音類。音位是抽象的,音素則是具體的。音位的抽象以具體的音素與音素之間的關系作為基礎。音素之間存在著兩種重要的關系,一是“對立關系”,一是“互補關系”。幾個音質不同的音素,只要處于互補關系,而且發音相似,就可以把它們看作是同一個音類的成員,歸并為一個音位。

二、什么是音位變體?音位變體有哪些類型?

答:(1)含義

同一個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素,這些音素是該音位在不同條件下的表現形式,稱作音位變體。音位變體是音位的具體表現形式。

(2)類型

條件變體:受語音環境制約的音位變體。例如/a/的音位變體,它們受一定的語音條件的限制,或者是由于音位所處的位置不同,或者是受語流音變的影響。

自由變體:不受語音環境制約,不同的變體可以在同樣的環境里無條件地變讀。漢語有些方言[n][l]可以任意變讀,沒有辨義功能,如四川話,“男”、“蘭”同音,可以讀[nan],也可以讀[1an]。

三、應該怎樣歸納音位,舉例說明。

答:歸納音位的目的是要把語言里數目繁多的音素歸并為一套數目有限的音位系統,其基本方法是通過替換對比,確定最小的對立體,看能否區別意義。例如:[A][i][u]出現在同樣的語言環境中[t-]51分別是[tA]51(大)[ti]51(地)[tu]51(度)等,可以區別意義,又是最小的對立體,因此它們分別是三個音位,即/a/、/i/、/u/。

四、歸納音位的基本原則有哪幾條?請舉例予以說明。

答:歸并音位普遍采用的基本原則主要有四條:

1.對立原則

兩個音素如果能出現在相同的語音環境中,互相替換后就會產生意義的差別,那么這兩個音素就是對立的。對立的音素必定屬于兩個不同的音位。例如把普通話里的輔音[p]和[p‘]分別放在[A55]這個語音環境里,會形成兩個詞的語音形式[pA55](八)和[p‘A55](趴)。我們就說[p]和[P‘]之間存在對立,在一種語言或方言里,兩個對立的音素必然屬于兩個音位。 

2.互補原則

兩個音素如果不能出現在相同的語音環境里,而又呈互補分布狀態,這兩個音素就形成互補關系。形成互補關系的各音素可以歸納成一個音位,用一個音位符號標寫,各音素的不同讀音由不同的語音環境決定,分別成為該音位的變體。例如普通話的[a]只出現在[l]和[n]之前,[ɑ]只出現在[?]和[u]之前,[A]出現在沒有韻尾的場合,[?]出現在[i][y]和[n]之間,[a][ɑ][A][?]四個音素是互補的,可以歸人同一個低元音音位/a/。歸并為一個音位后,這四個音素稱為/a/音位的四個音位變體。

3.音感差異原則

屬于一個音位的各個變體在語音上還應該是近似的,至少本地人聽起來比較近似,如果兩個音的音感差異明顯,即使是互補關系也不能歸并為一個音位。例如普通話里m只能出現在音節的開頭,ng只能出現在音節的末尾,n既可以出現在音節的開頭,又可以出現在音節的末尾,從整個鼻音系統上看,m和ng存在著互補關系。但是,m和ng的音感差異太大,來源也不同,沒有人認為它們是一個音,當然不能歸并為一個音位。

4.系統性原則

歸納音位還須考慮歸納出來的全部音位是否系統整齊,簡明經濟。有時候歸為一套音位還是兩套音位,似乎都有道理,都符合對立互補原則,語音上也有一定的相似性,這時就主要考慮語音的系統性了。例如:

輔  音   開口呼  齊齒呼  合口呼  撮口呼

j q x    -   +  -     +

g k h  +   -     +  -

z c s    +   -  +  -

zh ch sh   +   -     +     -

上面的表格說明j、q、x這一組輔音跟g、k、h和z、c、s以及zh、ch、sh這三套輔音都形成對立互補。因此,從理論上講j、q、x跟g、k、h或z、c、s或zh、ch、sh都可以歸并為一套音位。但是,從語音的系統性上考慮j、 q、x不論跟哪一組輔音歸并,都會造成另外兩組輔音音位新的不平衡。而且如果跟zh、ch、sh歸并的話,輔音r也很難處理,因此適宜獨立為一組音位。

五、舉例說明/a/、/u/、/y/的主要音位變體及它們出現的條件。

答:1./a/主要音位變體有[a]、[A]、[ɑ]、[?]

[a]  前低不圓唇舌面元音。出現在韻尾-i.n之前,在韻母an、ai、uan、uai中做主要元音。

[A]  央低不圓唇舌面元音。出現在零韻尾時,在韻母a、ia、ua中做主要元音。

[ɑ]  后低不圓唇舌面元音。出現在韻尾-ng、u前,在韻母ang、iang、uang、ao、iao中做主要元音。

[?]  前半低不圓唇舌面元音。出現在i和n之間,在韻母ian、üan里做主要元音。

2./u/主要音位變體有[u]、[?]、[w]、[?]

[u]  后高圓唇舌面元音。出現在u韻母非零聲母音節中。

[?]  后次高圓唇舌面元音。出現在ao、iao、ou、iou 四個韻母中做韻尾。

[w]  雙唇舌面半元音。出現在合口呼韻母的零聲母音節ua、uo、uai、uei、uan、uen、uang中作韻頭。

[?]  唇齒舌面半元音。出現在輔音聲母f-的后面。

3./y/的主要音位變體有[y]、[Y]、[?]

[y]  前高圓唇舌面元音。出現在ü、ün兩韻母非零聲母音節中做主要元音。

[Y]  前次高圓唇舌面元音。出現在üe、üan兩韻母非零聲母音節中做韻頭。

[?]  雙唇舌面半元音,出現在üe、üan兩韻母零聲母音節中作韻頭。

◇思考題

一、[i]、[j]、[j]有人歸納為一個音位,有人歸納為三個音位,有人歸納為兩個音位,這樣處理各有什么理由?談談你自己的看法。

答:這樣三種處理各有理由。認為是一個音位的,他們認為三個[i][?][?]不起區別意義的作用,雖然發音很不相同,但是因為它們不同時在一個場合出現,可以看作條件變體。認為是三個音位的,是因為它們發音很不同,意義也不同,三個音素起到區別意義的作用,因此可以歸納為三個音位。歸納為兩個音位的原因著重于一個舌面元音和兩個舌尖元音的對立區別,除了舌面元音為一個音位,兩個舌尖元音可以看作一個音位。

二、零聲母是不是一個輔音音位?為什么?

答:零聲母不是一個輔音音位,因為音節開頭沒有輔音,而是一個韻母獨立成為音節的。如:“愛、移、五、魚”等,但是它們在發音時,音節開頭部分往往帶有一點輕微的摩擦成分。這種摩擦音一般可以用半元音來描寫,表示這個音節也有一個類似聲母的成分。但是摩擦明顯與否往往因人而異,而且也沒有區別詞義的作用,因此這種音節的聲母,語音學里稱為“零聲母”,而不是輔音聲母。當然,有人在教普通話時,為了教學上的簡便,把這類零聲母說成相當于輔音聲母(并且用書寫上的Y、W來表示),這作為教學的臨時性處理,也是可以的。

三、輕聲能不能歸納成一個單獨的調位?為什么?

答:不能。輕聲是四聲在一定條件下變成比原來聲調更短更輕的聲調變體。一般地說,普通話四種基本聲調的字,在一定條件下都可以失去原來的聲調,讀成輕聲。而且輕聲沒有調值。所以輕聲不能歸納成一個單獨的調位。

四、為什么音位歸納會有多種可能性?

答:歸納音位涉及到好幾項基本原則,這些原則往往不可能協調一致,比如符合條件互補的原則,而語音卻并不相似。這樣,各個學派,各個學者一方面可能對這些原則理解不同,另一方面,具體處理時的輕重把握也會有區別,這就造成了音位歸納的多種可能性。比如普通話里對/i/音位的處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苏县| 莎车县| 阿荣旗| 青海省| 黑河市| 盐边县| 达日县| 海兴县| 响水县| 沙坪坝区| 晴隆县| 澳门| 张家港市| 温泉县| 嫩江县| 百色市| 沂水县| 岳阳市| 宜黄县| 宁安市| 育儿| 溧水县| 石嘴山市| 武冈市| 泰顺县| 奉新县| 专栏| 韩城市| 涟水县| 稻城县| 桐城市| 外汇| 常宁市| 临夏市| 舟山市| 拉萨市| 灵宝市| 遂川县| 乌拉特前旗| 台南县| 达拉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