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式穎《外國教育史教程》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2233字
- 2020-09-14 14:02:18
1.2 課后思考題詳解
說明:本部分主要對吳式穎主編的《外國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課后思考題進行了詳細解答,對個別題目進行了整理和修改。
1.研究教育起源的意義何在?簡析關于教育起源的幾種代表性觀點。
答:(1)研究教育起源的意義
教育的起源探討教育在什么情況下產生,它是教育學和教育史研究中的重要課題之一。探討這一問題涉及兩個問題,一是教育起源于生物進化的哪一個階段;二是教育根植于何種基礎。科學地解釋教育的起源,對于把握教育與其他社會現象的本質區別,把握教育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2)教育起源的幾種代表性觀點
參見本章復習筆記。
2.原始社會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與奴隸社會教育的主要區別何在?
答:(1)原始社會教育的基本特征
參見本章復習筆記。
(2)原始社會教育與奴隸社會教育的區別
①原始社會教育無階級性,教育權利平等,人人都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權利;奴隸社會教育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和等級性,在西方還具有鮮明的宗教性。
②原始社會教育活動在生產生活中進行,教育活動與社會生產勞動、社會生活融為一體,直接為生產和生活服務;奴隸社會教育與生產勞動相分離,在專門的場所進行,學習間接經驗,與生活、生產活動相脫離。
③原始社會教育無組織、還處在原始狀態,沒有專門的場所和專職人員;奴隸社會教育組織形式以個別教學為主,有專職的教師,沒有形成系統的學校教育制度。
④原始社會教育為了身心發展的需要,接受教育訓練,培養合格的氏族成員;而奴隸社會教育則是為了培養統治階級所需要的人才。
⑤原始社會教育以生活經驗為教育內容,包括多種方面,不僅要學習制造生產工具的經驗,還要學習公共生活的規范,接受原始的藝術教育和原始的宗教教育;而奴隸社會教育學習的內容脫離生產、生活經驗,學習遺留下來的間接經驗,以“六藝”為主。
3.試析亞非文明古國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地位,如何理解“光明來自東方”這一論斷?
答:(1)亞非文明古國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地位
亞非文明古國是指巴比倫、埃及、印度和中國,號稱四大文明古國,是最早進入文明時代的地區,產生了最早的文字、科學知識及學校的萌芽。
①世界上最早的學校出現在亞非文明古國。學校的產生無疑是一種進步現象,它對于傳播科學文化、發展社會生產起了極大的作用。隨著社會的進步,為了保存日益增多的知識,單靠口耳相傳是遠遠不夠的,于是便創造了文字,出現了教學的場所和專門的人來進行教學工作,學校教育由此產生了。
②亞非文明古國的教育對其他各國教育的發展產生了極大影響。不僅是世界上最早的學校出現在亞非文明古國,而且其教育內容較豐富,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教育機構種類繁多,教育方法上不乏創新之舉,被譽為世界文明的搖籃。后來各國紛紛前來學習,從而對其他各國甚至是世界教育都產生了極大影響。
可以說,亞非文明古國的教育是世界教育的發端,并且對世界各國的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在世界教育史上具有極高的歷史地位。
(2)對“光明來自東方”的理解
人類由原始社會進入文明時代始自東方,正如一些不懷偏見的西方學者所肯定的:“光明來自東方”、“歷史從東方開始”。尤其是象征人類走向文明的教育的發達亦以東方為先,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①作為世界文化的搖籃,東方產生了最早的科學知識、文字以及學校教育。
②各國的教育及不同時期的教育各有其特征,與當時的社會政治、經濟結構相適應。
③教育內容較豐富,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既反映了統治階級的需要,也反映了社會進步及人類多方面發展的需要。
④與教育內容繁復相應,教育機構種類繁多,形態各殊,有助于滿足不同統治階層的需要,既具有森嚴等級性,也具有強大適應力。
⑤各國通過豐富的教育實踐,在教育方法上不乏創新之舉。
⑥知識常常成為統治階級的專利,故教師的地位較高。
單從教育這一方面就可以看出“光明來自東方”,這是無可辯駁的事實。
4.人類文明(包括文化教育)的發展是否存在多中心?如何看待“西方中心論”?
答:(1)人類文明的發展不存在多中心
人類文明的發展,包括文化教育方面是以亞非國家為代表的東方文明為起源的,東方文明是最初的中心,并由此而傳向世界各地。人類文明既興起于東方,又在東方得到充分的發展,繼之通過各種媒介向西方和全世界各地傳播,而其他地方的文明發展或多或少都帶有東方文明的氣質和特點。
東方產生了最早的科學知識、文字以及學校教育,并由此將科學文化知識和學校教育進一步發揚光大,豐富完善,對其他的地方產生影響和作用。在此條件之下,其他文明則處于模仿或者崇拜之心理,將東方文明保存、繼承以及發揮,并對其進行一些改造,形成自身的特色,建立一套自身的體系。但是,這種文明的起源或者積淀仍然是以東方文明為基石的,仍然尊崇東方文明為中心。
(2)對“西方中心論”的看法
所謂的“西方中心論”,主要是一些西方學者以文明起源者的角色來推崇的西方模式,認為西方文明具有優越性,在其后的發展中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創造了豐富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在開創現代文明和資本主義制度之后,西方文明呈現出鼎盛時期,成為全世界各國膜拜和學習的對象。
相反,再觀東方文明時,已呈現衰敗的景象,昔日的勝景已經不在,反而在向西方學習,這使得一些學者開始蠢蠢欲動,急欲提出西方中心論來強調西方文明的重要性和發源性。只是他們沒有從歷史的觀點來看待文明問題,從現實一些事實出發,殊不知東方文明開啟了整個時代,沒有東方文明的起源和傳播,就沒有整個世界的繁華,所以,“西方中心論”的觀點是片面的。
- 陳憲《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第4版)課后習題詳解
- 景躍進《政治學原理》(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馮慶華《漢英翻譯基礎教程》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西南大學628現代漢語(含語言學概論)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馮忠良《教育心理學》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張康之《公共管理學》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李瀚蓀《電路分析基礎》(第4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夏清《化工原理》(第2版)(下冊)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4年國際貨運代理《國際貨運代理專業英語(含英文單證)》歷年真題及詳解(含2010~2013年真題)
- 蔡繼明《微觀經濟學(第2版)》課后習題詳解
- 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聯考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408)歷年真題及模擬試題詳解【視頻講解】
- 天津外國語大學242二外日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2015年考研政治真題解析與預測考點背誦
- 馬懷德《行政法學》(第2版)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
- 2016年翻譯碩士(MTI)357英語翻譯基礎考研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