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3  考研真題與典型題詳解

一、填空題

1.古代漢語標準的書面語是________文,現代漢語標準的書面語是________文。[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研]

【答案】文言;白話

【解析】漢民族共同語的書面語在先秦時代就產生了。后來由于口語發展較快,這種書面語逐漸脫離了口語,通常稱作文言或文言文。到了唐宋時代,一種接近口語的書面語——白話產生了。到了20世紀,特別是五四運動以后,隨著我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民族民主革命運動的高漲,一方面,掀起了“白話文運動”,動搖了文言文的統治地位,為白話文最后在書面上取代文言文創造了條件。

2.現代漢民族普通話規范,即以北京語音為________,以北方話為________,以________作為語法規范。[首都師范大學2012年研]

相關試題:

(1)普通話以________為基礎方言,以________為標準音。[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研]

(2)現代漢語普通話以________為標準音。[首都師范大學2012年研]

【答案】標準音;基本方言;典范的白話文著作

【解析】中國科學院于1955年召開了現代漢語規范問題學術會議,會上確定把漢民族共同語稱為普通話,主張向全國大力推廣。會后經各方研究,正式確定現代漢民族的共同語的三項標準含義,即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作為語法規范。

3.《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九條規定:“________。”我國歷史上第一部關于語言文字的專門法是2000年10月制定的《________》。[首都師范大學2012年研]

【答案】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19條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痹谛聲r期里,推廣普通話就更為重要。2000年10月,根據我國《憲法》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經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關于語言文字的專門法,它首次明確規定了普通話和規范漢字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律地位,為加強語言文字應用的管理和促進語言文字的規范化、標準化提供了法律依據。

4.人口最多的漢語方言是________方言。[首都師范大學2012年研]

【答案】北方

【解析】北方方言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基礎方言,以北京話為代表,內部一致性較強,它的分布地域最廣,可分為華北、東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四個次方言,使用人口約占漢族總人口的73%。

5.現代漢語的七大方言分別是北方方言、________方言、湘方言、贛方言、________方言、閩方言和________。[中國傳媒大學2010年研]

【答案】吳;客家;粵

【解析】漢語方言可以分為七大方言區,即北方方言(官話方言)、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和粵方言。

6.粵方言以________話為代表。[首都師范大學2012年研]

【答案】廣州

【解析】粵方言是中國七大主要方言區的方言之一,以廣州話為代表,分布在廣州東中部、西南部和廣西東部、南部的約一百來個縣以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使用人口約占漢族總人口的4%。

二、名詞解釋

1.北方方言[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研]

答:北方方言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基礎方言,以北京話為代表,內部一致性較強,它的分布地域最廣,使用人口約占漢族總人口的73%。北方方言可分為四個次方言:華北、東北方言。分布在京、津兩市,河北、河南、山東、遼寧、吉林、黑龍江,還有內蒙古的一部分地區;西北方言。分布在山西、陜西、甘肅等省和青海、寧夏、內蒙古的一部分地區。新疆漢族使用的語言也屬西北方言;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貴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東南角咸寧地區除外),廣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等;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蘇長江以北地區(徐州、蚌埠一帶屬華北、東北方言,除外)、鎮江和鎮江以西九江以東的長江南岸沿江一帶。

2.方言[首都師范大學2010年研]

答:方言是語言的變體,是指因地理區域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發音與日常用語,俗稱地方話。方言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獨立于民族語言之外的另一種語言,而只是局部地區使用的語言。形成方言的因素很多,有屬于社會、歷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如人口的遷徙,山川地理的阻隔等;也有屬于語言本身的因素,如語言發展的不平衡性,不同語言之間相互接觸、相互影響等。例如,漢語中有北方方言區、湘方言區、贛方言區、閩方言區、吳方言區、客家方言區、粵方言區七大方言區,每一方言下還有小的分支。

3.次方言[中傳媒2010年研]

答:次方言是方言的一個分支。漢語主要有七種方言,分別是官話方言、吳方言、湘方言、閩方言、贛方言、粵方言和客家方言。在七大方言內部又有不同的分支,這些分支即為次方言。例如官話方言下屬的次方言有華北官話、西北官話、西南官話、江淮官話。它們都具有官話方言的共同特點,但又各有自己的特點。如西南官話的古入聲字歸陽平,華北官話以北京話為代表而言,古入聲字歸入四聲。

三、簡答題

1.什么是語言的規范化?[中國傳媒大學2012年研]

答:語言規范化就是明確某一語言的共同語及其內部一致的標準。以現代漢語為例來說明語言的規范化:

(1)現代漢語語言規范化的內涵

現代漢語規范化就是確立現代漢民族的共同語及其內部明確的、一致的標準,并用這種標準消除語音、詞匯、語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時對它的書寫符號——文字的形、音、義各個方面也要制定標準進行規范。

(2)現代漢語規范化的目標

現代漢語規范化工作,主要是根據漢語的歷史發展規律,結合漢語的習慣用法,對普通話內部(包括語音、詞匯、語法各方面)所存在的少數分歧和混亂現象進行研究,選擇其中的一些讀法或用法作為規范,并加以推廣;

確定其中的另一些讀法或用法是不規范的、應舍棄的,從而使漢語沿著健康和規范的道路向前發展,使人們在使用語言文字時有一致的標準。

(3)現代漢語規范化的結果

確立基本標準

1955年,現代漢語規范問題學術會議之后,明確了現代漢語普通話的標準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普通話的語音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因此,凡是不符合這個標準的,都是不規范的。但這是就整體說的,不是說北京話任何一個語音成分都是標準的,都是普通話成分。

語音上,吸收北京語音的長處,去除土話成分

在北京語音里,由于各種原因也仍然存在著一些分歧,例如異讀以及土話成分等,對于這類情況,普通話審音委員會曾經加以審訂。又如北京語音里,輕聲和兒化音特別多,普通話沒有必要全部吸收進來,應該吸收哪些,也要通過調查和研究確定下來。

詞匯上,吸收方言中的一些有特色的詞匯

普通話的詞匯是以北方話詞匯為基礎的。北方話詞匯有極大的普遍性,但不是說,北方話中所有的詞都可以進入普通話。因為北方話地區很廣,各地區使用的詞也有分歧。有些地方性很強的詞,說出來只有較小地區的人能懂,這就不應該吸收到普通話里來。為了豐富詞匯,普通話也要從方言、古漢語和外來語中吸收一些所需要的詞。如何排除某些詞存在的分歧現象,也是詞匯規范化所要做的工作。

語法規范上,吸收白話文的長處,去除不合理之處

普通話“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現代著名作家的優秀的白話文作品,以及正式的文件、社論等就是這種典范的白話文著作,當然要以這種著作中的一般用例(不是特殊用例)作為語法規范。語法上邏輯上有毛病的某些流行的說法要從普通話里清除,普通話內部表達同一個意思的截然相反的兩種說法,也是語法規范工作應予注意的現象。例如“難免犯錯誤”和“難免不犯錯誤”,“除非大家同意,才能決定”和“除非大家同意,不能決定”等,也都應當加以研究,確立規范用法。

2.談談你對現代漢語規范化的認識。[首都師范大學2010年研]

答:對現代漢語規范化的認識:

(1)現代漢語規范化是指確立現代漢民族的共同語及其內部明確的、一致的標準,并用這種標準消除語音、詞匯、語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時對它的書寫符號——文字的形、音、義各個方面也要制定標準進行規范。

(2)現代漢語規范化工作,主要是根據漢語的歷史發展規律,結合漢語的習慣用法,對普通話內部(包括語音、詞匯、語法各方面)所存在的少數分歧和混亂現象進行研究,選擇其中的一些讀法或用法作為規范,并加以推廣;確定其中的另一些讀法或用法是不規范的、應舍棄的,從而使漢語沿著健康和規范的道路向前發展,使人們在使用語言文字時有一致的標準。

(3)語言文字是否規范,在現代社會里將直接關系到經濟建設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直接關系著漢語和我國優秀文化能否盡快地走向世界,所以現代漢語規范化工作對我國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和深遠的意義。

四、論述題

民族共同語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規范化。在我國當前的社會背景下,語言規范化面臨哪些新的問題?你是如何認識的?[中山大學2010年研]

答:(1)語言規范化

語言規范化的含義

語言的規范化就是要根據語言的發展規律為語言的運用確定語音、詞匯、語法各方面的標準,把那些符合語言發展規律的新成分、新用法固定下來,加以推廣,使之廣泛地為人們的交際服務;相反則將不符合規律的要妥善處理。

我國的語言規范化

在我國這樣一個存在著多種民族語言和存在著方言分歧的社會里,建立全民族甚至全社會通用的共同語和對作為共同語的現代漢語加以規范化,是語言文字建設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要使現代漢語不但成為漢民族的共同語,而且成為我國的官方語言和國語,就不但要做好推廣現代漢民族的共同語——普通話的工作,更要持續不斷地做好現代漢語規范化的工作,及時和科學地解決好社會語文生活中出現的種種新現象和新問題,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3)語言規范化在我國社會背景下面臨的問題

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語言規范化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其中有很多都是在新的社會時期,特別是對外開放日益擴大、網絡傳播日益廣泛的情況下,出現的新的語言文字規范的問題。這些問題從深層次上看,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規范的觀念需要更新

應該看到目前學術界對現代漢語的“規范化”的觀念還比較陳舊和保守,缺乏科學發展的眼光,不但不能適應當前豐富多彩的社會語文生活的現實,也跟不上當前語言文字應用的發展和變化速度。因此語言文字規范的觀念也要與時俱進,也要有創新意識。

規范的對象需要梳理

應該承認目前現代漢語“規范化”主要應該針對哪些現象還無具體標準和要求,缺乏輕重緩急的具體工作目標,因此不但常常是胡子眉毛一把抓,面對語言文字的一團亂麻顯得手足無措,而且還往往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對語言文字的各種問題似乎是治標不治本。在當前形勢下,抓住“語文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設”這個中心,把解決好語文生活中新出現的不規范現象,特別是“不健康的復舊媚洋心態、俗不可耐的言談舉止、標新立異的痞子語言”“不健康、不文明的負面東西”作為語言文字規范工作的重點和突破口,更具有緊迫性和重要性,這不但直接關系到語言文字的健康發展,也是建設精神文明和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即一方面要根據社會的發展變化更新語言文字規范化的觀念,另一方面要根據社會的需求狀況確定當前語言文字規范化最緊迫的任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平县| 偃师市| 濮阳县| 三江| 东至县| 黑水县| 大城县| 岗巴县| 昌江| 璧山县| 比如县| 龙胜| 沙坪坝区| 砚山县| 广安市| 遂溪县| 望谟县| 梁山县| 白银市| 从江县| 井冈山市| 石台县| 类乌齐县| 普兰县| 恩施市| 河北区| 巴南区| 安图县| 壤塘县| 尚义县| 确山县| 和静县| 民县| 洛阳市| 盐亭县| 夏河县| 阿拉善右旗| 永平县| 晋州市| 鲜城| 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