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  課后習題詳解

復習和思考一

一、語言和文字對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有什么作用?

答:語言和文字都是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世代積累,逐漸形成的,它使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質的飛躍。

(1)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思維工具,利用語言人類認知世界,積累經驗,交流信息,發展文化,協調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有了語言,人類才能成為萬物之靈。

(2)記錄語言的書面符號是文字,有了文字,社會群體在長期歷史發展中積累形成的文化技術和精神文明才能繼承傳播,綿延不絕發揚光大。語言和文字相輔相成,使人類進入了科學文化飛速發展的文明時代。

二、簡單說說與其他語言(例如英語)相比,漢語和漢字有什么特點。

答:漢字是根據漢語自身的特點而創制的:

(1)漢字是一種以方塊結構形體,表示漢語中最小的音義結合體的語素文字。漢字和漢語的內在聯系表現在作為書寫單位的漢字,在語義上是與最小的表義單位——語素相對應的,在語音上是與言語中最自然的發音單位——音節相對應的。漢字、音節、語素,在漢語中總體上是一一對應的。而英語中的拉丁文字是表音不表意的拼音文字。

(2)漢字與世界上廣泛通行的拉丁化拼音文字最本質的不同是漢字是由形、音、義三方面組成的,學習漢字的同時,也就是在掌握言語中可以構詞造句的最小的語言單位。

三、為什么說漢語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曾經同時并存著兩種書面語言系統?

答:從書面語言資料看,漢語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曾經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內,同時并存著兩種文學語言,即兩種書面語言系統:

一種是“文言文”,即在先秦口語基礎上形成的上古書面語言以及后代采用和模仿這種書面語言寫作的各類文獻著作。它與現代漢語差別很大,占有書面語言的正統地位。

另一種是“古白話”,即魏晉六朝以來在北方話口語基礎上逐漸發展形成的書面語言,它與當時的口語十分接近,大都用于通俗文學和筆記語錄。它與現代漢語比較接近,是現代漢語的直接源頭。

四、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發展的兩個歷史階段有什么不同?

答:現代漢語民族共同語的發展通常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是初級階段,它是在社會地區交流中自發形成的,沒有固定語音標準,如明末清初逐漸形成的由官場共同語發展成為公眾語言的官話;第二種是高級階段,它是人為推廣的有明確規范的語言,民族共同語由自發走向自覺,并借助政府、社會的 力量積極地加以推廣,如民國初期的國語。經過加工規范的共同語是民族共同語的最高形式,也就是漢民族共同語的標準語。

五、簡單說說,漢語史的科學分期對漢語的研究有什么意義。  

答:漢語史科學分期的探討有助于深入研究漢語的發展變化以及各時期的語言特點及其相互之間的淵源關系,有很重要的意義。

具體來說,語言的發展是漸變的、緩慢的,各時期各階段很難劃出一條絕對的界限。另外,從不同的角度根據不同的標準也可以做出不同的劃分。就語言本體說,語言三要素中的語法往往是最穩固的部分;與社會生活各方面都有緊密聯系的詞匯則變化發展最快,也最為明顯;相對于詞匯而言,語音的發展變化,也是比較緩慢的。所以,漢語史的分期,根據什么標準,或以哪個標準為主,往往有不同的意見。

六、現代漢語的歷史分期有不同的意見,你有什么看法?

答:關于現代漢語的歷史分期有不同的意見,如“1501”說,“明末清初”說,“清末”說,“五四”說,“1949”說,“模糊”說等。

對于這些不同的意見,需要明確:一是現代漢語的形成應該以書面語為準;二是分期從本質上說應當求異非求同;三是分期應當具有模糊性和過渡性;四是分期考核標準應當全面均衡,必須對構成語言的每一個要素予以充分的考慮。

現在的觀點是:現代漢語的最終確立和形成是在“五四”時期,語言的餓分期應該以語言自身的發展規律為主要依據。

復習和思考二

一、中國古代文獻資料中的“雅言”“通語”指的是什么性質的語言?

答:春秋戰國時期,《論語·述而》里記載:“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意思就是孔子在讀《詩》、《書》、主持禮儀時說的都是雅正(典雅、規正)之言。

漢代,“雅言”在揚雄所著的《方言》一書里,與只在各個地區通行的方言相對,被稱之為“通語”“凡語”。

其后,在社會歷史的變化發展中,共同語的基礎方言也逐漸由陜西、山西一帶東移至河南洛陽一帶,雅言以“中原之音”為正音,“中原雅音”又被當時稱為“天下通語”。

所以說,中國古代文獻資料中的“雅言”“通語”就是當時的民族共同語。

二、在口語基礎上產生的古代書面語言(文言)為什么會與口語完全脫節?

答:(1)由于脫離了口語交際的現時情景和口語表達時的輔助手段(語氣、手勢等),書面語言在用詞造句方面就會形成簡省、凝煉、嚴謹、完整等不同于口語的特有風格。

(2)由于表意漢字在書面上的保守性,久而久之這種書面語言的傳統就會固定下來,脫離自然口語的發展變化,最后變成不僅讀出來聽不懂,而且不經過專門學習,連看也看不懂的書面語言了。

三、現代白話文是直接從古代文言文發展而來的嗎?白話文與文言文是什么關系?

答:(1)現代白話文不是直接從古代文言文發展而來的。由于上古書面語言與口語完全脫節,中古六朝以后,在當時北方話的基礎上,出現了一種新的口語體書面語言。這種用于筆記語錄的古代白話,就是現代漢語的直接源頭。所以說,現代白話文是由古代白話文發展而來的,而不是從古代文言文發展而來的。

(2)從中古到現代“五四”運動之前,漢語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產生了文言和白話兩種書面語言,長期共存,各有自己的應用范圍。文言文占據正統地位,公文書信,科舉考試,著書立說都用文言。而白話文則用于面對民間百姓的戲曲說唱、野史傳說、筆記語錄等市井文學作品。

四、早期的現代漢語民族共同語(口語)是什么時候發展起來的?為什么會有“官話”這樣一個名稱?

答:(1)至遲在公元十四世紀,即元末明初,一種被稱之為“官話”的口頭交際共同語已經開始形成了。

(2)之所以稱為“官話”是因為它是從官場雅語發展而來的。根據古代資料,官話與鄉音、土語相對,是已經在民間流行的各方言地區之間用來互相溝通的交際用語。這種帶著各自家鄉口音的官話,借助宋元以來在北方話基礎上已經形成的白話通俗文學書面語言的力量,已經從官場雅語逐漸發展為官民之間和文人雅士知識階層之間,乃至各地區之間一些民間百姓也在使用的共同語了。

五、“書同文”等于“語同音”嗎?為什么說清末的切音字運動觸動了國家的語言統一問題?

答:(1)“書同文”不等于“語同音”,方言分歧,“言語異聲”的狀況一直存在。口語的交流受河流山川空間地域的阻隔,所以與書面共同語相比,漢民族口頭共同語的開始形成顯然一定會晚得多。

(2)因為大家都認識到切音字是一種“字話一律”,拼切“說話之音”的“話音字”。如果語言不統一,分別拼切各自的地方話,一定會分裂共同的“天下通語”,破壞中國的“同文之治”。 所以,最后清朝的管學大臣張百熙,京師大學堂總教習吳汝綸等,共同上書朝廷主張采用當時王照創制的《官話合聲字母》,理由是王照的切音字母所拼的官話,“皆京城口聲”(北京口語),“可使天下語音一律”。因而切音運動觸動了國家的語言統一問題。

復習和思考三

一、民族共同語與標準語,這兩個概念是不是完全等同的? 

答:民族共同語與標準語,這兩個概念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標準語是指高級形式的民族共同語。 

按照規范語言學的學術界說,民族共同語的初級發展階段并無明確的語音標準,因為它不是國家行政硬性規定而是人們在口頭交際中自然形成的。民族共同語進入高級發展階段就要對它的語音、文字、詞匯和語法各方面都加以規范,使之在各方面都有明確的標準,并且采取行政措施,有計劃有組織地加以推廣。

二、民族共同語的標準音是怎樣建立起來的?

答:(1)現代漢語民族共同語的發展邁向標準語的階段是從民國初年開始的。1913年,民國政府召開全國“讀音統一會”,任務是審定常用字的國語標準音;制定國語注音字母。并在社會上推行國語,統一全國語言。最終,根據以北京音為基礎,“折中南北,牽合古今”的方針確立了國語標準音。

(2)1918年注音字母公布,國語開始在全國中等師范學校和小學教學中正式推行。

(3)1920年起爆發了持續三年之久的“京音國音問題”大辯論。最終統一了認識:“國語是自然語言中的一種”,“應該用一種活得語言,就是北京話,作為統一全國的標準國語”。

(4)1923年,國語運動最終以新國音取代了老國音,確立了北京語音為國語標準音的地位。

三、國語運動與漢語規范化運動是什么關系?

答:國語運動與漢語規范化運動是繼承發展關系。它們是現代漢語民族共同語走向標準化、規范化的兩個里程碑,這兩個運動同祖同源、源遠流長。

國語運動發生在民國時期,它確定了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標準音,開始了民族共同語向標準語發展的階段,為漢語規范化運動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漢語規范化運動發生在新中國成立后,它是國語運動的延續和擴展,在其基礎上不僅在字音方面進一步規范民族共同語,還包括字形等方面,使民族共同語向標準語的發展邁向了一個新階段。

四、語言規范化會不會限制語言的發展和言語風格的多樣性?  

答:(1)漢語規范化不會妨礙語言的發展,因為規范化所要限制、剔除的只是那些不合語言發展規律的成分,只是為了克服語言內部的分歧和混亂。這恰恰是為了促使語言向更加健康、更加精密、更適合時代要求的方向發展。

(2)規范化也不會使語言僵化,千人一面。語言形式的多樣化,是語言生動、豐富多彩的最重要的修辭手段,作家個人的語言風格更是應該大力提倡。文學創作、文藝作品里的語言,在不影響理解的范圍內,適當使用富有地方色彩的方言俚語,這也與語言規范化并不抵觸。規范語言學中所說的文學語言(包括文學作品的語言)是標準語的根柢和源泉,它是語言巨匠們在全體人民所創造和發展的語言基礎上,經過加工提煉而形成的,需要從與社會生活緊密相連的方言俚語中吸收富于表現力的語言成分。

五、為什么說語言規范化的主要對象是書面語言?

答:語言規范化的主要對象是書面語言,尤其是書面語言中的文學語言。原因如下:

(1)書面語言比日常口語更精密、更細致,也更富于邏輯性。

(2)書面語言依托于便于傳播的書籍等印刷物,它必然會“在科學文化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并領導整個語言,包括日常口語,向更完善的方向發展”。

六、第二次全國語言文字工作會議(1986年)為語言文字工作確定了哪些新任務?

答:(1)第二次全國語言文字工作會議為語言文字工作確定的新任務

促進語言文字的規范化和標準化;

加強語言文字應用的管理。

(2)在與之配合的多項具體任務中最主要的任務

繼續大力推廣和普及普通話;

進一步推行《漢語拼音方案》;

加強語言文字應用的管理并制定相關的標準和法規。

七、提高國家語言能力對國家安全和社會發展有什么意義?

答: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從維護國家核心利益和社會安全發展出發,在全面提升國民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基礎上,提升自己的國家語言能力,以適應時代發展的新要求。“國家語言能力”是一個新概念,指國家處理海內外各種事務所需要的語言能力,其中包括國家發展所需要的語言能力。這是對語言的國家功用的新概括。

只有提高國家語言能力才能充分開發利用普通話、方言、少數民族語言以及多方面的外語資源,避免國家語言資源的流失,保護語言生態的多樣性。為建設語言強國,傳播中華文化,維護國家的利益和安全,以及引導社會語言生活和諧發展,構建和諧社會而做出貢獻。

八、你對處理好方言和普通話,少數民族語言和國家通用語言,中華語言和外語之間的關系有什么認識?

答:這些都是人們提升國家語言能力必須做到的,它要求在大力推廣和規范使用國家語言文字的同時,處理好方言與普通話的關系,培養既會說方言,又會說普通話的“雙言人才”;處理好少數民族語言與國家通用語言的關系,培養既會說本民族語言,又會說漢語的民漢“雙語人才”;繼續處理好中華語言(華語)和外語之間的關系,在加強母語教育和提升通用性最廣泛的外語語種的使用能力之外,還要注意培養國家對外事務需要的其他語種的人才。

復習和思考四

一、現代漢語有哪幾大類方言?分布在什么地區? 

答:(1)北方方言,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北地區。

(2)吳方言,主要分布在蘇南(南京、鎮江除外)、上海、浙江等省市。

(3)湘方言,主要分布在湖南中部和南部,延伸到廣西東北部的全州等市縣。

(4)贛方言,主要分布在贛北、贛中以及毗連的等地。

(5)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閩、粵、贛三省的邊緣地帶以及湘東南地區。

(6)粵方言,主要分布在廣東中部和西南部、廣西西南部,以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

(7)閩方言,主要分布在福建、海南、臺灣、廣東潮汕地區和雷州半島等地。

二、漢語方言和普通話的差別表現在哪些方面? 

答:漢語方言和普通話的差別表現在語音、語法、詞匯等方面。

在語音方面最為突出,主要表現在地區上,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差別和問題,主要是帶著不同口音的地方腔。在語法方面,不同方言之間會滲透一些方言的句式或表達習慣,例如廣西方言說“我不比他好”,意思是“我沒有他好”。

在詞匯也有不少顯著的差異,如普通話的名詞“廚房”,太原話為“伙房”,成都話為“灶房”,合肥話為“鍋問”,揚州話為“鍋上”,蘇州話為“灶下間”,溫州話為“鑊灶間”,長沙話、南昌話為“灶屋”,雙峰話為“茶堂”,陽江話、福州話為“灶前”,廈門話為“灶腳”,潮州話為“灶下”,建甌話為“鼎間”等。

三、你自己的話屬于哪一種方言?舉幾個例子說說它和普通話有什么不同。

答:以武漢話為例。

湖北境內大部分地區都屬于官話方言區,主要為西南官話(江漢平原及鄂西,鄂西北地域)和江淮官話(鄂東地域)。 武漢話(以漢口話為代表)與普通話雖然同為北方方言語系,但地理上的距離以及歷史文化等方面的原因,還是造成了武漢方言與普通話“大同”之中的“小異”,主要集中在語調和語音的變形、以及一些特色短語上。

例如,武漢方言中表達情感的特色短語“信邪”,“信邪”的“邪”,并不是指邪惡,而是指反常、怪異的事,有點類似于“邪門”的言行。而“信”字,在這里則帶有驚嘆,折服的意思."信了某某某的邪"常用于對某件不尋常的事或者某個特別的人表示詫異或者出乎意料,有時候也用于玩笑話中取笑某人行為不合常理。從某個小的方面展示了武漢方言中夸張用詞成為語言習慣的特點,和“信邪”類似的用法還有“你嚇(讀he,四聲)我”。

“糊雞”是“糊涂蛋”的意思,它是一種比喻用法。如:你心里有點數沙,每天象個糊雞。

“帶一腳”是指公共汽車還沒有到站的時候,有人要下車,就讓司機帶一腳。這是借代用法。如:師傅,幫個忙,我拿到東西在,您家在前頭拐彎的地方帶一腳。

武漢話中有幾種句式,也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幾...額”,如:幾步路還非要打個的士,你幾要不得額。在這種句式中“幾”字一般要拖長加重,強調程度之深,表示感情之強烈,既可以用于贊嘆也可以用于表達不滿。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察布市| 梓潼县| 孝义市| 娱乐| 监利县| 石泉县| 姜堰市| 光泽县| 富民县| 朝阳县| 龙江县| 弋阳县| 罗江县| 嵩明县| 烟台市| 康保县| 武川县| 秦安县| 广河县| 淮阳县| 忻城县| 平远县| 岳阳县| 石家庄市| 荆州市| 黄冈市| 塔城市| 石阡县| 南安市| 青河县| 洪洞县| 新郑市| 怀安县| 光山县| 红原县| 东台市| 平塘县| 林甸县| 福州市| 绵竹市| 赣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