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天 李耳

李耳(Laozi)

公元前7世紀—公元前6世紀【春秋】

古中國的楚國

“永恒的道,你找不到。”

老子真的是一位不同尋常的哲學家。有時讀那些據說是他留下來的文字,甚至會讓人覺得他來自外星球,因為他在字里行間流露出來的心智,成熟到讓人不寒而栗。

古希臘哲學家面朝宇宙,古印度哲學家面朝意識,古中國哲學家面朝社會,而老子一個人在孤獨地面朝什么呢?他在那個年代,可以說已經完超當時人類智力的上限,以至于他所面朝的對象,他都無法向同時代的人和盤說出。是的,我們都知道,那個對象就是道。但他說出來的那個道,無情無義,無欲無求,像極了我們脆弱的地球文明所在的宇宙環境:構成宇宙的二十多個重要常數,只要有一個稍有變化,我們人類現在的所有一切都將不復存在。

更何況,他并沒有說出他所知道的全部。

他只是在某一處,不小心漏了一點,他說: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段話透露了一個奇怪的信息:這個先于時空的道,自身也是被生成的,并且在它生育出宇宙之后,還會繼續貫穿在整個宇宙的生命史中。然后,它進入宇宙之后,并沒有形成類似上帝這樣的至上神,而是把自己打散,彌漫開來,成為無邊無際卻又無處不在的形式,并依附于萬物構成的自然之中。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自然所擁有的萬物,恰恰又是道通過三生萬物而成。所以這里面有一個反哺關系,簡單地說,就是道生萬物,萬物哺道。

這種結構關系可以在人類社會的母子關系里看到:媽媽含辛茹苦把孩子哺育大,孩子長大后反哺媽媽,可是,如果孩子從小是被嚇大的,長大就別怪孩子冷酷無情。現在,這關系也架在了寂寥宇宙與渺小人類之間,我們也可以試著得出這樣的假設:要是天地對我們人類友善,我們也會回報以美好;但要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那么唇亡齒寒,芻狗滅亡之日,也是宇宙完蛋之時。也就是說,不要以為人類好欺負,真要逼到狗急跳墻的地步,那還真沒什么事情是人類到時候做不出來的,這是一種同歸于盡的打法,我稱其為宇宙超限戰。

所以老子這段話的言下之意就是:道中含有自然,自然垮了,你道也活不長。這里面暗含著一種威懾,透著一股子“流血五步,天下縞素”的匹夫怒意。

當然,絕大多數研究老子的學者,都不會按上述思路去解讀老子,當然也就不會對宇宙之外的文明以及宇宙本身,抱有深深的不信任感。一般來說,他們都把天地不仁這句話,解釋為一種統治的藝術。他們認為老子是想說:宇宙是無所謂仁的,它并不在乎人類的命運,它什么也不做,就是無為,所以反而無不為。圣人也應該像宇宙那樣,不要去特地做仁義之事,把百姓當草扎的狗一樣,可以精心放置安排。相反,隨他們去,放任自流,才能清虛無為。

在這樣的解釋下,老子短短五千言,說的自然全都是統治之術了。無怪乎法家從道家那里汲取了最多的營養,然而他們再怎么嚴刑峻法、循名責實,比起老子來也還是太幼稚了。就像一群小孩子,穿上成人的衣服就以為他們都長大了。

據說孔子還遇到過老子。我倒是希望孔子這輩子、下輩子、下下輩子永遠也不要遇到他。孔子看上去老成,實際上和老子相比,真的是太單純。據說有一次他和老子言別后,感慨老子就像龍一樣,乘風云而上天,根本不是他這樣的人所能跟得上的。孔子的這個判斷是正確的:老子的心機,即便今天讀其所留文字,依然躍然紙上。其隱隱的殺伐之氣,決斷之心,仿佛早就看穿了人類那紙糊的尊嚴。

老子說過“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聽上去很鼓舞人心,但實際上這只是他說的上半句,后面還跟著的下半句是:“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意思就是說,要是讓老百姓學會怕死,那么敢犯賤作亂的我一把拿下殺了,看還有誰敢再來?可見,老子根本就不是站在孔子他們的人本立場上,也不是站在什么清虛無為的道家立場上,他完全就是站在宇宙的角度,以法家的姿態,生殺予奪,氣勢如虹。所以注解老子的朱元璋,是真正看懂這五千字的,而魏晉時代的王弼,完全沒理解老子的道,書生意氣地批評其“以無為用,不能舍無以為體”,就是說老子你只是把“無”當工具,卻沒有把“無”當作宇宙的本體。親愛的王弼同學,這五千字說的不是有,也不是無,說的是殺你根本就不用和你事先商量的“宇宙級怪獸”。

老子可能太清楚這頭不可言說的“怪獸”的真正面目了,所以他希求人類不要激怒它,不要和它對著干,也不要試圖去分析揣摩它的行動規律,我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順著它的心意,無意中也就反哺了它,這樣大家都相安無事。老子為了讓他的警告能世世代代流傳下去,而不是被人僅僅當作一個神話,他將之糅在帝王之術里,讓一代代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以為寫的都是關于他們的學問,但實際上,等那“怪獸”真正到來的一天,人們才會意識到這五千字的真正含義。

老子并不是完全沒有透露道的模樣,他在好幾處地方試圖通過外部描述來形容道,其中一處他是這么寫的: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這段話,翻譯成現代語言,放入任何一篇科幻小說里,用來描寫邪惡的外星超級怪物,都不違和。到此老子已經盡力了。后世無論是道家還是法家,儒家還是名家,都沒有重視老子的警告,只記得老子是多么深不可測,多么言簡意賅。他們翻來覆去,反復咂摸,以為在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樣的神奇句子中,蘊涵著至高的宇宙真理,殊不知,災難之門近在眼前,隨時可以打開……

那么,也許會有人問,能直接給出一個這頭怪獸的定義嗎?雖然它是不可言說的,但如果強行言說一下,它到底是什么呢?

我猜測這個道,它的某個一鱗半爪,指的就是維持我們宇宙的精細結構常數這個常數用來描述帶電粒子之間電磁相互作用的強度,其實它只在低能標下才看起來像個常數,一旦能量上去,它的數值就會變到1/128左右。宇宙無常,如果我們以為找到了不變的對象,那多半是在做夢。李耳認為“道可道,非常道”,也是這個意思,就是說能夠被我們把握的道,都是可變的,真正永恒的道,是把握不到的。當然這只是李耳在哲學上的巧思,這里也只是拿精細結構常數來湊他的這個天才巧思,并非想要告訴大家,早在幾千年前,李耳已經站在了物理學的前頭。,數值大約是1/137。這個常數稍有差池,當前這個宇宙就會變得不可理喻。

好了,讓我們從迷幻的噩夢和物理的湊數中醒來吧,兩千五百年已經平安過去,我們還是有信心,繼續迎接下一個平安的兩千五百年。因為除了杞人憂天,我們什么都干不了嘛。明天,我們將再次回到古希臘,去見一位發掘出來的箴言金句少到只有一句話的哲學家,他叫阿那克西曼德。大家一定會好奇,就憑一句話也能成哲學家?嗯,有的哲學家,就是這么個調兒。


推薦閱讀:《帛書甲本〈道德經〉復原本》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茌平县| 裕民县| 元阳县| 隆子县| 营口市| 白水县| 噶尔县| 西城区| 上高县| 东乡县| 永川市| 科技| 马公市| 鹤岗市| 福建省| 望城县| 伊吾县| 虎林市| 黄浦区| 东平县| 孝感市| 辽宁省| 盖州市| 达州市| 汉寿县| 松滋市| 安远县| 白河县| 岳西县| 乌鲁木齐县| 济宁市| 绩溪县| 包头市| 丹棱县| 沧州市| 晴隆县| 青川县| 元朗区| 泰兴市| 印江| 陈巴尔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