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新聞服務稿件的翻譯:英文—中文

一、新聞服務稿件翻譯概述(An Overview of News Service Articles Translation)

從前文可知,新聞服務機構相當于主辦方的一個官方通訊社,旨在為全球所有注冊記者及相關單位提供準確、翔實的新聞和信息服務。在大型國際性賽事活動中,全球各地的媒體記者聚集一堂,他們雖然來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媒體,說著不同的語言,但他們對整個賽事信息的需求同樣強烈。為了滿足不同地方、不同媒體記者的信息需求,通常將國際通用語言英文列為新聞服務信息發布的第一語言。

那么,對于在中國舉辦的大型國際性賽事活動,如何滿足數量最為龐大的眾多中文媒體的信息需求呢?這就需要有一支高效、快速的新聞翻譯團隊,將所有通過英文編輯審核并發布的英文信息及時、準確地翻譯并發布出來,以服務于第一語言為中文的媒體,滿足其對中文信息的需求。

通常來說,新聞服務的稿件審核及發布部門設有“英文編輯室”及“中文編輯室”兩個部門。其中,英文編輯室通常由外籍人員構成,多由在國外通訊社或媒體工作多年的經驗豐富的英語體育記者或編輯擔任,主要負責前方場館記者或體育信息專家撰寫的所有英文稿件的審核與發布;中文編輯室則由翻譯團隊(translation group)構成,所以又可以叫作翻譯室,它主要負責將所有已經通過審核并發布的英文稿件快速、準確地翻譯成中文稿件并及時發布出來。可見,新聞翻譯是新聞服務中非常核心的一個業務環節。通常英文編輯室和中文編輯室的辦公地點必須相隔不遠,而且越近越好,因為兩個編輯室的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常常需要及時溝通。

本節將結合2010年廣州亞運會、2011年深圳大運會、2013年南京亞青會及2014年南京青奧會的新聞服務稿件翻譯實踐,詳細闡述新聞服務翻譯工作的籌備及賽時運行情況。

二、籌備期工作(Work During Preparation)

對于新聞翻譯環節來說,籌備期的主要工作就是做好翻譯團隊人員的招募與賽前培訓。這是保證整個賽時階段翻譯工作順利進行的重中之重。

(一)招募(Recruit)

翻譯團隊的核心業務主要由譯員(translator)及譯審(Chinese editor)完成。譯員主要負責將英文稿件翻譯成符合體例的中文稿件;譯審主要對翻譯稿件進行質量把關。另外還需一名既懂業務又懂管理的翻譯主管負責翻譯團隊所有事務的統籌,以保障整個工作的有序進行。

新聞服務翻譯團隊組織架構

新聞服務翻譯團隊崗位職責描述

1.譯員的招募條件(Recruit Requirements for Translators)

總體要求:具有扎實的英文功底,專業英語八級或大學英語六級,中文表達流暢嚴謹,具備較好的英譯漢翻譯理論、技巧及實踐基礎,對各類體育項目有一定的了解。

專業:傾向于英語專業(含英語語言文學、語言學、翻譯等不同方向)。

時間:賽前6~12個月組織招募并確定名單。

形式:考試(筆試,題目根據具體情況由資深行業專家來定)。

人數:據具體賽程安排及預計每日發稿量核定。通常平均每8小時譯稿量為15~20條/人。

薪資:受薪人員。

2010年廣州亞運會譯員構成及人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高級翻譯專業研究生31人。

2011年深圳大運會譯員構成及人數:中山大學高級翻譯專業研究生11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高級翻譯專業研究生7人,共18人。

2013年南京亞青會譯員構成及人數:中山大學大學英語教學部教師1人、廣州體育學院體育新聞專業本科生及研究生7人(均通過英文筆試及面試篩選),共8人。

2014年南京青奧會譯員構成及人數:新華社英文記者10人。

2.譯審的招募條件(Recruit Requirements for Chinese Editors)

總體要求:具有扎實的中英文功底,長期從事中英文編輯或媒體相關工作,熟悉新聞稿件的采集編輯流程,熟悉新聞稿件的寫作規范及體例,有應對突發事件的經驗及快速反應能力。

時間:賽前6~12個月組織招募并確定名單。

形式:業內人士推薦或公開考試招募。

人數:據具體賽程安排及預計每日發稿量核定。通常在人數比例上,譯審不能少于譯員總人數的1/3。

薪資:受薪人員。

2010年廣州亞運會、2011年深圳大運會、2013年南京亞青會及2014年南京青奧會新聞服務翻譯團隊中,譯審主要由來自新華社的長期從事國際新聞、體育新聞采編的資深記者和編輯擔任,另外還有個別優秀的具有英語專業背景且熟悉體育新聞業務的高校傳媒專業教師。

根據以往經驗,譯審的招募來源主要有兩個渠道:一個是長期從事英文報道的媒體退休人員,另一個是兼具“英語+新聞+體育”專業背景的高校教師。這兩類人員在時間上較為靈活,可以專門抽出時間來參與某次大型賽事的新聞服務及新聞翻譯工作。

3.翻譯主管的招募條件(Recruit Requirements for Head of Translation Group)

親身參與過或組織過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廣州亞運會或2011年深圳大運會等賽事的新聞服務工作,最好是參與過新聞翻譯團隊的具體工作,有豐富的新聞服務或新聞翻譯經驗,既能夠勝任譯審的工作,又有良好的組織協調能力及團隊管理能力,綜合素質較高。翻譯主管還必須負責招募后的譯員培訓工作。

時間:賽前6~12個月組織招募并確定到位。

形式:業內人士推薦或公開考試招募。

人數:1人。

薪資:受薪人員。

(二)培訓(Training)

翻譯團隊的翻譯主管、譯審、譯員等人員招募到位后,翻譯主管必須在總部工作人員的配合下,負責整個譯員小組的賽前培訓。為此,必須提前制訂出完備的培訓計劃。培訓的總體目標是讓譯員清楚賽時新聞翻譯工作的流程、任務、規范及目標等,了解整個新聞服務大的架構及翻譯團隊在其中的功能及角色。

鑒于招募到的譯員基本上來源于高校英文專業的研究生,英文功底普遍較好,因此在培訓內容方面,可主要從另外三個方面著手:

一是新聞知識的介紹及普及。要使其對整個新聞工作的基本原則、技巧及方法有初步的認知,在一些大的理念方面有一個基本的共識,明白好的新聞稿件大致具備哪些要素與特征等。

二是具體體育項目的規則、賽制及相應英文術語的了解、熟悉及掌握。2008年北京奧運會設置了28個體育大項,2010年廣州亞運會設置了42個體育大項,2011年深圳大運會設置了24個體育大項,不同的體育賽事所設置的比賽項目不盡相同,因此,要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培訓內容。這一方面專業性較強,如果不熟悉每一個體育項目的具體規則、賽制及相關的基本常識,根本無法準確理解其新聞報道的具體含義。因此,這一方面需要加強培訓。

三是以往新聞服務中采寫發布的新聞稿件的翻譯練習實踐。可以定期定量地給譯員布置翻譯練習,并交由譯審進行修改指導。翻譯實踐演練可讓譯員對賽時新聞稿件有直觀的了解,也能對自己的翻譯水平有個清楚的認知,并且經過譯審的修改與指導后逐步提高自己的翻譯水平,對自己的不足之處或常見問題有清醒的認識并加以改正。

(三)試運行(Test Operation)

通常在賽前兩三天,有部分比賽的預賽已經開始,前方場館記者會采寫少量的預賽新聞稿件或部分比賽項目的賽前訓練稿件。這時后方的英文編輯室及中文編輯室都應安排工作人員值班,開始賽前試運行階段,通過具體的稿件編發來熟悉整個工作流程和網絡操作平臺,并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制定更高效的工作流程,為賽時正式工作階段做好充分的準備。

三、賽時運行期工作(Operation Work During Competition)

賽時運行期工作,是整個賽事從正式開始到結束期間所需要完成的工作,也就是從開幕式當天到閉幕式當天這一期間的工作。賽時運行期是整個媒體運行、新聞服務以至于新聞翻譯工作的中心階段。下面將以2010年廣州亞運會新聞服務(AGNS)為例,從多個角度更加詳細地介紹賽時運行期新聞服務翻譯團隊的具體工作情況。

(一)服務對象和內容(Serving Targets and Content)

2010年廣州亞運會翻譯團隊配合AGNS采編團隊或其他相關部門,為亞運會大家庭成員,如亞奧理事會、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各國家和地區奧委會、各體育代表團和注冊媒體等,提供客觀準確、迅速翔實的信息和新聞服務。主要工作是將AGNS采編團隊采集、編輯和發布的英文版賽時新聞翻譯成中文。

AGNS翻譯團隊主要負責翻譯以下賽時新聞類型:賽事前瞻、賽事回顧、即時引語、新聞發布會摘要、媒體通告、綜合新聞、頒獎嘉賓名單、滾動字幕(INFO系統上即時發布的賽會信息)。

除以上八大類型新聞,其他新聞如交通信息、天氣預報、開幕式致辭、組委會新聞等,AGNS翻譯團隊均不負責翻譯。

(二)工作流程(Work Flow)

廣州亞組委內部網絡信息發布平臺是一個叫作“INFO2010”的信息系統,亞運會新聞服務提供的賽時新聞和信息全部通過該系統公布,用戶可以在其終端獲取有關新聞和信息。

亞運會賽時期間,AGNS場館團隊在各競賽場館進行采訪并通過INFO2010的后臺編輯系統(ICMS)錄入英文稿件,位于主新聞中心的AGNS編輯總部定稿并在INFO2010上發布,隨后注冊媒體及其他亞運會大家庭成員便可在IN-FO2010終端查看稿件、獲取信息。與此同時,AGNS翻譯團隊在指定的時間內將已經發布的英文稿件翻譯成中文,保存在后臺系統中,經AGNS譯審審閱后,在INFO2010上發布。AGNS采編團隊和翻譯團隊的賽時新聞采寫、編輯、翻譯和發布的整個過程都在INFO2010系統上展開。

對于用中文采集和采寫的新聞,各場館團隊在后臺系統中提交英文新聞和信息時還需通過“Notes to Translator”向主新聞中心的譯員提供中文素材,以減少從中文譯為英文再重新譯為中文造成的與第一語言的偏差,從而更忠實地轉達采訪原語。

(三)AGNS翻譯團隊賽時人員組織管理(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GNS Translation Group During Competition)

AGNS翻譯團隊賽時人員結構圖

賽時AGNS翻譯團隊的所有譯員都在主新聞中心辦公,與AGNS編輯總部只有一墻之隔。譯員實行一日兩班制,比賽期間每日每班工作時間和工作人員數量如下:

8—16時:15名譯員,5名譯審,2~3名管理和協調人員。

16—24時:15名譯員,5名譯審,2~3名管理和協調人員。

以上還可按實際情況予以適當調整,采取機動上班機制。例如,若遇稿件過分集中、翻譯團隊人手不足的情況,協調人員可通過事先制定的通告機制,及時通知住在媒體村的較為空閑的譯員到達主新聞中心提供幫助。因此,賽時翻譯團隊所有人員將入住媒體村,未經允許不得隨意離開。

(四)翻譯原則(Translating Principles)

(1)確保翻譯格式統一、標點正確,格式盡量與AGNS英文稿件保持一致。

(2)確保新聞翻譯過程中人名、地名、項目名稱、規則等用語準確、統一。

(3)確保常見表達方式一致,符合目標語言(中文)的表達習慣。

(4)確保譯員5分鐘內完成稿件翻譯(按平均150字計算),譯審終審發布在3分鐘內完成。

(五)人名、地名及其他專有名詞翻譯(Translation of Proper Nouns)

AGNS翻譯團隊翻譯的人名、地名須與亞組委語言服務處提供的版本一致。賽時,亞組委版《人名地名翻譯》將按照項目裝訂成冊,供譯員參考使用。

對于不包括在亞組委版《人名地名翻譯》內的人名地名,以AGNS翻譯為準。對于此類翻譯,賽時譯員可參照賽前信息(Infostrada版)的譯法,但不要求完全一致。由AGNS譯員自行翻譯的人名、地名及其他專有名詞,需要通知翻譯主管,進行匯總,確保AGNS翻譯稿件中該名稱一致。翻譯主管應每日向譯員、譯審通報新確立的人名、地名及其他專有名詞的翻譯。

(六)應急預案(Contingency Plans)

1.稿件發布集中,翻譯團隊人手不足

開賽前需根據賽程預測發稿量,調配合適數量的譯員上崗,盡量避免出現人手不足的情況;若當天仍出現人手不足,則根據輪班情況臨時調配空閑譯員上崗。若以上方法仍未解決問題,則按以下原則執行:

(1)按比賽階段分:比賽分為預賽、半決賽、獎牌決賽。應首先保證獎牌決賽的稿件翻譯,其次是半決賽。

(2)從項目分:根據《亞運會比賽項目關注度》,比賽項目分為國際水平項目、中國優勢項目和特色項目。應優先保證國際水平項目的稿件翻譯,其次是中國優勢項目。

2.稿件出錯,需要立即糾正

管理和協調人員之一負責稿件反饋—糾錯。糾錯步驟如下:

(1)發現問題方(場館團隊等)通過撥打翻譯室電話反饋稿件錯誤信息。

(2)如遇到文字拼寫錯誤,稿件反饋—糾錯負責人立即糾正。

(3)如遇到內容相關問題,先查找、對比英文稿件,如果是翻譯理解錯誤,稿件反饋—糾錯負責人反饋給譯員,立即糾正;如果排除了翻譯理解錯誤的可能性,則將問題稿件反饋到總編室。

3.賽時發現人名、地名翻譯與INFO系統其他翻譯不符,或者有其他疑問

AGNS翻譯團隊通過郵件提出疑問,并通過電話提醒語言服務部查收郵件且快速回復。若時間緊迫,則由協調人員通過電話直接聯系語言服務部獲取信息,事后要求語言服務部書面確認。

4.譯員遇到生僻詞匯

AGNS譯員的翻譯任務主要是將英文譯成中文,賽前將準備好各項目相關的英文—中文詞匯表,為賽時譯員提供詞匯表支持。譯員遇到陌生單詞可在詞匯表中查找,若未能解決,可向協調人員求助。

(七)賽時稿件翻譯的優先原則(Priority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During Competition)

1.按稿件類型排序

第一級別:

Tickers >Medal Presenters >Flash Quotes >Press Configuration Highlights

第二級別:

Extended Start Lists >Head to Head >GACOG News >OCA News >Media Communication >Facts and Figures >News Articles

第三級別:

Quotes of the Day >Sport Previews

第四級別:

Event Previews >Category Previews >Daily Previews

第五級別:

Match Reviews(Game Reviews)>Event Reviews(Category Reviews)>Session Reviews(Phase Reviews)>Daily Reviews

注:優先度首先按級別分,第一級別優先度最高。某一級別內,按重要程度先后排名。當天必須完成前兩個級別的翻譯,次日必須完成第三級別的翻譯。第四級別和第五級別屬于選擇項。

2.按比賽階段排序

金牌賽>其他獎牌賽>半決賽>四分之一決賽

3.按關注度排序

國際水平項目>中國優勢項目>特色項目

(八)與新聞翻譯相關的重大敏感問題及報道注意事項(Important and Sensitive Problems and Reporting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Related to News Translation)

1.提法類

(1)臺灣。

作為一個地區奧委會派運動員參加國際賽事時,臺灣的正式稱謂是“Chinese Taipei”,臺灣運動員不能稱作“Taiwanese athlete”,而應稱“athlete from Chinese Taipei”。

“中國大陸”的英文稱謂是“Chinese mainland”或“China's mainland”,不得使用“mainland China”。

“臺灣”與“中國大陸”是對應的概念,不得將“臺灣”與“中國”并列提及,必須并列提及時應稱作“中國大陸與臺灣”(“Chinese mainland and Taiwan”)。

(2)香港和澳門。

香港和澳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英文稱謂是“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SAR)of China”,“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的英文稱謂是“Macau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SAR)of China”。

香港的NOC代碼為HK,澳門奧委會還不是國際奧委會成員,所以沒有NOC代碼。

在表述香港、澳門運動員來參加北京奧運會時,不得使用“港澳運動員來華(China)參加奧運會”,而應稱“港澳運動員來內地(或來京/津/滬/秦皇島/沈陽/青島,inland or Beijing/Tianjin/Shanghai/Qinhuangdao/Shenyang/Qingdao,建議直接用城市名)參加奧運會”。

(3)朝鮮。

朝鮮的正式稱謂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對應的英文稱謂是“The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英文縮寫為“DPRK”或“DPR Korea”,其NOC代碼是DPRK,新聞服務稿件中不得把朝鮮稱作“North Korea”。

(4)韓國。

韓國的英文稱謂是“The Republic of Korea”,也可稱作“South Korea”,其NOC代碼為KOR。

2.民族宗教類

伊斯蘭教(Islam)從阿拉伯傳入我國已有約1400年。“伊斯蘭”為阿拉伯語的譯音,字面意思為“和平”“順從”,作為宗教用語是指信徒以“順從唯一真主安拉的意志”為己任。中國的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撒拉族、東鄉族、保安族、塔吉克族、塔塔爾族、烏孜別克族這10個少數民族中的許多人都信仰伊斯蘭教。

“穆斯林”(Muslim)是伊斯蘭教信徒的通稱,是阿拉伯語音譯詞,意思為皈依伊斯蘭教的人。應注意不能把宗教和民族混為一談,不能說“回族就是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就是回族”,也不能把“阿拉伯人”和“穆斯林”混為一談。不吃豬肉的傳統習慣來源于伊斯蘭教教規,不得提及穆斯林“為什么不吃豬肉”的問題。

3.中國內政類

(1)西藏問題。

西藏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3 ·14”事件是在國際反華勢力支持的背景下發生的。揭批“藏獨”要把矛頭指向達賴集團。

(2)食品及藥品安全、交通、環保問題。

隨著國際賽會的臨近,西方媒體的注意力可能會轉移到中國的食品、藥品安全和環境保護方面。

新聞服務一般情況下在混合區和新聞發布會采訪提問時不主動提出涉及上述方面的問題,當運動員、教練員、官員談到上述問題時,應積極報道中國在保證食品、藥品安全方面采取的有力措施和成效,客觀看待大氣污染和交通堵塞問題,報道時可引述權威專家和學者的評論。

4.中國外交類

(1)中日關系問題。

中日友好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維護和加強中日睦鄰友好合作關系,是雙方唯一的正確選擇,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東北亞乃至亞洲的和平與發展。

妥善處理歷史問題是確保中日關系健康穩定發展的關鍵,正確看待歷史和處理歷史問題是中日關系的重要基礎。歷史問題包括靖國神社問題、慰安婦問題、歷史教科書問題、南京大屠殺問題、日本在華遺棄化學武器問題、民間索賠問題等。

日方在中日之間簽署的三個政治文件中就臺灣問題做出了明確承諾,中方希望日方能恪守承諾,確保兩國關系正常、健康地向前發展。

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方對此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中方不會接受日方以釣魚島是日本領土為前提進行的任何交涉。“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是解決東海問題的唯一正確選擇。中方一貫主張通過對話協商逐步解決東海劃界爭議。

報道中一旦涉及此類問題,必須以中國官方的正面表述為準。

(2)朝核問題、中朝關系和中韓關系問題。

中國政府主張,通過六方會談以對話方式解決是和平解決朝核問題的唯一途徑,并為此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支持建立朝鮮半島和平機制,主張朝鮮半島問題最終應由南北雙方自主和平解決。

對朝鮮的報道,應以維護朝鮮政治社會的穩定和朝鮮半島的安全為重,不涉及朝鮮國內的陰暗面。

中國與朝鮮半島有著數千年的友好交往歷史。對于韓國民間所謂的“歷史爭議”“領土爭議”,不作糾纏,必要時以我官方的正面表述為準。

(3)中印關系問題。

西藏問題一直是中國和印度關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鑒于中印之間的邊界問題懸而未決,報道中涉及印度國土面積、人口統計、行政區劃等敏感問題時必須嚴格把關,既不能在涉及我國主權、領土的問題上犯授人以柄、有損我權益的重大錯誤,也要避免因報道失實刺激印方進而引起外交糾紛(建議盡量避免提及印度的國土面積、人口統計、行政區劃等)。

2003年6月,印度前總理瓦杰帕伊訪華期間,中國和印度簽署了《中印關系原則和全面合作的宣言》,首次明確“印方承認西藏自治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的一部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蔡县| 锡林浩特市| 宁河县| 乐业县| 平原县| 广水市| 扶风县| 永胜县| 都江堰市| 白河县| 米脂县| 绥宁县| 文登市| 姜堰市| 泽州县| 抚松县| 玛沁县| 沙坪坝区| 万载县| 大理市| 广德县| 普兰店市| 施秉县| 寿宁县| 玛多县| 上蔡县| 洛南县| 开封县| 兴海县| 久治县| 浑源县| 洪江市| 邯郸市| 滕州市| 呼图壁县| 湖北省| 合阳县| 翼城县| 荆门市| 文安县| 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