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氣為什么看不見
-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 711字
- 2019-12-20 15:09:47
A5.氧氣是什么?
潛水員進行水下作業時,身后總要背一個氣瓶以供在水下呼吸使用;消防員在濃煙密布的火災現場執行任務時,也需要使用面罩和氣瓶以保持呼吸順暢。沒錯,空氣對于我們最重要的作用莫過于供給呼吸,而空氣的這個作用是依靠氧氣來實現的。氧氣約占空氣成分的21%,僅次于氮氣,成為“第二大氣體分子”。相較于氮氣來說,氧氣同樣無色無味,但它的化學性質更為活潑,易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化學式為O2。1773年前后,瑞典化學家舍勒發現了一種氣體,它能供動物呼吸和支持燃燒,就是我們說的“氧氣”;18世紀70年代,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利用氧的特性使白磷燃燒,進而測量出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并將它命名為“oxygen”,意思是“成酸的元素”。作為“生命之氣”的氧氣,為在缺氧、低氧或無氧環境中的工作人員和病人提供了生命保障。氧氣還能夠用作助燃劑,與可燃氣體配合使用,方便金屬的切割和焊接。在冶金工業上富氧與金屬中的雜質化合,可縮短冶煉時間,提高金屬質量。在國防工業中,液氧被用作火箭的助燃劑、超音速飛機的氧化劑以及液氧炸藥的原料等。
雖然氧氣如此重要,但過度吸氧則會帶來嚴重的后果。早在19世紀中葉,英國科學家保爾?伯特就發現,如果讓動物呼吸純氧會引起中毒;人類也同樣,輕則精神錯亂,重則危及生命。所以,在利用氧氣時要控制好濃度,千萬不可讓“養氣”變成了“毒氣”。

1、空氣中“第二大氣體分子”是哪種氣體?
A.氮氣
B.氧氣
C.二氧化碳
2、關于氧氣性質,下列哪一項是正確的?
A.化學性質較氮氣活潑
B.有特殊味道
C.不支持燃燒
3、氧氣為什么被稱作“生命之氣”?
A.無色無味
B.支持燃燒
C.能夠供人類和其他動物呼吸
4、下列哪項是氧氣的用途?
A.制作滅火器
B.用作火箭助燃劑
C.治療皮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