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磁的秘密
-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 601字
- 2019-12-20 14:45:58
A5.磁性是如何產生的?
科學研究表明,物質是由原子組成的,而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位于原子核外的電子組成的。原子核就如同太陽,而核外電子就仿佛是圍繞太陽運轉的行星。電子除了繞著原子核公轉以外,自己還有自轉。電子本身的自轉就使得它具有了磁性,成為一個小小的磁鐵,具有北極(N極)和南極(S極)。也就是說,電子就如同很多小小的磁鐵,圍繞著原子核在不停地旋轉,物質的電子排列可以分為以下三種情況:一是在一些物質中,具有向上自轉和向下自轉的一樣多的電子數(shù)目,它們產生的磁極完全對等抵消,以致整個物體對外沒有顯示磁性;二是自轉方向不同的電子數(shù)目不同,但是這些原子磁矩之間沒有相互作用,它們排列混亂,所以整個物體對外幾乎沒有磁性;三是少數(shù)物質,它們的原子內部電子在不同自轉方向上的數(shù)量是不對等的,這樣,當在自轉相反的電子磁極互相抵消之后,還會剩余一部分電子沒有被抵消,這樣,整個物質具有了磁性。
如果剩余的電子數(shù)量不同,物體顯示的磁性強弱也會不同。例如,鐵原子的總剩余磁性最強是因為鐵原子中沒有被抵消的電子數(shù)量很多,因此磁極數(shù)最多;但是鎳原子的磁性比較弱,就是因為鎳原子中自轉沒有被抵消的電子數(shù)量很少。

1、物質是由什么組成的?
A.原子
B.原子核
C.電子
2、原子由什么組成的?
A.原子核和位于原子核外的電子
B.原子核和中子
C.中子和電子
3、電子自轉會產生磁性嗎?
A.會
B.不會
4、物質的電子排列可以分為幾種情況?
A.1種
B.2種
C.3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