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夢想與奮斗
- 清華:一個普通高中生的圓夢筆記
- 譚家林
- 2840字
- 2019-11-27 10:27:17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
有段時間,我在苦練數學,雖然我基礎不算很好,但我認為自己的悟性還算不錯,很多書上的例題做兩遍就懂了。
我做數學試卷的時候養成了一個不良的習慣,就是把那些自認為很刁鉆的難題,翻來覆去地做。我想只要我能攻克這些有挑戰性的題目,那么簡單題對我來說就輕而易舉了。
可能是落差太大,英語上的我舉步維艱,在數學方面的稍微得利,使我變得自負起來。
我甚至大言不慚:“數學?給我一個月,我能學完三年的知識!”
我喜歡做數學題,因為我喜歡那種攻克它的感覺。
有天晚自習,有一個題目,我想破頭皮也沒想出來,問了旁邊幾個優等生,他們也沒給出正確答案。
苦惱無比的我抬起頭看到了坐在講臺上批作業的數學老師,我感覺希望就在前方,立馬拿起習題,直接找了過去。
數學老師看到是我這個“差生”來問題目,表示很驚訝。他推了推眼鏡,接過我的題目,看了幾眼,皺眉道:“你在做這種題?”
我點了點頭。
他邊解題,邊跟我說道:“我建議你先別碰這類題。”
我沒說話,心里略感不爽。
我的數學老師對著那個刁鉆的題目,左思右想,搗鼓了好一陣,草稿紙都用了幾張,過了很久才給出答案。
他把解題過程跟答案遞給我,搖了搖頭,再次對我勸說道:“你還是多做基礎題,這種題你現在最好少做。”
我沒把他的話放在心上,只是拿著那道題回到桌上,一門心思鉆研起來。
結果,因為這道題實在太難,光老師的解題過程就有滿滿一頁紙。為此,我花了整整兩節晚自習的時間去消化這道題。
雖然時間投入成本很大,但當我自己做出這道題目的時候,我還是挺驕傲的。
畢竟,這么難的題都被我攻破了,要是那些容易的題,肯定隨隨便便就對了。
數學高分,手到擒來!
然而,現實卻無情地給了我一個耳光。
太注重難題偏題的我,在一次數學考試上折戟沉沙,數道基礎題的嚴重失利使得我即使做出了一道較為復雜的幾何題,也無法改變89分的低分。
真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從那天起,我開始把學習重心從難題轉移到基礎題上,因為我是看了考試大綱才猛然發現,高考中基礎題的比重竟然超過70%!
這意味著,只要我能把基礎題全部拿下,150分的試卷,我至少也能上105分。
如果是750的總分,那么意味著我可以達到525分以上!這個分數,可比我現在的400多分要超出太多。
回想起那時候老師多次叮囑的話語,我才明白那并不是啰唆,而都是為我好。
自習課上,我翻閱著手上的學習資料有些發怵,光套卷就將近九大本,更別提堆疊成山的資料書了。
以我現在的學習基礎以及做題速度,真不知道干完這些活得到何年何月。
以前虛度光陰的時候,日子過得很是清閑,幾乎每節課都是盯著時針、倒數秒鐘等下課。現在,強行把自己推進了學海之中,生活雖說比以前充實,但有時候卻也讓人喘不過氣來。
累,似乎已成為家常便飯。
我深吸兩口氣,給自己鼓了鼓勁,提起筆,埋頭繼續做了起來。
這時,有人用筆從旁邊戳了戳我,我轉過頭,發現一臉無聊的海波,不禁問道:“怎么?海波你有什么事嗎?”
海波嘆了口氣,慵懶道:“小木,問你哦,你人生的意義在哪里?”
我被海波這突如其來的問題問得有點發愣,仔細想想,我還真的沒太考慮過這個問題。
人生的意義?
貌似很深奧的哲學命題。
“努力考大學吧。”我思索片刻,扔出了這句話。
說實話,我是真的不知道自己人生的意義是什么?但我清楚地知道現階段,我需要拼著命地去學習。
“那考上了大學呢?”
我搖了搖頭:“不知道。”
我沒想太遠,真的不知道一旦考上了大學,我又該干些什么。
或許這也是很多大學生迷茫的問題吧。
記得曾經在論壇里看到一位來自清華大學的學生寫的一句話:“以前的夢想是考清華,考到清華之后,我發現我沒有了夢想。”
當人生的目標消失了,人很容易墜入墮落的深淵。
我突然自嘲地笑了笑:“以我現在的水平,連大學都不一定考得上。”
海波搖了搖頭,一臉不屑地望著我:“沒夢想的男人。”
“那你的夢想是什么?”
他把頭湊到我旁邊來,神秘兮兮地說道:“嘿,告訴你,我的夢想是以后當個大老板,很有錢的那種,我還要有個漂亮的老婆,有個聽話的兒子,哈哈。”
說到這,海波有點得意地笑了起來,他似乎看到了二十年后的自己。
那天海波和我談了很多,說他要如何如何去實現他的夢想,整整一節晚自習,我沒有做題,一直在聽他描述他的未來。
我記得同桌小小清的夢想是當一個大學教師,最好是能當上大學的教授。因為他說大學教師來去自由,工資還高,還有寒暑假。
不過,沒多久,小小清的夢想就發生了質的變化,有一次他跟我閑聊時談到,他想當政府高官。
我問他怎么不想當大學老師了。
那天,我從他的眼里看出了一種惆悵。
“小木。”海波又在叫我。
“怎么啦?”我問道。
“有個題不會做,一個政治計算題。”海波嘆了口氣。
“我看看。”我接過海波手上的習題本,看了兩眼,發現這是一個關于通貨膨脹率和貨幣貶值的關聯問題。
對待這類經濟學問題,按照呂文教的方法:記住他的公式,理解公式背后的含義,然后多做幾個相似的題目,就可以了。
不過,話說得輕松,但真正執行起來卻不是那么容易。
因為我自己也是半桶水的水平,所以只得硬著頭皮,邊看答案邊跟海波講解。
琢磨了很久,又解釋了很久,海波才表示會做了。
他拿回習題本,突然再次問我:“小木,你還沒跟我說你長大了要干嗎呢?”
“我長大了想干什么?”
我一時也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醫生?律師?商人?
我一臉茫然地看了看海波,海波卻一臉期待地看著我。
我又搖了搖頭。
“不知道。”
海波失望地搖了搖頭,不再說話。
我重重地嘆了口氣,不知該如何回答。
回到家,我趴在床上,回憶起今天海波問我的問題。
“我將來想干什么?”
記得6歲時,我夢想著成為一名科學家。
那時候,每天搗鼓著一些玩具的零件,聽著大人們的夸獎,每天在幼兒園領著小紅花,似乎夢想離自己很近。
12歲時,我想成為一名警察。
那段時間特迷奧特曼,覺得大丈夫能伸張正義是最了不起的事,每天在家跟著電視里面學武功,渴望有一天能派上用場。那時候覺得一身制服特酷,記得小學少先隊宣誓的時候,握著小拳頭的我對著金燦燦的太陽說:將來要做一名人民警察,報效祖國。
18歲時,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高中生。
我的夢想是什么?
我躺在床上,單手高舉,迷茫地盯著握緊的拳頭。
“如果連大學都考不上,何來夢想!”
一道聲音從我的耳邊響起。
是啊,我連大學都考不上,連爺爺的愿望都實現不了,我又憑什么去追尋虛幻的夢想呢?
回想起以前那個小時候喜歡躲在奶奶背后,愛哭的自己;
回想起喜歡晚上偷偷踮著腳尖跑到媽媽床上,要媽媽講故事給我聽的自己;
回想起那時讓爺爺不辭辛勞、冒著風雪給我買藥的自己;
回想起沒有自信就跑去找朋友們訴苦的自己;
回想起到現在還一事無成的自己……
我鼻子一酸,咬牙發誓:“林木!不管你做什么,也要拼命去做到最好!不管在哪個階段,你永遠不能停息!為了不輸給時代的浪潮!為了不讓愛你的人哭泣!為了找回你失去的夢想!請你加油!”
我握緊了拳頭,狠狠地砸在堅硬的墻上,疼痛感從手傳遍全身,整個人一下清醒了許多。
我從床上猛地坐了起來,拿起了一支放在床頭做作業的筆。
我咬著嘴唇,用力拍了拍臉,重新打開試卷,趁著還有些許的時間與精力,繼續做起題目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