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每天盯作業(yè),到真正管學習:打造孩子六個學習好習慣
- 葛建忠
- 1862字
- 2019-12-31 16:27:36
推薦序
很多教育界的朋友都知道我愛好猜燈謎,經常會在邀請我講學的時候提出“穿插幾條燈謎”的要求。有趣的燈謎太多,隨便說幾條,就會“笑果”不錯。只是內容如果與演講主題不相干,總有插科打諢的感覺,非我所愿。于是,我常有意圍繞演講主題創(chuàng)作或改編一些謎語,既有“笑果”,更有“意義”,下面這條便是。
謎面:分數(shù)、排名、輔導班,孩子身上的枷鎖(打一商品及規(guī)格,各3個字)。
謎底:兒童被,三件套。
三件套的“兒童被”,只是一個普通商品,但在燈謎中卻被賦予了新的意象:應試重壓下的兒童,被“分數(shù)”“排名”和“輔導班”這三件事套牢裹挾,不堪重負。如此“兒童被三件套”,謎趣之外,更增添對教育時弊的憂思!
建忠是南京大學理學學士,在澳大利亞西悉尼大學讀的MBA,一般會以為他一定屬于工商界,而他卻一直深耕教育,長期致力于中小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方法研究,對當前青少年教育問題有著全面的了解,對青少年心理有著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后來又創(chuàng)辦了正學文化,以教練式訓練課程體系,幫助孩子提升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習習慣,激發(fā)學習動力,解決家長的后顧之憂。
與“科長”“局長”“院長”不同,家長是所有帶“長”字的職位中唯一不需要“專業(yè)培訓”,亦無須“競聘上崗”,更不用擔心“被炒失業(yè)”的崗位。這種輕易地上崗和理所當然地在崗,對子女教育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
馬克思曾說,“家長的行業(yè)是教育子女”。我們知道,即使是駕駛汽車,也需要考個駕照。父母和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及孩子的未來,有著無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和深遠影響,承擔著巨大的社會責任。如此重要的崗位,卻沒有任何崗前培訓和在崗研修,很多父母甚至缺乏教育的基本常識,完全處在原生態(tài)的直覺操作狀態(tài)。再加上信息時代,家長遭遇的本能恐慌,為家庭教育帶來了很多問題。
建忠,一直是個行動派,不喜歡坐而論道。正如謝爾·希爾弗斯坦在《總得有人去擦星星》一詩中所說,“都抱怨星星又舊又生銹”“想要個新的我們沒有”,于是,便“帶上水桶和抹布”出發(fā)。很喜歡建忠這種“起而行”的風格,很顯然他也屬于“擦星一族”。這本書正是他寫給家長的“上崗必備”。
建忠是從“好學生”一路做到“好老師”的。本書是他十幾年一線教育實踐和思考的總結和提煉,更結合了他之前作為優(yōu)秀學生的學習經歷與反思。他不僅一直親自帶學生,舉辦各種訓練班,還在上百所中小學校、很多企事業(yè)單位和社區(qū)做過500多場專題講座,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獲贊無數(shù)。
孩子的成長包括素質養(yǎng)成、能力訓練和知識學習三個方面。我們目前的教育似乎更偏重于知識學習,造成只關注成績分數(shù),而忽視素養(yǎng)和能力的現(xiàn)狀,殊不知正是由于素質養(yǎng)成、能力訓練的缺乏,造成了學生知識學習的態(tài)度和品質存在問題,成績難以達到理想狀態(tài)。建忠聚焦于指導家長如何幫助孩子訓練良好的學習習慣,以提供系統(tǒng)有效的方法,可謂綱舉目張。
本書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建忠倡導的三個理念,始終貫穿全書。
1.從盯作業(yè)到管學習。這一理念給家長指明了教育孩子的方向,從每天被動地盯孩子完成作業(yè),轉變?yōu)檎嬲鲃拥毓芎⒆拥膶W業(yè)和成長。
2.從說教到力行。這一理念讓家長提升了教育孩子的認知,指導家長進行教練式教育方法,即用行為教育代替道理說教,千遍說教,不如帶領孩子一起行動,讓孩子在行動中獲得成就感,再去感受道理。建忠這本書的內容也力避說教,書中很多精彩的案例,常讓人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3.從改變舊習慣到建立新習慣。這一理念為家長提供了教育孩子的有效做法,即把注意力集中在用新的行為習慣去取代舊習慣上,而非一味地去聚焦糾偏,避免遭遇孩子的阻力對抗,而陷入與孩子無謂的爭論與消耗之中。
建忠不僅對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過程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的方法指導,更指出了家長自身存在的問題,并指導家長如何進行自身的學習提升。托爾斯泰說過,“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無疑,建忠對家長自身學習提升的建議,是十分中肯的!
“世界上受遺傳力量支配最小、受教育力量影響最多的生物,是人。讓人類不斷超越自己,而不必像其他生物只知復制自己的力量,是教育。”所有教育,歸根結底都是自我教育。她像一朵花,開出來,美麗別人,自己也結出果實。
建忠新書付梓之際,約我寫幾句話,這當然是很高興的事。看到建忠已有的進步和成就,讓我對他的未來,又產生了更多的期待!有一個熟悉的名字,頗能表達我的期待,那就是“葛優(yōu)”——“葛”建忠,一定會越來越“優(yōu)”!
是為序。
盧志文
(翔宇教育集團總校長,新教育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家庭教育專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