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toCAD 2016中文版自學視頻教程(標準版)
- CAD/CAM/CAE技術聯盟編著
- 3908字
- 2020-11-28 22:56:00
2.3 平面圖形的繪制
簡單的平面圖形命令包括“矩形”命令和“正多邊形”命令。
2.3.1 繪制矩形
矩形是最簡單的封閉直線圖形。在機械制圖中常用來表達平行投影平面的面。在建筑制圖中常用來表達墻體平面。執行“矩形”命令,主要有如下4種方法:
在命令行中輸入“RECTANG”或“REC”命令。
選擇菜單欄中的“繪圖”→“矩形”命令。
單擊“繪圖”工具欄中的
按鈕。
單擊“默認”選項卡“繪圖”面板中的“矩形”按鈕
。
執行上述操作后,根據系統提示指定一角點,再指定另一角點,繪制矩形。在執行“矩形”命令時,命令行提示中各選項的含義如下。
第一個角點:通過指定兩個角點確定矩形,如圖2-34(a)所示。

圖2-34 繪制矩形
倒角(C):指定倒角距離,繪制帶倒角的矩形,如圖2-34(b)所示。每一個角點的逆時針和順時針方向的倒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中,第一個倒角距離是指角點逆時針方向倒角距離,第二個倒角距離是指角點順時針方向倒角距離。
標高(E):指定矩形標高(Z坐標),即把矩形放置在標高為Z并與XOY坐標面平行的平面上,并作為后續矩形的標高值。
圓角(F):指定圓角半徑,繪制帶圓角的矩形,如圖2-34(c)所示。
厚度(T):指定矩形的厚度,如圖2-34(d)所示。
寬度(W):指定線寬,如圖2-34(e)所示。
面積(A):指定面積或長和寬創建矩形。選擇該選項,操作如下。
在命令行提示“輸入以當前單位計算的矩形面積<20.0000>:”后輸入面積值。
在命令行提示“計算矩形標注時依據[長度(L)/寬度(W)]<長度>:”后按Enter鍵或輸入“W”。
在命令行提示“輸入矩形長度<4.0000>:”后指定長度或寬度。
指定長度或寬度后,系統自動計算另一個維度,繪制出矩形。如果矩形被倒角或圓角,則長度或面積計算中也會考慮此設置,如圖2-35所示。

圖2-35 按面積繪制矩形
尺寸(D):使用長和寬創建矩形,第二個指定點將矩形定位在與第一角點相關的4個位置之一內。
旋轉(R):使所繪制的矩形旋轉一定角度。選擇該選項,操作如下。
在命令行提示“指定旋轉角度或[拾取點(P)] <135>:”后指定角度。
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另一個角點或[面積(A)/尺寸(D)/旋轉(R)]:”后指定另一個角點或選擇其他選項。
指定旋轉角度后,系統按指定角度創建矩形,如圖2-36所示。

圖2-36 按指定旋轉角度繪制矩形
2.3.2 實戰—方頭平鍵圖形
本實例主要介紹矩形繪制方法以及構造線繪制方法的具體應用。方頭平鍵圖形的具體繪制流程如圖2-37所示。

圖2-37 方頭平鍵繪制流程圖
操作步驟如下:( :光盤\配套視頻\第2章\方頭平鍵.avi)
1.繪制主視圖外形
(1)單擊“默認”選項卡“繪圖”面板中的“矩形”按鈕,繪制矩形。在命令行提示“指定第一個角點或[倒角(C)/標高(E)/圓角(F)/厚度(T)/寬度(W)]:”后輸入“0,30”。
(2)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另一個角點或[面積(A)/尺寸(D)/旋轉(R)]:”后輸入“@100,11”,繪制結果如圖2-38所示。

圖2-38 繪制主視圖外形
2.繪制主視圖兩條棱線
單擊“默認”選項卡“繪圖”面板中的“直線”按鈕,繪制直線。一條棱線端點的坐標值為(0,32)和(@100,0),另一條棱線端點的坐標值為(0,39)和(@100,0),繪制結果如圖2-39所示。

圖2-39 繪制主視圖棱線
3.繪制輔助線
(1)單擊“默認”選項卡“繪圖”面板中的“構造線”按鈕,繪制構造線。在命令行提示“指定點或[水平(H)/垂直(V)/角度(A)/二等分(B)/偏移(O)]:”后指定主視圖左邊豎線上一點。
(2)在命令行提示“指定通過點:”后指定豎直位置上另一點。
(3)在命令行提示“指定通過點:”后按Enter鍵結束一條構造線的繪制。
采用同樣的方法繪制右邊豎直構造線,繪制結果如圖2-40所示。

圖2-40 繪制豎直構造線
4.繪制俯視圖
(1)單擊“默認”選項卡“繪圖”面板中的“矩形”按鈕,繪制矩形。
(2)在命令行提示“指定第一個角點或[倒角(C)/標高(E)/圓角(F)/厚度(T)/寬度(W)]:”后指定左邊構造線上一點。
(3)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另一個角點或[面積(A)/尺寸(D)/旋轉(R)]:”后輸入“@100,18”。
(4)單擊“默認”選項卡“繪圖”面板中的“直線”按鈕,接著繪制兩條直線,端點分別為{(0,2),(@100,0)}和{(0,16),(@100,0)},繪制結果如圖2-41所示。

圖2-41 繪制俯視圖
5.繪制左視圖構造線
(1)單擊“默認”選項卡“繪圖”面板中的“構造線”按鈕,繪制構造線。
(2)在命令行提示“指定點或[水平(H)/垂直(V)/角度(A)/二等分(B)/偏移(O)]:”后輸入“H”。
(3)在命令行提示“指定通過點:”后指定主視圖上右上端點。
(4)在命令行提示“指定通過點:”后指定主視圖上右下端點。
(5)在命令行提示“指定通過點:”后指定俯視圖上右上端點。
(6)在命令行提示“指定通過點:”后指定俯視圖上右下端點。
(7)在命令行提示“指定通過點:”后按Enter鍵。
(8)按Enter鍵,重復繪制構造線命令。
(9)在命令行提示“指定點或[水平(H)/垂直(V)/角度(A)/二等分(B)/偏移(O)]:”后輸入“A”。
(10)在命令行提示“輸入構造線的角度(0)或[參照(R)]:”后輸入“-45”。
(11)在命令行提示“指定通過點:”后任意指定一點。
(12)在命令行提示“指定通過點:”后按Enter鍵。
(13)按Enter鍵,重復繪制構造線命令。
(14)在命令行提示“指定點或[水平(H)/垂直(V)/角度(A)/二等分(B)/偏移(O)]:”后輸入“V”。
(15)在命令行提示“指定通過點:”后指定斜線與向下數第3條水平線的交點。
(16)在命令行提示“指定通過點:”后指定斜線與向下數第4條水平線的交點。
繪制結果如圖2-42所示。

圖2-42 繪制左視圖構造線
6.繪制左視圖
(1)單擊“默認”選項卡“繪圖”面板中的“矩形”按鈕,繪制矩形,設置矩形兩個倒角距離為2。
(2)在命令行提示“指定第一個角點或[倒角(C)/標高(E)/圓角(F)/厚度(T)/寬度(W)]:”后輸入“C”。
(3)在命令行提示“指定矩形的第一個倒角距離<0.0000>:”后輸入“2”。
(4)在命令行提示“指定矩形的第二個倒角距離<2.0000>:”后按Enter鍵。
(5)在命令行提示“指定第一個角點或[倒角(C)/標高(E)/圓角(F)/厚度(T)寬度(W)]:”后按構造線確定位置指定一個角點。
(6)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另一個角點或[面積(A)/尺寸(D)/旋轉(R)]:”后按構造線確定位置指定另一個角點。繪制結果如圖2-43所示。

圖2-43 繪制左視圖
7.刪除構造線
將多余構造線刪除,最終繪制結果如圖2-44所示。

圖2-44 刪除構造線
2.3.3 繪制正多邊形
正多邊形是相對復雜的一種平面圖形,人類曾經為準確找到手工繪制正多邊形的方法而長期求索。偉大數學家高斯為發現正十七邊形的繪制方法而引以為畢生的榮譽,以致他的墓碑被設計成正十七邊形。現在利用AutoCAD可以輕松地繪制任意邊的正多邊形。繪制正多邊形,主要有如下3種方法:
在命令行中輸入“POLYGON”或“POL”命令。
選擇菜單欄中的“繪圖”→“多邊形”命令。
單擊“繪圖”工具欄中的
按鈕。
執行上述操作后,根據系統提示指定多邊形的邊數和中心點,之后指定是內接于圓或外切于圓,并輸入外接圓或內切圓的半徑。在執行正多邊形命令的過程中,命令行提示中各選項的含義如下。
邊(E):選擇該選項,則只要指定多邊形的一條邊,系統就會按逆時針方向創建該正多邊形,如圖2-45(a)所示。

圖2-45 繪制正多邊形
內接于圓(I):選擇該選項,繪制的多邊形內接于圓,如圖2-45(b)所示。
外切于圓(C):選擇該選項,繪制的多邊形外切于圓,如圖2-45(c)所示。
2.3.4 實戰—卡通造型
用所學的二維繪圖命令繪制卡通造型,流程圖如圖2-46所示。

圖2-46 卡通造型繪制流程圖
操作步驟如下:( :光盤\配套視頻\第2章\卡通造型.avi)
1.繪制左邊小圓及圓環
(1)單擊“默認”選項卡“繪圖”面板中的“圓”按鈕,以(230,210)為圓心,30為半徑繪制圓。
(2)在命令行中輸入“DONUT”命令。
(3)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圓環的內徑<10.0000>:”后輸入“5”。
(4)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圓環的外徑<10.0000>:”后輸入“15”。
(5)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圓環的中心點或<退出>:”后輸入“230,210”,結果如圖2-47所示。

圖2-47 繪制圓及圓環
2.繪制矩形
單擊“默認”選項卡“繪圖”面板中的“矩形”按鈕,分別以(200,122)和(420,88)為兩角點繪制矩形,如圖2-48所示。

圖2-48 繪制矩形
3.繪制右邊大圓、小橢圓和正六邊形
(1)單擊“默認”選項卡“繪圖”面板中的“圓”按鈕,利用“相切、相切、半徑(T)”方式繪制圓。以如圖2-48所示的在1點附近選取的小圓上的點為第一個切點,以如圖2-48所示的在2點附近選取的矩形上的點為第二個切點,半徑為70,繪制的圓如圖2-49所示。

圖2-49 繪制半徑為70的圓
(2)單擊“默認”選項卡“繪圖”面板中的“橢圓”按鈕,繪制橢圓。
(3)在命令行提示“指定橢圓的軸端點或[圓弧(A)/中心點(C)]:”后輸入“C”。
(4)在命令行提示“指定橢圓的中心點:”后輸入“330,222”。
(5)在命令行提示“指定軸的端點:”后輸入“360,222”。
(6)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另一條半軸長度或 [旋轉(R)]:”后輸入“20”,結果如圖2-50所示。

圖2-50 繪制橢圓
(7)單擊“默認”選項卡“繪圖”面板中的“多邊形”按鈕,繪制正多邊形。
(8)在命令行提示“輸入側面數<4>:”后輸入“6”。
(9)在命令行提示“指定正多邊形的中心點或[邊(E)]:”后輸入“330,165”。
(10)在命令行提示“輸入選項[內接于圓(I)/外切于圓(C)] <I>:”后按Enter鍵。
(11)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圓的半徑:”后輸入“30”,結果如圖2-51所示。

圖2-51 繪制正六邊形
4.繪制左邊折線
單擊“默認”選項卡“繪圖”面板中的“直線”按鈕,繪制左邊折線,端點為(202,221)、(@30<-150)和(@30<-20),結果如圖2-52所示。

圖2-52 繪制左邊折線
5.繪制圓弧
(1)單擊“默認”選項卡“繪圖”面板中的“圓弧”按鈕,繪制圓弧。
(2)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圓弧的起點或[圓心(C)]:”后輸入“200,122”。
(3)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圓弧的第二點或[圓心(C)/端點(E)]:”后輸入“E”。
(4)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圓弧的端點:”后輸入“210,188”。
(5)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圓弧的中心點(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或[角度(A)/方向(D)/半徑(R)]:”后輸入“R”。
(6)在命令行提示“指定圓弧的半徑(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后輸入“45”,結果如圖2-53所示。

圖2-53 繪制圓弧
6.繪制右邊折線
單擊“默認”選項卡“繪圖”面板中的“直線”按鈕,繪制右邊折線,端點為(420,122),(@68<90)和(@23<180),結果如圖2-54所示。

圖2-54 繪制右邊折線
- Irrlicht 1.7 Realtime 3D Engine Beginner's Guide
- AutoCAD 2020中文版從入門到精通(標準版)
- AIGC輔助數據分析與挖掘:基于ChatGPT的方法與實踐
- 中文版AutoCAD基礎培訓教程
- 音樂日記:Logic Pro X場景x風格編曲實用教程
- ANSYS 15.0有限元分析自學手冊
- Android User Interface Development: Beginner's Guide
- After Effects影視特效立體化教程:After Effects 2021(微課版)
- Maya 2020基礎教材
- Vivado從此開始(進階篇)
- 深入理解OpenCV:實用計算機視覺項目解析(原書第3版)
- Power Query從入門到精通
- Building Websites with PHP/Nuke
- 短視頻剪輯基礎與實戰應用(剪映電腦版)
- 3ds Max 印象 影視粒子特效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