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培訓叢書:肝病指南與臨床實踐
- 李海
- 1297字
- 2020-11-28 22:35:37
8.治療的監測
治療監測包括療效、安全性和不良反應的監測。
8.1 療效的監測
● 治療過程中和治療結束后應使用檢測下限≤15U/ml的實時PCR法監測HCV RNA水平。
● 使用P/R+SOF三聯治療12周的患者,應于基線、治療4周及12周(治療結束)和治療結束后12周或24周檢測HCV RNA。
● 使用P/R+SMV(12周+12或36周的P/R)三聯治療的患者,應于基線、4周、12周、24周(初治或此前反跳的患者的治療終點)、48周(既往部分應答和無應答的患者的治療終點)以及治療結束后12周和24周時進行HCV RNA測定。
● 接受無干擾素方案治療的患者,應于基線,治療2周(評估其依從性)、4周、12周或24周(分別為治療12周或24周的治療終點),治療結束后的12周或24周進行HCV RNA檢測。
8.2 停藥規則
無效停藥規則僅適用于P/R+SMV三聯治療的方案。
● P/R+SMV三聯治療如果治療4周、12周或24周時HCV RNA≥25U/ml,應停止治療。
● 應考慮立即轉換為無蛋白酶抑制劑的其他含DAA的有干擾素方案或無干擾素方案。
● 其他治療方案無停藥規則。
8.3 治療安全性的監測
● 接受干擾素-α和利巴韋林治療的患者應于每次就診時評估其臨床不良反應,血液學方面的不良反應應于治療2周、4周以及間隔4~8周評估一次。
● 接受SOF治療的患者應常規接受腎功能檢查。
● 皮疹和不伴有ALT升高的間接膽紅素升高可見于使用SMV的患者。
● VIEKIRA PAK使用過程中罕見有間接膽紅素升高者。
● 輕、中度甚至重度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SMV、SOF和LDV或DCV不需要調整劑量。當eGFR <30ml/(min?1.73m2)時,SOF的合適劑量尚沒有確定。
● 輕、中度或重度(Child-Pugh C)肝功能損害的患者使用SOF加LDV或DCV時劑量不需要調整。
● VIEKIRA PAK在嚴重肝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已觀察到存在較高風險,其在此類患者中的安全性尚需進一步研究。
8.4 藥物間相互作用的監測
● 對并發癥給予合并用藥的療效和毒性以及潛在的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應在治療過程中進行監測。
● 在可能的情況下,對相互有影響的聯合治療用藥應更換為潛在相互作用較小的其他藥物。
8.5 提高治療依從性的措施
● 應向HCV感染者說明依從性對獲得SVR的重要性。
● 對于社會經濟條件不佳和移民患者,應該給予社會支持服務。
● 對注射吸毒者,應強制性進入戒毒。
● 應對基于點對點的支持進行評估,以作為提高HCV臨床管理的方法。
● 抗病毒治療期間應勸告患者戒酒。
● 對于活動性吸毒的患者也可以考慮為其提供HCV治療。
8.6 獲得SVR的患者的治療后隨訪
● 非肝硬化患者應于治療后48周檢測ALT和HCV RNA。
● 對于獲得SVR的肝硬化的患者也可以包括晚期肝纖維化(F3)的患者,應每6個月進行一次超聲檢查以監測HCC的發生。
● 盡管對于低風險的患者獲得SVR后發生靜脈曲張出血的指征很少(除非存在其他導致肝持續存在和持續存在的其他損害因素),對于門靜脈高壓和靜脈曲張的患者應執行相應的管理指南。
● 應向繼續存在高危行為者解釋再感染的風險,使其主動改變其危險行為。
● 對于注射吸毒的患者和男男性行為的高危患者應通過每年HCV RNA評估監測HCV的再感染。
8.7 非持續病毒學應答者的再治療
● 對先前接受P/R治療未能獲得SVR的患者的再治療參見表2-2-6。
● 對先前接受一種或數種DAAs和RBV抗病毒治療未能獲得SVR的HCV單感或HCV/HIV合并感染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再治療建議見表2-2-7。
表2-2-7 對先前接受一種或數種DAAs和RBV抗病毒治療未能獲得SVR的HCV單感或HCV/HIV合并感染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再治療的建議

續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