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強制抽血與保護性約束

(一)問題

實踐中,公安機關在辦理酒后駕車案件過程中,對于如何妥善適用行政強制措施存在爭議。這些爭議問題包括:對酒后行為失控或者拒絕配合抽血檢驗的嫌疑人,是否可以強制實施抽血?如何實施?對醉酒人如何妥善地采取保護性約束措施?期間如何保護當事人的人身安全?等等。對于這些問題,需要進一步的明確。

(二)《醉駕司法解釋》出臺前實踐中的處理方式

1.強制抽血

在當事人拒絕抽血檢驗的情況下,有的地方層面的法規范規定可以進行強制抽血。例如,2011年5月內蒙古自治區公安廳發布的《內蒙古自治區醉酒駕駛機動車犯罪行為查處程序規定(試行)》第18條規定,對酒后行為失控或者拒絕配合抽血檢驗的,可以使用約束帶或者警繩等約束性警械進行強制檢驗。

2.保護性約束措施

《道路交通安全法》(2011年修訂)第91條規定,醉酒駕駛機動車或者營運機動車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約束至酒醒。《治安管理處罰法》(2012年修訂)第15條規定,醉酒的人在醉酒狀態中,對本人有危險或者對他人的人身、財產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脅的,應當對其采取保護性措施約束至酒醒。公安部發布的《公安機關辦理醉酒駕駛刑事案件程序規定(試行)》(2011年)第13條作了進一步規定:“對行為舉止失控的醉酒當事人,可以使用約束帶或警繩,但是不得使用手銬、腳鐐等警械。約束過程中,應當注意監護。確認醉酒當事人酒醒后,應當立即解除約束,并進行詢問查證。約束時間不計算在詢問查證時間內。”

《內蒙古自治區醉酒駕駛機動車犯罪行為查處程序規定(試行)》第15條第4項規定:“酒后駕駛人對本人有危險或者對他人的人身、財產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脅的,可以使用約束帶或者警繩等進行約束,但是不得使用手銬、腳鐐等警械。約束過程中,應當指派民警全程監護,同時立即通過其隨行人員、隨身攜帶的證件等相關線索,查明其身份,通知其家人或監護人到場協助看護。確認駕駛人酒醒后應當立即解除約束。對有高血壓、心臟病等病史的駕駛人應重點看護,發現有病癥反應的立即送往醫院進行診治或撥打120急救電話實施救治。”2011年11月發布的《河北省公安廳辦理醉酒駕駛機動車刑事案件若干規定(試行)》第11條規定,約束過程中,應當由二名以上民警監護,應使用運行良好的錄像設備和報警設備。

(三)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做法

1.抽取血液檢測樣本的條件

由于涉及對駕駛人人身的直接侵害,域外立法一般對抽血較為審慎。例如,英國1988年《道路交通法》第11條第4款規定,進行血液酒精含量檢驗的樣本,只有在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才能獲取。

在我國臺灣地區,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2015年修訂)第35條第5項的規定,只有在交通肇事案件中,機動車駕駛人拒絕接受酒精濃度檢測的,交通勤務警察或依法令執行交通稽查任務人員才能夠將其強制移由受委托醫療或檢驗機構對其實施血液采樣與測試檢定。如果沒有發生交通肇事,機動車駕駛人拒絕進行酒精濃度檢測的,執法人員無權強制提取血液。

2.約束性措施

在英國,根據1988年《道路交通法》第10條的規定,在對駕駛人提取完呼氣、血液或者尿液樣本之后,如果警察認為將其釋放后仍可能再次駕車并構成酒后駕駛行為的,可以在警察局對其實施人身管束(detention)。但是,即使當事人的酒精含量超過了法定值,如果其不可能再實施駕車行為的,就不能對其施加人身管束。實踐中,當事人如果有朋友、親戚或者出租車司機護送其回家,而將汽車停留在警察局,則不得對其施加管束。〔56〕 See L.P.Dobbs & M.Lucraft, Road Traffic Law and Practice.London:Sweet& Maxwell,1994, p.74.6〕

(四)《醉駕司法解釋》并未對強制抽血與約束性保護問題作出規定

由于《醉駕司法解釋》主要定位于為公檢法三機關在辦理醉駕案件中涉及的共性問題提供司法適用指引,而強制抽血與約束性保護措施的問題,主要涉及公安機關的執法過程,因此,該司法解釋并沒有、也不宜對此作出專門的規定。鑒于在實踐中,對于這一問題尚存在著分歧,因此,需要加以進一步的明確。

(五)我們的建議及理由

1.在約束的同時可以抽血檢驗

對醉酒駕駛人進行強制抽血,實踐部門給出的理由通常是,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定》(2008年修訂)第22條將檢驗體內酒精含量明確定性為行政強制措施,其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在執法過程中,依法可以采取下列行政強制措施:……(四)檢驗體內酒精、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麻醉藥品含量……”該規章在第33條第1款第4項中同時規定,駕駛人拒絕配合酒精呼氣測試等方法測試酒精含量的,公安交管部門應當對駕駛人檢驗體內酒精含量。在實踐中,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以上述法規范為依據,對拒絕配合酒精檢測的駕駛人采取強制抽血的措施,法院在個案中也認可了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采取的此類行政強制措施的合法性。參見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13)滬二中行終字第650號行政判決書。但是,《行政強制法》頒布實施后,上述立法的合法性或許會受到質疑,因為《行政強制法》將行政強制措施的決定權限定于法律、法規,而不得無端設定。

但是,我們還是認為,對于酒后行為失控或者拒絕配合抽血檢驗的當事人,公安機關可以在對其施加約束的同時進行抽血檢驗。理由是,《道路交通安全法》(2011年修訂)第91條和《治安管理處罰法》(2012年修訂)第15條都規定了對醉酒人的約束措施。在采取約束措施的同時,進行抽血,是一種伴隨性的事實行為,其本身不具有強制性,對當事人的人身發生強制作用的實際上是約束措施。當然,如果實踐需要,未來道交法修改中也可以明確規定強制抽血檢驗。

2.規范保護性約束措施的實施

前述公安部及各省出臺的相關規定,分別從保護性約束措施的實施手段、監護、信息通告、救治、錄像等方面作出了細化規定,這對于及時規范該權力的行使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為此,在綜合以上規定的基礎上,可以通過制定執法指南,從以下幾個方面,對保護性約束措施的實施作出全面的規定:

(1)機動車駕駛人在醉酒狀態下,對本人有危險或者對他人的人身、財產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脅的,可以對其采取保護性措施約束至酒醒。對行為舉止失控的醉酒駕駛人,可以使用約束帶或警繩,但是不得使用手銬、腳鐐等警械。

(2)約束過程中,應當指派二名以上交通警察全程監護,有條件的,可以使用運行良好的錄像設備和報警設備全程監控。同時應當立即通過其隨行人員、隨身攜帶的證件等相關線索,查明其身份,通知其家人或監護人到場協助看護或者接手監管。對有高血壓、心臟病等病史的駕駛人應重點看護,發現有病癥反應的,立即送往醫院進行診治或撥打120急救電話實施救治。

(3)在機動車駕駛人酒醒之后,或者確認其對他人的人身、財產或公共安全不再具有威脅的,應當立即解除約束措施。當事人對約束措施有異議、要求說明理由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說明理由。

(4)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做好有關約束措施的記錄,載明約束措施的實施時間、是否使用警械及理由、解除約束措施的原因和時間等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沙县| 桃江县| 吴堡县| 高雄市| 邵武市| 云和县| 洮南市| 通海县| 玛多县| 辽阳市| 资兴市| 资溪县| 新营市| 昌江| 石河子市| 平阴县| 贵港市| 商城县| 封开县| 望奎县| 无为县| 吕梁市| 兴隆县| 奉贤区| 都安| 司法| 鹤壁市| 宜良县| 长宁区| 全州县| 阿克陶县| 诸暨市| 桂平市| 营口市| 文水县| 繁峙县| 若尔盖县| 沙湾县| 云林县| 扎兰屯市| 中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