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繪畫圖式與時空觀念比較
- 劉斌
- 821字
- 2021-03-12 19:41:49
3.1 西方繪畫時空圖式的視覺特點
談到西方繪畫圖式的視覺特點,似乎是不言自明,毋庸贅言的事情,但若要條理清晰地辨析一下它的來龍去脈,何以成為如此這般,卻又思緒紛紜,并非易事。好在涉及有關領域方方面面的論作甚豐,撥冗就簡,謹在此嘗試一種更為簡易的方式,或許能直接體驗一下它之所以成為其然的原委——那就是依據人們的視覺習慣,回到觀察事物的自然過程上來,諸多的繁縟即刻會變得十分簡單。
人們靜態下的觀看,大致會有這樣幾個過程:①視線所及,空間頓時擴展;②物象漸次“現身”,并遵循著一定的潛在秩序規則;③各物象材質、體量、形色特征相應辨別清晰。當然,這一過程的表述有點像放緩無數倍的慢鏡頭,或許這一過程各環節帶有共時性的可能,但大致如此。其實西方傳統繪畫所呈現的,正是這種“自然之眼”觀察時所呈現的真實景致,而滿足人們視覺真實的幾大元素,無非就是以上所述:空間體積、形色光影、質感、量感諸項,這也正是西方繪畫圖式在視覺表現上最為關注也是最為強勢的幾個方面。當然,如阿恩海姆所言,視覺不是機械錄制刺激材料,它實際上是通過創造一種與刺激材料性質相對應的一般形式結構來感知眼前的原始材料的活動,并且,它不僅具有選擇性,還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想象力,并包含某些聯想活動。況且,畫家的眼睛,是經過訓練的眼睛,各取所好,由此呈現出的風格樣式之千差萬別自不待言,西方繪畫圖式,正是基于靜態下的觀看、并由此描畫出客觀真實視象而展開的一系列創造性想象和聯想的產物,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探索實驗,逐漸發展、成熟、完善起來,最終成為一整套完整有效的形式語言結構系統,這正應和了貢布里?!跋戎谱?,后匹配”的理論,這一理論在此基本可作這樣的解釋:藝術家通過觀看喚起了無限的想象,隨之便為想象之物尋找“匹配”方式,而這個方式便是人們所創造的繪畫圖式。由此可見,在不同時空觀念下形成的不同繪畫時空樣式的華彩姿容,也就是各尋其道自然而然順理成章的事情了。下面,我們把以上歸納的三個過程分頭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