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晏子春秋□補》自序

  • 劉師培講讀書
  • 劉師培
  • 994字
  • 2019-11-21 15:54:14

《晏子春秋》元本已多訛捝,孫刻略依沈啟南本,又較元本為遜。以今考之,有佚文,(如《書鈔》二十七、三十二引《晏子春秋》有“知之者昌,不知者亡”二語,各本均捝。)有錯簡,(如第七篇“堂上生藜藿”節,當作“七年而家無積,公自治國,權輕諸侯,身弱高國,燕魯分爭,百姓惛亂”。)兼有捝,(如第二篇“明君不屈民財者”數語,合以《治要》所引,當作“明君不屈民財,不窮民力,君屈民財者”云云。第七篇“公曰勿殺”下,證以《御覽》所引,及《說苑·辨物篇》當補“而謝之”三字。卷五“夜移于晏子”,證以《說苑》,“子”下當補“家”字。又第一篇“今有之家”,“有”下捝“車百乘”三字。第八篇“善乎晏子之愿也,晏子對曰”,“也”下捝“載一愿”三字。“吾詳問子何為,對曰”,“對”下捝“晏子對”三字是也。)衍、(如第一篇“以隨百官之吏民饑餓、窮約而無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吏”當作“使”,與下對文。“之”為衍字。第五篇“此北郭子為國故死”,“此”字不可通。《呂氏春秋·士節篇》《說苑·復恩篇》均無“此”字。“此”乃“北”字訛文。又第三篇“問之里人其故”,證以《韓詩外傳》七,“之”為衍字。第六篇“而順乎神”,證以《說苑·辨物篇》,“而”為衍文是也。)誤訛(如第四篇“不以眾彊兼人之地”,證以前文“地博不兼小”,則“彊”即“疆”。第三篇“國有義勞”,證以前文“上羨獲”,“義”當作“羨”,“守則而不虧,立法儀而不犯”,證以后文“守于民財,無虧之以利”四語,“則”當作“財”。又第一篇“故曰送楚巫于東”,“曰”當作“因”。第三篇“佞不吐愚”,“吐”當作“杜”。第七篇“貪味”,“味”當作“昧”,即《左傳·文十八年》之“貪冒”是也。)之字,而盧、王、俞、黃諸家或未及審正,因以孫、徐二刻為主,旁考唐宋類書所引,兼及明刊各本,凡諸子之文與互同者,亦互相勘正,疑義奧詞,間加發正,(如第二篇“怨者滿朝”及第三篇“怨業”,各“怨”字均與“菀”同。第二篇“若其衣服節儉”,“若”當訓“善”。第六篇“近而結”,“結”當訓“詘”。又本書“傲”恒訓“輕”,“華”均“侈”義是也。)成《晏子春秋斠補》二卷。惟第二篇“謂于民”與“節于身”對言,以第三篇“民有加利”及“厚民饒下”證之,“謂”疑“譄”誤。(《說文》:譄,加也。)第四篇“君饗寡君”,誼不可通,疑“饗”為“貺”“慶”諸字假音,亦并存其說,以俟折衷。其所不知,則從缺如之例云。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宁市| 中阳县| 涿鹿县| 永清县| 昌宁县| 婺源县| 大洼县| 班戈县| 淅川县| 金坛市| 类乌齐县| 香格里拉县| 文化| 新疆| 汪清县| 江油市| 崇文区| 福清市| 沙坪坝区| 博野县| 准格尔旗| 苍梧县| 峡江县| 伊川县| 元江| 沁水县| 吴江市| 安庆市| 湘阴县| 昌邑市| 崇明县| 永吉县| 牡丹江市| 包头市| 两当县| 渭源县| 开远市| 南阳市| 高清| 陇川县| 绥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