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晏子春秋》篇目考

  • 劉師培講讀書
  • 劉師培
  • 770字
  • 2019-11-21 15:54:14

劉向《晏子敘錄》言定著八篇二百一十五章。《漢志》儒家,亦列《晏子》八篇。而《史記·管晏列傳》正義引《七略》,則云《晏子春秋》七篇。蓋誤八為七,或《七略》為《七錄》之訛。隋唐志皆七卷,蓋合雜上下二篇為一。(孫序謂合雜上下二為一,《音義》謂合兩外篇為一,說互歧。)《史記·管晏列傳》索隱云:“今其書有七十篇。”十為衍文。(張文虎《札記》引錢泰吉說。)則七篇之本,唐所通行。然唐代亦有八卷本,《意林》卷一列《晏子》八卷是也。宋代所行,一為十二卷本,即《崇文總目》《直齋書錄解題》《玉海》《通考》所載是。蓋就七篇之本,各析為二,惟兩外篇未析。孫氏星衍謂二當作四,非也。一為七卷之本,即《通志·藝文略》所載是。《崇文總目》謂八篇,今亡。《書錄解題》謂卷數不同,未知果本書。《玉海》亦以卷多為疑。蓋八篇之本,宋代已亡。元本八卷,四庫本亦八卷。《拜經樓藏書題跋記》謂后人并合,以符《漢志》之數,其說近是。明刻均七卷,蓋亦后人并合,以符《隋》《唐》志之數也。惟元本及明沈啟南本均二百十五章,與《敘錄》符。則篇目并合,各代雖殊,其殘佚之文則鮮。顧猶有疑者,《史記·管晏列傳》列越石父及御者二事,贊言“既見其著書,欲觀其行事……至其書,世多有之,是以不論,論其軼事”。則越石父及御者二事,均不載本書。今二事列于雜篇上,故管同援以疑本書。今考以上二節,雖為選注諸書所引,然實非本書之舊,王念孫《雜志》據《治要》于《問篇上》“景公問欲善齊政”章析之為二,其說是也。又考《雜篇下》“景公以晏子食不足致千金”章“景公謂晏子曰”下黃之寀本別為章,蓋所沿亦故本。故校斯書者當刪越石父、御者二章,析“問善齊政”章、“致千金”章為二,庶較元本為長。若謂無本即向本,則《敘錄》有章數無章名,且無每篇若干章之文。《崇文總目》又言八篇今亡,則元本各章目亦系校者所分,不以刪易為嫌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本溪| 临西县| 拉孜县| 若尔盖县| 拜城县| 卢湾区| 华安县| 修水县| 宁城县| 湾仔区| 陆河县| 青河县| 玉树县| 开原市| 安阳市| 阜新市| 阜平县| 河池市| 三原县| 饶平县| 兖州市| 西乌| 连城县| 金塔县| 奉贤区| 桃园市| 石楼县| 陈巴尔虎旗| 文安县| 吉安县| 濮阳县| 康保县| 沁源县| 通州市| 宜都市| 元阳县| 西乡县| 龙胜| 虹口区| 千阳县| 佛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