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風倒木 時光的見證
- 伊犁河畔
- 李凌
- 1515字
- 2019-11-28 11:37:11
看得出,這是一顆多年前的風倒木,也許十年,也許二十年。不知那一場風到底有多大,以至于剝去了它身上的樹皮,此刻,它赤身裸體。它安靜地躺在那里,身旁的小草綠了又黃,黃了又綠。幸運是它并沒有被大卡車運進城里,成為城市的某個用具。
這棵倒下的干枯的樹,其實和這里站著的樹沒有什么兩樣,每天都要吸入二氧化碳,吐出新鮮的氧氣。迎接每天的山頂的第一縷陽光,盡情享受陽光帶來的舒適,共同和身旁的小草一起,迎接偶爾的雨洗滌身上的塵土。當身體長了蟲子的時候,自然界最好的醫生啄木鳥也會像對待其他樹木一樣,在它身上動一些不大不小的手術,那“咕咕”敲打身體的聲音,就像聽診器探聽到了蟲子在體內蠕動的確切位置,又像一劑溫暖的麻醉劑,不用擔心它會出現醫療事故。特別感動的是那些小草、小花,由于這棵風倒木不能翻身,它們就彎彎曲曲地貼著它的身體鉆出來,后來竟然成了樹身的保護體,有小草、小花的圍裹,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還有那些蜻蜓、蝴蝶,在草叢中游戲夠了,總會停泊在風倒木的身上,斂翅而眠。遺憾的是,那群在風倒木枝丫上做窩的小鳥,由于缺乏安全感而在多年以前搬走了。這里偶爾會走過一只走散的牛兒,或者一只驚慌失措的梅花鹿,這些動靜會讓躺在這里的風倒木心里產生一絲不安。
因為,它時常看到自己的那些高大的兄弟姐妹被一群人,無緣無故地用鋸子鋸了,或者大斧頭砍了,然后就運走了。但它是一棵不能說話的樹,即使說話也沒有用處,不但擋不住那群人的手腳,并且自己也會同樣成為他們刀斧下的冤魂。
這棵已經沒有了肉身的枯樹,就這樣躺在那里,而它的靈魂還在這座山上,和這里的一切融為一體。
它親眼看見了幾十年以來,松林里的樹少了很多。看著眼前的一個個樹樁,心里空空的。
它感覺到了。這幾年砍樹的人少了,但是上山的人卻逐年增多了。這些人顯然已經發現它,他們手里拿著能夠閃光的東西,有的人騎在它的身上擺著各種姿勢,閃光燈不斷閃爍,坐在它身上擺姿勢的人就心滿意足,還有一個人,從那些照相的人手中收走一些花花綠綠的紙張,有時候,為了這一張紙,他們會吵架,吵架,當然就會說到它,一棵風倒木。然后呢,他們折斷它的枝丫在旁邊開始燒烤,還有的人竟然在樹身上亂刻亂畫,這些人的手法比啄木鳥在身上動手術不打麻藥還疼!他們臨走時,一名游客說:“這錢花得值!”原來,這棵曾經寧靜地躺在這里的風倒木,已經成了人們賺錢的工具。
來的人多了,它的身體又長蟲了,啄木鳥醫生卻不知去向。想了很長時間,才回憶起不久前的槍聲,槍聲與啄木鳥有關,因為槍聲過后,有啄木鳥的慘叫聲傳來……
幸運的是,這棵風倒木還躺在這里,和其他樹木一起,接受陽光雨露,也接受狂風暴雨,但無論經歷什么,它還是一棵風倒木。風倒木沒有走出大山,或許,也是不幸中的萬幸。
如果把森林比喻成一部天書,那么那些被人們砍去樹木留下的樹樁就是其中的某一張書頁。
我喜歡這種砍去樹木的地方,陽光照在這些地方,野草長得越發濃密茂盛,和草原的牧草一樣,可以將人淹沒其中,使得松樹的種子一時半會兒竟然找不到落腳的地方。由于不遠處有一條小溪,溪水在這里歇腳,在一片洼地產生了小小的沼澤,沼澤上長滿鮮綠的苔蘚,青翠欲滴,有些稍微干燥的地方,苔蘚上有些紅色或白色的小點,就像星星綴在翠綠的地毯上。那些被砍伐的樹的樹樁,樹根并沒有死去,幼芽從樹樁周身萌發而出,有的已經長到了半米高。它們的勃勃生機愉悅著人的心情。
那些被砍去的樹留下的樹樁,就像是美麗的開在綠草上的花朵。四周無數的花兒如火如荼,各種野蘑菇和蕨草、苔蘚在一個雨后迅速彌補了樹木留下的巨大的空虛。一些藤蔓植物繞過樹樁頂部,從另一端垂掛下來,那些細嫩小巧的藤莖上,掛著紅艷艷的果子。
這些森林打開的書頁,被新的生命填滿,掛滿了詩情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