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自首
- 法律碩士聯考常考重難點專題講解(非法學與法學通用)
- 白文橋
- 9872字
- 2019-11-19 10:24:22
※【重點難點】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為,或者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為。自首分為一般自首和特別自首(余罪自首、準自首)兩種。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行為。特別自首是指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為。
例11-1(多選):下列選項中,屬于量刑制度的有( )。
A.累犯
B.自首
C.緩刑
D.假釋
【講解】量刑制度包括累犯、自首、立功、數罪并罰、緩刑等。刑罰執行制度包括減刑和假釋。
【答案】ABC
※【重點難點】一般自首的成立條件包括自動投案和如實供述自己罪行兩個條件。自動投案,即在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機關發覺,或者雖然被發覺,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訊問、未被采取強制措施時,主動、直接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接受審查與裁判的行為。自動投案須犯罪嫌疑人自動將自己置于“司法機關”控制之下:(1)自動投案的實質是犯罪嫌疑人將自己置于或最終置于公安、檢察、審判機關的合法控制下,接受司法機關的審查與裁判。犯罪嫌疑人向公安、檢察、審判機關等司法機關投案,才是自動投案,但犯罪嫌疑人向其所在單位、城鄉基層組織或者其他有關負責人員投案的,也應視為自動投案。按照司法解釋的規定,犯罪嫌疑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視為自動投案:①犯罪后主動報案,雖未表明自己是作案人,但沒有逃離現場,在司法機關詢問時交代自己罪行的。②明知他人報案而在現場等待,抓捕時無拒捕行為,供認犯罪事實的。③在司法機關未確定犯罪嫌疑人,尚在一般性排查詢問時主動交代自己罪行的。④因特定違法行為被采取行政拘留、司法拘留、強制隔離戒毒等行政、司法強制措施期間,主動向執行機關交代尚未被掌握的犯罪行為的。⑤其他符合自首的立法宗旨,應當視為自動投案的情形。此外,交通肇事后保護現場、搶救傷者,并向公安機關報告的,以及交通肇事逃逸后又自動投案的,均應認定為自動投案。(2)犯罪嫌疑人先投案交代罪行,后又潛逃的,不能認為是自動投案,但潛逃后又投案并不再潛逃的,仍應認定為自動投案;以不署名或化名將非法所得寄給司法機關或報刊、雜志社的,也不是自動投案,但犯罪嫌疑人后來向司法機關投案,并如實供述所犯罪行的,不影響自首的成立。(3)自動投案,一般應是犯罪人直接向上述有關機關投案,但犯罪人因病、因傷或者為了減輕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為投案,或者先以信電投案的,也應視為自動投案。
例11-2(多選):下列選項中,應認定為行為人“自動投案”的是( )。
A.甲在交通肇事后并沒有逃離現場,在交警盤問時交代自己就是肇事司機
B.乙將人打成重傷后,明知路人在打手機報警,但仍在現場等待,在司法人員抓捕時也沒有拒捕行為,而且對傷人事實供認不諱
C.丙在強制隔離戒毒期間,主動向戒毒所交代走私、販賣毒品的事實
D.丁在交通肇事后保護現場、搶救傷者,并向公安機關報告
【講解】A項表述中,犯罪后主動報案,雖未表明自己是作案人,但沒有逃離現場,在司法機關詢問時交代自己罪行的,視為自動投案。B項表述中,明知他人報案而在現場等待,抓捕時無拒捕行為,供認犯罪事實的,視為自動投案。C項表述中,因特定違法行為被采取行政拘留、司法拘留、強制隔離戒毒等行政、司法強制措施期間,主動向執行機關交代尚未被掌握的犯罪行為的,視為自動投案。D項表述中,交通肇事后保護現場、搶救傷者,并向公安機關報告的,以及交通肇事逃逸后又自動投案的,應認定為自動投案。
【答案】ABCD
例11-3(多選):下列選項中,應當認定為“自動投案”的是( )。
A.甲犯盜竊罪后投案,交代了自己盜竊罪行,后潛逃
B.乙以化名方式將其受賄所得寄給當地檢察機關
C.丙向其所在單位投案,交代其侵占單位資金的犯罪事實
D.丁犯詐騙罪,因病委托其好朋友代為到公安機關投案
【講解】A項表述中,犯罪嫌疑人先投案交代罪行,后又潛逃的,不能認為是自動投案,但潛逃后又投案并不再潛逃的,仍應認定為自動投案。B項表述中,以不署名或化名將非法所得寄給司法機關或報刊、雜志社的,不是自動投案,但犯罪嫌疑人后來向司法機關投案,并如實供述所犯罪行的,不影響自首的成立。C項表述中,犯罪嫌疑人向公安、檢察、審判機關等司法機關投案,才是自動投案,但犯罪嫌疑人向其所在單位、城鄉基層組織或者其他有關負責人員投案的,也應視為自動投案。D項表述中,自動投案,一般應是犯罪人直接向上述有關機關投案,但犯罪人因病、因傷或者為了減輕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為投案,或者先以信電投案的,也應視為自動投案。
【答案】CD
※【重點難點】自動投案應當是在“尚未歸案之前投案”,如果是歸案后,就談不上是自動投案。下列情形屬于尚未歸案之前投案,應當認定為自動投案:(1)在犯罪事實未被發覺時投案;(2)在犯罪事實雖被發覺,但沒查清犯罪嫌疑人的時候投案;(3)犯罪事實和犯罪嫌疑人都被發覺,但犯罪嫌疑人未受到訊問、未被采取強制措施、未被群眾扭送時投案;(4)犯罪后逃跑,在通緝、追捕的過程中投案;(5)經查實犯罪人確已準備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司法機關捕獲的,也應視為投案。需要注意的是,被采取強制措施后逃跑然后再“投案”,相對于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而言,不能認定為自動投案,但對新犯之罪仍能成立自動投案。
例11-4(單選):甲因犯盜竊罪被逮捕,脫逃后在外地搶劫了一家銀行,后向司法機關投案,如實供述搶劫事實。關于本案,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甲僅就盜竊罪成立自動投案
B.甲僅就搶劫罪成立自動投案
C.甲可就搶劫罪和盜竊罪成立自動投案
D.甲就搶劫罪和盜竊罪都不成立自動投案
【講解】甲犯盜竊罪被逮捕,逃往外地后又犯搶劫罪,然后向司法機關投案,如實供述搶劫事實的,只成立搶劫罪的自動投案,不成立盜竊罪的自動投案。
【答案】B
※【重點難點】自動投案應是犯罪嫌疑人基于自己的意志積極主動地投案。但是,在罪行尚未被司法機關發覺,僅因形跡可疑,被有關組織或者司法機關盤問、教育后,主動交代自己的罪行的,也應認定為自動投案(如果有關部門、司法機關在其身上、隨身攜帶的物品、駕乘的交通工具等處發現與犯罪有關的物品,導致行為人的交代對確定犯罪嫌疑人不具有實際意義的,不能認定為自動投案);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動,而是經親友規勸、陪同投案的,應視為自動投案;公安、檢察機關通知犯罪嫌疑人的親友,或者親友主動報案后,將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同樣視為自動投案。但是,犯罪嫌疑人被親友采用捆綁等手段送到司法機關,或者在親友帶領偵查人員前來抓捕時無拒捕行為,并如實供認犯罪事實的,不能認定為自動投案。
例11-5(單選):下列選項中,屬于“自動投案”的是( )。
A.甲經親友規勸,在親友的陪同下向司法機關投案
B.乙因犯詐騙罪而被父親捆綁到公安機關
C.丙在家中被偵查人員捕獲,但丙沒有拒捕行為
D.丁犯搶劫罪,其母為此將其迷昏后送交公安機關
【講解】A項表述中,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動,而是經親友規勸、陪同投案的,應視為自動投案。B、D項表述中,犯罪嫌疑人被親友采用捆綁等手段送到司法機關,不能視為自動投案,因為并不具有自動性。C項表述中,在親友帶領偵查人員前來抓捕時無拒捕行為,并如實供認犯罪事實的,不能認定為自動投案。
【答案】A
※【重點難點】自首成立的第一個條件是自動投案,第二個條件是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是指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后,如實供述自己實施并應由本人承擔刑事責任的罪行。關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根據司法解釋的規定,應作如下理解:(1)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除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實外,還應包括姓名、年齡、職業、住址、前科等情況。犯罪嫌疑人供述的身份與真實情況雖有差別,但不影響定罪量刑的,應當認定為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后隱瞞自己的真實身份等情況,影響對其定罪量刑的,不能認定為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2)投案人所供述的犯罪,既可以是投案人單獨實施的,也可以是與他人共同實施的;既可以是一罪,也可以是數罪。(3)如果犯罪人在供述犯罪的過程中推諉責任,保全自己,意圖逃避制裁;大包大攬,庇護同伙,意圖包攬罪責;歪曲罪質,隱瞞情節,企圖蒙混過關;掩蓋真相,避重就輕,試圖減輕罪責,等等,均屬于不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不能成立自首。(4)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認定為自首,但在一審判決前又能如實供述的,應當認定為自首。犯罪人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后,為自己辯護,提出上訴,或者更正、補充某些事實的,應當允許,不能將這些行為視為沒有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5)貪污賄賂、瀆職等職務犯罪的犯罪分子,如果沒有自動投案,在辦案機關調查談話、訊問、采取調查措施或者強制措施期間,如實交代辦案機關掌握的線索所針對的事實的,不能認定為自首。但是,上述人員雖然沒有自動投案,但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自首:①犯罪分子如實交代辦案機關未掌握的罪行,與辦案機關已掌握的罪行屬于不同種罪行的;②辦案機關所掌握線索針對的犯罪事實不成立,在此范圍外犯罪分子交代同種罪行的。
例11-6(單選):下列選項中,應當認定為“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構成自首的是( )。
A.甲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
B.乙(受委托經營管理國有財產的人員)因涉嫌貪污而自動投案后,隱瞞了自己的真實身份
C.丙(國家工作人員)并沒有自動投案,但在辦案機關對其挪用公款案采取調查措施時,如實交代了辦案機關尚未掌握的受賄罪行
D.丁在供述犯罪的過程中歪曲罪質,隱瞞情節,企圖蒙混過關
【講解】A項表述中,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認定為自首,但在一審判決前又能如實供述的,應當認定為自首。B項表述中,犯罪嫌疑人供述的身份與真實情況雖有差別,但不影響定罪量刑的,應當認定為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后隱瞞自己的真實身份等情況,影響對其定罪量刑的,不能認定為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據此,乙作為受委托經營管理國有財產的人員,可以成為貪污罪的犯罪主體,但乙隱瞞這一真實身份,對認定為貪污罪會產生影響,因而不能認定為如實供述自己罪行。C項表述中,對于貪污賄賂、瀆職等職務犯罪的犯罪分子,如實交代辦案機關未掌握的罪行,與辦案機關已掌握的罪行屬于不同種罪行的,應當認定為自首。據此,辦案機關掌握的是挪用公款事實,但丙如實交代了辦案機關尚未掌握的受賄事實,該受賄事實與辦案機關掌握的挪用公款事實并非同種罪行,應認定為如實供述自己罪行,構成自首。D項表述中,如果犯罪人在供述犯罪的過程中推諉責任,保全自己,意圖逃避制裁;大包大攬,庇護同伙,意圖包攬罪責;歪曲罪質,隱瞞情節,企圖蒙混過關;掩蓋真相,避重就輕,試圖減輕罪責,等等,均屬于不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不能成立自首。
【答案】C
※【重點難點】特別自首是指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為。特別自首的成立條件有:(1)成立特別自首的主體必須是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其中,所謂強制措施,是指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拘傳、拘留、取保候審、監視居住和逮捕。被采取行政拘留、司法拘留、強制隔離戒毒等剝奪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期間,主動向執行機關交代尚未被掌握的其他犯罪行為的,也屬于“強制措施”,成立特別自首。所謂“正在服刑的罪犯”,是指已經人民法院判決、正在執行所判刑罰的罪犯。上述三種人以外的犯罪分子,不能成立特別自首。(2)必須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這是成立特別自首的關鍵性條件。對于該要件,應當從3個方面予以把握:①認定該條件的兩個要素。這個條件需要具備如下兩個要素:首先,行為人必須如實供述本人罪行;其次,所供述的罪行必須尚未被司法機關掌握(如果交代司法機關已經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是坦白,而不是特別自首)。②已掌握和未掌握的判斷。已經實際掌握罪行的,就是已掌握;尚未實際掌握罪行的,就是未掌握。司法機關發布通緝令,本人其他罪行不在通緝令發布范圍內的,應認定為還未掌握,在通緝令發布范圍內的,應視為已掌握;如果該罪行已錄入全國公安信息網絡在逃人員信息數據庫,應視為已掌握。如果該罪行未被通緝、也未錄入全國公安系統信息網絡在逃人員信息數據庫,應以該司法機關是否已實際掌握該罪行為標準。③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認定。司法解釋的態度是: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罪行,與司法機關已掌握的或者判決確定的罪行屬于不同種罪行的,以自首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采取強制措施期間如實供述本人的其他罪行,該罪行與司法機關已掌握的罪行屬同種罪行還是不同種罪行,一般應以罪名區分(是否屬于同一犯罪構成)。雖然如實供述的其他罪行的罪名與司法機關已掌握的罪名不同,但如實供述的其他犯罪與司法機關已掌握的罪名屬于選擇性罪名(例如,非法制造、買賣、運輸、郵寄、儲存槍支、彈藥、爆炸物罪或者窩藏、包庇罪;以及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偽造信用卡并使用的,或者使用作廢的信用卡而構成信用卡詐騙罪的),或者在法律、事實上密切關聯,如因受賄被采取強制措施后,又交代因受賄為他人謀取利益行為,構成濫用職權罪的,應認定為同種罪行。
例11-7(單選):甲因詐騙罪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在被采取強制措施期間,甲如實交代了三年前強奸罪的犯罪事實。甲的行為成立( )。
A.一般自首
B.特別自首
C.坦白
D.立功
【講解】A、B項表述中,甲被采取強制措施期間交代強奸罪的犯罪事實,與司法機關已經掌握的詐騙事實屬于不同種罪行,構成特別自首。一般自首與特別自首最實質區別是:特別自首所供述的罪行與司法機關所掌握的罪行屬于不同種罪行;而一般自首則是犯罪嫌疑人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犯罪事實。C、D項表述中,甲的行為不構成坦白和立功,關于自首和坦白、立功等的區別見后述內容。
【答案】B
例11-8(單選):甲因非法制造槍支而被依法逮捕,在被采取強制措施期間,甲主動交代了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運輸爆炸物的犯罪事實。甲的行為構成( )。
A.一般自首
B.特別自首
C.坦白
D.立功
【講解】A項表述中,甲已被司法機關控制,不成立一般自首。B、C、D項表述中,司法機關已經掌握的甲的犯罪事實為非法制造槍支,甲被采取強制措施后如實供述運輸爆炸物的犯罪事實,該事實并沒有超出非法制造、買賣、運輸、郵寄、儲存槍支、彈藥、爆炸物罪的同一犯罪構成,不成立特別自首,應當認定為坦白。
【答案】C
例11-9(單選):下列選項中,構成特別自首的有( )。
A.甲拐賣1名兒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
B.乙使用偽造的信用卡實施詐騙而被逮捕,在被羈押期間,乙還如實交代了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冒用他人信用卡進行詐騙的犯罪事實
C.丙因盜竊罪被司法機關逮捕后,在羈押期間如實供述了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盜竊槍支的犯罪事實
D.丁對司法機關指控作偽證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講解】A項表述中,甲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是一般自首,而非特別自首。針對B項表述,《刑法》第196條規定,下列情形構成信用卡詐騙罪:(1)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的;(2)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3)冒用他人信用卡的;(4)惡意透支的。據此,無論是使用偽造的信用卡進行信用卡詐騙,還是冒用他人信用卡進行詐騙,都沒有超出信用卡詐騙罪的同一犯罪構成,因而屬于同種罪行。而構成特別自首,犯罪嫌疑人交代的必須是“不同種罪行”,因而不構成特別自首,但可以成立坦白。C項表述中,盜竊罪和盜竊槍支罪分屬不同的犯罪構成,構成特別自首。D項表述中,并非特別自首,而是坦白。
【答案】C
※【重點難點】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除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還應當供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則應當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實。否則,不能成立自首。特別要注意的是,犯罪人出于掩護其他共犯人的目的,有預謀地投案包攬共同犯罪的全部責任的,不能視為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
例11-10(單選):甲參與共同盜竊后,因分贓太少、得知舉報后有獎便主動投案,供述了其參與盜竊的具體情況和同案犯。甲的行為構成( )。
A.一般自首
B.特別自首
C.立功
D.坦白
【講解】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除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還應當供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則應當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實。否則,不能成立自首。本案中,甲如實供述罪行,并供出同案犯,構成自首。符合一般自首條件的,屬于一般自首;符合特別自首條件的,屬于特別自首。因甲系歸案前主動投案,屬于一般自首。
【答案】A
※【重點難點】坦白是指犯罪分子被動歸案之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并接受國家司法機關審查和裁判的行為。一般自首與坦白的關鍵區別在于是否自動投案,一般自首是犯罪人主動投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坦白是被動歸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準自首與坦白的關鍵區別在于是否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是準自首;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已經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是坦白。對于坦白,根據《刑法》第67條第3款規定,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發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例11-11(單選):甲因犯綁架罪被逮捕,甲歸案后如實供述人質的所在地點,使人質得以獲救。甲的行為構成( )。
A.一般自首
B.特別自首
C.立功
D.坦白
【講解】甲因犯綁架罪“被動”歸案,這意味著司法機關已經掌握其涉嫌綁架的犯罪事實,甲歸案后如實供述人質的所在地點,也就是如實供述了司法機關已經掌握的本人的罪行,構成坦白。
【答案】D
例11-12(多選):下列選項中,構成坦白的有( )。
A.甲因涉嫌爆炸罪被逮捕,甲歸案后如實供述爆炸物的安放地點,使司法機關解除了爆炸裝置,避免了特別嚴重后果的發生
B.乙因貪污被采取司法強制措施后,乙在提起公訴前出于真誠悔悟而積極退贓,從而減少了損害結果的發生
C.丙因受賄被采取強制措施后,又交代因受賄為他人謀取利益行為,構成濫用職權罪的
D.丁醉酒駕車,將一正常行走的行人撞成重傷后,打電話向交警部門報告,等待交警前來調查,并如實供述
【講解】A項表述中,甲被動歸案,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已經掌握涉嫌爆炸的其他犯罪事實,構成坦白。針對B項表述,《刑法》第383條第3款規定,犯貪污罪,在提起公訴前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真誠悔罪、積極退贓,避免、減少損害結果的發生,有第(1)項規定情形的,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有第(2)項、第(3)項規定情形的,可以從輕處罰。本書認為,上述條款雖然可對貪污罪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除了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情形外,積極退贓并非屬于坦白規定。概言之,實施經濟犯罪、財產犯罪、貪污受賄后積極退賠、退贓,不能認定為坦白。針對C項表述,根據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因受賄被采取強制措施后,又交代因受賄為他人謀取利益行為,構成濫用職權罪的,對濫用職權罪不可認定為自首。該司法解釋的規定似乎否定了“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不同種罪行構成特別自首”的原則,因此,考生可以將該司法解釋的規定認定為不構成特別自首的例外。司法解釋之所以這樣規定,是因為該司法解釋認為,供述罪名與已掌握的罪名,在法律、事實上密切關聯,也不屬于自首。類似的例子還有:張某因受賄被檢察機關逮捕,在逮捕期間,向檢察機關主動交代了此次受賄為請托人徇私舞弊不征稅款10萬元的情況。由于徇私舞弊不征稅款罪與受賄罪緊密關聯(屬于受賄的請托事項),不屬于“不同種罪行”,對其所犯的徇私舞弊不征稅款罪,不構成特別自首。既然不構成自首,還認定為屬于“同種罪行”,而且是被動歸案后“如實供述”,那么成立坦白。針對D項表述,根據相關司法解釋,交通肇事后保護現場、搶救傷者,并向公安機關報告的,以及交通肇事逃逸后又自動投案的,均應認定為自動投案。
【答案】AC
※【重點難點】《刑法》第67條第1款規定: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例11-13(案例):2018年3月16日11時許,王某與其女友管某在暫住處,因生活瑣事發生口角后,王某離開。當管某追王某至本市飼料公司西門外時,二人再次發生爭執。王某用手猛掐管某的頸部,并用腳踢管某的頭部,致管某窒息、顱腦損傷并急性創傷失血性休克死亡。王某作案后,打電話給其姐夫許某到市里城北小樹林找他。16日下午4點多,許某及王某的父親、哥哥等人在市里城北小樹林北側山坡上找到因自殺昏迷的王某。17日,王某的父親到公安機關替其投案,后公安人員趕來,在王某的家中將王某查獲歸案。王某歸案后,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罪行。
結合案情回答下列問題并說明理由:
(1)王某構成何罪?
(2)王某是否符合自首條件?如何量刑?
【參考答案】(1)王某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理由:王某因瑣事故意非法剝奪管某的生命,并致其死亡,其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
(2)王某的行為符合自首的條件,對王某可以從輕處罰。理由:根據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動,而是經親友規勸、陪同投案的;公安機關通知犯罪嫌疑人的親友,或者親友主動報案后,將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應當視為自動投案。本案中,王某作案后,在自殺前通知其親友,表明其沒有潛逃的意識和行為。王某在得知其父代為投案后,也未逃跑,公安機關趕來后即將其控制。因此,王某雖然沒有親自投案,但公安機關將其抓獲與其家屬代替投案行為之間具有緊密聯系,可以視為自動投案。在投案后,王某亦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符合自首的條件。王某犯故意殺人罪,可以從輕處罰。
例題拓展
例11-14(單選):下列關于自首中“如實供述”的表述,正確的是( )。
A.甲自動投案后,如實交代了自己的殺人行為,但拒絕說明兇器藏匿地點的,不成立自首
B.乙犯有搶劫罪和強奸罪,自動投案后,僅如實供述搶劫行為,對強奸行為一直主張女方是情人,發生性關系出于對方自愿。乙的行為不具有自首情節
C.丙雖未自動投案,但公安機關所掌握線索針對的受賄事實不成立,在此范圍外丙交代受賄罪行的,不成立自首
D.丁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但在一審判決前又如實供述的,應當認定為自首
【講解】A項表述中,如實供述是指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后,如實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實”,“兇器藏匿地點”不是“犯罪事實”,因而成立自首。B項表述中,乙如實供述搶劫罪行,成立自首。針對C項表述,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職務犯罪案件認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節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條第4款第2項,犯罪分子沒有自動投案,辦案機關所掌握線索針對的犯罪事實不成立,在此范圍外犯罪分子交代同種罪行的,以自首論。D項表述中,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認定為自首;但在一審判決前又能如實供述的,應當認定為自首。這里要注意:供述的時間是“一審”,不是“二審”。
【答案】D
例11-15(案例):2016年8月3日晚,田某在A市乘坐地鐵因相互擁擠遭到平某等人毆打后,伙同賈某、梁某(均另案處理)等人持刀尋找并伺機報復平某等人。當日21時許,田某等人在超市南側發現平某,后分別持砍刀、尖刀砍、刺平某,造成平某被刺破心臟及肝臟,致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田某作案后逃匿。2016年9月18日,田某在B市被公安人員盤查時主動供述了上述犯罪事實。據公安部門出具的情況證明證實,田某首先交代假名,在審查時交代了真名,并說在A市犯過事。民警將其真名進行公安網上追逃對比時,查出田某系網上逃犯,希望田某如實交代罪行,田某遂交代了故意殺人的犯罪事實。
請分析田某的行為性質、是否有自首情節及如何處罰。
【參考答案】(1)田某因瑣事伙同賈某、梁某等人共同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致平某死亡,其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
(2)根據相關司法解釋,罪行尚未被司法機關發覺,僅因形跡可疑,被有關組織或者司法機關盤問、教育后,主動交代自己的罪行的,應當視為自動投案。本案中,田某被公安機關盤查時,公安機關并不了解田某的真實姓名,也不了解發生在A市的田某故意殺人行為,如果田某不交代真實姓名,B市公安機關無法將田某與故意殺人行為聯系在一起。因此,田某經教育主動交代真實姓名,并進而主動供述在A市的故意殺人的犯罪事實,符合自首的條件,應認定為自首。
(3)田某的行為構成自首,對田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 2017年法律碩士(法學)聯考歷年真題精解及考前5套題
- 北京師范大學考博英語歷年真題及詳解
- 文化綜合(歷史、地理、政治)考試題庫(專科類專用)
- 電子科技大學考博英語歷年真題及詳解
- 2014年在職攻讀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聯考專業綜合考試大綱
- 高考語文十年真題:考點精講與分類詳解
- 全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聯考考試指南(第十八版)
- 2016年管理類專業學位聯考綜合能力考試試題歸類解析及知識點清單:邏輯分冊
- 2020年護理學(師)考試過關必做3000題(含歷年真題)
- 2014年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英語考試綜合輔導
- 2020年考博英語核心詞匯全突破【附高清視頻講解】(中)
- MBA、MPA、MPAcc、MEM 論證有效分析:高效思維訓練與應試指導
- 2017年管理類專業學位聯考綜合能力考試試題歸類解析及知識點清單:邏輯分冊
- 2015年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英語考試綜合輔導
- 2019年成人高考高中起點升專科、本科《數學》(文科)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