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狼戰術:華為銷售團隊建設與激勵法則(華為營銷方法叢書)
- 周慶 易鳴 向升瑜
- 3565字
- 2019-12-13 19:08:07
4. 用好開放性人才資源
如今,人才資源不再像過去那樣封閉在一個部門或團隊里面,而是越來越像一個可以自由組合的盒子,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增減相應的模塊。因此,對于銷售團隊來說,除了自身團隊的人力資源,來自公司后方的支援或者合作伙伴的支援也必不可少。作為團隊管理者,要利用好這些資源,將團隊的作戰能力提升到最大。
4.1 主動呼喚炮火,獲取平臺支持
在任正非看來,一線團隊的任務就是找目標、找機會。找準目標后,迅速向后方尋求支援,及時與后方平臺溝通,明確自己的需求,主動“呼喚炮火”。也就是說,一線團隊要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樣的支援、支援力度有多大,這樣才能更好地獲取后方平臺的支持。
任正非十分推崇美軍特種部隊的作戰模式,他舉了美軍特種部隊在阿富汗的戰例。美軍在現代戰爭中展現了極強的系統后方支援能力,在作戰前線,美軍的組織功能全面、授權明確,特種部隊只需要一個通訊呼叫,空軍、炮兵的支援就跟了過來。美軍前線3人一組,分工明確,包括一名信息情報專家、一名炸彈專家、一名戰斗專家。他們互相了解一些對方的領域的知識,緊急救援、包扎等都經過強化訓練。當發現目標后,信息情報專家利用先進的衛星工具等確定敵人的集群、目標、方向、裝備等,炸彈專家配置炸彈、火力,戰斗專家計算出必要的作戰方式,他們的配合相當嫻熟,能非常快地做出應對,對敵人的目標進行打擊。
華為一線團隊的組織變革就是在學習美軍這種模式,貼近客戶,應變迅捷,發掘機會的能力敏銳,一旦發現機會,找準客戶需要的服務,就迅速通過華為后方提供的大平臺快速獲得相應的支援。
任正非指出:“我們的后方平臺實際上是一個求助系統,華為人,尤其是華為的干部要加強學習。不會使用求助系統的人,本質上還是在個人奮斗。我們要以開放、積極、主動的心態進行求助,學會調動資源,利用資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抓住轉瞬即逝的機會,迅速拿下目標。”
4.2 借用外圍資源支撐和推進業務開展
在華為,為了支撐和推進業務開展,除了后方平臺的支援,一線團隊尋求和利用周邊團隊或外圍資源幫忙的情況也不少見。在有些企業,平級的團隊之間可能存在不愿意幫忙、調不動人員的情況。但在華為,很少出現這種情況。華為內部的向心力是異常強大的,可以說,這也是華為能成長為世界級企業的原因。
在任正非看來,華為所有的部門和團隊雖然在具體的目標和方向上有所差別,但總的方向應該是向著公司的戰略目標前進的,因此,部門之間、團隊之間相互交流、互相支援、給對方提供支撐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任正非要求華為干部一定要多關注周邊部門,對上下游要有足夠的認識,并且要多和周邊部門協作,在部門之間形成合力。只有企業內部形成合力,才能將整體利益最大化。因此,維系好組織關系、加強內部協作、有效推進業務發展是一個管理者的必修課。
4.3 尋找合作伙伴,實現多贏發展
當今世界,開放共贏是大勢所趨,無論是宏觀上企業的戰略大目標,還是微觀上銷售團隊的具體目標,都離不開合作伙伴的力量。作為團隊管理者,應該積極主動尋找合作伙伴,整合雙方資源,共謀發展。
2010年,華為在北京舉行發布會,向全球發布云計算戰略及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借此機會,在發布會上,任正非闡明了華為的合作理念:“華為要走向未來,適應新時代、新世界,就要開放、合作。我們要保持‘深淘灘、低作堰’的態度,多把困難留給自己,多把利益讓給別人,團結越來越多的合作伙伴一起做事,實現互利共贏。”
華為還提出了強強聯合的“被集成組織”的概念。也就是說,不是主動去整合對手甚至吞并對手,而是成為強者的支持者、合作者,承認自己處于“守弱”的局面。在被集成組織模式下,華為不會成為合作者的競爭對手,特別是在行業領域,華為不輕易涉足對手的業務領域,雙方的合作也只限定在技術、方案和服務層面上。通過這種“被集成組織”的強強聯合,華為不僅增強了自身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提高了華為的品牌影響力,也極大地增加了合作伙伴的數量。
如今,在銷售領域,利用各自的優勢,形成資源互補,擴大雙方的影響力,與合作伙伴展開聯合攻勢也是常見的合作方式。
任正非說:“開放與合作是未來的大趨勢,只有加強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把蛋糕做大,獲得更大的共同利益。所以這種廣泛對等的合作,使我們的優勢很快得到提升,可以迅速推出很多新的產品,在很短時間提供和外國公司一樣的服務。”
-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對策研究報告
- 新實體經濟:貝貝拉姆的社群2.0實踐路徑
- 土地征收補償制度研究:以農民財產權保障為視角
- 中國裝備制造業先進水平實證研究
- 制造業轉型與東北全面振興
- 中國能源國際合作報告2016/2017
-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百村調研·賽鼎村卷:生計轉型視野下的牧村貧困治理
- 中國農業現代化:困惑與探索
- 自然災害景區的開發和管理
-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百村調研·追高來村卷:反貧困的多元路徑
- 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實現模式研究
-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百村調研·向陽村卷:發揮村“兩委”脫貧領頭人作用
- 中國百村調查叢書·號營村:屯堡村社教育
- 中國農業供給側改革研究
-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百村調研·新建村卷:鄉村旅游與電商助力精準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