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式跨越:新經濟引領新常態(領導干部悅讀坊)
- 金江軍 郭英樓
- 1481字
- 2019-12-21 14:31:20
以跨境電子商務促進開放發展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情況
近年來,中國跨境電子商務快速發展。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從2010年的1.3萬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5.4萬億元(見圖2—6),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從2010年的6.4%提高到2015年的22%(見圖2—7)。隨著海淘模式的興起,進口部分占跨境電子商務的比例逐年提高(見圖2—8)。

圖2-6 2010—2015年中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增長情況

圖2-7 2010—2015年中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增長情況

圖2-8 2010—2015年中國跨境電子商務中進口占比增長情況
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對策
目前,跨境電子商務已成為在我國經濟新常態下推動出口增長的重要舉措。而自貿區建設、“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為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國家有關部門應深入推進簡政放權和相關業務領域的信息化,建設外商信用信息平臺,為跨境電子商務保駕護航。有關企業要抓住歷史機遇,搭建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為用戶提供貼身的服務,創造新的商業價值。
結合“一帶一路”戰略發展跨境電子商務。2015年3月,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和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對于“一帶一路”沿線地區,應著力發展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跨境電子商務,以此促進本地區外貿出口的增長。有關互聯網企業可以此為契機,建設市場化運作的“一帶一路”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國家有關部門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

“一帶一路”示意圖
為跨境電子商務貨物通關提供便利。進一步完善“電子口岸”建設,提高“大通關”水平。應用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智慧口岸”“智慧海關”,提高跨境電子商務貨物通關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例如,采用物聯網技術構建海關監管區域“電子圍欄”,對裝載出口貨物的車輛進行自動核放。在海關、商務、公安邊防、檢驗檢疫、外交、交通運輸、外匯管理等政府部門與跨境電子商務有關的業務領域深入推進簡政放權和信息化建設,以“制度+技術”方式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為進出口企業做好信息服務工作。通過App為進出口企業提供信息和辦事服務,方便進出口企業及時獲取手續辦理情況、貨物進出關情況等信息。按國別組織編譯、整理國外基本情況、商貿政策、商業規則、行政程序、知識產權保護、安全、風土人情等方面的信息,及時、全面、準確地提供給進出口企業,對進出口風險進行及時預警。
此外,由于不了解外商信用狀況,許多中國出口企業在貨物出口之后收不到貨款,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為了防止中國進出口企業被外商欺騙,有必要與外國政府和征信機構開展合作,建立外商信用數據庫和外商征信系統,供中國進出口企業查詢。把有嚴重不良記錄的外商列入“黑名單”,以避免更多的中國出口企業被騙。
我國目前已經批準上海、天津、福建和廣東四個自貿區。對于這四個自貿區的周邊省市縣,建議主動對接自貿區,積極發展跨境電子商務。例如,在自貿區注冊企業,通過跨境電子商務平臺把本地區的商品銷往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