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準確把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內涵[46]

(二零零一年八月二十日)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根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全面總結我們黨八十年的奮斗歷程與基本經驗、著眼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要求和時代特征提出來的科學理論,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對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進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具有重大的現實指導意義。

我們必須準確把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內涵。

一、準確把握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科學內涵

我們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努力符合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規律,體現不斷推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發展的要求,尤其要體現先進生產力發展的要求,通過創新不斷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

為什么要發展生產力,特別是先進生產力?這是因為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因素。生產力的發展,特別是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是整個社會生活的基礎,是一切社會變遷和歷史演進的終極原因。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抓住了黨的先進性的客觀的、物質的本質要求和最深層次的依據,從根本上確保我們黨的先進性,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怎樣才能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第一,切實把握我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趨勢和要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通過制定和實施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采取切實的工作步驟,不斷創新以促進先進生產力的發展。

第二,立足基本國情,堅持以改革促發展,逐步改造和提高不適應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的落后的生產方式,不斷完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為解放和發展我國先進生產力打開廣闊前景。

第三,堅持對外開放,實行“走出去”戰略,在直接參與國際競爭中不斷促進我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

第四,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大力推進科技進步與創新,不斷用先進技術改造生產設備,提高生產能力,努力實現我國先進生產力的跨越發展。

第五,不斷提高勞動者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素質,不斷提高他們的勞動技能和創造才能,不斷健全和改善對他們的激勵機制,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準確把握代表中國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科學內涵

我們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努力體現發展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的要求,促進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文化是與經濟、政治相對應的概念,是反映并作用于社會經濟和政治的意識或觀念形態。在當代世界,文化已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社會主義社會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輔相成、協調發展的事業。當代中國要實現全面協調發展,必須堅持經濟、政治、文化三位一體的目標。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要有繁榮的經濟,也要有繁榮的文化。堅持什么樣的文化方向,推動建設什么樣的文化,是一個政黨在精神上的一面旗幟。

所謂先進文化,是一個歷史概念,就是符合人類社會發展方向,體現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反映時代發展潮流的文化。某種先進文化一旦形成,就能夠教化和影響社會成員,規范人們的行為,成為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精神動力。在當代中國,先進文化是健康科學向上的文化,是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文化,是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文化。發展先進文化,就是發展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怎樣才能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我認為要著力把握以下幾點:

第一,牢牢把握中國先進文化的發展趨勢和要求,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立足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著眼于世界科學文化發展的前沿,不斷發展健康向上、豐富多彩,且具有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導廣大群眾不斷提高思想水平和精神境界。這也是我們黨保持先進性、始終站在時代前列的根本體現和要求。

第二,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把培養“四有”[47]公民作為根本任務,把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作為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思想道德,努力防止、堅決抵制腐朽文化和各種錯誤思想觀點對人們的侵蝕。

第三,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從五四運動以來形成的革命文化傳統、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先進文明成果,正確認識和處理文化的現代化與傳統性、民族性與世界性的關系,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博采眾長,推陳出新。

三、準確把握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科學內涵

為什么人的問題、代表什么人的利益問題,是個根本問題。為大多數人、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與只為少數人服務、只代表少數人的利益,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和其他政黨的根本區別。

代表我國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推進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改善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須堅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歸宿,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基礎上,使人民群眾不斷獲得切實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在任何時候和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堅持尊重社會發展規律與尊重人民歷史主體地位的一致性,堅持為崇高理想奮斗與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一致性,堅持完成黨的各項工作與實現人民利益的一致性。這是我們黨的宗旨的理論基礎。

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重要的是必須首先考慮并滿足最大多數人的利益要求;必須正確處理根本利益與利益多樣化的關系,正確處理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正確處理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的關系。這始終關系黨的執政大局,關系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大局,關系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和社會安定的大局。由于人民群眾的整體利益總是由各方面的具體利益構成的,我們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應該正確反映并有利于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系,認真考慮和兼顧不同階層、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

我們黨始終堅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全黨同志要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意愿,集中群眾智慧,關心群眾疾苦,努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黨員領導干部必須正確處理好先富與后富、個人富裕與共同富裕的關系,絕不允許以權謀私,也絕不允許形成既得利益集團。只有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我們才能無往而不勝。

總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統一整體,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發展先進生產力是發展先進文化、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礎條件;人民群眾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主體,也是實現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斷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歸根到底都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不斷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體現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統一,體現了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經濟政治文化的統一,體現了歷史發展規律與歷史創造主體的統一。要把全面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要求,統一于黨的建設的各個方面,統一于黨領導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衡量檢驗各項工作的根本標準,全面加強黨的思想、政治、組織和作風建設,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涟源市| 灵山县| 临桂县| 将乐县| 锡林浩特市| 乡宁县| 达州市| 镇赉县| 嵩明县| 尚志市| 永春县| 屯昌县| 沾益县| 广河县| 和龙市| 宿迁市| 濮阳县| 弥勒县| 扎兰屯市| 永新县| 井冈山市| 乐陵市| 应城市| 富源县| 临澧县| 论坛| 乐亭县| 开原市| 化隆| 夏河县| 启东市| 连山| 会宁县| 灵台县| 汕尾市| 临洮县| 鹤山市| 太和县| 五家渠市| 古丈县| 新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