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關羽走麥城
如今,關羽前有吳軍占領荊州,后有曹軍的圍追堵?lián)簟_M退維谷之際,直叫人肝腸寸斷。
這時,部將趙累進言道:“關將軍,我們不如給呂蒙去信一封。您還記得嗎?當初在陸口之時,呂蒙多次寫信來愿與您結為生死之交。而且他還承諾,待時機一到,愿與咱們聯(lián)手抗曹。如今我們只有求他這一條路了。”
“那就給他去封信試試吧。”關羽只得依從。
此時的他宛如在黑夜之中趕路,奢望著哪里能有一線光明的希望。
關羽給呂蒙寫了一封親筆信,由使者拿著來到荊州。呂蒙得知關羽的使者抵達后,特地親自趕赴城外迎接,還并轡齊行與使者一同進城。
“呂蒙要讓荊州百姓都知道,關羽將軍的使者來了。他們的家人多在軍中,一定想知道親人的消息。”
一時之間,滿城都傳開關羽派來使者的消息。人們蜂擁到城外,將使者團團圍住,七嘴八舌地問他:“你知不知道我兒子還活著嗎?”
“我家丈夫從軍未歸,不知現(xiàn)在怎么樣了?”
“我家弟弟、叔叔,他們都還好嗎?前線還在打仗嗎?……”
使者被人群包圍在其中,應對不暇:“還好還好!各位請回吧……”
使者最終好不容易擠出人群才進了城。
呂蒙看過關羽的親筆信后,抬頭說道:“關將軍的信我看了,他的意思我也理解,但請恕呂某難以從命。過去我和關將軍的交情我絕不能忘,但那畢竟只是私交,如今涉及國家大事,兩者豈能混淆?還望您能替我向關將軍告罪,請他好自為之!”
之后,呂蒙設盛宴款待使者,還送了不少土產和金銀,將他恭送出去。
使者剛要出城,卻見眾多荊州百姓圍攏上來。百姓們紛紛將家書和物品塞給使者,托付他轉交給自己的親人。
不僅如此,百姓們還交相稱贊:“如今荊州城歸呂大人管,我們都服他是個好官!我們的日子過得更好了!生病的人,呂大人給發(fā)藥;窮苦的人,呂大人給發(fā)錢。請您轉告我們的親人,不用擔心我們的生活,我們一切都好!”
使者聞言,十分羞愧,只想趕快捂住耳朵逃走。
關羽的營地扎在一片光禿禿的曠野上,使者返回后,將情況如實稟報。關羽聽后,仰天長嘆:“唉!看來關某一把年紀,竟然遠不及呂蒙老謀深算。看來他早有打算,已收買荊州的人心!此人實在不一般!”
關羽的眼眶中閃著淚光,陷入了沉默。
他們的營地扎在野外,并不宜久駐。幾場大雨過后,營地形成一片泥濘的沼澤。
關羽心中明白,事到如今,唯有挺進荊州,與呂蒙決一死戰(zhàn)。這也不失為一件快事。
于是關羽下令,第二天一早便拔營出發(fā)。但是,天亮之后他才發(fā)現(xiàn),手下的士兵已逃了大半,如今營中只剩下不多的人馬。而那位出使荊州的使者更后悔莫及:“唉!早知如此,我就不該把荊州百姓托我捎的東西帶回來,更不該替他們傳話!”
所剩不多的士兵個個滿臉鄉(xiāng)愁,毫無斗志。
“你們要走就走吧!哪怕只剩關某一人,也定會殺回荊州!”
關羽毅然決然地領兵出發(fā)。但是殊不知,在他前進的途中,早有東吳的蔣欽和周泰率兵于險路設下埋伏。關羽只得一路戰(zhàn)到河邊,又一路退到曠野。他從清晨一直戰(zhàn)到天黑,與吳軍又在山地之間廝殺。
而就在此時,又有東吳徐盛加入戰(zhàn)斗,大批吳軍伏兵蜂擁而來,將關羽牢牢困在中間。
“百萬敵軍,又奈我何!”
倘若關羽能夠維持平日的沉著冷靜,想必不難殺出重圍。但是,在皎潔的月光下,狹窄的山谷中,卻回蕩著聲聲呼喊。這聲音讓他聽了,立刻感到無能為力。
原來,山谷中回蕩的,是荊州百姓呼喚親人的聲音。
母親在呼喚兒子早歸;兒子在呼喚父親回家;妻子呼喚丈夫歸來……親人們聲聲呼喚之下,關羽旗下的士兵再也按捺不住,紛紛扛著白旗,朝荊州方向跑去。
“唉!這肯定是呂蒙的離間計!”月光慘淡!關羽愴然佇立,毫無回天之術。
群鳥飛去難回首,流水逝去不回頭。
行軍打仗最怕將士們患上思鄉(xiāng)病。一旦將士們開始思念故鄉(xiāng),便很快會喪失斗志,一門心思只顧著回家。當士兵們想方設法要回家的時候,任何人也無法阻止。即使是名將關羽,面對這種情況也是束手無策。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手下士兵紛紛逃走,卻無法命令他們重新歸隊。
“萬事休矣!”
關羽望著遠方,默默佇立,宛如一尊冰冷的石像。現(xiàn)在,他身邊僅剩下四五百人。但是,關平和廖化一直沒有喪失信心,他們將剩下的人員集中在一起,奮力殺敵,終于殺出了一條血路逃生。
“關將軍,咱們不如先去麥城歇息,之后再作打算吧。”
此處離麥城不遠,于是關平和廖化一路護送關羽向那里狂奔。
麥城是一座先秦時期建立的城池,如今年久失修,無人居住,放眼望去不過是一片斷壁殘垣罷了。
一行人在麥城落腳后,廖化大聲鼓舞士氣:“只要咱們五百壯士齊心協(xié)力,也能將麥城守成銅墻鐵壁!”
關平也緊跟著發(fā)言,顯得十分豪邁:“沒錯!那些貪生怕死之徒都走了,留下來都是精銳之師!你們個頂個都能以一當百,哪怕人少也沒關系!”
雖然關平和廖化嘴上這么說,但他們心中明白,現(xiàn)在的處境是多么麻煩。于是,他們又私下勸告關羽:“關將軍,離此處不遠,有一座上庸城,鎮(zhèn)守上庸的大將是劉封和孟達。咱們如果派人向他們求援,或許可以調來援軍。只要咱們有人馬了有力量了,肯定可以將曹軍擊潰,再重新奪回荊州!”
“就按你們說的辦吧!”
關羽點頭答應,隨后登上高樓觀察城外的形勢。一望之下,他大吃一驚,原來麥城之外,目之所及皆是東吳的軍旗和部隊。他們將麥城里三層外三層包圍成一個鐵桶,連一只蚊子也飛不出去。而且東吳大軍各個士氣高昂,各陣整齊有素,戰(zhàn)馬嘶鳴之聲都震耳欲聾。
關羽觀察過城外的局勢,便回頭問道:“如今東吳鐵桶一般將咱們包圍其中,突圍實屬不易!你們誰愿去上庸求援?”
廖化立刻站出來:“關將軍,請派末將去吧!倘若我沖不出重圍,戰(zhàn)死城下,再請您另派他人前去!”
當晚,廖化便將關羽的親筆信縫進衣服里,又辭別眾人,暗中潛出麥城。
誰知他剛一出城,立刻就被對方發(fā)現(xiàn)。東吳大將丁奉的崗哨察覺到城中有人潛出,立刻上來圍追堵截。關平見勢不好,連忙率一隊人馬沖出城來,與吳軍纏在一處,這才掩護廖化突圍而出。
一路之上,廖化歷盡千辛萬苦,待他抵達上庸城時,滿身襤褸,仿佛乞兒一般。他顧不得喘一口氣,便立刻去面見劉封,將此行的來意稟明對方:“劉大人,如今關將軍身陷麥城,動彈不得。倘若您不及時發(fā)兵援救,恐怕他便難以生還了!還請劉大人從速發(fā)兵啊!”
劉封聽罷,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應道:“我知道了。待我與孟達商量一下。”
劉封讓廖化暫候片刻,又派人找來孟達。
之后,兩個人一起來到后堂,關起門來商議對策。如今上庸城中的兵力并不多,他們之前派出了多支分隊去平定各處的治安,如今兵力單薄。兩個人心中都不愿意再分兵出去,遠道增援麥城。
孟達也十分為難,對劉封說道:“劉大人,咱們現(xiàn)在哪里還有能力去增援關羽,解麥城之圍呢?如今在荊州九郡之中,至少有四十萬吳軍,而且在江漢地區(qū),還有四五十萬曹軍。咱們最多只能派出兩三千人,又如何與敵軍抗衡?而且,倘若分兵出去,恐怕咱們上庸城也難保周全啊!”
劉封深知孟達所言不假,但他礙于情面卻更加為難。關羽是他義父劉備的兄弟,按輩分劉封需稱關羽為叔父。他又如何能開口拒絕援救叔父?
孟達明白劉封的苦惱所在,便開口勸道:“劉大人,你完全無須為難。你身為漢中王劉家的養(yǎng)子,原來可以當上世子,但正是由于關羽反對,才淪落于此。想當初,漢中王就立世子之事曾詢問過諸葛亮,但那個諸葛亮多聰明啊!他立刻避嫌,說那是劉家的家事,應該去找關羽、張飛商量。于是,漢中王去問關羽,而關羽卻稱‘自古至今,庶子豈能立為世子?劉封不過是一個養(yǎng)子罷了,賜一座山城足矣!’在關羽心目中,您的地位如同草芥一般,您還要給他留什么情面呢?”
“你說的雖然不假,但我身為侄兒,卻對關羽見死不救的話,恐怕會遭到世人非議的。”
“既然救也救不成,又哪里有人會責怪你不施那杯水車薪呢?”
劉封在孟達的勸說下,終于下定決心,通知廖化不能增援。廖化一聽之下,大驚失色。他撲通跪倒在地,一邊拼命磕頭,一邊涕淚橫流:“劉大人啊!您一定要發(fā)兵啊!您若不救關將軍的話,他必死無疑啊!您怎么能見死不救啊?”
“劉某只有一杯之水,豈能救那一車薪火?”劉封說罷,拂袖而去。
廖化只得再去求見孟達,但孟達卻一直稱病不出。廖化氣憤之至,又無可奈何。他只得一邊破口大罵,一邊飛馬趕往成都。事到如今,他唯有舍近求遠去成都搬救兵了,因為他心里明白,如今能救關羽的,唯有漢中王了。
另一廂,麥城之中的情況卻日漸惡化。困守城中的關羽、關平和五百將士整日盼星星盼月亮,只盼廖化早日帶援軍歸來。他們翹首以盼,卻不見援軍的旌旗,只見偶爾掠過的枯鴉。
到最后,所有的干糧已被耗盡了,所有的力氣都用光了。在這墳場一般死寂的古城之中,唯一充滿生機的只有蔓延的野草而已。
關羽在一處閉目養(yǎng)神,趙累上前問道:“關將軍,如今麥城危在旦夕,我們該如何是好?”
關羽未睜眼,只答了一句話:“守!咱們要堅持到最后!”
正在這時,忽聞有人叩門而來。來人不是別人,正是東吳的督軍參謀,諸葛亮的兄長——諸葛瑾。
“關將軍!許久不見,別來無恙。”諸葛瑾此番前來,目的是轉達吳侯孫權的招降之意,“關將軍,常言道,識時務者為俊杰。如今大勢已定,你看這荊州九郡之內,只剩關將軍苦守麥城一地。如今麥城已被吳軍包圍了,我們知道您早已彈盡糧絕了。既然沒有援兵來救,您又何苦繼續(xù)守節(jié)下去呢?我家主公孫權特意命我前來,想請關將軍賞臉出城,去東吳享榮華富貴。不知關將軍意下如何?”
關羽微微一笑,開口說道:“可惜啊可惜!看來吳侯孫權毫不了解關某啊!我豈是如此甜言蜜語便能被說動變節(jié)的懦夫?關某自知此時已經(jīng)彈盡糧絕,但我乃習武之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你回去吧!替我轉告孫權,關某改日出城,誓與他決一死戰(zhàn)!”
“關將軍,您何苦如此執(zhí)迷不悟?”
“還不住嘴!”
關平一聲大喝,從一旁跳了出來,拔劍就要砍向諸葛瑾。關羽上前一步,按住他的手臂,呵斥道:“不得無禮!此人乃諸葛亮的兄長,看在軍師的情分上,讓他走吧!”
關羽命人把諸葛瑾逐出城去之后,又闔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