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故事的時機往往比方法更關鍵
要想成功施展故事說服法,內容、方法和時機三個要素缺一不可。故事內容決定了說服對象是否會感興趣,講故事的方法決定了你能否充分發揮故事素材的感染力,不過在有些時候,講故事的時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甚至可能抵消你在內容和方法上積累的優勢。
經驗老到的搏擊運動員并不急于進攻,總是看準時機后才出手。使用故事說服法同樣要講究時機。如果時機不對,你就無法以最佳狀態講故事,你的說服對象也不能以最佳狀態聽故事。由此結果只能是話不投機半句多。溝通高手對時機的把握正如搏擊高手該出手時就出手,該收手時絕不出招。
1.什么時候不適合講故事
知道什么時候不適合講故事的人,自然明白什么時候適合講故事。通常而言,我們在以下情況下不適合講故事。
(1)時間太緊張的時候
由于故事說服法是先講故事再談道理,必然比開門見山地講道理花的時間更長。在雙方時間比較寬松的情況下,講個故事可以打發時間,給對方留下足夠的思考余地。如果彼此的時間都很緊張,就沒有條件讓你從容地講故事。此時,即使故事的內容再好,你講故事的方法再巧妙,也來不及發揮故事的效力。
(2)對方聽過這個故事的時候
故事說服法必須先用故事吸引對方的注意力,使其按照我們設計的思路來重新審視問題。如果對方聽過你準備的故事,就會失去新鮮感,無法集中注意力。他們知道你要講的是什么內容,還沒等你講完故事,就已經在心中早早做出決定了。
(3)你沒吃透這個故事的時候
你對故事理解得越透徹,就越能找到好的表現方式,增強故事的影響力。假如你自己都沒弄清楚這個故事的真正含義,是不可能說服別人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無異于誤人子弟,不如先耐著性子把故事研究透了再說。
2.自控能量:選擇講故事時機的核心依據
關于講故事的時機,并沒有你想象中那么復雜,無非是找到自己的好狀態和對方的好狀態罷了。良好的表現離不開自我控制和自我調節。每個人進行自我調節的時候,都需要一定的能量。如果自控能量的余額不足,就無法調節自己的狀態,進而出現各種各樣的失控行為。
一個自控能量耗盡的人,幾乎不可能保持理智。他的說話語氣會變得尖酸刻薄,會比正常的時候冷漠得多。我們不能指望在這種狀態下的人能好好講故事,他們能不亂發脾氣,不制造麻煩,就謝天謝地了。
想在講故事的時候保持精神飽滿、彬彬有禮的個人形象嗎?想在說服過程中對答如流、百問不倒嗎?想專注于目標,堅定地完成你的說服意圖嗎?這些都取決于你是否有足夠的自控能量。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每天的自控能量都很有限,只能在某些場合保持一段時間的良好狀態。而在另一些場合,就可能會從精明干練的人變成稀里糊涂的人。因此,聰明的溝通高手總是會有節制地分配自控能量,盡可能在重要場合保持較好的狀態,這樣才能在講故事的時候給對方施加更多的影響。
總之,假如你的自控能量消耗殆盡,那就去靜一靜,不要急于講故事。假如你的狀態良好,但對方的自控能量所剩無幾,那同樣不是一個適合講故事的時機。為了充分發揮故事說服力,我們最好把交談的時間放在自控能量富余的時候,包括你的自控能量和對方的自控能量,當兩者都處于巔峰狀態的時候最有利于溝通。只要抓住這個時機,你會發現,原來說服別人并沒有自己想象中那么難。
說服心理學冷知識
說服者應有大局觀
說服者在交談中不可目光短淺,必須心存大局觀念,否則可能錯失說服對方的機會。如果你缺乏開放心態,在對話中拒絕傾聽對方的想法,就會讓溝通陷入僵局。不以大局為重,主動改變自己的消極態度,是不可能打破這個僵局的。
高明的說服者懂得判斷時機,知道什么時候該竭盡全力地爭取,什么時候該妥協讓步。在交談中,一旦傳達出錯誤的信號,可能讓你全程處于被動的位置,竹籃打水一場空。如果你表現得較弱勢,對方就會認為你缺乏底氣,他會利用這一點在交談中對你施加影響。如果你的態度強硬,對方可能會認為你很難纏,從而做出一些阻抗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