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流信息系統(第2版)
- 李波 王謙 丁麗芳
- 1515字
- 2019-12-09 14:16:27
叢書序
物流業正在成為我國新興的快速發展的行業,對物流人才的需求也急劇上升。據人才市場需求信息統計顯示,物流被列為我國12類緊缺人才門類之一。業內專家認為,在未來7~10年里,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和物流業的快速發展,我國將進入物流人才需求的高峰期,人才缺口會持續擴大。
當前,與我國物流業的迅速發展不相協調的是我國物流人才培養體系的滯后,主要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物流人才的培養速度跟不上物流業的發展速度;二是物流從業人員大多數沒有受過系統的物流教育,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物流從業人員的素質有很大的差距。(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美國物流管理人員大約95%擁有學士學位、45%擁有研究生學位、22%獲得了正式的從業資格證書。)
可喜的是,我國有關教育部門已認識到物流人才培養的緊迫性,在本科專業目錄中設置了“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兩個專業,各專業人才培養的定位如下:
物流工程專業——從工程和技術的角度,對物流系統的硬件進行設計、制造、安裝、調試等,同時也需要規劃軟件的能力。
物流管理專業——應用管理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對物流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和監督,使物流系統的運行達到最佳狀態,實現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經濟效益的目標。
現在有條件的大學已紛紛設立了物流相關專業,著力培養物流領域的人才。到目前為止,超過300所高校設置了物流專業,其中超過200所高校設置的是物流管理專業。
為了促進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規范和完善,2006年8月26—27日,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召開了“全國高校物流管理(暨工業工程)教學與實驗室建設研討會”。在這次會議上,教材建設問題是大家討論的一個焦點。會上決定由清華大學和天津大學牽頭組織國內一些在物流管理領域有豐富教學科研經驗的專家學者編寫一套體系合理、知識實用、內容完整的物流管理專業系列教材,以滿足各兄弟院校本科人才培養的需求。
在此后的一個月,清華大學和天津大學進行了充分溝通,初步確定了教材定位與教材結構。為了使這套教材真正編出特色、編出水平,又進一步確定了南京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等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師組成“普通高等學校物流管理專業系列教材”編委會,共同完成這套教材的組織與編寫工作。
2006年10月編委會正式成立,并于14—15日在清華大學召開了編委會第1次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了本系列教材的具體編寫任務和計劃。2007年3月31日—4月1日,編委會第2次會議在清華大學召開,對教材大綱逐一進行了審查,并明確了編寫進度以及編寫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整個教材編寫工作進展順利。
這套教材主要定位為普通高等學校物流管理專業以及其他相關專業的本科生。共有11本主教材和1本實驗教材,分別是《物流導論》《物流網絡規劃》《現代物流裝備》《交通運輸組織基礎》《庫存管理》《采購與供應管理》《企業生產與物流管理》《物流服務運作管理》《物流信息系統》《國際物流與商務》《物流系統仿真》和《物流管理系列實驗》。在內容的組織和編排上,與學生已學過的工程管理類專業基礎課程的內容成先后關系,一般要求學生在進入本系列的專業課程學習之前,應先修諸如“工程經濟學”“概率論與應用統計學”“運籌學”(數學規劃、應用隨機模型)“數據庫原理”等課程。
這套教材基本涵蓋了物流管理專業的主要知識領域,同時也反映現代物流的管理方法及發展趨勢,不僅適用于普通高等學校物流管理、物流工程、工業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交通運輸等專業的本科生使用,對研究生、高職學生以及從事物流工作的人員也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因水平所限,加之物流工程與管理發展迅速,故教材中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歡迎批評指正,以便再版時修改、完善。
2008年元月于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