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機教育:讓孩子幸福的教育
- 楊雄
- 1116字
- 2019-11-29 16:21:31
3. 家長:不只教認字、讀書,更在于培養完整的人
教育始于家庭。家長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養方式深深影響著孩子。在一個人的教育中,父母的家庭教育是成功的關鍵,對一個人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首先,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進行得最早、時間最長。父母的教育是在孩子模仿性最強的幼小年齡進行的,不但占其“先入為主”的便利,而且父母的形象示范、言傳身教給孩子以終身影響。如果父母的語言、行為、習慣不良,那就較難保證孩子在這些方面能做到優良。因此,做父母的首先自己要學習,學習家庭教育的科學理念與新知,不斷提高自身素養與育兒能力。做父母的應明白,教育并不只是認字、讀書、數數等,教育也包括孩子的舉止行為、感知認知等方面。父母在平時生活中應成為孩子潛移默化的行為示范。比如父母相親相愛、關系融洽,脾氣各方面都很好,那孩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也會平易近人。
其次,讓孩子在規則與自由中健康“成人”。“自由過度”會導致孩子任性放肆,如不服管教、攻擊性強都與父母過度順應孩子的自由需要有關。自由過度實際上就是放任縱容,對培養孩子的社會性和責任心是不利的,使孩子“長”不出個性卻“長”出任性。而“規則過度”又容易使孩子缺乏個性。有的父母認為聽話的孩子讓人省心,會比較少惹出麻煩的事情,這種觀念多表現在控制欲望比較強的父母身上。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中的孩子,做事和思維的依賴性比較強,害怕嘗試新事物,而且調整情緒變化的靈活性比較弱,這將影響孩子的創新意識與個性成長。因此,應倡導讓孩子學會遵守規則又擁有自由的平衡教育策略。沒有規則的自由是放任,沒有自由的規則是遏制,都是家庭教育不得法的表現。
最后,培養孩子自信、悅納,愛思考、善表達之品性。愛因斯坦曾說過,一個人提出問題的能力比解決問題的能力重要,想象力遠比知識重要。在互聯網時代,這一道理已經成為生動的現實。網絡時代對于青少年而言,更重要的是具備如下能力:知識遷移與學習力、獨立思考與表達力、堅毅與執行力、自我悅納與抗逆力。這些與知識和文憑無關,但在當代快速變化、變動、變革的社會卻特別重要。每個人都有優點和不足,關鍵在于自己如何看待。既要看到自己的優勢,還要了解自身的弱點。
作為家長對于孩子的培養,重要的不在于孩子能考多少個100分,而在于把他培養成為一個“完整”的人,讓孩子對生活和學習充滿熱情。一項關于兒童興趣與幸福感的調查顯示,如果有一件事情是孩子最喜歡做的,而大人又創造條件讓他做這件事,那么他一定會很有幸福感。人有先天的基因,孩子的學習能力不完全是與生俱來的,但也不完全是由后天的訓練形成的,而是由先天基因給出了某些能力和許多能力發展的框架,需要后天的經驗來啟動和發展。教育最大的成功是培養出自我悅納、充滿自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