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吳制的歷史地位

吳制的歷史地位問題是吳簡與吳制研究中必須回答的一個問題。從以往的研究來看,在漢晉制度變遷的線索中運用吳簡材料彌補研究的闕環,或提供新的認識,是吳簡對制度史以及傳統重大命題研究的主要貢獻,也是吳簡研究價值的主要體現。相對于漢魏晉制度的嬗變這一歷史主流,吳制充其量只是支流,這不僅總是提示我們對于吳制的歷史影響不應評價過高,也導致我們在利用吳簡研究漢晉制度的演變時,大都習慣于簡擇那些順應漢晉制度演進的材料,以便使漢晉制度的主線表現得更加明晰。相反,那些與漢晉制度演進不相符合的吳簡材料,因其背后的吳制對漢晉歷史大勢所產生的直接影響似乎很有限,如果不是被我們有意無意地忽略,就是因為缺乏傳統漢晉制度研究提供的解釋框架,相關研究總是停滯不前。

其實,相比吳制與漢晉制度的延續性,吳制的獨特性似乎更值得發掘。在脫胎于漢王朝的三國中,孫吳的正統性最弱,存在的時間卻最長。孫吳在很長時期里堅持南國本位,建立起了一套適合南方地域特征的統治機制,不僅在廣度和深度上加強了對江南的開發,而且極大地加速了南方華夏化的進程。孫吳的統治經驗,包括面臨的各種問題與困難,對東晉、南朝乃至后來的各種“南朝化”現象都有或隱或現的影響或關聯。換言之,東晉、南朝乃至“南朝化”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很多都能在孫吳那里找到根源。可以說,將南方普遍改造得與中原華夏并無二致,甚至南方的經濟思想文化開始影響全國,孫吳應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起點。既然我們在研究歷代北族王朝統治中原時,總會回顧北魏的種種舉措與教訓,那么,探索南方的深度開發和全面華夏化的進程,又怎能忽視孫吳的歷史影響呢!總之,吳制如何承革漢制,有何獨特性,對兩晉、南朝發生了怎樣的影響,這些都是孫吳史研究需要予以重點關注的課題。[11]

吳簡記錄的臨湘侯國文書行政主要包括重要的常務和臨時的急務。經常性的人口管理和賦役征派等反映了孫吳的常制及其執行情況。孫吳戶籍制度、賦役制度等與漢晉制度的關系,整體上看來承續大于革新,體現了華夏制度在南方的堅決執行,也反映了孫吳的基本統治方針和國家發展方向。這些基本政制的大同小異和長期堅持,為日后三國的統一和區域差異的消減奠定了基礎。

然而,從吳簡簿書的種類來看,臨時急務比重要常務要多很多。這固然與常制性事務乃例行公事,諸曹可以按章處理,而臨時急務多數情況下需要臨湘侯國長吏及門下吏、廷掾專門應付有關,但也反映了孫吳在強化江南統治的過程中遇到了不少新問題,例如荊揚之爭、華夏編戶民與夷民的關系、皇權與將權的矛盾、江南的經濟開發等。孫吳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一開始并無頂層的制度設計,而是在正式的制度之外施行一些非正式的制度,例如舉私學、隱核州軍吏父兄子弟、戶品出錢等,都是一些臨時性的舉措。不過,這些臨時制度的長期推行,逐漸演化成諸如占募、吏民分別集計、戶等之類的正式制度,對東晉、南朝人身依附關系的發展、吏戶的形成、按貲征調賦役的興革等都產生了影響。

因此,通過吳簡研究吳制,我們不僅可以探討吳制的實際執行情況,進而考察孫吳的基本統治力與治理效果,而且可以探索孫吳非正式制度與正式制度在日常行政中的比重及其轉化情況。這些情況往往是史書闕載或不便記載的內容。總之,吳簡與吳制研究為我們討論制度設計與制度執行的差異,以及非正式制度在日常行政中的運行及其作用打開了一扇窗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宁县| 娄烦县| 濮阳市| 滦南县| 大港区| 拜城县| 梨树县| 麟游县| 屏南县| 侯马市| 宝应县| 香格里拉县| 宁陵县| 广宁县| 肥西县| 衡阳县| 太仓市| 昌宁县| 大厂| 三河市| 轮台县| 蕲春县| 清新县| 鲁甸县| 宜宾县| 石首市| 博白县| 垦利县| 扎囊县| 怀远县| 荥经县| 哈巴河县| 安岳县| 松滋市| 镇宁| 阿巴嘎旗| 田林县| 绥棱县| 巴南区| 望都县| 安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