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話語分析:社會分析模式的新嘗試
- 謝立中
- 1227字
- 2019-12-27 16:42:37
一、當代中國的自殺率到底有多高?
2002年,時任北京回龍觀醫院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執行主任的加拿大籍研究人員費立鵬(Michael R. Phillips)先生與其同事一道,在國際著名刊物《柳葉刀》上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的自殺率:1995—1999年》的研究論文。在這篇論文中,費立鵬及其同事報告說,根據他們自己的研究結果,1995—1999年中國的年均自殺率為23/10萬(自殺率以平均每10萬人口中的自殺人數計算)。
費立鵬等人的論文在國內外引起了較大的反響。不僅各種媒體相繼跟進,對費立鵬等人的研究成果進行了大量報道,而且相關領域的學者們也紛紛引用他們的新數據,來對當前中國的自殺狀況進行描述、分析和診斷。
然而,和任何一項有影響的學術研究成果所遭遇的情形一樣,并非所有人都只會簡單而又熱情地為其喝彩,質疑的聲音遲早會出現。在費立鵬等人的文章發表若干年后,中國自殺學研究專家何兆雄在《學術論壇》雜志上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自殺率高不高?——我說不高!》[6]的文章,明確地對費立鵬等人(包括上述論文及之前的其他論文)的研究成果進行了質疑。除了指責費立鵬等人在自己文章中提出的自殺率數字不僅經常變化,且依據常常不足(如常常是引用國外的一些文獻,但對所引數字的可靠性又沒有進行考證)之外,何兆雄在文章中還將費立鵬等人的自殺率數據與其他文獻提供的數字相對照,認為費的數字明顯過高,與多數文獻不一致,不足為信等。
事實上,費立鵬等人的上述文章并不是有關當代中國人自殺率的第一篇研究報告。在這之前,有關機構或研究人員就已經斷續地研究和報告過中國人的自殺率狀況。但是,正如在基尼系數等研究領域中出現的情況一樣,在不同的文獻之間,有關當代中國人自殺率的數據差別也很大。例如,關于1990年中國人的自殺率,不同的文獻所提供的數據,就在13.9/10萬到30.3/10萬之間發生變化。關于1994年中國人的自殺率,世界衛生組織報告說是13.9/10萬,中國學者何兆雄報告說是16.78/10萬,費立鵬與劉華清則報告說1990—1994年中國每年平均自殺率為29/10萬。與此類似,關于1998年中國人自殺死亡的數字,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估計,人數為41萬,而全國疾病監測點系統的自殺報告死亡率為13.89/10萬,即全國死于自殺的人數約為14萬,后者竟然只是前者的1/3左右。
費立鵬等人的論文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正是針對中國自殺率數據方面這種巨大差異而來的。費立鵬等人在文章中描述了中國自殺率數據的不一致狀況,提出了自己的應對或改進方案。作者在論文中提出的新自殺率數據,正是他們運用改進后的方案對1995—1999年中國的自殺率進行考察的結果。但盡管如此,費立鵬等人的研究成果也仍然未被所有人接受。
那么,費立鵬等人在上述論文中提出的中國自殺率數字到底是可信還是不可信呢?眾多文獻所提供的那些中國自殺率數字,到底哪一個才是最可信的呢?一句話,中國的自殺率到底有多高呢?對于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到底能否獲得一個絕對可靠的終極答案呢?
很顯然,為了回答上述問題,我們必須對費立鵬及其批評者有關自殺率的研究文獻進行分析,考察一下他們在自己的研究文獻中所提供的自殺率數字是如何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