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蟬蛻:晚清大變局中的經學家
- 胡小遠 陳小萍
- 12037字
- 2019-12-27 16:42:12
第三章 金錢會變
導致京察一等的翰林侍講孫衣言外放安慶的直接原因,是因為他的主戰言論。
咸豐六年,廣州水師到中國商船“亞羅號”搜捕海盜,遭英國駐廣州領事巴夏禮非難。事件發生后,英國海軍上將西馬糜各里率軍艦侵入廣東珠江,占據沿江炮臺,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同年,法國天主教神甫馬賴在廣西西林縣傳教,被地方官處死,法國派葛羅為全權特使,率法國艦隊前來中國,誓言為保衛圣教而戰。
咸豐七年,英法聯軍艦隊攻陷廣州,兩廣總督葉名琛被英軍俘虜押往印度,廣東巡撫柏貴、廣州將軍穆可德訥投降。
咸豐八年四月,英法聯軍艦隊闖入白河,炮擊大沽炮臺,直隸總督譚廷襄率部潰逃,大沽炮臺失守,天津、京都告急。大沽炮臺失守后僅兩天,沙俄便趁火打劫,派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率艦隊侵入黑龍江,逼迫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璦琿條約》,奪走中國黑龍江北岸領土六十余萬平方公里。
和歷次的危機一樣,朝中主戰主和兩派各抒己見,論爭極其激烈。
翰林侍講孫衣言幾個晚上沒睡,奮筆寫下奏章《御戈之策章》,呈遞給咸豐皇帝,堅決主張抗敵。他是一個不怕洋人巨艦大炮的官員,堅信只要重用能夠靈活運用傳統軍事策略的軍官,在不影響百姓日常生活水平的前提下,適當地征集一定數量的軍費,合理地添置必不可少的軍事裝備;招募漁民和農民組建團勇,允許他們痛殺洋人,那么以中國的億萬之眾,戰勝來犯的區區一小撮可惡的洋人,不是一件太困難的事。
對于像《御戈之策章》中的這種慷慨激昂的話語,咸豐皇帝從開始執政到現如今,已經聽了無數遍,耳朵都聽得長了繭。他的態度也逐漸發生變化,從原來的欣賞轉變為現在的厭惡。他終于懂得,在洋人巨艦大炮的陰影下,這些慷慨激昂的話語,不過是縹緲虛無的海市蜃樓。他的父親、勇敢的道光皇帝,早在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時,就曾坐在太和殿的龍椅上,堅決有力地揮動手臂,誓言為關閉中國大門與洋人決一死戰。但戰爭的結果很快就見分曉,中國軍隊血流成河,中國的大門對洋人開得更大,中央帝國不可戰勝的神話徹底完結。
道光皇帝最后幾年的日子過得痛苦不堪,他那充滿自信的眼睛曾經那樣的炯炯有神,到終了卻顯得漫散無光。在皇宮的某個沒有人的角落,道光皇帝甚至會像女人一般地號啕大哭,如同被強奸后茍且偷生的棄婦。
太子奕詝是無意中看見哭泣的父皇的,一剎那間,威嚴神圣的偶像粉碎成泥土草末。受洋人欺負的皇帝是沒有任何尊嚴可談的,當太子奕詝成了咸豐皇帝時,這種感覺更加強烈。
咸豐皇帝現在憂心忡忡,英法聯軍那一排排黑森森的炮口,已經離古老的皇宮越來越近,再不作決斷,巍峨壯麗的宮殿將被炮火無情地從地上抹去。使他更為擔心的是,清軍的任何抵抗,都將導致洋人變本加厲的報復,以致使皇家寢陵中祖先的遺骨蒙羞。
主和派的意見終于被皇上采納了,大學士桂良、吏部尚書花沙納赴天津與英法代表議和,與英、法、美三國簽訂了《天津條約》。這是個極其苛刻的和約,不但規定清政府向英國賠款白銀四百萬兩,向法國賠款白銀二百萬兩,還要讓外國公使長駐北京,向列強開放新的通商口岸,外國人可以在中國內地自由傳教、游歷、通商,外國商船可以自由航行于長江各口岸,向外國商船征收的稅款必須減輕。
簽訂和約以后,嚴懲主戰的官員,把主戰的官員調出京城,是清政府的慣例。對于位卑言輕,數次遞呈奏章力主決戰速戰的孫衣言,咸豐皇帝是十分不滿的。孫衣言曾是他甚為看中的官員,咸豐五年移蹕圓明園,孫衣言隨侍澄懷園。念及其身為甌地之人,久未嘗家鄉之果,特地賜他秘藏宮中的甌柑數個,令其聊解鄉愁。想不到此人性格偏執,全然不顧皇上難處,不斷地違背皇上旨意,對這樣的官員,必須予以嚴懲。
皇帝的決定是至高無上的,連身居高位的惠親王綿愉也無力挽回。綿愉到蘭貴妃那里求援,蘭貴妃微笑道:“臣聞以庸君行善政,天下未亂也;以圣君行弊政,天下不可治矣?!边@不是孫衣言引用過的宋儒葉水心的話嗎,蘭貴妃重提此話是什么意思?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綿愉趕緊告退。
蘭貴妃其實是想保護孫衣言的,他培養了一個既懂《周禮》又善于應對的兒子,很得她的歡心,說不定什么時候,她有用得著這個“江南才子”的地方呢。蘭貴妃的枕邊風發揮了作用,按她的說法,這位來自甌越僻地的翰林侍講,深深地陷入所謂的永嘉學派學說之中,以至于變得好高騖遠自以為是,總以為他的御敵之策和經濟學說是錦囊妙計,盡管如此,此人對皇上的忠心卻無可置疑。于是,咸豐決定外放孫衣言為安慶知府。[14]
孫衣言的心情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懊喪。外放充任實職,盡管要比在翰林院做清苦的京官來得實惠,可一旦結束了可以直接參與朝政以求快速升遷的京官生涯,今后的仕途將變得坎坷不平。尤其是得不到皇帝的信任,主戰的主張得不到采納而導致的外放,對人心靈所造成的創傷是無法彌合的。更令孫衣言遺憾的是,他原先打算利用擔任翰林要職,弘揚光大永嘉學派經世之學的計劃,因為外放而難以實行了。使孫衣言寒心的另一層原因是,到被太平軍占領的安慶做官,并不是正常的外放。安慶還在太平軍手中,所謂的安慶知府并無一寸土地一個子民,對于一個沒有土地和子民的守土官,知府這個職銜是極具諷刺意味的。[15]
孫衣言是咸豐八年夏末出任安慶知府的?!短旖驐l約》已訂,沿途口岸洞開,洋人趾高氣揚,出入中國之地若進出自家之門,孫衣言痛心疾首,急火攻心,以至大病一場。
待病愈再度起程,已是深秋。一路長嘆斷吁,行至廬州軍中,竟是歲末。在任上的日子里,孫衣言無法排遣心中的抑郁。朝廷與列強議和之后,諸國得寸進尺、不斷挑起戰端的消息頻頻傳來,孫衣言舊病復發。
安慶瀕臨長江,為長江重鎮,兵家必爭之地。自咸豐三年被太平軍占領,迄今已六年。曾國藩統率的湘軍與太平軍多次在這里進行過大戰,但久攻不下。咸豐七年,曾國藩因父親病亡回家守制,咸豐八年奉旨移軍援浙,攻克安慶的日子更是遙遙無期。
既然安慶不在清軍掌握之中,那么孫衣言的安慶知府也就是個空銜,巡撫翁同書給他的任務,只是在管理軍營營務的同時,率兵保護在軍中的按察使。軍事形勢日趨嚴重,身為知府的孫衣言卻滯留在廬州軍中無所作為,有職無權的痛苦,低燒不退的折磨,心力交瘁的孫衣言于咸豐九年上疏辭官回鄉。[16]
離家九年的孫衣言回歸故里了,這是他外放安慶知府的第二年。宦游而歸,正值初夏,麗日當空,萬里無云。但像這樣毫無光彩的回歸,于孫衣言看來,倒更像江南的梅雨天,陰郁濕冷。
雖然心情不好,但家居充滿閑情,充滿親情。本是性情中人的孫衣言,考取功名久居官場,對鄉間的生活仍然十分向往,何況,在外多年沒盡孝道,難得有一年半載的閑居,正好可以侍奉父母,略盡孝道。不知不覺之間,已在瑞安演下村度過三年時光。
咸豐十一年的春夏之交,演下村下了一場雨。那雨纏纏綿綿,細細柔柔,浸淫著天地萬物。于是,空氣中漲滿了水氣,積水的地面敷了一層綠苔。孫衣言抬頭望院子外面的青山,那細雨編結成的一片片云幔,濕漉漉的,裹住山尖。院門敞開,一頭水牛被老農牽了鼻子,就著綠色的田塍由遠而近。
孫衣言好羨慕牽牛的蓑衣老農,心想,就在山村中做一老農,終其一生,豈不快哉。不覺輕聲吟道:
面對這平和的景致,是可以忘掉塵世的煩惱和一切欲望的。辭官回鄉的孫衣言,要的正是這種心境。但這種心情能維持長久嗎?在潘岱演下村的日子里,孫衣言看似悠閑,其實心中郁積著愁苦。
排解愁苦的最好方法,便是教德涵[17]詩文。為兒子授課,真是一種享受。德涵嗜書如命,過目不忘,才思敏捷,有一種與生俱有的悟性。孫衣言心中一直有一種預感,兒子日后將會是一個成大器的人。

3-1 《牧牛圖》(清·項維仁)
在安慶知府任上,因為公事繁忙,孫衣言很少有時間教授詒讓學業,只不過讓他自學《漢魏叢書》罷了,碰到有什么疑難問題,詒讓向他求教時,他才予以解答。
對滯留軍旅之中,沒能為詒讓創造一個安定的學習環境,孫衣言一直心存愧意。在檐下的日子里,他便集中精力教授經史校讎之學。詒讓實在是個聰明絕頂的孩子,不過才十三歲的小小年紀,竟寫成了《廣韻姓氏刊誤》一卷,初步涉獵校讎之學了。[18]
孫衣言為兒子學有長進欣慰之余,卻為國事愁白了頭。咸豐八年,清廷與英、法、美三國簽訂《天津條約》。咸豐九年,清廷悔約,爆發大沽口炮戰。咸豐十年,中國戰敗,在北京禮部大堂與英、法兩國互換《天津條約》后,又與兩國分別簽訂《北京條約》:開放天津為商埠;準許華工出國;割讓九龍司給英國;任憑法國傳教士在各省租買土地建造自便;向英、法兩國支付戰爭賠款共一千六百萬兩白銀。
使皇上突然改變主意,要與英、法兩國談判修改《天津條約》的原因是,如果外國人進入內地通商、傳教,一旦與太平軍等逆賊勾結起來,對清王朝將是一個莫大的威脅。條約規定外國公使可以長駐北京,對這一條款,咸豐更是如鯁在喉,終日不寧。乾隆、嘉慶年間,外國使臣在北京的逗留時間以四十六天為限,不得長駐。祖宗制訂這些規矩,考慮甚為細致,如果洋人長駐北京,把京城的底子摸透,后果難以設想。更令他決心改約的是,洋人曾照會總理各國衙門,聲稱見了他這個中國皇帝決不行跪拜禮,這豈不是儼然以太上皇自居么!今后如有什么地方得罪他們,這些洋鬼子肯定會勾結起來,趁機在皇城內謀害于他。

3-2 《廣韻姓氏刊誤》(清·孫詒讓),浙江大學圖書館藏
對于咸豐的改約要求,英法兩國反應強烈,英軍司令何伯集結聯軍艦隊炮轟大沽要塞。面對強大的英法聯合艦隊突然襲擊,英勇的直隸提督史榮椿率領官兵拼死抵抗,他和副將龍汝元親自點燃大炮轟擊敵艦,激戰一整天,擊沉英法軍艦十余艘,打死打傷英法聯軍五百人,英法聯合艦隊潰逃,史榮椿和官兵共三十六人也戰死在炮臺。
為報大沽炮臺兵敗之仇,英法兩國于次年派遣遠征軍二萬五千人,分乘二百多艘艦船,浩浩蕩蕩殺奔中國而來。先攻克定海、煙臺和大連灣,又逼近津門,在北塘登陸后,占領了新河、塘沽,秋風掃落葉般殺死無數清兵,接著又攻陷大沽炮臺,天津淪陷。
聯軍向北京進發,一路攻占張家灣、郭家墳和通州,在八里橋與清軍大決戰。由僧格林沁、勝保和禮部尚書瑞麟統領的三路清軍,總兵力超過三萬人,其中有一萬騎兵。由法軍總司令孟托班指揮的英法遠征軍共三個旅,步、炮兵約一萬人。戰斗在悶熱的夏日凌晨打響,僧格林沁一聲令下,勇敢的蒙古騎兵齊呼殺賊,喊聲震天,縱馬沖向敵陣。這是一股血肉之軀組成的狂飆,復仇的鐵蹄所過之處將寸草不留;這是一支冷兵器組成的鐵流,鋒利的軍刀將無情地撕碎沿途的一切生物。但在聯軍的新式阿姆斯特朗大炮轟擊之下,蒙古勇士們如同燈蛾撲火,有去無回。
輪到英法聯軍進攻了。他們兵分三路,法軍第一旅在東路,法軍第二旅居中路,英軍為西路,悉數壓向八里橋。法軍第一旅很快就戰勝了瑞麟率領的清軍。法軍第二旅和英軍強攻八里橋,炮彈蝗蟲般襲來,炸得古橋亂石橫飛。勝保率部守橋,排槍和火炮霰彈雨點似的射來,勝保受傷落馬,屬下將士死傷無數。僧格林沁率殘余騎兵來往穿插,試圖把英軍和法軍分割開來,與勝保所部合力殲滅其一部。激戰至上午九時,聯軍越戰越多,僧王知道大勢已去,殺出重圍向北京城潰逃。

3-3 英法聯軍進攻八里橋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最后一場大仗結束了。八里橋靜悄悄,這里不像戰場,卻像一座血腥的大屠宰場,清軍將士燒焦的頭顱內臟,蒙古軍馬撕裂的斷肢殘臂,一堆堆地散落在各個角落。
亡國的陰影籠罩了整座京城。咸豐皇帝獨自一人漫無目的地走在皇宮中時,再一次聽見道光皇帝凄厲的哭聲。這座東方最壯觀的宮殿很快就會落入洋人的魔爪,這是他的孟浪和輕率的決定造成的。來自蠻荒之地的洋人,是掌握了魔法的魔鬼,是難以用文明與常理戰勝的,最精銳的清軍遭到的覆滅,給咸豐皇帝的啟示就在于此。在太監和宮女的保護下,咸豐與后妃們匆匆出宮逃往熱河避暑山莊,為了掩蓋這次不體面的失敗,他們把出逃美其名曰“狩獵”。
殘余的清兵用屈辱的跪禮,把英法聯軍迎入北京。全副武裝的洋人們一進入北京,便把他們鷹隼般尖利的藍眼睛,死死地瞄準了舉世無雙的圓明園。米啟爾中將率領的一個步兵師和聯軍騎兵主力三千余人,攻入圓明園。這些來自西方的勝利者,在這座舉世無雙的皇家園林里,充分演繹了他們的野蠻、粗魯和貪婪。他們大肆搶掠寶物,不能拿走的便加以毀壞,在發泄完自己的獸性之后,他們留給這座“萬園之園”的是一把罪惡之火。可憐這座歷經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幾代皇帝,歷時一百五十余年,花費無數人力、財力、物力造就的,世界上最宏偉最美麗的皇家園林,在沖天火焰中化為一片廢墟。最令孫衣言感到憤恨的是,洋人不但搶去了珍藏于園中的歷代圖書典籍、文物書畫和奇珍異寶,竟然還把收藏《四庫全書》的文淵閣藏書樓燒得片紙不留。
園中的正大光明殿是最后被燒毀的,那么緊臨殿前東扇子河的澄懷園又怎樣了呢?那是他執教過皇家子弟的地方呀,美輪美奐的近光樓、廊廡回繚的硯齋墨亭、池水裊繞的樂泉西舫、假山環抱的山南書齋,還有繁花似錦的藥堤、風荷婷婷的影荷亭、殿堂上的御書匾額——如今這一切全都煙消云散了去,變成一堆堆瓦礫和灰冢了。
嗚呼,居天地正中的泱泱大國,竟屈服于遠渡重洋而來的區區蠻夷!圣明的皇上啊,您為什么不采用臣下遞呈的《御戈之策章》呢?這本奏章中包含著永嘉先賢的真知灼見,包含著經世致用的務實之說呀!在和平之時重視貨幣、田賦、鹽茶、地形、水利、轉輸、吏役、兵制、濟貧等社會和經濟問題,制定重農、通商、惠工、理財、稅收的政策,做到強國富民。在戰爭爆發時,征集充足的軍費,添置必要的軍事裝備,選用懂得傳統兵法的軍官統率軍隊英勇殺敵,招募沿海各地的百姓組建團勇痛殺洋人,一仗不勝再戰,再戰不勝續戰,何愁區區蠻夷不滅。遠在熱河行宮的皇上,您聽到臣下獻策的聲音了嗎,您明白臣下求戰的心情了嗎?
孫衣言走進水濕的大院,在雨中閉目朝北而立。夫人凝香見他努著嘴自言自語,嘴唇已被雨淋得烏青,趕緊打傘過來,拉了他站到杉木屋檐下。
站在檐下,孫衣言的思緒回到家中。他看著這座很有些氣派的大屋,不禁深深地為祖輩們的勤勞起家而感動。現在他們兄弟倆都已成家立業,辛勤了一輩子的父母也到了頤養天年的時候了。
到卯時了吧,該到父親房中請安了,孫衣言轉身朝父親的房里走去。
孫魯臣早已起床晨讀。盡管他在家務農,終身不仕,但家藏善本并不匱乏。閑暇時,他常常翻來覆去地咀嚼這些圣賢經書。年輕時他就藏身書齋而不喜結交,到了晚年,就更不喜外出交友,常常獨自一人伏案翻書。老人看的書雜,除了圣賢之書,詩詞歌賦,小說稗史,還有那本每日必讀的《本草綱目》。[19]

3-4 英法聯軍在圓明園大肆掠奪
見大兒子進來請安,孫魯臣放下手中的書。他兩鬢花白,耕耘勞作帶給他滿臉皺紋,使他端正的臉顯得粗糙而蒼老??匆姼赣H因咳嗽而晃動彎駝的脊背時,孫衣言的心里充滿了負疚之感。
孫衣言記得,才四五歲時,父親即對他進行啟蒙教育。到了他和弟弟蕖田粗解文義的時候,父親便為他們四處擇師。家中雖不富裕,但贈予塾師的聘禮卻樣樣不少。
道光甲午年,他和孫鏘鳴赴試杭州,父親翻山越嶺,一路陪著他們,每逢陡坡,就蹲下身子,要背他們上山。當兒子的怎敢將自己的身體壓向父親的背脊,父親生氣了,呵斥道:“你們年少體弱,需養精蓄銳考慮文章。父親年事已高,于功名無望,寄希望于你們兄弟?!本瓦@樣,父親用背脊承載著對他們兄弟的全部希望,翻過了一座又一座的高山。他毫不懷疑,父親的背脊就是在那時開始彎曲了去的。
每當看見父親愈顯彎駝下去的脊背,孫衣言的心里就越發地積淀起對他的報答之情。然而,這種報答之心因為種種原因難以實現,這就使他顯得愈加不安了。他默默地走過去,為父親輕輕地捶背。

3-5 金錢會銅錢
“鏘鳴有消息嗎?”沉默了很長時間,孫魯臣才開口說話。
孫衣言清楚,父親關心在瑞安城中的弟弟。孫鏘鳴于前年奉旨再次回籍辦團練。當天下被洋人和長毛攪得天翻地覆,外憂內患的朝廷便一批又一批地派出在京為官的儒生,胸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志的文官們領兵打仗,為處于危難中的大清國盡忠。
咸豐八年,與瑞安相鄰的平陽縣金錢會起事,為首的是錢倉鎮的一個搬運工趙起。在瑞安辦團練的孫鏘鳴,便不可避免地卷入此事中去。[20]
錢倉鎮南臨敖江,北扼錢倉山,是當時閩、浙兩省陸路交通的樞紐,南來北往商賈的集散之地。在海上運輸并不發達的時候,這里繁榮過一段日子。后來,外國商船壟斷中國海上運輸,陸路運輸日漸衰落,趙起和搬運工的生活沒了著落,溫飽不保,無奈之下便起了聚眾起事的念頭。
他們學習福建“紅錢會”和贛州“邊錢會”的方式,以銅錢作為入會的標志,成立了“金錢會”。他們在康熙大銅錢上面灌上銅液,澆鑄“金錢義記”四個字,凡參加金錢會的,只要交了會錢,每人發放一枚。平陽多饑民,見有人領頭,哪有不參加之理,紛紛加入此會。金錢會人數愈來愈多,范圍越來越廣,連一些秀才、小地主,甚至綠營兵弁也秘密入會殺富濟貧,搶糧放火,專與大戶為敵。
官府對上不敢呈報,唯恐朝廷怪罪下來不好交代,又不敢懲辦金錢會,恐怕結怨太甚,反而激起民變,便掩耳盜鈴,想出一個把金錢會視為團練使其合法化的鴕鳥之策來。如此一來,金錢會更加蔓延開來,如火如荼。
溫處巡道志勛、溫州知府黃維誥、平陽知縣翟惟本這些地方官膽小如鼠,不敢言及剿捕之事,保持中立,放任金錢會成立團練,瑞平兩地的大戶義憤填膺。許多富豪舉家逃難到瑞安城中,向奉旨在籍辦團練的翰林孫鏘鳴哭訴。
孫鏘鳴大怒,他一直把辦團練看成神圣的事業,太平軍造反,占去長江以南半壁江山,朝廷就是依靠曾國藩訓練的團練,才遏制住他們的攻勢。辦團練是挽救頹勢中興大清的大事??!亂世出英雄,在湘軍中,一大批像他這樣的儒生,就因為率領團勇英勇作戰,經歷過血和火的鍛煉,才得以實現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崇高理想??涩F如今這些仰食朝廷俸祿的溫州地方官,竟然把殺人放火的金錢會收編為團練,簡直是對他奉旨回籍苦心經營團練的諷刺和侮辱。
地方政府是沒有什么可依靠的了,金錢會方面又是虎視眈眈,尋找合適的機會發動暴亂,目前的對策只能是擴大民團的規模,做好迎敵的準備。壓下滿腔怒火,孫鏘鳴在瑞平兩縣積極籌資擴充民團,還征得浙江巡撫王有齡同意,成立了浙南團防總局,日夜守城。
前日,大公子詒谷從瑞安縣城回檐下村,向孫衣言稟報了城里的事情。現在,孫衣言見老父問起,便如實相告,說:“韶甫做了團防總董,又在各鄉設了分局,招募鄉勇,保境安民,金錢會對他懼恨交加。昏官可惡,若刁民聚事之初即行處治,局勢當不會險惡至此。”
“也難怪地方官,畢竟守土在此,不能不考慮后果,不像京官,可以一走了之,沒有牽掛。”孫魯臣說著,咳嗽起來??諝鉂穸雀?,他的氣喘病又犯了。
聽了父親的話,孫衣言不禁心中一凜。孫鏘鳴雖是京官,但既然奉旨回籍辦團練,與守土的地方官又有何異,可不是身為京官就可以一走了之的??磥?,弄不好得搭上這演下村的祖宅老屋了。
匆匆吃罷早飯,告別父親,孫衣言心思重重地往城里趕,早晨的閑適之感已蕩然無存。
孫鏘鳴在大校場練兵,見孫衣言來了,連忙拉了他的手請他檢閱。
今日在校場練武的,都是些認真挑選出來的精兵強將,每人身上掛一塊白布,上面印著“安勝義團”四字。孫衣言想,這就是“白布會”了。
陣中一員小將,身披盔甲,腰系金嵌圓板寬帶,足蹬戰靴,縛衣束帶,窄袖系腕,騎在一匹白馬上。只見他向孫衣言抱拳作揖,然后用腿磕馬肚子。那戰馬“咴”地嘶叫一聲,箭一般從校場東頭跑到西頭。還沒等孫衣言回過神來,小將已拔出懷中的毛瑟槍,把一個置放在八仙桌上當作靶子的酒壇擊得粉碎。在眾人喝彩的時候,小將接過部下拋給他的一桿長矛,把它舞得像風鈴似的。待他拍馬從校場西頭跑回東頭時,手中的長矛早已將用稻草捆扎成的人靶子戳得渾身窟窿。
孫衣言贊道:“將士如此神勇,何愁會匪不潰?!?/p>
在他身旁的孫鏘鳴問:“你可看清楚這小將是誰?”
孫衣言說:“韶甫,我是近視之人,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位小將是誰,說與我聽也就是了。”
孫鏘鳴大笑:“那是你家大公子德滋?!?span id="14eaut4" class="math-super">[21]
“滋兒靠弟弟調教了。”
“哪里哪里。滋兒少年英雄,沖鋒陷陣還需仰仗他呢。”
孫鏘鳴邀哥哥上城樓巡視。兩人騎馬到南門,下馬走上城墻。只見守城的團勇個個手持兵器,神色嚴峻。幾尊鐵炮黑色的炮口伸出城垛,預示著即將來臨的戰爭的激烈和殘酷。繡著“孫”字的大旗被江風吹拂著,發出“嘩嘩”的聲音。站在旗下的孫鏘鳴被軍旗映襯著,顯得魁梧沉著。
“古來兵道就講究‘智勇’兩字。大將軍入帳謀智,出帳則謀勇。韶甫,你年紀比我小,亦文亦武,什么事都走在我前頭?!睂O衣言看見統率千軍的孫鏘鳴胸有成竹,放心不少。
“鏘鳴在家愿為父母兄長效犬馬之勞,在朝愿為圣上分憂國事?,F如今大清國無寧日,鏘鳴奉旨在身,哪像哥哥這樣可以安心治學呢?!?/p>
“韶甫,哥哥無能?!?/p>
“你說錯了。忠孝與淡泊從來就是我們孫家人的兩大品質。出則盡忠孝,退則寄淡泊。雖然國事維艱,但學業之事不可廢。涵兒天資聰穎,是可造之才,哥哥要悉心教導?!睂O鏘鳴一邊說著,一邊拿單筒望遠鏡瞭望南岸。
高高的城墻下,是奔流不息的飛云江。迷蒙的江面上,氤氳著硝煙。
“江南就是金錢會的老巢了。如果地方官吏不姑息養奸,茍且偷安,也不至于釀成如今的局勢?,F在金錢會勢重,綠營官兵又龜縮在軍營里按兵不動,守城的大事唯有靠團勇來擔當,在戰略上就只能取守勢了。”孫鏘鳴說。
“金錢會襲擊我郡的道路無非兩條,一條是水路南門,一條是陸路東門,守好這兩處至關重要?!睂O衣言道。
“哥哥所言極是,我會加強守備?!?/p>
“連年饑荒,民生怨尤,聚眾鬧事在所難免。對其中的謀反者必須殺無赦,對受蒙蔽而盲目追隨者則需手下留情?!?/p>
“我一定按哥哥說的去辦。記得剛回鄉時,我就對地方官提過建議,地方政府必須一方面放手賑濟,安定百姓,一方面嚴加剿治,剪除會首,如此一軟一硬,會匪之事指日即可平息。不想,這些昏官一意孤行,既不對無辜百姓實行恩惠,又放任會首為非作歹。金錢會之事能有今天,他們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p>
“所以,就欺壓蒙蔽老百姓的罪行來說,這些地方官比起金錢會來要嚴重十倍?!睂O衣言嘆道,“使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御寒,這又是誰的罪過?是那些昏庸的地方官??!”
“事已至此,我已顧不了這許多,目前的首要任務是平息金錢會之亂?!睂O鏘鳴果斷地說。
天色暗了,城樓上亮起了燈籠。一個團勇急跑過來,呈上一封信,道:“黃家差人送來的,請孫大人速去?!?/p>
黃家大院,褐紅色的棟梁上掛著的大燈籠全部點亮著。暗紅色的燈光,在夜色中勾勒出這座大院的輪廓與氣派。鄉紳黃吉人和二公子黃體立、小公子黃體芳神色嚴峻,見孫家兄弟進來,連忙將他們迎到內室。白發蒼蒼的黃吉人執了孫衣言的手想說話,卻嘴唇顫抖說不出話來,唯有兩行濁淚從細小的眼睛里滲流出來。
二公子黃體立見孫鏘鳴疑惑,走到他身邊向他細說緣由。孫衣言任同考官那年,他考中進士,任刑部主事,現亦奉旨協助孫鏘鳴回籍辦團練。
孫鏘鳴聽了黃體立的話,站立不住,差點昏厥過去。眾人手忙腳亂扶他坐下,只聽他在喉嚨里咕嚕道:“圣上偏在這個時候駕崩,叫天下臣民如何是好?!?/p>
原來黃家剛得到消息,出宮避難的咸豐皇帝已病逝于熱河。
孫衣言的臉白成了一張紙,癱坐在椅子上半晌動彈不得。在生命行將結束前的幾年時間里,一直在和談與決戰之間搖擺不定的咸豐皇帝,終于可以安心西去,不再為風雨飄搖中的社稷牽腸掛肚了。其實,早在去年,當僧格林沁率領的精銳鐵騎,在英法聯軍的阿姆斯特朗大炮轟炸下全軍覆滅時,咸豐皇帝的心就已經死了。什么濃煙滾滾斷垣殘壁的圓明園,什么夾道跪迎洋人入城的清軍士兵,還有什么割地賠款的《北京條約》,這一切不過是在已死過一回的心上,再恨恨地插上一刀罷了。是主張決戰的大臣害了朕性命!盡管遠隔萬水千山,孫衣言好像仍然看見咸豐皇帝龍顏震怒,沖他發火。他感到后脖子發冷發硬,兩腿軟如棉團。被人拖到了高高的午門下,脖子上架著寒氣逼人的大砍刀。
“圣上,區區蠻夷,毀我長城,臣想不通……”孫衣言的喉嚨咕嚕發響,咽下一句只有他自己才明白的話來。
黃體立候了一個時辰,見眾人都苦著臉呆如木雞,坐不住了,道:“京都的事天大,恐怕也要放一放,我們現在是自身難保。卣薌還有一事稟告,細作探知,金錢會兵分兩路,將進犯瑞安縣城和演下村,還發誓要火燒孫家祖屋?!?/p>
“兩位孫大人,瑞安城就由我們守衛,你們還是領兵趕快回演下村吧,金錢會對孫大人組織團練對付他們早已恨之入骨,揚言要燒毀孫家祖屋。至于瑞安城,我們黃家團練會以生命和熱血來保衛,請兩位大人放心?!秉S體芳正色道。
黃家團練,是瑞安城里人馬最多的團練。像黃家這樣的團練,溫州各地有許多,統歸孫鏘鳴主持的浙南團練總局節制。清廷平叛治亂,靠的就是各地大戶組織起來的地方武裝。
黃家大院里,此時已集合起精壯的男人們。金錢會將發動進攻的消息,就像一道臨戰的命令,把他們從妻兒的身旁拉了過來,讓他們義無反顧地面對殺戮,經受黑暗的恐懼,體驗血腥的殘忍。
“孩兒們,”黃母吳太淑人帶著黃家的妻兒們排列在院子里,蒼老的聲音沾著燭光,激昂地在庭院里響起來:“汝等速率鄉民登城固守,無負國恩。我當率家人待命于湖上,萬一賊入城,吾輩即拼命,此中無使一人污于賊手?!?span id="szaerkp" class="math-super">[22]
“母親大人,”黃體立、黃體芳兄弟倆一齊跪倒在地,泣不成聲,“兒等一定拼死守城,決不讓賊匪破我城門踐我家園?!备鎰e的聲音因為夜的籠罩,顯得分外悲壯。
“兩位大人,你們快回去吧,沒有了男人護衛的家園,老弱婦孺會如羊羔一般無處遁逃,任人踐踏。”黃體正已率黃家團練跑向城樓,斷后的黃體芳在離開黃宅前,含著熱淚懇切地對孫衣言和孫鏘鳴說道。
“哥哥,事不宜遲,你與德滋帶一支人馬速回演下,我重任在身,不能分身回家盡孝,孫家老少就托付給哥哥了。”軍情緊急,孫鏘鳴狠狠心,飛身上馬向城門奔去。
演下村的無數只火把,燒得“嗶剝”作響,把黑色的夜照得透亮。兩個多月了,這些火把每天都插在圍墻的石縫中,匯聚起來的濃煙,把守村鄉民的臉和鼻孔熏得黧黑??逃小鞍擦x堡”三字的青石碑,就在火光里亮堂著,高高地嵌立在村口的圍墻上。
孫衣言登上并不太高卻加固了的圍墻上,鐵制的盔甲在他走動時,發出金屬的鏗鏘聲。他的周圍,圍著決意守護村莊的壯士們。他們被煙火映紅著的臉上,掩飾不住疲憊、恐懼與激動。
孫衣言沒有讓詒谷回演下村,他記得鏘鳴說過的話:滋兒少年英雄,打仗破敵還需仰仗他。詒谷是鏘鳴的左右手,要讓他一心一意幫助叔叔剿滅會匪,建立戰功。
一個孫家的佃農今天值夜,見老爺連日熬夜,人都瘦了一圈,便勸他早些回家安歇,道:“金錢會早就說要來攻打演下,但至今未見一個人影,怕是看我們人多勢眾,不敢來了,老爺早些歇息吧?!?/p>
未待衣言回話,就見黑暗中一聲弦響,那佃農喉嚨正中已鉆進一支竹箭。
“金錢會進攻啦!”凄厲的叫喊聲和銅鑼聲響徹夜空。
“爺爺,今晚會出大事嗎?”向來埋頭燈下熬夜看書的詒讓,走出書房,與孫魯臣一起站在黑暗的屋檐下,等候著父親的消息。
“今天可能過不了關了。”黑暗中傳來孫魯臣嘶啞的聲音。
一盞油燈遠遠地飄過來,像黑暗中飛過的螢火蟲,是凝香從房中走來。油燈又多了幾盞,是詒谷的媳婦和幾個女仆出來了。雖然是深夜,但孫家老少并未合眼。暗紅的燈光在他們的臉上流過,使他們的神色顯得更加驚恐不安。
“既然大家都沒睡著,我就明白告訴你們,會匪今晚可能要燒毀我們家的這座祖屋?!?/p>
“媽——”詒谷媳婦尖叫一聲,緊緊挽住凝香的手臂。凝香手中的洋油燈一晃,玻璃罩中的火苗便瑟瑟地抖動起來。
孫魯臣一動不動,冷靜地吩咐道:“大家各自回房收拾細軟,今晚我們要離開這里?!?/p>
遠處的圍墻上,火光沖天,殺聲震天。
小腳女人們開始頻繁地進出于庭院與房屋之間,盡可能多地往樟木箱子里塞東西,雜碎的腳步聲攪翻了孫宅。唯有孫魯臣的房中沒有絲毫動靜。他佝僂著身子,微閉雙眼,從窗欞上漏進來的火光,勾勒出他蒼涼而又孤寂的身影。
“父親,出門避禍,多穿件衣服吧?!蹦隳昧伺圩舆M來。
“賢媳,我與你母親世居鄉間,斷不能棄自家室廬而遁,況已年老矣,死又何足惜?!睂O魯臣道。
“父親,兒媳盡孝父母乃為人之本,如果置父母于不顧,則人將不人?!蹦悴蝗葜靡傻卣f。
“我實在不忍撒手祖上苦心經營置辦起來的家業,更何況,也不舍得房子里的這些書。我年事已高,唯與這些書為樂,如果沒有了這些書,活著也沒什么意思?!?/p>
“父親,你這樣說,涵兒剛才也這樣說,那我們就都留下來罷?!蹦愕?。
“糊涂,你竟和涵兒一般見識!快扶我去勸說他?!?/p>
孫魯臣還沒走進詒讓的房間,就聽見孫兒的聲音:“要走先把書帶走,不把書帶走,我是絕不離開這里的,金錢會要燒書,就讓他們先燒了我?!?/p>
這個書呆子,與我一樣的秉性,愛書如命,孫魯臣在心中嘆道。正不知如何勸說孫兒,只見孫衣言跌跌撞撞地跑來,說:“南門東門均已被賊攻破。”
“你來說服涵兒吧?!睂O魯臣道。
孫衣言心中雖急,卻盡量放緩口氣勸說詒讓:“涵兒,書是不能帶了?!?/p>
“父親,您也不要書了?”詒讓“哇”地哭出聲來,搖曳著魯臣公的衣襟向他哭求:“爺爺,他們不讓帶書。爺爺,這些書是您的寶貝,您也一定不會同意的?!?/p>
“涵兒,聽你父親的話?!濒敵脊珓裾f道?!澳惴判娜ケ茈y,這些書爺爺會留下來看管的?!?/p>
“爺爺,你不走,孫兒也不走,跟著爺爺守著書?!痹r讓說。
“涵兒,聽話!”孫衣言厲聲喊道。
任大家怎么勸說,詒讓靠在那幾箱子書上,一動不動。
“涵兒,聽爺爺話。”魯臣公顫顫巍巍地拉住詒讓的手道:“爺爺想好了,不留下來了,跟大家一起走。這些書就留著不動,賊匪要的是金銀財寶,這些書于他們無用。涵兒,你聽見了嗎?——”
詒讓慢慢地抬起頭來,盯著爺爺眼睛問:“真的嗎?”
黑夜被沖天大火燒得通紅。孫家老少隨村人從北門逃出不久,孫宅便加入到這火的葬禮中去了。烈火吐出長長的火舌,生吞活剝去支撐著老宅的房柱、橫梁、瓦楞和窗欞。長檐上的青瓦像忠心耿耿的仆人,竭盡全力壓住火舌,任它們在自己的身子底下肆意狂舞。但無數根火舌很快就變成一條條粗長的火龍,順著瓦楞的邊緣爬上屋脊,掀翻大青瓦,在“噼啪”作響中吞噬掉整座宅院。
逃難的人們站在山上,遠眺這場熊熊大火。他們看見濃煙中翻飛起許多破碎的黑蝴蝶,那是孫家小公子詒讓心愛的書在烈火中涅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