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治理學(第2版)
- 蔡銳 孟越
- 869字
- 2019-11-29 11:30:38
第2章
公司治理學的理論基礎
教學目標
1. 理解交易費用與公司治理的關系;
2. 掌握企業契約與市場契約的本質特征;
3. 了解資產專用性與治理結構的內涵;
4. 了解物質資產所有權與最優所有權安排的內涵。
基本概念
交易費用 不完全契約 資產專用性 治理結構 企業所有權
學習提示
公司治理是保證公司決策的科學化、維護股東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利益的制度安排。為什么如此?為什么公司治理要以保護股東利益為第一要務?本章將從理論上加以解釋。出發點是對企業契約性質的了解:企業是利用權威節約交易費用的不完全契約的集合。公司治理作為一種協調契約各方利益的制度安排,是權威的一種體現。因此,公司治理實質是關于企業所有權合理配置的制度安排,是為了節省交易費用而存在的。理解了交易費用及企業契約的不完全性,就能相應理解資產專用性以及企業所有權安排的內涵,從而也就明白了“股東利益至上”的道理。
本章重點:交易費用與企業的本質 資產專用性與治理結構的選擇 企業所有權的合理配置
本章難點:交易費用對公司治理的影響 物質資產所有權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導入案例
國外某煙草公司為了向中國及東南亞地區推廣一款新型香煙,準備委托第三方調查公司進行市場調查,經過反復甄選,他們選定了具有豐富經驗的某市場調查機構,在一番討價還價之后,最后商定委托調查費用為60萬元人民幣(包括找尋、談判、詢價等費用)。后來,隨著公司業務規模擴大,市場調查的需求增加,再以委托方式進行市場調查成本太高,于是,該公司成立了直屬于公司的市場調查部,聘用了包括經理在內的5名雇員,規定其職責就是專門為公司進行市場調查、分析。當然,這一做法需花費組織成本——5名雇員10萬元人民幣的月薪總額,但他們一年內平均每個月就要做1個市場調查。因此,選擇以自己成立調查部的方式進行市場調查,是因為這樣做的組織成本要低于外請調查機構所需的費用。
點評:
外請調查機構是利用市場價格方式配置資源,需要交易費用;而自己成立調查部是利用企業的權威配置資源,需要組織成本。選擇后者,是因為用權威配置資源比用價格配置資源要節省交易費用。公司治理的合理性就在于它可以節約交易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