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教學過程的基本階段

按照教師組織教學活動中所要求實現的不同認識任務,可以劃分出教學過程的基本階段。

(一)激起學習動機

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它往往與興趣、求知欲和責任感聯系在一起。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和較好的學習愿望是學生進行學習的基本條件和心理起點。

教學應從誘發和激起學生的求知欲開始,從學生做好學習的心理準備開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與興趣,主要靠三個方面:第一,所學的內容和知識本身,如事實、現象、特點、邏輯等,要具有吸引力;第二,要強調學生是活動的主體;第三,要依靠教師的引導,教師要特別注意把所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由此可以說,三者的有機統一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必要前提和基礎。

(二)領會知識

領會知識是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包括使學生感知教材、形成表象和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1. 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如果學生有了必要的感性組織,形成了清晰的表象,那么他們理解書本知識就比較容易。為此,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掌握好感性知識。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感知形成清晰的表象和鮮明的觀點,為理解抽象概念提供感性知識基礎并發展學生相應的能力。感知的來源包括: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直觀教具的演示,參觀或實驗,教師形象而生動的語言描述和學生的再造想象以及社會生產、生活實踐。其次,為使學生獲得對事物的清晰表象,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仔細的觀察,并在觀察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0

真題及解析

2. 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理解教材,形成概念是領會知識的關鍵。沒有很好地理解教材,形成概念,就很難領會知識。理解教材,形成概念應注意以下事項:

(1)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運用思維方法和推理形式,并在這個過程中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2)教師要經常注意引導學生的認識,由個別認識發展到一般認識,由一般認識發展到個別認識,引導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比較、抽象概括以及歸納演繹等思維方法加工形成概念、原理,真正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3)在形成概念時需要注意:一是給概念以正確的定義;二是注意當學生已有的某些生活概念與科學概念不相符時,前者對后者產生的干擾,并要及時克服;三是要引導學生弄清楚新舊概念之間的聯系,以形成學科概念的體系;四是概念的掌握不是一次完成的,要逐步深化、精確化。

理解教材可以有兩種思維途徑:一是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二是從已知到未知,不必都從感知具體事物開始。

(三)鞏固知識

鞏固所學的知識是教學過程的一個必要環節。鞏固知識的必要性在于:第一,學生在課堂上所獲得的知識是間接知識,容易遺忘,必須通過各種形式來復習,加以鞏固,形成牢固的聯系。第二,指導學生進行記憶,發展他們的記憶力。教師要提出記憶任務,使學生掌握記憶方法,養成閱讀思考記憶的習慣,正確分配復習時間,通過聯想與推論等方式追憶所學的知識。只有掌握與記住知識,才能為下一步學習奠定基礎,才能順利地學習新知識、新材料。在教學的每個環節上,教師都應重視教材的識記與鞏固。在教學中,教師用一段時間專門復習、定期復習,這對鞏固知識是十分必要的。

(四)運用知識

掌握知識是為了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通過反復練習等教學性實踐和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來培養學生的技能和技巧。運用知識,形成技能和技巧,主要是通過教學實踐來實現的,如完成各種書面作業或口頭作業、實驗等。學生從掌握知識到形成技能,再從技能發展成為技巧,需要經過反復的練習才能達到。此外,運用知識當然不限于技能和技巧的掌握,還包括知識遷移的能力和創造能力等。

(五)檢查知識

教師可以通過作業、提問、測驗、調查等方式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培養學生及時對所學知識進行自我檢查的能力和習慣是非常必要的。檢查學習效果的目的在于:使教師及時獲得關于教學效果的反饋信息,以調整教學進程與教學要求;幫助學生了解自己掌握知識技能的情況,發現學習上的問題,及時調節自己的學習方式,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门县| 彭阳县| 馆陶县| 濉溪县| 沙河市| 进贤县| 军事| 娄底市| 阿拉善右旗| 永济市| 新田县| 盘锦市| 大渡口区| 唐海县| 乐清市| 仲巴县| 平定县| 桃江县| 大足县| 六盘水市| 乌鲁木齐县| 沁阳市| 揭西县| 嘉峪关市| 永年县| 河西区| 积石山| 永宁县| 陆河县| 常德市| 重庆市| 来凤县| 巧家县| 宜春市| 河西区| 新郑市| 芦溪县| 宜良县| 建平县| 桑植县| 墨竹工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