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體育教程(第二版)
- 李國鋒
- 2485字
- 2019-11-29 16:37:43
第四節 籃球競賽規則
一、比賽場地與設施
籃球比賽是在一塊平坦、堅實且無障礙物的長28米、寬15米(從界線的內沿丈量)的長方形場地進行的活動。
二、簡要競賽規則
(一)比賽時間
正式籃球比賽時間為4節,每節10分鐘。第一、二節之間和第三、四節之間休息時間為2分鐘,第二節和第三節之間休息時間為15分鐘。每個決勝期為5分鐘,決勝期之間休息2分鐘。
(二)暫停
每隊前三節比賽中每節準許1次要登記的暫停,第四節為兩次,暫停時間為1分鐘。暫停機會開始于球成死球并且比賽計時停止(如違例、犯規、對方投籃得分等),結束于裁判員持球進入圓圈執行跳球或持球進入罰球區執行罰球以及擲界外球隊員可處理球時。暫停必須由教練員或助理教練員親自到記錄臺,以通用的手勢,明確地提出請求。
(三)替換
在1次替換機會中1個隊可以替換隊員,替換人數不限。替換機會開始于球成死球且計時停止,包括發生犯規、對方發生違例、對方有替換機會、跳球、暫停等,結束于裁判員持球進入圓圈執行跳球或持球進入罰球區執行罰球以及擲界外球隊員可處理球時。1位替補隊員有權要求替換,他應親自到記錄臺用手勢請求替換,然后坐在換人的凳子上直到替換機會開始。替換應以最快的速度完成。
(四)違例
違反規則叫違例,發生違例的情況一般有以下6種。
帶球走違例可解釋為中樞腳的非法移動,因此判斷隊員有否帶球走違例,首先要確定中樞腳:隊員雙腳著地接到球,可以用任何一腳做中樞腳。當一只腳離地時,另一只腳則成為中樞腳;在移動或運球中接到球,先觸地腳為中樞腳。在空中接球后雙腳同時落地,任何一腳均可做中樞腳;在移動或運球中接到球,先觸地腳再跳起,兩腳同時落地,哪只腳都不是中樞腳。
確定了中樞腳以后,可以抬起中樞腳投籃或傳球,但必須在腳再次觸地前使球離手。在球離手前不可以抬起中樞腳運球;如果抬起中樞腳后再放球,則為帶球走違例。
隊員控制球后將球擲、拍或滾在地面上,并在球接觸另一隊員之前再次觸及球時為運球開始;隊員運球后,用雙手同時觸球或使球在一手或兩手中停留的瞬間運球即結束。隊員第一次運球結束后不得再次運球(除非他失去了對球的控制),再次運球即為非法運球。非法運球者將失去控球權。
以下屬于運球情況的是:連續投籃、漏接、攔截對方傳球、拍擊另一隊員控制的球、在搶球中挑撥球。
規則規定,位于前場的控制球的隊員不得使球回后場,構成球回后場有3個條件,缺一不可:①該隊在前場控制球;②在前場,最后觸球回后場的是該隊隊員;③在后場,最先觸球的是該隊隊員。
比賽中出現用拳擊球,故意用腿或腿以下的任何部分擊球或攔阻球,均為違例。所有腿和腳的偶然觸球不算違例。
當球觸及界外的隊員或任何其他人員,界線上或界線外的地面或任何物體,籃板的支柱或背面時,即為球出界。當隊員的身體任何部分接觸界線或界線外的地面,或接觸界線上或界線外的除隊員以外的任何物體時,即為隊員出界。球出界前最后觸及球的隊員是使球出界的隊員。
(1)3秒違例。
某隊在場上控制一個活球后,該隊隊員在對方限制區內(梯形區域及組成各條線包括在內)停留不得超過3秒鐘,持續停留超過3秒鐘為3秒違例。
(2)5秒違例。
被嚴密防守(在正常一步之內)的持球隊員要在5秒鐘內將球傳、投、滾出手或運球,否則為違例。擲界外球隊員和罰球隊員在可處理球時,5秒未傳或投籃出手為5秒違例。
(3)8秒違例。
當一名隊員在后場獲得控制球,該隊要在8秒鐘內將球從后場推進到前場。球推進至前場的標志是必須使球觸及前場地面或站在前場的隊員、前場籃板、籃圈,否則為8秒違例。
(4)24秒違例。
控制球的球隊要在24秒鐘裝置鳴響之前投籃出手,并使球觸及籃圈,否則為24秒違例。
(五)犯規
犯規是違反規則的行為,包括與對方隊員的身體接觸不當或違反體育道德的行為。
侵人犯規是不管在活球還是死球時涉及與對方隊員非法接觸的行為。隊員不得通過伸展手、臂、肘、肩、髖、腿、膝或腳,以及過分彎曲身體(超出他的圓柱體)來拉、阻止、推、撞、絆、阻擋對方隊員的行進,也不得做任何粗野猛烈的動作。侵人犯規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①阻擋:是指阻止持球或不持球的對方隊員行進的非法的身體接觸。
②撞人:是指持球或不持球的隊員推動或移動到對方隊員軀干上的身體接觸。
③從背后防守:是指防守隊員從對方隊員的背后與其發生的身體接觸。即使防守隊員正在試圖搶球,從背后與對方隊員發生身體接觸也是不正當的。
④拉人:是指干擾對方隊員移動自由而發生的身體接觸。這個接觸(拉人)可以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
⑤非法用手:是指防守隊員處于防守狀態時,用手去接觸對方隊員,阻礙其行進。
⑥推人:是指用身體的任何部位強行移動已經控球或沒有控球的對方隊員時發生的身體接觸。
⑦非法掩護。試圖非法拖延或阻止非控制球的對方隊員到達希望到達的場上的位置。
兩名對抗的隊員大約同時互相發生接觸犯規的情況。
在比賽中,隊員、教練員、助理教練員、替補隊員或隨隊人員的行為不符合體育道德精神和良好的比賽作風,漠視裁判員的勸告,在與對方沒有發生身體接觸的情況下,有意識地采取不正當或者投機取巧性質的行為。
隊員不是在規則的精神和意圖的范圍內合法地、直接地試圖搶球而造成的侵人犯規。
凡十分惡劣的侵人犯規、技術犯規,以及教練員、替補隊員或隨隊人員的技術犯規都屬于取消比賽資格的犯規。
(1)對非投籃隊員犯規,判給對方在就近的界線外擲界外球。對投籃隊員犯規,球投中,則判給隊員1次罰球;如沒投中,根據投籃隊員的投籃地點,判2次或3次罰球。
(2)當1名隊員犯規達到5次時,即被罰下場。
(3)當某隊每節比賽犯規累計達到4次,此后再發生對非投籃隊員的一般性質的侵人犯規,要執行2次罰球;對投籃隊員的犯規,則按對投籃隊員的犯規處理。
(4)控制球隊隊員的一般性質的侵人犯規,由對方在就近的界線外擲界外球。
(5)對違反體育道德的犯規、取消比賽資格的犯規、場下隨隊人員的技術犯規的罰則是2罰1擲;對場上比賽隊員的技術犯規的罰則是1次罰球和在中場擲界外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