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報告2016
- 洪永淼
- 529字
- 2019-12-11 15:45:53
四、結論
基礎設施是國民經濟各項事業發展的先決條件,建設完善的現代化的基礎設施支撐體系是海西自貿區建立、發展以及正常運作的重要保證。本專題選取交通運輸、能源、郵電通信作為“基礎設施”的代表,分析福建省在這三個方面發展的現狀。隨著改革開放事業的逐步深化、“兩岸三通”和“海西經濟區”的實行以及中央和福建地方政府近年來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持續重視與加大投入,海西地區的基礎設施事業取得了長足進展,也為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福建省“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的建設和發展奠定了基礎。但在進步面前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存在的問題,并努力去解決。在“十三五”開端之年,福建省各級政府務必貫徹中央和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交通運輸、能源、郵電通信、科教文衛等事業的各項規劃,向實現海西區發展新目標邁進。第一,強化綜合交通融合發展,建設綜合交通運輸樞紐。第二,著力推進能源生產、利用方式變革,加強煤、電、油、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能源開發之間的銜接平衡,構筑安全、穩定、經濟、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完善主干網架,構建堅強智能電網。第三,發展互聯網經濟,深入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深化“數字福建”建設;鼓勵和引導電信業務經營者創新業務。第四,加快各項社會事業的改革,實現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