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案例解析

案例1:林則徐與虎門銷煙

案例來源:馬謐挺:《微歷史:鴉片戰爭的正面與側面》,團結出版社2011年版,第73-79頁。

案例內容:

與鄧廷楨不同,林則徐在近代中國威名之盛,無與倫比。在170多年里,他被無數的人所歌頌,他被譽為近代以來最重要的民族英雄。有些時候,他甚至被神化得過了頭。

他是福建人,父親是一位老師,家里生活還過得去。26歲那年,他考中了進士,而且名列二榜第四名,也就是全國第七名,之后仕途便一帆風順。他曾經先后被幾位大名鼎鼎的人物看中,這些人都間接幫助了他。比如名臣張師誠,道光前期的首輔曹振鏞,當然還有名滿天下的陶澍。

與其他的官員相比,林則徐在官場上,沒有深厚的背景,也沒有復雜的人際關系。這一點反倒成了他的優勢,更加襯托出他清正廉明、公正無私、事必躬親、忠君愛民。他與其他官員最大的不同,就是雷厲風行,不像其他官員那么顢頇。現在他成了欽差大臣,全權負責廣州的禁煙運動。

他是整個中國唯一一個認為鴉片可以導致亡國的大臣,這可不是危言聳聽,而是非常準確的前瞻。他認為嚴禁鴉片本身就是富國強兵,這更是徹底讓中國人認識到了毒品的危害。但是林則徐也有致命的缺點,就是好大喜功,做事容易冒進沖動,而且奏折寫得不夠真實,甚至到了胡編亂造的程度。他的這個缺點最后導致道光皇帝的決策失誤。他是禁煙的大英雄,但他也是鴉片戰爭的導火索。現在,他要來廣州禁煙了。

實際在離開北京的那一天,他就已經想好了禁煙的辦法。他的辦法比任何一個官員所想的都要嚴厲得多,這個辦法叫三管齊下。

首先他要嚴懲廣州參與鴉片走私的官員,通過深入的反腐敗,徹底拔掉走私的保護傘;其次,他要將禁煙深入到百姓當中,不但實行五戶連保,而且用最大的力度掀起一場禁煙的全民風暴;最后,他要把矛頭指向鴉片的亂源——那些從事走私的洋人,他要以整個中國的對外貿易為代價,徹底鏟除掉鴉片走私活動,讓所有的洋人再也不敢、再也不能販賣鴉片。

這就是林則徐的真實想法,他要把所有接觸鴉片的人都逼入絕境,特別是那些販運鴉片的洋人,他要在中華大地上杜絕鴉片。林則徐的決心非常大,他深信自己可以辦到。

在經歷了61天的跋涉之后,1839年3月10日,林則徐抵達了廣州。

……

林大人發動的這場聲勢浩大的人民禁煙戰爭,不敢說收效甚微,至少也是成效不大。他把禁煙的主角放在了老百姓身上,效果比起鄧大人把目光放在走私犯身上,自然效果不大。何況鄧大人自己就是煙販子,比林則徐更了解煙販子的運作情況。而且,林則徐如此大規模的擾民,也已經傳到了道光皇帝的耳中。

……

林則徐在廣州搞禁煙,不敢說民不聊生吧,至少沒有達到實際效果,這一點從收繳鴉片煙的數量上可以看出。他收繳的鴉片,只有鄧大人收繳的三分之一還不到,相比同期鴉片每年進口4萬箱,實在是天壤之別。一箱鴉片大約重一百多斤(有一百斤一箱的,也有一百二十斤一箱的),而林大人總共只收繳了不到20萬兩,大約一萬多斤,比起虎門銷煙時收繳的20283箱,240多萬斤,那實在是天壤之別。

不過,林則徐并不會就此罷休,現在整個廣州幾乎都沒有鴉片煙了,除了伶仃洋上的英國躉船,但是大清的水師力量有限,無法收繳這些鴉片。接下來,林則徐要把矛頭對準商館里的洋人了。

案例點評:

19世紀初,英國已經基本上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資本主義最強大的國家。19世紀中葉,這個只占世界人口2%的島國生產的工業品約占世界工業總產量的45%,并占有世界商船艦隊數量的1/3,擁有全世界國際貿易總量的1/5。為了對外擴張、掠奪殖民地、擴大商品市場,英國先后挫敗了西班牙、荷蘭、法國,成為“海上霸王”,在美洲、非洲、亞洲、大洋洲建立了號稱“日不落”的殖民大帝國。在亞洲,英國占領了印度,并入侵阿富汗、新加坡和緬甸等國家和地區,它的下一個侵略目標就是中國。

英國對華貿易長期處于入超狀態,英國工業品遭到中國自然經濟和閉關政策的頑強抵抗,銷量不大,而英國商人卻需要用大量銀圓購買中國的茶葉、生絲等商品。于是,英國殖民者以走私毒品鴉片作為牟取暴利及改變貿易逆差的手段,強迫其殖民地印度種植鴉片,再由英國東印度公司壟斷收購、加工,然后走私到中國販賣。據不完全統計,鴉片戰爭前40年間,英國走私到中國的鴉片約有40萬箱,從中國掠走了3億至4億銀圓。鴉片走私不僅使英國鴉片販子和英國東印度公司獲得驚人的暴利,而且英印殖民政府通過征收鴉片稅,英國工商業資產階級通過中、印、英三角貿易,英國政府通過征收進出口稅,都獲得了巨額收入。

鴉片的大量輸入,給中國帶來嚴重危害。一方面,隨著鴉片大量輸入,吸食者日眾,不但嚴重傷害中國人的身心健康,也加重了中國老百姓的賦稅負擔,嚴重阻礙著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鴉片大量輸入還直接造成清王朝統治的嚴重危機。鴉片煙販的賄賂,使清政府上上下下的官吏形成了一個龐大的保護鴉片走私的受賄集團,從而腐蝕了整個統治機構;大批官僚嗜食成癮,甚至軍隊官兵也吸食成風,軍隊戰斗力完全喪失;而大量白銀外流,又必然造成清政府國庫空虛,財政陷入嚴重危機。所以,當時林則徐在給道光皇帝的奏折中指出,如果聽任鴉片煙害泛濫下去,“是使數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

清政府自嘉慶元年(1796年)以后曾多次下令禁煙,但都因各級官吏貪污受賄,營私舞弊,包庇縱容鴉片走私而有名無實。后來,統治集團中又出現嚴禁與弛禁的分歧。弛禁派竭力阻撓對鴉片走私的查禁。直到1838年年底,面對著鴉片禍害所造成的“兵弱銀涸”的嚴重形勢,以道光皇帝為首的清朝統治者為自身利害計,不得不傾向嚴禁派的主張,并決定派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到廣東查禁鴉片。

林則徐(1785—1850年),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是當時清政府中極少見的有見地、有作為、主張對黑暗的現實政治有所改革的高級官員。他曾先后在各地任清政府的地方官,比較了解民情;道光十二年(1833年)任江蘇巡撫,受任欽差大臣前為湖廣總督。1839年3月林則徐到達廣州,經過周密的調查,確定禁煙方針“先以斷絕鴉片為首務”。他責令外國鴉片販子必須將所存鴉片全部交出,并具結保證“嗣后來船,永不敢夾帶鴉片,如有帶來,一經查出,貨盡沒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林則徐還嚴正宣布,“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表示了禁絕鴉片的決心。在廣大人民群眾的協助下,林則徐以嚴厲而果斷的措施,迫使英商在4—5月間陸續交出鴉片2萬余箱共237萬多斤。從1839年6月3日起,連續20天,在虎門海灘將這些鴉片當眾銷毀。

虎門銷煙是林則徐廣州禁煙的一個重大勝利,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國人民維護民族尊嚴和反對外國侵略的堅強意志與決心,沉重地打擊了英國資產階級。林則徐廣州禁煙的消息于1839年8月傳到倫敦,英國資產階級紛紛發出侵華叫囂。英國資產階級及其政府對中國發動武裝侵略蓄謀已久。1832年,東印度公司派林德賽化名胡夏米由澳門乘船北上,測探中國沿海港灣及搜集情報。1835年,林德賽致函英國外交大臣巴麥斯頓子爵,建議對中國發動戰爭,而且提出了具體的作戰方案和所需的兵力及時間、路線等。在華鴉片販子、倫敦東印度和中國協會、曼徹斯特商會和利物浦印度協會等,都曾經上書英國政府,要求動用武力打開中國市場。1825年和1837年英國發生了兩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商品滯銷,工廠倒閉,銀行破產,工人失業,人民不滿。正如列寧指出的:“資本主義如果不經常擴大其統治范圍,如果不開發新的地方并把非資本主義的古老國家卷入世界經濟旋渦之中,它就不能存在與發展。”為了擺脫危機和轉移國內人民的視線,為了開拓更為廣闊的殖民地市場,英國資產階級正在尋找適當的借口,打開古老中國的大門。

虎門銷煙的消息傳到英國后,英國資產階級紛紛叫嚷決不輕易放過這樣一個戰爭的機會。外交大臣巴麥斯頓公然煽動說:對待中國的唯一辦法,“就是先揍他一頓然后再說道理”,并提出要乘戰勝之余威,提出條件強迫中國接受。1839年10月,英國政府決定出兵中國,并于1840年2月正式任命喬治·懿律為侵華軍總司令和談判全權代表,查理·義律為談判副代表。1840年6月,由48艘艦船、540門大炮、4千名士兵組成的侵華軍——“東方遠征軍”抵達中國廣東海面,鴉片戰爭正式爆發。

鴉片戰爭的爆發,并不是林則徐禁煙行為過激、舉措失當造成的。虎門銷煙只不過是英國發動侵略戰爭的借口而已。近幾年來,新出現了一些“歷史家”“文學家”,他們在“還原真實歷史”的旗號下,進行了大量的重新描述中國近現代史的活動。在他們筆下,歷史人物的形象完全變了樣,英雄人物變得渾身污漬,漢奸反動派變得光彩照人。難道這就是“真實的歷史”嗎?!難道他們筆下的林則徐就是“真實”的林則徐,而過去人們心目中的林則徐就是“虛假”的林則徐?以上所引案例,恐怕有為漢奸賣國賊鳴冤叫屈、為外國侵略者涂脂抹粉之嫌,未必就是“真實的歷史”。

案例2:資本—帝國主義侵略有功論

案例來源:http://www.axhu.cn/szb/contents/398/25716.html。

案例內容:

近年來一些史學工作者和網絡觀點:“鴉片戰爭一聲炮響,給中國帶來了近代文明”“殖民主義在世界范圍內推動了現代化進程”“沒有西方的殖民侵略,東方將永遠沉淪”。

案例點評:

很顯然,殖民侵略有功論是一種顛倒是非黑白的歪理邪說,是一種典型的強盜邏輯。我們要分析西方資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問題,就必須首先批判這種殖民強盜歷史觀。

我們怎樣看待西方的殖民問題呢?

既然談到西方資本—帝國主義的殖民侵略這個歷史問題,那么我們有必要回顧歐洲殖民歷史,對殖民主義的表現進行分析,進而揭示出殖民主義的本質。

殖民主義的表現在各個歷史時期是不一樣的。在資本主義初始時期,殖民主義大都采取赤裸裸的暴力手段,比如武裝占領、海盜式的掠奪、罪惡的奴隸買賣、欺詐貿易、海外移民等。到了自由資本主義時期,殖民主義的表現形式有了某種改變,主要通過貿易形式把不發達國家、民族和地區變成自己的商品傾銷市場、原料掠奪地以及廉價勞動力和雇傭兵的來源地。進入帝國主義時期以后,除了繼續采取上述各種手段以外,資本輸出是剝削的主要手段,通過政治性貸款來控制殖民地半殖民地政治經濟命脈。

西方的殖民主義侵略曾經大大地促進西方自由資本主義的發展。可以這樣說,殖民主義和資本主義是本質地聯系在一起的,剝削和奴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也就是將別國殖民地化是資本主義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

當然我們也承認,西方殖民勢力統治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之后,為了最大限度地獲取自己的利益,必然要按照自己的面貌去改造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在這個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向這些國家和地區傳播資本主義的文明。如把一些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一些管理經驗和某些科學技術引到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再如,外國資產階級為了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為了維護侵略權益,以及滿足再生產的需要,也興辦了一些近代工業和設施。毫無疑問,這些在客觀上會對這些地區的發展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這就是馬克思所說的“殖民者充當了歷史不自覺的工具”。也就是說,殖民主義客觀上的歷史作用,我們還是要實事求是地肯定。對此我們不必要回避,也不應該回避。因為要辯證看一個問題,就不能只看一面。

但是,我們絕對不能一味地過分夸大殖民統治的積極作用,以至于像前面所說的把殖民統治看作是傳播文明的天使,看作是引領歷史前進的先賢,看作救世主。因為,問題還存在著更加本質、更加具有根本意義的方面,那就是殖民統治者實行殖民統治的根本目的絕不是要把這些國家變成資本主義國家,也絕不容許這些地區真正走上現代化,以至于讓它們由自己的經濟附庸變成自己的經濟競爭者。我們且不說殖民統治者在殖民掠奪中帶給這些國家的種種令人發指的暴行,通過戰爭賠款、投資利潤,以及欺詐貿易等攫取的大量財富,我們僅僅從強迫訂立的各種條約,它們取得的政治的、經濟的、外交的、軍事的種種特權來看,這些特權就像一根根巨大的繩索,把被壓迫民族捆綁得死死的,扼殺了這些民族新政治新經濟的生機與活力,無恥剝奪了這些國家地區生存發展的權利。

西方資本—帝國主義國家通過軍事征服、政治控制、經濟掠奪以及文化滲透,占領、奴役和剝削弱小民族國家和落后地區,將它們變成附從自己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這種本質必然要給落后民族國家和地區帶來災難。

從主觀動機和客觀效果全面看,殖民侵略并沒真正實現落后地區走向現代化。殖民者來中國的主觀目的正如馬克思所批判的那樣是“為極其卑鄙的利益所驅使”,而絕不是為了給中國帶來近代文明,來幫助中國發展。而恰恰相反,為了罪惡的殖民利益,殖民者如強盜一般在中國燒殺搶掠、走私鴉片、販賣人口、掠奪資源、發動戰火,極其野蠻無恥。從歷史道德的角度,我們一定要批判殖民侵略,而絕不能為殖民侵略美化邀功。

盡管殖民侵略使中國出現了新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但是它的殖民過程并沒有使中國自由地發展資本主義,反而為了其自身的殖民利益,外國資本帝國主義又刻意扶持保留腐朽的中國封建生產關系,嚴重阻礙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使中國走上了半殖民地經濟的畸形發展道路。我們知道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不是獨立的資本主義社會。

所以,正是西方資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瘋狂的殖民侵略,成為中國真正實現獨立富強和走向現代化的最大障礙。我們也可以說,正是近代西方殖民侵略,用血與火在中國制造了血跡斑斑的歷史長卷,把中華民族一次又一次地推向了亡國滅種的境地,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現在有人說:香港是個殖民地不是很好嗎?中國應該多劃幾個香港出去,中國就發展了。所以20世紀80年代末,中國社會出現了一種美化侵略的思潮,有人甚至感嘆:中國要發展,再被西方殖民150年甚至300年也不為過。

我們說,這種人的觀點是典型的“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錯誤觀點。因為香港之所以發展得好,絕對不是僅僅因為是個殖民地就發展起來那么簡單。它是由一系列特殊條件造成的,首先它是天然良港,再就香港人秉承中國人勤勞智慧的品質,并且還有內地人口資源供應等大力支持。有人說“內地一天不供水,香港也成臭港”,這是事實。

世界上有那么多殖民地半殖民地,有幾個像香港發展起來的?幾乎找不到。我們看看印度,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被殖民了100年,但是印度根本沒有因為當了殖民地而成為現代化的國家。再看看當今最不發達的非洲國家,這沒有一個在歷史上不是殖民地,殖民侵略并沒有發展它們,反而它們今天的貧窮和落后本身就是當年殖民統治者對它們戰火摧殘、殘酷掠奪、無情榨取的結果。不僅如此,殖民統治留下的種種問題到今天仍然嚴重地困擾著這些國家,成為它們前進道路上的制約因素和障礙。正像德國《民進周刊》1999年發表的一篇文章里所講:“現在非洲后殖民遺留問題仍有許多,當年的殖民者應該要為此負責。”殖民地半殖民地必須掙脫殖民統治才能得到正常的發展,這是歷史證明了的規律。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民族獨立成為歷史潮流。為什么脫離殖民統治?就是因為殖民統治不正常。

所以,一個國家要得到正常發展,必須掙脫殖民統治的枷鎖,而不是感謝殖民統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江| 昌都县| 贵德县| 青川县| 平度市| 镇安县| 东乌珠穆沁旗| 千阳县| 怀来县| 从化市| 台湾省| 大石桥市| 会理县| 阜城县| 新建县| 晋江市| 泰州市| 芦溪县| 定远县| 普陀区| 获嘉县| 博兴县| 内乡县| 焉耆| 太和县| 仙游县| 休宁县| 浙江省| 天峻县| 玛沁县| 新郑市| 中超| 米脂县| 灌阳县| 同江市| 黑水县| 福州市| 荆州市| 新乡县| 连南| 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