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企業會計核算
- 劉相禮
- 2438字
- 2019-12-11 15:47:10
第三節 存貨按計劃成本的核算
有些小企業為了簡化存貨收、發的日常核算,采用計劃成本法核算存貨。例如,小企業(工業)的原材料、庫存商品和周轉材料等,可以采用計劃成本法進行核算;小企業(零售業)的庫存商品,可以采用售價金額核算法進行核算。
一、計劃成本法
計劃成本法,是指小企業存貨的日常收入、發出和結余均按預先制訂的計劃成本計價,同時另設“材料成本差異”賬戶,作為計劃成本和實際成本聯系的紐帶,用來登記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的差額,月末,再對存貨成本差異進行分攤,將發出存貨的計劃成本和結存存貨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的一種核算方法。
二、存貨按計劃成本法的核算
小企業采用計劃成本進行原材料日常核算時,日常領用、發出原材料均按照計劃成本記賬;月末,計算本月領用、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并進行分攤,根據領用材料的用途計入生產成本或者當期損益,從而將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以下以原材料的核算為例進行說明,庫存商品和周轉材料以及委托加工物資類似。
小企業應設立“材料采購”賬戶核算小企業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購入材料的采購成本。委托外單位加工材料、商品的加工成本,在“委托加工物資”賬戶核算。
小企業應設立“材料成本差異”賬戶核算小企業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日常核算的材料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額。小企業也可以在“原材料”“周轉材料”等賬戶設置“成本差異”明細項目。
“材料成本差異”賬戶可以分別“原材料”“周轉材料”等,按照類別或品種進行明細核算。
小企業驗收入庫材料發生的材料成本差異,實際成本大于計劃成本的差異,借記“材料成本差異”賬戶,貸記“材料采購”賬戶;實際成本小于計劃成本的差異作相反的會計分錄。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應當盡可能接近實際成本。除了特殊情況以外,計劃成本在年度內不得隨意變更。
(1)小企業外購材料,應當按照發票賬單所列購買價款、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在外購材料過程發生的其他直接費用,借記“材料采購”賬戶,按照稅法規定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賬戶;按照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在外購材料過程發生的其他直接費用,貸記“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預付賬款”“應付賬款”等賬戶。
材料已經收到但尚未辦理結算手續的,可暫不作會計分錄;待辦理結算手續后,再根據所付金額或發票賬單的應付金額,借記“材料采購”賬戶,貸記“銀行存款”賬戶等。
應向供應單位、運輸機構等收取的材料短缺或其他賠償款項,應根據有關的索賠憑證,借記“應付賬款”賬戶或“其他應收款”賬戶,貸記“材料采購”賬戶。因自然災害等發生的損失和尚待查明原因的途中損耗,先計入“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查明原因后再做處理。
(2)月末,應將倉庫轉來的外購收料憑證,分別下列不同情況進行處理:
①對于收到發票賬單的收料憑證(包括本月付款或開出、承兌商業匯票的上月收料憑證),應按照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分別匯總,其會計分錄如下:

②對于尚未收到發票賬單的收料憑證,其會計分錄如下:

下月初用紅字(負數)作同樣的會計分錄予以沖回,以便下月收到發票賬單等結算憑證時,按照正常程序進行賬務處理。
(3)材料采購期末借方余額,反映小企業已經收到發票賬單但材料尚未到達或尚未驗收入庫的在途材料的采購成本。










結轉本月入庫材料的差異額,其會計分錄如下:


后期通過銀行存款支付貨款時,其會計分錄如下:



小企業應設立“材料成本差異”賬戶結轉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按實際成本大于計劃成本的差異,借記“生產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委托加工物資”“其他業務成本”等賬戶,貸記“材料成本差異”賬戶;實際成本小于計劃成本的差異作相反的會計分錄。
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應當按月分攤,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計算。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除了委托外部加工發出材料可以按照月初成本差異率計算外,應使用本月的實際差異率;月初成本差異率與本月成本差異率相差不大的,也可以按照月初成本差異率計算。計算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表3-2 發料憑證匯總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