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羅明堅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

通過以上四個方面的研究,我們可以對羅明堅在中國古代文化西傳上的貢獻做一個小結。[124]羅明堅是中國天主教事業的開創者,是大航海以后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要先驅,是中國古代文化西傳的奠基人,是西方漢學的奠基人。盡管我們仍承認利瑪竇是一個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偉人,中國天主教的奠基人之一,西方漢學的開拓者之一,但國內外學術界忽視羅明堅太久。對于一些有關他以及這段歷史的描述也不夠準確,比如鄧恩對羅明堅和利瑪竇的評價。他說:

如果說羅明堅對打開中國大門所做的貢獻被人們忽視的話,那是因為它被利瑪竇的重要成就所蔭蓋了。的確,在較深刻的意義上說,與羅明堅相比,利瑪竇才是中國傳教事業的先鋒。

范禮安做出決定,將羅明堅派往羅馬,去操辦推動教廷向中國派駐大使館一事,以便達到獲得在中國無干擾地傳播福音的官方批準目的。羅明堅于1588年11月20日登上了航船。這樣傳教的重擔就全部落在了利瑪竇和他的助手麥安東的肩上……最先打開中國大門的是羅明堅,從此就再沒有返回中國。羅明堅在初次接觸中國語言的學習的時候,比利瑪竇的年齡要大。盡管他付出了最大的努力,但是由于記憶力的衰退,使他無法真正地掌握好中文。他為學習中文而付出的艱苦努力和他糟糕的健康狀況,使他精力憔悴。雖然他還不到50歲,但利瑪竇談到他時說:“已經老了。”四任教宗,即西克斯圖斯五世(Sixtus V)、烏爾班五世(Urban V)、格里高利十四世(Gregory XIV)和英諾九世(Innocent IX)相繼在不長的時間內去世,使羅明堅在羅馬教廷一事無成。無論如何,利瑪竇廣泛的經歷和對社會環境的透徹的理解與認識告訴他,成功地向北京的中國朝廷派駐教廷使節是不可能的。羅明堅在意大利靜靜地生活直到1607年——他生命的終點。為了保持在中國的立足點,天主教會企盼的不是教廷的大使,而是利瑪竇在中國贏得朋友的能力。[125]

鄧恩的結論,過于強調利瑪竇。一旦我們知道了羅明堅返回歐洲的緣由,知道羅明堅返回歐洲后的所作所為,我們就會得出更為客觀的結論。

第一,希望教廷派往中國訪華使團一事,從鞏固天主教在中國發展的角度來看,不失為一個合宜的方法,這也符合天主教在歐洲傳教和發展的傳統。羅明堅也一直向教會提出這個建議。關鍵在于范禮安為何選擇了羅明堅,而非別人。歷史事實證明,范禮安對羅明堅存在偏見。他認為,羅明堅漢語水平不高,這毫無根據,也不符合歷史事實。在當時,羅明堅的漢語水平要高于利瑪竇,這一點,羅明堅的所寫的漢詩即可證明。至今我們沒有看到利瑪竇有類似的作品。羅明堅年紀太大,這更是違背事實。羅明堅當時45歲,正當壯年。利瑪竇當年36歲,兩人相差9歲。相對于利瑪竇而言,羅明堅并不顯老。何況1585年入華的孟三德(Duarte de Sande,1547-1599),當年57歲,從教會事業在中國的發展來看,派遣他返回歐洲顯然比派羅明堅更加合適。雖然羅明堅一直建議派遣人員到歐洲,派他回去也未嘗不可,但在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背后仍有著其他的原因。

第二,范禮安將羅明堅派回歐洲并非是出于個人恩怨,而是當時教會內部矛盾以及國家利益之間的糾葛與矛盾。這主要表現在范禮安派羅明堅返回歐洲,但把他排除在訪華使團之外,這顯得莫名其妙。[126]顯然,這個使團名單已經表明羅明堅永遠不會再回到中國,即便訪華使團成功來華。究其原因,獨立學者宋黎明認為:

1584年在澳門期間,桑切斯讓澳門當局生疑,更讓范禮安發火。在不少場合,包括在致總會長函中,心直口快的桑切斯強烈批評范禮安的傳教政策,指責澳門耶穌會士不遵守耶穌會規則,穿戴豪華,沉溺于娛樂和宴會。范禮安只與上層打交道而忽視傳教,為此他呼吁總會長任命一名新的巡察使。范禮安寫信給總會長為自己辯護,他對桑切斯的惱火可想而知。在組織訪問使團的構想中,他明確提出排斥所有西班牙籍耶穌會士,與其說是為了捍衛葡萄牙人在遠東的經濟利益,不如說是他對桑切斯的攻擊記憶猶新。同樣,范禮安將使團的組織者羅明堅也排除在使團之外,部分原因是羅明堅和桑切斯關系密切,部分原因是因為羅明堅也是西班牙臣民。當時意大利其實僅僅是個地理概念,亞平寧半島四分五裂,羅明堅所在的那不勒斯王國屬于西班牙王國,而范禮安和利瑪竇則同屬教皇國。[127]

歸根到底是教會內部的矛盾和國家之間的利益矛盾,如果考慮到范禮安站在葡萄牙一邊,桑切斯站在西班牙一邊的基本背景,就可以更好地理解這一點。無疑,羅明堅成了“犧牲品”。由此可以看出,天主教在其全球擴張中并非那么神圣,他們同樣卷入了各種各樣世俗利益的矛盾之中。[128]

第三,利瑪竇留在中國,在介紹西方文化,促進中西文化交流,推動中國天主教發展等多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在“西學東漸”領域,羅明堅在這些方面的貢獻,顯然不如利瑪竇;但在“中學西傳”領域,在用歐洲語言介紹中國、翻譯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等方面,羅明堅在西方漢學的發展上做出了自己獨有的貢獻,利瑪竇不如羅明堅。特別是近年來對羅明堅所繪制的《中國地圖集》和其所翻譯的《四書》的最新研究更是說證明這點。以往對來華耶穌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們在中國的活動,在中國傳播西學和建立天主教。至今為止,不少關于中西文化交流史的著作,其實只是“西學東漸史”,缺少“中學西傳史”,中國文化在西方的傳播和影響。由此,我們可以認為,羅明堅和利瑪竇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雙雄,兩個具有重要歷史地位的來華耶穌會士,兩人各有自己的歷史地位。今天,在我們研究中國文化在西方的傳播時,羅明堅作為一個歷史人物,應拂去歷史的塵埃,使他回到歷史舞臺的中央。[12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原市| 高邑县| 岱山县| 北辰区| 工布江达县| 泰顺县| 蓬安县| 中超| 鹤山市| 通州市| 盐津县| 石景山区| 宜黄县| 临湘市| 定陶县| 钟山县| 巴东县| 云梦县| 盐城市| 平定县| 巴彦淖尔市| 桑植县| 泾源县| 临清市| 额尔古纳市| 城固县| 壤塘县| 长宁县| 湖口县| 凉城县| 阿图什市| 班玛县| 邵阳县| 陵水| 勃利县| 辉县市| 山丹县| 城市| 嘉善县| 江陵县| 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