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英美刑法
  • 郭自力
  • 9572字
  • 2019-11-29 18:04:11

第四節 英國的法院體系

一、法院的設置

英國的法院系統比較復雜,分類標準不一(如,按照民事、刑事區分;按照一審和上訴審區分;按照層級區分),但由于某些法院和程序的特殊性,每個標準都似乎無法精準分類。比較傳統的分類是按照層級分為基層法院(Inferior Courts)和高級法院(Superior Courts)[52],主要原因是高級法院的判決對下級法院有先例約束力(有時對于自身也有約束力)。按照1981年的《高級法院法》(Senior Courts Act 1981)[53]第1條的規定,屬于高級法院的包括皇家刑事法院(Crown Court)、高等法院(High Court of Justice)、上訴法院(Court of Appeal),以及根據2005年《憲法改革法》(Constitutional Reform Act 2005)第40(1)條設立的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

法院整體結構圖見下[54]

(此圖算是比較精煉和準確的圖示了,每個法院下面都注有大致的管轄范圍。因訴訟程序本身比較復雜,所以請結合下面的文字介紹準確了解此圖。該圖僅供了解法院概況使用)

(一)英國最高法院(the 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Kingdom)[55]

英國歷史上原來沒有最高法院。英國上議院既是最高的立法機關,也是最高的司法機關。它一般不行使初審權,只受理上訴案件。向英國上議院提出上訴很不容易,必須得到上訴法院或上議院的準許。在特殊情況下,上議院可以作為一個獨特的司法機關,審理由下議院提出的彈劾案和被指控犯有叛國罪及重罪的貴族議員。上議院的判決是終審判決。

由于上議院的許多議員都是世襲的,基本不懂法律,由這些人來審理重大的案件,顯然是不現實的。于是,根據1876年的一項法律,在英國的上議院專門增設了兩名精通法律的議員。他們是從有名望的法律專家中任命的,終身任職,但不可世襲。以后,就由他們代表上議院審理上訴案件,使上議院具有執行司法職能的法律知識和經驗。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專長法律的、由英王任命的終身上議院議員的數目不斷增加,到后來共有10名。從理論上講,上議院的議員都是當然的法官,實際上只有這10名精通法律的議員,加上現任大法官,才是真正行使上議院司法權的法官。其他上議院的議員并不參與行使司法權。這一點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在慣例上他們一直被排除于司法權之外。上議院開庭的法定人數為3人,但通常有5—7人參加。由上議院審理的上訴案,一般先由上議院議員組成的一個上訴委員會審查,然后再由上議院在委員會的審查報告的基礎上作出判決。

英國的上議院議長兼任首席大法官,負有立法和司法上的責任。上訴法院和高等法院的首席法官、內閣各部的法律顧問和全國一切高級司法官的任命,均由首席大法官推薦。英國的大選命令也由他宣布。英國的首席大法官即上議院議長不是終身任職,一旦他所在的政黨在大選中失敗,他也隨之去職,但去職后仍然享有待遇優厚的退休金。

英國的這套法律體系過于陳舊,尤其是加入歐盟以后,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也不能很好地體現三權分立的原則。因此,在進入2000年以后進行了改革。

現在的英國最高法院[56](the 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Kingdom)是依據2005年《憲法改革法》第三部分(Constitutional Reform Act 2005,part 3)而設立,它正式成立于2009年10月1日。其前身是英國上議院的上訴委員會(the Appellate Committee of the House of Lords)。

英國最高法院的設立是基于三權分立(Separation of Powers[57])的要求。因為上議院隸屬于英國國會(the Parliament),國會屬于立法機構,而法院屬于司法機構,所以從三權分立的角度,上議院的上訴委員會需要從國會中獨立出來。不僅名字改為了最高法院,而且法官們也從原來的國會大廈搬至國會廣場(Parliament Square)西側的Middlesex Guildhall辦公,即最高法院的新辦公場所,位置上與國會大廈相對,所以國會廣場有著彰顯三權分立的意義。

英國最高法院是終審上訴法院,只審理上訴案件,不受理一審案件。管轄范圍包括:英格蘭及威爾士、蘇格蘭及北愛爾蘭的民事上訴案件,以及英格蘭及威爾士、北愛爾蘭的刑事上訴案件[注:最高法院不受理來自蘇格蘭的刑事上訴案件,因為蘇格蘭屬于大陸法系,法律體系比較特殊。處理蘇格蘭刑事案件的最高一級的法院為蘇格蘭最高刑事法院[58](the High Court of Justiciary[59])]。

英國最高法院由12[60]名大法官組成。截至2017年2月28日,最高法院院長(President of the Supreme Court)為Neuberger大法官(Lord Neuberger)。

關于是否準許上訴的審查,由三位大法官組成合議庭進行,原則上是書面審。一旦準許上訴,上訴的實體審判通常由五名大法官進行,但對于比較重要的庭審則將由7名、9名甚至11名大法官組成合議庭進行。[61]比如,2016年12月審理、2017年1月出判決的Miller案(有關英國脫歐程序的司法審查案件)[62],由于其極具憲法性意義,就是由全體11位最高法院大法官組成的合議庭進行的審理。

此外,對于英聯邦國家(Commonwealth Countries)及英國的海外領地(Overseas Territories)而言,其最高一級的上訴法院是Judicial Committee of the Privy Council(樞密院司法委員會)。[63]但是Privy Council的判決對于英國法院是沒有先例(precedent)約束力的,不適用“遵循先例原則”(doctrine of stare decisis),其判決只是極具參考作用(highly persuasive)。

(二)英國上訴法院(Court of Appeal)

現代的上訴法院成立于1966年,只審理上訴案件。其內設刑事庭(Criminal Division)和民事庭(Civil Division)。

刑事庭(Criminal Division)庭審通常由3個法官組成合議庭進行,在審理就定罪事宜的上訴審及其他某些上訴案件時,必須由不少于3人的奇數成員進行審理。對于其他由兩個法官組成的合議庭審理案件時,如意見有分歧,則需要重新組成三個人的合議庭進行審理。

民事庭(Civil Division)理論上可以由一個法官進行上訴審,但通常均是由至少兩人以上的合議庭進行,同樣,如果意見有分歧,則需要重新組成奇數合議庭進行審理。[64]

刑事上訴案件分兩種,一種是不服定罪的上訴,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對定罪的法律根據不服才能提出上訴。其他的如對定罪的事實不服,或對事實和法律都不服,則必須得到上訴法院的許可或取得審判法官的證明,才能提出上訴。另外一種是對所判刑罰不服的上訴,在這種情況下,除了法定可以上訴的判刑,如終身監禁等外,其余的都必須取得上訴法院的同意,才能提出上訴。

上訴法院通常是由3名本院的法官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也可以邀請高等法院法官作為上訴庭的成員參加審理。上訴法院經過審理,可以作出如下幾種決定:(1)撤銷原判的定罪,如果原裁決是“不可靠的或不得人心的”,或者定罪的“法律根據錯誤”,或者案件的“審判過程實質上不合規定”等;(2)可以運用“但書”加以駁回:即盡管上訴人已經證明他的觀點是合理的,但原審法官基本上沒有錯誤,就可以決定:“盡管……但是根據……決定駁回上訴”;(3)重新裁定和通過一項新的判決,但不得重于原來的判決;(4)作出降低或改變刑罰的決定;(5)命令重新審判。如果上訴法院認為案情涉及重大的公共利益,過去應由上議院審理,現在則由最高法院審理,并且取得上議院(最高法院)同意,上訴法院應將該案直接向上議院(最高法院)提出。這樣的案件極少,平均每年不到一件。

相對于英國的上議院(最高法院),上訴法院比較靈活,可以推翻自己的判決,這一點和英國上議院不同,上議院從不推翻自己以前的判決,錯了也不改。英國上議院之所以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維護最高司法判決的權威性和穩定性,另一方面它在歷史上也沒有出現大的錯誤判決,因為它只受理對法律根據不服的案件,對事實錯誤的案件不受理,一般就不會出現明顯的冤假錯案,這是英國特有的司法制度所決定的,并不意味著真的是錯了也不改。但英國上議院確實有一點食古不化的味道,希望新成立的最高法院在這方面有所變化。

(三)英國高等法院(High Court)

英國高等法院在英國法院系統中基本上是最重要的法院了,體系也極為復雜。其主要職能是處理民事案件,在民事方面幾乎擁有無限的管轄權,但其對于刑事案件也擁有重要的上訴審職能和司法審查職能。[65]

高等法院內設三個法庭:

(1)王座法庭(Queen's Bench Division,QBD),是最大的法庭,管轄范圍是另外兩個法庭受案范圍之外的全部民事案件,主要包括合同、侵權、人身損害賠償、誹謗等案件,也處理司法審查案件。同時,王座法庭擁有上訴審管轄權(刑事及民事),有關民事、刑事的上訴事宜將在下面分別介紹。

另外,王座法庭亦擁有司法審查之職能,對下級法院、法庭、公權力部門的職權行使進行司法審查。具體而言,該類管轄權由王座法庭內部設置的特殊法院行政法院(Administrative Court)行使。行政法院雖然名義上叫“法院”,但其并非基于法律規定而設置的法院,只是出于便利而設置的一個行政頭銜,本質上只是王座法庭內部組成的庭審合議庭而已。[66]

除上之外,王座法庭還設有三個專屬管轄權的法院。其中兩個均是基于法律規定成立的法院——海事法院(Admiralty Court,處理海事糾紛)和商事法院(Commercial Court,處理國際商業糾紛、銀行業爭議,及與仲裁相關的事宜);另外一個科技及建工法院(Technology and Construction Court,處理計算機糾紛,建筑工程糾紛等)與行政法院一樣,其“法院”也只是行政頭銜。[67]

(2)衡平法庭(Chancery Division)主要處理公司及合伙糾紛、土地、破產、信托、抵押和遺囑等專業領域事宜。

衡平法庭內部設有兩個專屬管轄法院,分別是:專利法院(Patent Court,處理版權、專利等知識產權糾紛)及破產法院(Bankruptcy Court,處理破產有關的糾紛)。專利法院是依據法律規定設置的法院,破產法院則與行政法院一樣,其“法院”也只是行政頭銜。[68]

(3)家事法庭(Family Division)是最新設置的法庭,主要處理家事、婚姻、子女等糾紛。[69]

除上之外,高等法院還內設一些所謂的特殊法院(Divisional Court)[70],實際上只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法官組成的庭審,通常是用于高等法院行使上訴審或者司法審查職能。前面提及的行政法院就屬于這種特殊法院。這些所謂的特殊法院可以在上述三個中的任何一個法庭設置,但基于上述功能,自然主要設置在王座法庭。行政法院成立之后,法官們普遍在行政法院審理這些案件,因此也正如前所述,所謂行政法院的稱號只是禮節上的行政頭銜,本質就是在王座法庭內部進行的合議庭或者說庭審而已。[71]

二、法院體系整體介紹——按民事及刑事訴訟程序

英國法院按照民事和刑事案件的不同,在程序上分為民事和刑事不同的法院體系。但大部分法院兩者均可受理,純民事法院是郡法院(County Court),皇家刑事法院(Crown Court)基本上也可以算作純刑事法院,極少數情況下,也受理對治安法院民事判決不服的上訴案件。[72]

因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在程序上迥異,下面將按照民事、刑事的劃分介紹法院體系。

(一)民事法院體系:(請參考前面的法院流程圖)

按照層級從低到高分別是:治安法院(Magistrates'Court)、郡法院(County Court)、高等法院(High Court);上訴法院之民事庭(Court of Appeal(Civil Division))、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

治安法院、郡法院、高等法院是民事案件的一審法院;上訴法院和最高法院只審理上訴案件(注:高等法院(尤其是內部的特殊法院)也會審理少部分上訴案件,司法審查在英國屬于民事體系,因為他們沒有行政訴訟體系)。

治安法院:雖然其主要職能是刑事審判,但也負責一些極其有限的民事管轄權,如欠繳稅款的追索、涉及行政許可等的事項(注:通常都是和行政管理有關的案件,但他們是歸類為民事管轄范圍),在家事法院成立之前,也處理一些家事案件。[73]

郡法院[74]是主要的一審民事案件審理法院,經2013年《犯罪與法院法》(Crime and Courts Act 2013)改革后,之前的173個郡法院如今整合成一個郡法院,但全國有216個郡法院的庭審中心。[75]郡法院受理案件類型包括:合同糾紛、侵權糾紛、人身損害賠償(標的不超£50,000)、債權申索、房屋租賃糾紛等。按照訴訟標的而言,管轄范圍包括:(1)小額訴訟(Small Claims),案件標的不超過£10,000(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除外),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不超過£1,000;(2)簡易程序案件(Fast-track),案件標的在£10,000—25,000(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除外),人身損害賠償案件標的£1,000—50,000,以及(3)部分普通程序案件(Multitrack),案件標的在£25,000以上(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除外),人身損害賠償案件標的£50,000以上,或者比較復雜的案件。[76]

高等法院通常負責比較復雜的一審案件,即上述(3)所涉的部分普通程序案件。

上訴法院和最高法院是審理上訴案件的法院。關于民事上訴,主要說明幾點:

在The Civil Procedure Rules 1998之后,當事人上訴,原則上都需要取得法院的許可(permission)方可進行,所以并非所有的案件都能夠上訴。[77]原則上上訴許可可以向作出判決的法官申請,也可以向上訴審的法官申請;但對于二次上訴案件,必須取得受理上訴的上訴法院的許可。[78]通常而言,上訴只有一次。

民事案件的上訴程序比較特殊,對于第一次上訴(first appeal)案件,原則上是逐級上訴至上級法官(to the next most senior level of judge)。比如,郡法院的郡法官作出的判決,將上訴至該法院的巡回法官,而非上訴到上一級法院,這一點與刑事上訴不同。[79]例外情況是,對于multi-tract cases(普通程序案件)的判決,則需要上訴至上一級法院(revert to courttype route,to the next highest court),所以郡法院的普通程序案件需要上訴至上訴法院,高等法院的multi-tract cases(普通程序案件)也需要上訴至上訴法院。二次上訴(second appeal)案件,也需要遵循法院途徑,即上訴到上一級法院,原則上是到上訴法院。[80]

法院途徑背后的法理在于,普通程序案件和二次上訴案件都是比較重要和復雜的案件,所以應當上訴至主管上訴的法院,即上訴法院。[81]

另外,只有極少數的案件可以從上訴法院上訴至最高法院。[82]此外,在極其特殊的情況下,高等法院的判決可以上訴至最高法院,這種被稱為越級上訴(leapfrog),但這種情況非常罕見,如案件所涉法律問題關乎公眾利益等情況下,同時需要取得最高法院的同意。[83]

此外,還有家事法院,專門管轄家事案件,但有少數的家事案件(監護權糾紛、涉及國際管轄權的案件)由高等法院的家事法庭(Family Division)專屬管轄。[84]家事法院擁有處理家事糾紛的各個級別法官,如前所述,由于上訴是逐級法官上訴,所以家事法院的上訴案件,部分在家事法院內部進行(如,從治安法官上訴至巡回法官),部分由家事法院上訴至高等法院的家事法庭或者上訴法院。[85]

(二)刑事法院體系:(請參考前面的法院流程圖)

按照層級從低到高分別是:治安法院、皇家刑事法院、高等法院之行政法院;上訴法院之刑事庭、最高法院。

其中,高等法院之行政法院、上訴法院之刑事庭、最高法院屬于高級法院體系,其判決對下級及(在某種情況下對)同級法院有先例約束力。

一審法院包括:治安法院、皇家刑事法院。

上訴審法院包括:皇家刑事法院、高等法院之行政法院、上訴法院之刑事庭、最高法院。

治安法院的主要職能就是刑事審判,大約98%的刑事案件都會在治安法院進行一審審理。但需要說明的是,所有的案件程序(雖然可能并不會在治安法院審理)都會經由治安法院,具體而言:對于簡易程序罪行(Summary Offences)案件,即輕罪案件,由治安法院審理;對于治安法院和皇家刑事法院都可以審理的犯罪(Eitherway Offences)案件,也會在治安法院進行預審以確定管轄(即,由治安法院審理還是交由皇家刑事法院審理);對于可起訴罪(Indictable Offences),即重罪,會先在治安法院立案,之后轉送皇家刑事法院。[86]

從理論上講,凡是應予起訴的案件都由刑事法院在陪審團的參加下進行審判,但只要被告人同意,法院認為適宜,也可以由治安法院審理。也有些簡易審的案件,被告人也可以選擇在有陪審團參加的刑事法院進行審理。治安法院審判的結果是處罰相對較輕,而且快捷。為什么有些被告人愿意選擇刑事法院進行審理呢?因為有陪審團的參加,被告人被判無罪的機會多一些,但是也有不利的一面,就是如果被判有罪的話,由刑事法院宣判的刑罰就可能比較重。這些規定都反映了英國司法程序上靈活性的特點。

皇家刑事法院它是根據1971年英國的《法院法》建立起來的。主要審理由治安法院移送的可起訴罪(Indictable Offences)及某些情況下由治安法院移送的皆可審訊罪行(Eitherway Offences)的一審案件,以及來自治安法院的上訴案件。[87]皇家刑事法院只有一個,但有多個審判中心,截至2017年2月23日共計77個[88],但最出名的是中央刑事法庭(Central Criminal Court),即亦稱為“Old Bailey”(倫敦老貝利街)。

皇家刑事法院的審判中心分為三個層級[89]

(1)第一級:高等法院的法官會經常過來視察并主持皇家刑事法院的刑事案件,同時巡回法官及記錄員法官(Recorder)也全權處理刑事案件;高等法院法官也會來此負責高等法院的民事工作。第一級的審判中心,通常設在比較大的城市,主要審理叛國罪、謀殺罪、非預謀殺人罪、強奸罪和搶劫罪等重大的刑事案件,可以判處終身監禁等最嚴厲的刑罰。

(2)第二級:主要設在較小的城市,由刑事法院的法官主持審判工作,審理除上述重大刑事案件以外的全部應予起訴的刑事案件,但不受理民事案件。具體審理案件的法官,可以是高等法院的法官,也可以是巡回法官,由法院的首席法官根據情況決定。

(3)第三級:高等法院的法官通常不會過來視察并主持工作,這里的案件由巡回法官和記錄員法官(Recorder)來處理。這個等級的審判中心,主要審理可以起訴的刑事案件,也可以審理通過簡易程序處理的刑事案件。如一般的盜竊罪、傷害罪等等。這個等級的審判中心無權審理謀殺、叛國等嚴重的刑事案件。

高等法院之行政法院。審理對治安法院判決所涉法律問題進行上訴的上訴案件,以及皇家刑事法院有關“以案件呈述的方式”(by way of case stated)的上訴案件。[90]

上訴法院之刑事庭。審理皇家刑事法院有關定罪或量刑的上訴案件(見下面詳述)。[91]

最高法院。審理上訴法院刑事庭的上訴案件,以及極少數情況下行政法院的上訴案件。但上訴至最高法院必須取得被上訴法院的許可,或者最高法院的許可,同時上訴必須是有關公眾利益的法律問題的上訴。[92]

刑事案件的上訴程序非常復雜,因從哪個法院上訴、哪方上訴、上訴理由等的不同而迥異。[93]見圖[94]

從治安法院提起的上訴:有兩種途徑,一是向皇家刑事法院上訴,一是向高等法院王座法庭的特殊法院(Divisional Court,Queen's Bench Divsion)上訴。

(1)向皇家刑事法院上訴:該上訴途徑僅可以由被定罪的被告人提起,可以針對定罪或者量刑。此種上訴不需要許可,屬于被告人的法定權利。此種情況下的上訴審是對案件的重新審理,所有的證據(包括證人)均需要重新展示,且有可能會加刑。上訴審由一個皇家刑事法院的法官和兩個非專業人士的法官組成合議庭進行。[95]

(2)向高等法院王座法庭的特殊法庭上訴:是通過“以案件呈述的方式”(by way of case stated),公訴人和被告人均可行使。By way of case stated是指任何一方要求治安法官陳述其判決的法律理由,如果治安法官拒絕陳述(但如果這種要求沒有什么依據,治安法官有權拒絕陳述),申請人可就此法律問題向高等法院王座法庭的特殊法庭提起上訴。[96]上訴審由兩個以上的法官負責審理。如果該法律問題具有重要的公眾影響,則在取得高等法院王座法庭的特殊法庭或者最高法院的許可后,該上訴審可以進一步就法律問題向最高法院上訴。[97]

另外,也可以通過向高等法院王座法庭的特殊法庭提出司法審查(Judicial Review)。如果治安法院的審判程序不當、不公平、不公正[98],此種上訴需要取得許可。

從皇家刑事法院提起/向上訴法院提起的上訴:

從皇家刑事法院向上訴法院提起上訴。上訴法院通常由三個法官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有時候也可以是五人審理。該種上訴不是固有的權利,需要取得許可。定罪的被告人可以就定罪量刑向審判法官申請許可,或者向上訴法院申請許可,通常做法是向上訴法院申請。申請獲準后,上訴審將對案件進行全面審理(注:而非重新審理,即對于一審的證據很少再審查,一般對證據的審查限于新證據)。[99]

另外,也可以“以案件呈述的方式”從皇家刑事法院向上訴法院提起上訴。[100]

此外,對于皇家刑事法院的定罪和量刑判決,公訴人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向上訴法院提起上訴。

(1)對于terminating ruling(指法院作出的案件不成立或者程序中止的裁定)、evidentiary ruling(指法院對于某些證據的排除和采信的裁定)提起上訴。[101]該上訴需要取得許可,如果不被許可,則被告將宣告無罪。[102]

(2)對于量刑的上訴。即下面第(3)提到的皇家首席檢察官確認(the Attorney General's reference)制度的第二種情況。

(3)其他的上訴制度:皇家首席檢察官/司法部部長(the Attorney General,Chief Law Officer of the Crown in England and Wales)確認制度:直到1972年《刑事審判法》(Criminal Justice Act 1972)頒布之前,公訴人的上訴權限是極其有限的。該法創設了一個制度——皇家首席檢察官/司法部部長確認制度,公訴人可在取得皇家首席檢察官確認后向上訴法院提起公訴,但即便如此,其上訴權限依然還是很有限。[103]取得皇家首席檢察官確認有兩種途徑:第一,依據1972年《刑事審判法》第36節(the Criminal Justice Act 1972,s.36)僅僅對案件的適用法律問題向上訴法院提起上訴,目的是為了法律上的澄清和確認,所以被告人的無罪認定不會受影響,即便是上訴法院認定適用法律有錯誤。第二,依據1988年《刑事審判法》第36節(the Criminal Justice Act 1988,s.36)認為被告人的量刑太輕(unduly lenient sentence),對量刑提起上訴。[104]

另外,關于重審,CJA2003在很大程度上廢除了“不受重復指控”原則(the Rule against Double Jeopardy),第75、76節規定,在某些情況下(目前已有30種罪名,包括謀殺,強奸,過失殺人、綁架、毒品犯罪、性犯罪、戰爭犯罪、恐怖活動有關的罪名),對于被判無罪的被告人可以上訴進行重新審判:例如,有新的且有說服力的證據證明被告人有罪;或者,基于公共利益對被告人進行重新審判。但實際上被重審的案件非常少。[105]

三、英國的法官設置

英國的法官層級比較復雜,可以分為:初級法官(inferior judges)、中級法官(superior judges)、高級法官(senior judges)三類。

(一)高級法官

2005年《憲法改革法》(Constitutional Reform Act 2005)第60條規定,高級法官包括[106](按照從高到低的順序):

Lord Chief Justice/President of the Courts of England and Wales(是Head of the Judiciary),相當于全英格蘭及威爾士法院的負責人,即英格蘭及威爾士首席大法官,同時也是上訴法院刑事庭的負責人。同時包括副院長(VicePresident of the Court of Appeal)。

Master of the Rolls,第二高順位,上訴法院民事庭的負責人。同時包括副院長(Deputy Head of Civil Justice)

President of the Supreme Court,同是第二高順位,最高法院院長。同時包括副院長(Deputy President)。

President of the Family Division,第三高順位,高等法院家事法庭的負責人。同時可以設副庭長。

Chancellor of the High Court,第三高順位,高等法院衡平法庭的負責人。同時可以設副庭長。

President of the Queen's Bench Division,第三高順位,高等法院王座法庭的負責人。同時可以設副庭長。

(二)中級法官

這些法官同樣是高等法院及以上的法官,擁有無限的管轄權。分別有[107]

Justices of SC,除最高法院院長和副院長之外的最高法院法官。

Lord Justice of Appeal,除上訴法院院長和副院長之外的上訴法院法官。

Puisne judges,高等法院除前述各庭正副庭長之外的高等法院法官。也稱為高等法院法官(High Court Judges)

(三)初級法官

初級法官擁有有限的管轄權。從高到低包括[108]

Circuit judges,巡回法官,在郡法院或者皇家刑事法院聽審。

Recorders,記錄員法官,是由執業律師兼職的法官。在郡法院或者皇家刑事法院聽審。

District judges,在郡法院或者治安法院庭審。

此外,治安法院的法官比較特殊,分為兩種:

一種是Lay Magistrate,也被稱為“Justice of the Peace”,屬于沒有法律資格的非法律專業人士,無薪酬,但是會接受培訓,在法律顧問協助下,對法律和事實問題發表意見。除了少數的前置程序之外,Lay Magistrate不單獨聽審,需要在當地的審判中心共同聽審案件。[109]

另一種是上面提及的District judges,屬于司法體系內的法官,領薪酬。

英國現有2.3萬名治安法官,領薪酬的法官人數較少,主要集中在英國的倫敦,而無薪酬的治安法官是多數,主要是盡社會義務。治安法官每年至少要有26.5天的時間參與案件審理。沒有薪水的治安法官享有旅行、住宿的津貼和收入損失的補貼。擔任治安法官的人必須具有良好的品格、較強的理解力和溝通力、有社會責任感、良好的脾氣和判斷力、值得信賴,全部刑事案件的約98%都是由他們審理的。

為了保持公眾對司法的信心,從事特定職業的人不能擔任治安法官,比如警察。沒有薪水的治安法官又叫外行治安法官(Lay Magistrates),他們一般沒有受過正規的法學教育,有些是憑關系擔任的,往往平庸無才,在辦案過程中也會出錯或者鬧出一些笑話。為此,英國在1966年的一項法律中規定,接受任命的無薪水的治安法官,要在大法官的指導下,由地方治安法院委員會進行法律訓練,了解治安法官的職能、訴訟程序、證據規則以及掌握對付各種罪犯的辦法等等。英國1968年的《治安法官法》還規定,兼任治安法官在辦案過程中,要接受有經驗的記錄員法官(司法書記官)就法律、司法實踐和程序問題所提供的咨詢,甚至規定,兼任治安法官在作出判決時,沒有記錄員法官提供法律咨詢,記錄員法官和兼任治安法官就不能退庭。兼任治安法官審理案件時,由2—5名法官組成合議庭,不能單獨一個人開庭。治安法官作為少年法庭審理少年犯時,要有3名法官參加,其中要有一名是女治安法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孙吴县| 五原县| 德格县| 梁河县| 卢氏县| 库伦旗| 荆州市| 庄浪县| 定兴县| 华阴市| 晋城| 卢氏县| 栾川县| 青川县| 贵溪市| 广州市| 邵阳市| 海丰县| 沁阳市| 张家口市| 嵊泗县| 工布江达县| 密云县| 宁晋县| 清涧县| 佛教| 墨竹工卡县| 孟州市| 大化| 孝昌县| 三河市| 博湖县| 韶关市| 宜黄县| 五原县| 镇巴县| 建始县| 图片| 潜江市| 包头市| 巴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