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絲路佛境
  • 王棣
  • 2923字
  • 2019-11-29 15:46:00

香積寺——騎馬過山門,身在心無住

天竺有眾香之國,佛名香積?!跋惴e”一詞源于《維摩詰經·香積品》,“有國名眾香,佛號香積,其界一切皆以香做樓閣,經行香地,苑園皆香,其食香氣周流十方無量世界?!毕惴e國是用食物鮮花等香氣來供養佛的國度,佛教的維摩詰居士曾于香積如來處,化得眾香缽盛滿香飯以飽眾僧。香積,多么旖旎的名字,似乎連高高在上的佛國也有了煙火的氣息。

窗外是紛紛揚揚的雪花,順著風斜斜地吹過來。這場雪下了兩個多小時,觸目所及之處全是雪國一般。稀稀落落的陽光穿過彩色玻璃窗布滿了桌上,仔細看去,小小的埃塵在光柱中凌亂地飛舞,反射出的棱角也帶有溫柔的氣息。冬日的午后簡直靜謐得可愛。平靜對于我,向來是一種刻意的安排。我坐在桌前,用陌生的音色,輕輕讀出攤開在面前的故事。安靜的氛圍被打破,而我,就是那個自我的破壞者。

穿過熱鬧的子午大道一路向西,車流漸漸稀少,然而又像約好了似的,在臨近香積寺重新匯集到一處。西安信佛的人多,外地來香積寺拜佛的也不少。恰逢正月十五,在寺廟幾百米遠處車輛就難以行進。

一到香積寺,首先映入眼中的就是大大的牌坊,上書“凈土祖庭”四字。

被認為是阿彌陀佛化身的善導大師曾在此講法30余年。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善導圓寂后弟子為紀念其功德,便修建了中國佛教凈土宗正式創立后的第一個道場香積寺。凈土宗東晉時由天竺傳入中國,開祖于廬山慧遠。相傳慧遠和十八高賢共結蓮社,同修凈土,故凈土宗亦稱“蓮宗”或“白蓮宗”。繼盛于北魏,從并州道綽大師,至長安光明善導大師才集其大成,故人們認為凈土宗的實際創宗者是善導,尊他為二祖。

凈土宗奉為經典的是“三經”,即《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和《阿彌陀經》。凈土宗認為,末法時代眾生依靠自力成佛極為困難,必須依仗阿彌陀佛的愿力才能擺脫輪回到達西方凈土。而依仗愿力的方法就是信愿行俱足,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鞍浲臃稹笔氰笳Z,意為無量光明,無量壽命,無量智。我們日常最為熟悉的觀音菩薩就是阿彌陀佛的隨侍。唐代為避太宗李世民的名諱,簡稱觀音,自此便為后世所沿用。

所謂西方凈土,是大乘佛教的說法,十方三世有無數佛,每一個佛都有屬于自己教化范圍的國土。這些國土清凈無染,相對于世間所居的“穢土”而言,自然可謂“凈土”。在國內的一些寺院里面,可以看到過去世(燃燈古佛)、現在世(釋迦牟尼佛)以及未來世(彌勒佛),而另一些寺院中,顯然又有所不同,供奉的是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和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凈土與禪宗合流之后,影響力更為擴大,有些地方甚至出現“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的景象。如果說華嚴宗是通過借助于統治者的力量將其變為“國教”,那么凈土宗則是通過簡便易行的方法將佛教變為普遍信仰。

上香的信眾極多,不少人在寺院門口就開始幾步一磕頭地跪拜。密密麻麻的人占據了本來就不大的空間,似乎抬起腳來就很難找到落地的地方,我只能隨著人流緩緩前行。

穿過香積寺的大殿,便是開闊的大院了。高高低低的紅蠟燭不僅插在兩層香爐上,更插在了肉眼所及的一切角落?;鸸庠诤L中微微閃爍,小小的火苗被風吹得不?;蝿?,還有不少人手執蠟燭湊在火堆上努力想要將其點燃。燭光映在被寒風吹得紅彤彤的臉上,仿佛鍍了一層玫瑰色的基調。正月十五點蠟燭的做法來自西安的民俗,也屬于佛教里供燈的傳統。在佛前點燈,可以讓自己眼睛明亮,心智聰明,不生黑暗世界。民俗的說法有些不同,大家認為,供佛的蠟油滴在手上可以消業。我蹲在蠟燭旁,將手指上滴一點蠟燭油,薄薄的紅紅的,再揭下來宛如褪掉一層外殼。通過揭掉燭油這一簡單的儀式,可以與舊的自我告別,同樣的,過去所犯的錯誤也一并消除了。

唐朝時香積寺規模極大,有“騎馬闖山門”的故事,而現在只能從遺址中依稀看出當年的風采。入山門的臺階兩旁雕刻有龍形,不知道哪個年代建成,看上去好似元代宮廷御用青花海水行龍文扁瓶上的造型圖案,或者后者是對前者的仿造也未可知。寺院由青磚鋪地,整體色彩穩重而不黯淡,間或雕刻有栩栩如生的蓮花。蓮花雕工精美,枝葉舒展,又難得的主次分明。佛教中有“步步生蓮花”的典故,香積寺的地磚可能就是根據這一點來設計的。唐代的香積寺雖未被列為皇家寺院,但是武則天和唐高宗都曾來此禮佛,并將“傾海國之名珍”、“舍河宮致密寶”賜給香積寺。最高統治者對香積寺的另眼相看也帶動了朝堂內外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販夫走卒的熱情,香積寺一時間香火極為鼎盛。

寺內還保存有許多金石文物,僅歷代雕刻就有119件。東西兩邊的回廊曲折蜿蜒,路旁的墻壁上留有歷代名家珍貴的墨跡。從篆書隸書到行書楷書,各有特色。于猛然間,發現一塊碑文,不知何人所書,筆觸剛勁有力又不失瀟灑,雄厚卻又帶一點落寞,一時間不由得失神注視。身邊人影幢幢,無一駐步,我獨與此神交。凝視許久,友人尋我至此,凝視半晌后嘆道:“這字我可寫不出?!笔堑模皇且驗樗讲粔颍且驗槿笔Я四侨吮澈蟮木秤?。書法,也是氣法,什么樣的經歷造就什么樣的氣魄,也決定什么樣的錦繡文章。

寺內現存唐代建造的善導塔是公元680年修建的。塔是一座正方形密檐式仿木結構磚塔,由特殊燒制的青磚砌成。塔身為平面正方形,壁厚兩米,現存十一級,高三十三米(據載原為十三級)。陜西歷史上的多次地震將它的頂部殘毀,與聞名遐邇的小雁塔頗有神似之處。因而很多只見過照片的人都會誤認為是小雁塔。

塔身周圍保存有鞍形的十二尊半裸古佛,雕刻精巧,只是很多都已消失,只留下空蕩蕩的佛龕。塔身雖然有些殘破,但相較于其他唐代建筑來講,已然算是保存較為完好的了。善導塔開有一門,前面臺階上放置幾個蒲團供信眾禮拜。由于塔上空間較小,放眼望去皆是排隊等著叩拜的身影。有一老嫗,幾乎直不起腰來,仍然扶著塔壁慢慢右繞行走。她神色肅穆,步履堅定,讓人一看就對佛法產生巨大的信心。我本欲找她攀談一下,終究還是默默地站在她身邊,沒有勇氣去打擾。

仔細望向塔壁,有一抹黃土似的痕跡形似西行取經的駱駝,連駱駝兩旁背負的水囊也刻畫得生動形象,不知道是天然形成還是有意為之。善導大師的舍利相傳存放于此,斯人已去,晨鐘暮鼓,花開花落,寂寞黃卷難掩千年的失落。雖然香積寺仍然香火鼎盛,但再也難現當年高僧一出,萬籟俱寂唯有法音宣流的場景。思緒如塔上的青磚,厚重地鑄就了香積寺穿越時空的堅強。

香積寺內建筑高低就勢,錯落有致而尊卑有序,軸線兩側則依地勢布置方丈房、僧院、寺管院等,每一個園子大小規模都差不多,皆是方寸之中見天地。雖是冬季,仍然松柏蒼翠,沿著曲徑入園,可以想到四時花木搖曳如畫,禪房靜寂的景象。唐代詩人常建《過香積寺》有言,“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正是元宵佳節,寺院舍粥的日子,方丈的院落里早已坐滿了正在吃飯的信眾。我本欲到課堂聽方丈講法,便瞅著人與人之間的空隙穿到課堂門口,卻發現課堂已然大門緊鎖,只好怏怏離去。

回城的路上,朋友告訴我們,這條由西安城到香積寺的大道是由日本人捐款修造的,甚至連香積寺本身的修繕工作大部分也由日本人承擔。雖然從感情上不愿意承認,但客觀來講,日本佛教和傳統文化的傳承,比我們做得好太多。又想起幾日前在網上看到呼吁大家一起拯救西安千年古剎華嚴寺的呼吁,一時間五味陳雜,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部县| 平谷区| 新营市| 恩平市| 阳泉市| 普格县| 霍城县| 永宁县| 临江市| 长岛县| 许昌县| 西平县| 平潭县| 青浦区| 五台县| 汽车| 瑞丽市| 惠东县| 辽源市| 镇坪县| 许昌市| 杭锦旗| 寿光市| 南华县| 永州市| 伊金霍洛旗| 即墨市| 临漳县| 金坛市| 宝坻区| 阳春市| 北海市| 遵化市| 凤冈县| 抚宁县| 保亭| 沅江市| 紫阳县| 车致| 宁晋县| 突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