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錢還是要命:《道德經》的啟示
- 周南
- 1062字
- 2019-11-29 15:33:30
1-10 九層之臺,起于壘土:人情練達即文章
每當看到“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清·曹雪芹:《紅樓夢》)這副對聯,我都覺得自己還有許多需要改善、提高的地方。是哪些地方呢?
請先看看這副對聯說的是什么。
●世:世理,普遍規律(大);事:事理,具體規律(小)
●人:世人,因人而異(先);情:事情,因事而異(后)
●洞:洞察;明:明了;學問:能把世間的道理弄懂
●練:熟練;達:通達;文章:能把人間的事情辦好
合起來的理解就是:做人做事不光要懂得大道理(達理,關),還應懂得如何將這些道理落實(通情,系)。對企業家來說,如果不懂世故人情,哪能成功呢?現代人做生意,除了要合情(事無巨細,件件有情,對得起良心——人,小)、合理(無時無地,理字當頭,對得起天地——天地,大),還得合法(“新”世事,所有權要明晰,經營運作要規范)、合算(“新”人情,付出和回報要大致平衡,親兄弟也明算賬)才行,把握好這“四合”才有可能做好生意。
先做好小生意,等“文章”積累多了(“開篇”以后,“寫出”不少好的“下文”),大生意的“學問”自然接踵而來。這和老子所講的“九層之臺,起于壘土”(九層的高臺是由一筐筐泥土筑起來的)(《道德經·第六十四章》)的道理是一致的。
古人云:“不知天文地理者不足以為將,不通風土人情者不可以行商。”因此,學會生意經要行萬里路(明白世界和社會)、交萬種人(讀懂別人和自己)。“一步”“一步”來,“登天”才有可能。
無論是理論上的文字激揚還是商場上的縱橫捭闔,都是“文章”,都需要做到“人情練達”(策略)。而如果想做成世界名牌的話,必須要“世事洞明”和懂得大道理(規則),這是更大的“學問”。
清朝詩人石韞玉有副對聯這樣說道:“精神到處文章老,學問深時意氣平”(精神足,文章才老到;學問深,意氣方平和),與開篇提到的那副對聯如出一轍。我這里只是些書生意“氣”,紙上作畫,各位見笑了。
為什么生意難做?
縱然擁有一流的技術和可靠的產品,但卻不懂得做人,服務極差。
只是通了世事,善于“洞明”(合理,合法,“堅持己見”),但卻不諳人情,欠缺“練達”(不合情,不合算,“六親不認”)。
為什么生意好做?
既通世事又近人情——德才兼備,全能型
有些人通“世事”,有些人近“人情”——各盡所能,專才型
領導善世事(國情),員工通人情(親情)——各守其職,分工型
能從事理學世理,能從通人情到通國情——善于歸納,學習型
善用大道管小道,善將國計變民生——長于演繹,創新型
辦企業就像寫文章,寫得好方顯大學問。
一個企業家做生意的學問扎不扎實,就看他生意場上的文章夠不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