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聯邦稅務局的其他行為及其效力

除了稅收裁定和信函裁定之外,美國聯邦稅務局還會從事其他行為,以宣示其對某些具體問題的立場。這些行為有的針對特定的主體,有的針對不特定的主體,其效力或強或弱,根據不同類型有不同的結論。具體而言,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一)稅收程序規則(revenue procedure)

稅收程序規則是聯邦稅務局發布的,有關如何適用稅收程序方面的規定。稅收程序規則雖然大都與內部行政管理有關,但是也涉及公眾的權利和義務,所以需要通過一定的形式予以公告。例如2006年第4號稅收程序規則就涉及到如何簽發信函裁定,2006年第5號稅收程序規則涉及到如何簽發專業建議,等等。在實踐中,稅收程序規則一般公布在“聯邦稅務公告(Internal Revenue Bulletin)”上,并且標以年份和文號,如Rev.Proc.95.7,就表示這是1995年第7號稅收程序規則。

稅收程序規則的效力與稅收裁定一致。不同的地方在于,稅收裁定針對實體方面的內容,對相關事實如何適用法律進行裁定。而稅收程序規則針對程序方面的內容,對如何適用程序性法律作出指示。由于其不必遵守立法程序,沒有公告和異議程序,所以,其法律效力低于財政部規章。另外,如果程序的變動不利于納稅人,稅務局一般不會使其溯及既往。再則,對法院而言,如果認為其與法律的精神相悖,在具體的案件裁判中可以不必適用。

(二)專業建議(technical advice)

專業建議是聯邦稅務局全國辦公室(national office)對其下屬征收、稽查或復議機構發出的指示,其內容涉及特定事實如何適用法律,或者相關程序問題如何解決。

聯邦稅務局發布的專業建議采取備忘錄的形式,其中一種稱為“專業建議備忘錄(Technical Advice Memorandum,簡稱TAM)”,屬于專業建議的一般形式。另一種是“專業建議加急備忘錄(Technical Expedited Advice Memorandum,簡稱TEAM)”,其內容與專業建議備忘錄沒有區別,只是處理速度更快一些,所以在程序方面有所差異。

專業建議一般由稅收征收、稽查或復議部門申請。納稅人如果需要申請技術建議,必須通過這些部門中轉。如果沒有下屬部門或者納稅人申請,聯邦稅務局不會主動簽發專業建議。就此而言,專業建議明顯區別于稅收裁定,也區別于稅收程序規則。聯邦稅務局發布稅收裁定或程序規則時,根據職權和需要而進行,無需基于任何人的申請。

就基于申請而簽發而言,專業建議與信函裁定非常相似。不過,信函裁定只能基于納稅人申請,只能針對實體問題,所涉事項屬尚未發生或者尚未完成。而專業建議主要基于稅務局下屬辦事機構的申請,納稅人雖然也可以申請,但必須通過下屬辦事機構中轉。另外,專業建議不僅可以針對實體問題,也可以覆蓋程序問題。再則,專業建議的所涉事項已經完成,且正在稅務局的處理過程中。

專業建議一般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如果納稅人不希望其溯及既往,必須得到聯邦稅務局的特別批準。和信函裁定一樣,專業建議必須公開,但是納稅人的個人信息必須刪除。專業建議下達之后,稅收征收或稽查部門都必須遵照執行。但是,如果申請的主體是復議部門,當技術建議的內容對納稅人不利時,復議部門可以不受其約束。

(三)認定函(determination letter)

聯邦稅務局設在各地的地方辦公室主任(district director)應納稅人的書面要求,就法律原則和稅務行政先例如何適用于特定的事實,可以簽發認定函。信函裁定雖然也是應納稅人的請求,但是,其簽發主體只能是全國辦公室,而不是地方辦公室。另外,信函裁定針對的是將來可能的事項,以及納稅申報前發生的事項。而認定函針對的是已經完成的事項。二者的區別非常明顯。

納稅人提出申請之后,是否簽發認定函,屬于地方辦公室主任的職權。如果納稅人已經將相關事項向全國辦公室提出,或者該事項正在處于復議之中,地方辦公室主任不能簽發認定函。另外,如果申請人為協會、團體或其他會員組織,或者申請的主題涉及到整個行業,也不符合認定函的簽發條件。如果地方辦公室主任認為合適,還可以將相關申請提交全國辦公室處理。

對于認定函的內容,如果納稅人認為有錯誤,可以申請地方辦公室主任重新考慮,也可以要求地方辦公室主任向全國辦公室申請技術建議。認定函的效力與信函裁定相當。不過,在具體的稽查過程中,如果地方辦公室主任的意見與信函裁定的內容相反,其必須得到全國辦公室的同意。而認定函則不受這種要求的約束。

(四)承認(acquiescence)與不承認(nonacquiescence)

稅務法院的裁決如果不利于聯邦政府,聯邦稅務局會在“聯邦稅務公告”上公布其立場,具體做法表現為承認和不承認兩種。

承認意味著聯邦稅務局接受稅務法院的立場。如果以后發生實質性相同(substantial the same)的案件,稅務人員必須受先前承認的約束,得出與稅務法院裁決相同的結論。不過,如果涉及到法律方面的錯誤,聯邦稅務局仍然可以溯及既往地取消承認,并且不做任何事前的通知。另外,承認的效力也只限于聯邦稅務局所承認的事實。因此,當納稅人信賴聯邦稅務局的承認,并據此從事經濟交易行為時,必須考慮到上述不確定因素。

對于不利的稅務法院裁決,聯邦稅務局也可以不承認,盡管其可能同時選擇不上訴。稅務局雖然必須受生效法院裁決的約束,但是在以后的稅務行政中,稅務人員沒有義務遵守法院裁決的結論。因此,當納稅人確定納稅申報立場時,對于聯邦稅務局不承認的法院判例,更應該小心謹慎。

承認或者不承認僅僅針對稅務法院的裁決。對于其他聯邦法院,聯邦稅務局一般通過稅收裁定或者信息發布的形式,表明其是否接受法院裁決。對于最高法院的裁決,聯邦稅務局必須服從。不過,對于裁決的具體含義,聯邦稅務局仍然可以爭訟。

(五)聯邦稅務公告(Internal Revenue Bulletin)

聯邦稅務公告是聯邦稅務局發表官方裁定、程序規則,相關的財政部決定、執行令,稅收條約、立法、法院判例,以及其他關乎公眾利益事項的權威性文件。聯邦稅務公告一周出版一次。之后,聯邦稅務局會將公告匯集成冊,通常半年形成一卷,稱之為“聯邦稅務公告匯編(Internal Revenue Cumulative Bulletin)”。

(六)聯邦稅務手冊(Internal Revenue Manual,簡稱IRM)

聯邦稅務手冊是聯邦稅務人員的基本行動指南,它包含了與聯邦稅務局組織和運行有關的基本的政策、程序、規范和準則,對稅務人員的日常工作有很詳細的指導。聯邦稅務局的所有行為,幾乎都能從中找到依據。聯邦稅務局原來并不公開這種手冊,而只是作為內部工作人員的行動規范。隨著《信息公開法》(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簡稱FOIA)的制定,除了特定的豁免之外,聯邦稅務手冊開始向社會公布,其最新內容可以從聯邦稅務局網站查到。(注:http://www.irs.gov/irm/index.html,最后訪問時間為2006年8月30日。)

聯邦稅務手冊代表著聯邦稅務局的立場。在稅務實踐中,稅務人員一般必須遵守手冊的要求。如果需要改變或推翻手冊中的立場,則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批手續,并且必須對外提供合理的解釋。從納稅人的角度看,雖然法律并不禁止聯邦稅務局改變立場,但是,無論是在訴訟還是復議中,依據聯邦稅務手冊主張“禁止反言”,仍然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抗辯方式。

(七)信息通報函(information letter)

在受理信函裁定申請或者認定函申請的過程中,如果聯邦稅務局覺得有必要,可以就其中共通的事項發表一些意見,以幫助特定的個體或組織順利完成申請。信息通報函可以由全國辦公室簽發,也可以由地方辦公室簽發。其內容并非針對特定的事實項目,而是就一般性事項如何解釋和適用法律,提請申請人注意。從形式上看,信息通報函似乎具有可信賴性。實際上,信息通報函僅僅是一種建議,而不是裁定,聯邦稅務局不受其約束。

(八)口頭交流(oral communication)

通過與稅務人員交流,納稅人經常獲得一些信息,用于準備納稅申報,或者應對相關的程序事項。對于這種口頭交流信息,一般情況,納稅人不應該加以信賴。稅務人員的口頭表示只代表一種建議,稅務局本身不受其約束。不過,如果稅務人員在其職權范圍之內,對事實問題進行了錯誤陳述,而納稅人對于真實的事實不知情,從當時的情況看,納稅人又有理由信賴稅務人員的陳述,并且確實信賴了稅務人員的陳述,從事了一定的經濟活動,那么,從公平的角度考慮,稅務局也可能被禁止反言。(注:See Michael I. Satlzman,IRS Practice and Procedure,Warren,Gorhan & Lamont,Inc.,1981. Boston,U.S. pp.3—7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郸城县| 屏山县| 页游| 阿克| 和林格尔县| 江华| 金坛市| 民权县| 竹北市| 关岭| 望都县| 松原市| 东港市| 余江县| 龙井市| 鹤壁市| 湘潭市| 聂荣县| 册亨县| 平舆县| 丰原市| 临沭县| 平定县| 沅陵县| 保德县| 定陶县| 灵武市| 永济市| 佛山市| 西藏| 沛县| 永修县| 张家口市| 成都市| 汉川市| 昆山市| 万州区| 通渭县| 龙岩市| 山东| 桃江县|